哪些人群易得胰腺癌
哪些人群易得胰腺癌
贪吃不消化,胰腺负担重
说起胰腺癌不得不提明星肥肥和歌王帕瓦罗蒂,他们两人都因此而病逝。这两位著名患者的体型和饮食习惯能说明问题。据媒体多次报道,肥肥去世的病因就是暴饮暴食,她特别爱吃鱼翅海鲜,在疗养期间还到大闸蟹专卖店购货。专家说:“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却是胰腺癌行凶的一把尖刀。”
这是因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一种人体必须的消化酶,特别是在对脂肪的消化方面作用巨大。一旦吃得太多,胰腺细胞就繁忙得多。而忙中容易出错,这种差错产生的异形细胞就是癌细胞。加上长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胰腺的长期刺激,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消灭这些癌细胞,癌细胞队伍继续发展壮大,便形成肿瘤。
除此之外,吸烟、喝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身体质量指数增加、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家族史等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预防胰腺癌,当然要控制“口欲”,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平时忌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由于吸烟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提倡戒烟和不吸烟。
“胃病”久治不好,排查胰腺癌
胰腺癌还有一个外号叫“癌中之王”,因为它太难识别。即使生病了也常被误认为胃病、肾结石。消化不良等。专家说,人的胰腺只有两三厘米宽,却和肝、胆、胃、肠等器官紧密相邻。所以,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50岁的罗阿姨心窝部出现不规则隐痛已经3年,并时常有嗳气,按照胃炎治疗已经3个月了,罗阿姨的症状还不见好转。不但如此,疼痛还越来越厉害,有时连腰背都开始疼。罗阿姨被“胃病”折磨得消瘦不堪。转院后,细心的医生让罗阿姨查查肿瘤标识物,拍个腹部CT,才发现患了胰腺癌。
专家说,其实,腹痛或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是胰腺癌首发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腰背痛、黄疸、消瘦与乏力等。如果你有类似症状,病因又不明确,按胃病治疗效果又好,不妨做个如腹部B超、CT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这类的检查,查查胰腺。
胰腺癌是种性质“极恶”的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专家说,按临床数据显示,在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中,无法治疗只有3~5个月寿命,接受治疗也仅有6~10个月的生存期。
而如果发现了胰腺癌,唯一治疗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器官、区域淋巴结。
高危人群
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40岁以上,发作不明原因的胰腺炎;
突发糖尿病病人,特别是无家族史、无肥胖症等糖尿病易发因素者。4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胰腺癌吃什么食物好
一般来讲,慢性胰腺炎的病人,发病的可能性很高。糖尿病患者,有胰腺癌家族史,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也要提高警惕。另外,家族性的肠道息肉病患者也是胰腺癌经常光顾的人群。胰腺癌患者大多在40岁以上。肥胖人群患上胰腺癌,大多是因为合并糖尿病和胰腺癌。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人又往往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栀子仁枸杞粥
原料:栀子仁5~10克,鲜藕6克(或藕节10-15节),白茅根30克,枸杞40克,粳米130克。
制作方法:将栀子仁、藕节、白茅根、枸杞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加水煮煎药汁。粳米下锅,下入药汁、清水,烧沸,小火煮烂成稀粥,可加蜂蜜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除烦止渴。
适应症:用于胰腺癌,胁肋部胀满腹痛,腹部有块,食欲差、面色少华、倦怠无力,低热、衄血、出血者。
2、荠菜豆腐羹
原料:佛甲草120克,荠莱180克,豆腐200克,净芦笋28克,黄豆芽汤750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佛甲草切段,装入纱布袋,加水适量,煎煮药汁,留用。炒锅烧热,加入黄豆芽汁、药汁、豆腐丁、芦笋片和盐,烧沸,放入荠菜,烧沸,加入味精、熟花生油,出锅即可。
功效:清热和脾,消肿解毒。
适应症:用于胰腺癌、腹痛、食欲不振、腹部有肿物者。
3、猪胰海带汤
原料:猪胰1条(约100克),淡菜30克,海带20克,肿节风15克,姜汁3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肿节风切段,装入纱布袋,加水煎煮药汁。猪胰洗净,沸水内氽一下。淡菜去毛,海带温水泡发后洗净。锅热放花生油,猪胰片煸炒,下姜汁,加入鸡清汤、药汁、淡菜、海带、料酒、盐、酱油,烧沸,小火烧熟透,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症:用于胰腺癌,食欲不振、腹痛、发热、消瘦、腹内肿块者。
致死癌症的早期信号要警惕
胰腺癌与肥胖的关系
大家也许会有疑问,什么人会得胰腺癌呢?是不是肥胖的人更容易得胰腺癌呢?如果真是这样,肥胖的人就要伤心透了。不过也不要过分担心,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胰腺癌一定和肥胖有关,同样,也有不少消瘦的人患上胰腺癌。
我们去分析胰腺癌和肥胖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认为肥胖者容易得胰腺癌,主要是看消化脂肪的量能不能让胰腺接受?如果一个人总是吃含大量脂肪的食物,那就会增加胰腺的负担。因为胰腺的功能是消化脂肪,如果整天用脂肪去填它,这就等于是把胰腺当成了“奴工”,不仅逼迫它干“重体力劳动”,而且一刻不让它休息,必然会造成胰腺负担太重,甚至得上“胰腺癌”。所以胰腺癌和肥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真正的原因是摄入的脂肪太多,超过了胰腺能够接受的负荷量,而且还在持续食用过多的脂肪,这才是形成胰腺癌的一个主要因素。
胰腺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腺炎跟胰腺癌没有多大关系,可是慢性胰腺炎就是胰腺癌的一个基础病变。
胰腺癌为什么不能及早发现
现在医学有这么多检查手段,为什么胰腺癌就不会早期及时被发现呢?
首先就要讲一讲,胰腺在人体的什么位置?胰腺在身体里面很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它躲在一个小角落里,你找不到它,而且它的周围有很多器官包绕着。胰腺是藏在身体的右边上腹部的后面角落上,被胃、十二指肠、肾这些器官包绕着,围起来了。
由于胰腺的位置非常隐蔽,所以胰腺出问题了,用常见的检查方法不容易检查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去医院检查,医生摸都摸不着。那是不是可以做B超呢?超声波看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等都非常清楚。可是用B超看胰腺,就不如这些器官看得那么清楚了。
胰腺癌最初的症状像肩周炎
胰腺癌最初的症状不是腹疼,而是很像肩周炎,背部有沉重牵拉感,晚上疼痛加剧,长期不能消除,并且一点一点加重。出现这类疼痛时,不要以为是肩周炎而不管它,要警惕可能是胰腺出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既做了超声,又做了CT,发现胰腺上有肿块了,也不要一下子就认为得胰腺癌了:我活不了啦,这是“癌王”,我不可能活过一年了!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放弃治疗,这也是不对的。也要想一想,并不是发现胰腺上有瘤子了,都是胰腺癌。我们也遇到过有病人胰腺上长瘤子了,但只是一个良性的肿瘤,手术一开刀就把它切掉了,病人照样活得好好的。
能有一个方法,就是抽血检查一下。其实这也很简单,因为血液里有一种蛋白叫“CA199”。这个蛋白可能是胰腺癌产生的蛋白质。在血液里检查到这个蛋白质产生得多了,就很可能是胰腺癌。有1/3甚至更高一些的胰腺癌患者,这个蛋白质是会升高的,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
哪些人群易得胰腺癌
由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广州胰腺专家们强调:胰腺癌这种富贵病,已随我们的富贵生活,发病率越来越高,胰腺癌的高危性值得公众重视。
据权威资料,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男性为13.13/10万,排全球第8,女性为11.21/10万,排全球第7,达到世界中等发病水平。这正是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原因,希望能集合各科室力量,提高我省胰腺癌的总体诊疗水平。与会专家指出,大众对胰腺癌的认识极其不够,加上胰腺癌患病的“不典型性”,临床上接诊的胰腺癌患者多为晚期,生存期已经很短,这让医师甚感遗憾。
贪吃不消化,胰腺负担重
说起胰腺癌不得不提明星肥肥和歌王帕瓦罗蒂,他们两人都因此而病逝。这两位著名患者的体型和饮食习惯能说明问题。据媒体多次报道,肥肥去世的病因就是暴饮暴食,她特别爱吃鱼翅海鲜,在疗养期间还到大闸蟹专卖店购货。专家说:“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却是胰腺癌行凶的一把尖刀。”
这是因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一种人体必须的消化酶,特别是在对脂肪的消化方面作用巨大。一旦吃得太多,胰腺细胞就繁忙得多。而忙中容易出错,这种差错产生的异形细胞就是癌细胞。加上长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胰腺的长期刺激,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消灭这些癌细胞,癌细胞队伍继续发展壮大,便形成肿瘤。
除此之外,吸烟、喝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身体质量指数增加、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家族史等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预防胰腺癌,当然要控制“口欲”,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平时忌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由于吸烟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提倡戒烟和不吸烟。
“胃病”久治不好,排查胰腺癌
胰腺癌还有一个外号叫“癌中之王”,因为它太难识别。即使生病了也常被误认为胃病、肾结石。消化不良等。专家说,人的胰腺只有两三厘米宽,却和肝、胆、胃、肠等器官紧密相邻。所以,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50岁的罗阿姨心窝部出现不规则隐痛已经3年,并时常有嗳气,按照胃炎治疗已经3个月了,罗阿姨的症状还不见好转。不但如此,疼痛还越来越厉害,有时连腰背都开始疼。罗阿姨被“胃病”折磨得消瘦不堪。转院后,细心的医生让罗阿姨查查肿瘤标识物,拍个腹部CT,才发现患了胰腺癌。
专家说,其实,腹痛或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是胰腺癌首发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腰背痛、黄疸、消瘦与乏力等。如果你有类似症状,病因又不明确,按胃病治疗效果又好,不妨做个如腹部B超、CT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这类的检查,查查胰腺。
胰腺癌是种性质“极恶”的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专家说,按临床数据显示,在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中,无法治疗只有3~5个月寿命,接受治疗也仅有6~10个月的生存期。
而如果发现了胰腺癌,唯一治疗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器官、区域淋巴结。
高危人群
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40岁以上,发作不明原因的胰腺炎;
突发糖尿病病人,特别是无家族史、无肥胖症等糖尿病易发因素者。4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胰腺癌为什么诊断难
人们应该加强宣传,并且加大对胰腺癌的高危人群的监控。这样的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首先我们看他的发病年龄,大多数都在四五十岁以上,50岁以上的病人,如果长期吸烟,而且长期吃高蛋白、油炸的食物,还酗酒,有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就更容易患病。
胰腺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会被误诊,这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很大障碍。绝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明确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胰腺癌一般早期症状都不典型。胰腺的位置(后腹膜)比较深在,早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难以引起患者重视,也常常因为症状不明显、不典型,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二是目前医学界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还缺乏有效的方法,一般性的检查手段对胰腺癌敏感性都不强。
所以,由于胰腺癌的这些特点的存在,才使得胰腺癌的诊断出现了很多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大夫们也是非常焦虑的,因为疾病的诊断如果过晚,则治疗就会变得相当困难。人们还是应该从自身做起,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哪些人群易得乳腺癌
第一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有四种怪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有时还很难受;三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属于囊性增生类型的,据说它的癌变率在0.35%;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性差,或者说,至今还缺乏特效药治疗。因此,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还令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二种人: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4-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绝经期在55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第三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因此,现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迟,女性结婚最好在28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维护好身心健康。这些都是预防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必不可少的。
第四种人:晚婚晚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资料表明,从未生育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已生育妇女高30%;未哺乳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高1.5倍以上!
第五种人: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发现:乳房“酒窝”当心乳腺癌
酒窝如果长在脸上,可能会使您更加妩媚动人,可如果乳房上突然长了“酒窝”,那可能就是得了乳腺癌。大多数乳腺癌并无明显疼痛,在发病早期,约5%的人可伴有乳头血性溢液,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
“酒窝征”更偏爱七种女性:一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过乳腺癌;二是月经初潮早(12岁以下)、绝经年龄晚(在55岁以上)的人;三是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的人;四是经常接受放射线胸透或拍胸片的人;五是从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或流产次数多的人;六是乳腺密度高,质地较坚实的女性;七是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
乳房内肿块是乳腺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症状,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为不规则的球形块。另外,乳房轮廓及弧度和乳头形状的改变,如双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等也是乳腺癌的表现。
所以,女性朋友在自我检查时,要注意两个重点:一是检查的时间应选在每月月经干净一周后进行,面对镜子,仔细观察双侧乳房外形轮廓是否正常、对称;大小有无变化(如有无一侧肿胀、萎缩等情况);看双侧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回缩、上抬、红肿或湿疹样改变;看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在挤压时有无局部凹陷。二是平卧于床上,重点检查每侧乳房的外上方有无肿块,因为从大量乳腺癌病例分析中得出,约60%的病灶位于乳腺外上方。
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90%的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
第六种人: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份。循证医学表明,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有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此妇女不能随便补充雌、孕激素。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成昌梅教授说,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第七种人: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最近联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厌食症的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较低。这说明女性早年的热卡摄入情况对后来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可能有着较大的作用。研究人员同时告诫说,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可以导致一些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女性不要错误地将这一研究结果理解成:采取饥饿的办法可以避免患乳腺癌。他们的研究结果只解释了乳腺癌可能的形成机制。
研究人员对1965年至1998年期间因患厌食症而住院的7303位瑞典女性患乳腺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被调查的女性年龄均在40岁以下,其中大多数在20岁以前就患有厌食症。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因厌食症而住院治疗的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仅是无厌食症女性的一半。研究人员介绍说,过去已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体重增加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成因之一。这些大多根据动物实验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幅限制热卡的摄入能够产生抗衰老的作用,其中包括减少癌症的发生和延长寿命。
第八种人: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
第九种人: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电磁辐射。乳腺是对电磁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磁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
第十种人: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
英国科学家日前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因为基因遗传而致病的。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在英国癌症研究所年会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如果人体的BRCA1和BRCA2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使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提高到 70%到80%。不过,他们发现,这两个基因变异的病例只占到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其他因为遗传而患乳腺癌的妇女则是因为更复杂的基因组合而患病的。
哪些人群易得胰腺癌
说起胰腺癌不得不提明星肥肥和歌王帕瓦罗蒂,他们两人都因此而病逝。这两位著名患者的体型和饮食习惯能说明问题。据媒体多次报道,肥肥去世的病因就是暴饮暴食,她特别爱吃鱼翅海鲜,在疗养期间还到大闸蟹专卖店购货。专家说:“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却是胰腺癌行凶的一把尖刀。”
这是因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一种人体必须的消化酶,特别是在对脂肪的消化方面作用巨大。一旦吃得太多,胰腺细胞就繁忙得多。而忙中容易出错,这种差错产生的异形细胞就是癌细胞。加上长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胰腺的长期刺激,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消灭这些癌细胞,癌细胞队伍继续发展壮大,便形成肿瘤。
除此之外,吸烟、喝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身体质量指数增加、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家族史等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预防胰腺癌,当然要控制“口欲”,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平时忌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由于吸烟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提倡戒烟和不吸烟。
“胃病”久治不好,排查胰腺癌
胰腺癌还有一个外号叫“癌中之王”,因为它太难识别。即使生病了也常被误认为胃病、肾结石。消化不良等。专家说,人的胰腺只有两三厘米宽,却和肝、胆、胃、肠等器官紧密相邻。所以,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50岁的罗阿姨心窝部出现不规则隐痛已经3年,并时常有嗳气,按照胃炎治疗已经3个月了,罗阿姨的症状还不见好转。不但如此,疼痛还越来越厉害,有时连腰背都开始疼。罗阿姨被“胃病”折磨得消瘦不堪。转院后,细心的医生让罗阿姨查查肿瘤标识物,拍个腹部CT,才发现患了胰腺癌。
专家说,其实,腹痛或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是胰腺癌首发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腰背痛、黄疸、消瘦与乏力等。如果你有类似症状,病因又不明确,按胃病治疗效果又好,不妨做个如腹部B超、CT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这类的检查,查查胰腺。
胰腺癌是种性质“极恶”的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专家说,按临床数据显示,在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中,无法治疗只有3~5个月寿命,接受治疗也仅有6~10个月的生存期。
而如果发现了胰腺癌,唯一治疗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器官、区域淋巴结。
高危人群
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40岁以上,发作不明原因的胰腺炎;
突发糖尿病病人,特别是无家族史、无肥胖症等糖尿病易发因素者。4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什么人容易得胰腺癌 胰腺癌重在预防
胰腺癌,有位置隐蔽,早期典型症状少;发现时较晚,转移扩散快;存活期极短,病死率极高等特点,除了避免高危因素,如何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控制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适当增加粗粮、蔬菜、水果等摄入,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不偏食、挑食,少吃煎、炸、烤制食品。
少接触苯胺、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比正常人高约5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更应做好防护工作。
科学运动,可以强身健体。研究发现,长期坚持慢跑或慢走,可以降低胰腺癌风险。
什么人容易得胰腺癌 超重、肥胖人群
胰腺癌也被称为“富贵癌”,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可提高45%。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会在体内转化,形成环氧化物,从而诱发胰腺癌。
而日常的暴饮暴食,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上腹痛、恶心呕吐,重则导致休克。
什么人容易得胰腺癌 吸烟酗酒人群
据资料显示,烟草中致癌物质会通过多种途径伤害胰腺。如:经胆汁分泌进入胆道后,反流入胰管内刺激胰管;肺部及呼吸道吸入后随血循环进入胰腺等。
正常的胰腺比一般器官都要软,似豆腐,但饮酒过多会导致慢性胰腺炎,出现胰腺硬化,硬度可似木头。
什么人容易得胰腺癌 胰腺有什么用
胰腺,虽只有2-3cm宽,但作用非凡,不仅是最主要的消化液分泌器官,还是混合性分泌腺体,有内、外分泌两大功能。
内分泌主要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调节血糖。
外分泌主要为胰液,含有脂肪酶、淀粉酶等大量消化酶,能将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消化分解成小肠能吸收的细小营养分子,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
哪些人易感染灰指甲
1.体质弱的人群易得灰指甲
体质虚弱的人需要做好预防灰指甲的措施,这是由于体质虚弱的人群免疫力比较低下,容易感染到一些细菌,从而增加了患上灰指甲的几率。
2.常美甲的人群易得灰指甲
许多女性都十分喜欢美甲,但是美甲往往会增加患上灰指甲的几率,这是由于美甲工具可能消毒得不彻底,或者是指甲被美甲师打磨得十分薄,从而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了灰指甲的产生。
3.常穿高跟鞋的人群易得灰指甲
常穿高跟鞋的人群容易患上灰指甲,这是因为穿高跟鞋的时候,五个脚趾头会相互挤压,容易造成脚趾的血液难以循环,容易使指甲变形,滋生细菌,从而引起了灰指甲的发生。
什么人容易得胰腺癌 有胰腺癌家族史人群
若有胰腺癌家族史,也会增加发病率,尤其是患有胰腺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
一般情况下,B超是胰腺癌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而CT的诊断准确性高于B超,准确率可达80%以上。
哪些人易得胰腺癌
1、年龄超过40岁有大量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及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后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者属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因此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2、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患胰腺癌的几率较大。临床显示约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3、急、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急、慢性胰腺炎在部分患者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发展为胰腺癌的可能性较大。
4、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5、有胰腺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可升高1.65~5倍。
6、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亦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得胰腺癌原因
1、遗传因素。引起胰腺癌的原因和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大约10%胰腺癌发病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其中胰腺癌家族史患者是具有17%基因突变的,因此有遗传倾向的人在生活之中更是应该从其他的方面进行这种疾病预防工作的,预防上是应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
2、甜食引发胰腺癌。喜欢吃甜食,或是习惯喝含糖饮料的朋友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胰腺癌的,尤其是每天喝两次含糖饮料的人得胰腺癌这种疾病的概率是高于不喝人的90%,确实因为过多吃甜食,会加重患者胰腺负担的,若是胰腺出现不堪重负,则可能诱发癌变,导致患上胰腺癌这种疾病,患上这种疾病后的危害性也是很大的。
3、吸烟引发胰腺癌。吸烟不仅仅是肺癌这种疾病患病的原因,同时吸烟者胰腺癌发生率也是很高的,因为香烟中含致癌物,若是吸入后经血液运至到肝脏被激活,然后和一起排入胆汁逆进入胰管,最终会诱发导致患上胰腺癌的,因此积极戒烟也是帮助患者远离癌侵袭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