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卵泡期和黄体期

什么是卵泡期和黄体期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无受精卵著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期随著月经来潮结束。

卵泡期是什么时候?

卵泡期是指从月经第3天至排卵当日。排卵就是自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开始;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天,所以黄体期和排卵期是重合的。

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黄体期一般情况下是月经周期中的第15~28天,孕酮在22~23天最高,此时可作为评估黄体功能是否可靠,而黄体期后期可为受精卵继续生长发育做好准备。

经期是卵泡期还是黄体期 黄体期的生理变化

黄体期时,女性的雌激素随之下降,但黄体仍然保持较高的孕激素,这样会使子宫内膜保持足够的血液和营养,其目的是为了为受孕提高良好的环境。

注意:这个时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女性的情绪也会发生细微的改变,容易初选脾气暴躁、易怒、紧张、情绪波动等现象。

卵泡期是什么意思

卵巢的生理功能有月周期性变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卵泡期是卵泡发育并成熟的阶段,原始卵泡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不同发育阶段后才会出现。卵泡期由上次经期停止日开始直到排卵日截止,一共10到12天,在这个阶段中,卵泡的粒膜细胞在卵泡雌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作用下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体增宽加长,但不分泌。

黄体功能不全发病因素与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的定义。黄体功能不全也就是黄体功能不足,是指卵巢中的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性变化不充分。黄体功能不全常常导致黄体期出血、受精卵着床障碍、不孕、习惯流产。在正常情况下,黄体功能的维持有赖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功能的完善,不仅黄体期,卵泡期出现异常也可致黄体功能障碍。

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卵泡期促卵泡激素分泌不足,卵泡液中促卵泡激素和雌二醇低值;排卵期黄体生成素峰不够充分;黄体期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或其脉冲式分泌不够充分;子宫内膜细胞甾体激素受体异常,对黄体分泌的激素反应性低下,可使黄体功能正常,内膜发育不良。

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诊断指标评价。以往,主要是基础体温测量,黄体期血孕酮检测及子宫内膜活检,但由于基础体温由患者自测,激素波动范围又较大,往往不易掌握,其结果有时不能反映真实的黄体情况;子宫内膜做为反映激素情况的靶器官,在诊断中受到特别重视,但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易受诊断者主观因素影响,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对黄体前半期子宫内膜做了更详细的形态描述,并提出半定量指标以便更准确的反映内膜分泌状况。根据这种情况,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临床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及反复流产的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分泌延迟是导致其不孕的重要原因。在检查方面,“采取黄体中期黄体生成素+7天前后子宫内膜活检及血孕酮测定,对检测子宫内膜的实际发育状况及诊断卵巢的黄体功能”,有一定的可靠性。

月经第三天是什么期

1、月经第三天是什么期

月经第三天是卵泡期,是排卵的时期。

月经周期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分为卵泡期(增生期)、黄体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从月经停止到排卵止称为卵泡期。此期开始时,血中雌、孕激素均处于低水平,至排卵前一周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迅速上升,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达到顶峰。在卵泡期,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多、变长,故也称为增生期。

月经第三天是什么期

2、卵泡期是什么时候

卵泡期由上次月经停止日开始至卵巢排卵日止,历时10-12天。在这一期中,此期卵泡的粒膜细胞在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的作用下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体增宽加长,但不分泌。此期末,卵巢排卵。如果卵细胞成熟后,因故未能排出,也将进入下一期。

3、卵泡期是安全期吗

从避孕方面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排卵期同房比较容易怀孕,卵泡期和黄体期则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卵泡期不等同于安全期,传统上的安全期是月经前七天和月经后八天这两个时间段,而卵泡期是指月经周期的第3-14天,一般历时10-10天。如果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排卵提前了,卵泡期同房也有怀孕可能。所以卵泡期不是绝对安全的。

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区别

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区别:

月经期就是指女性来月经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由于妊娠没有发生,在脑垂体激素的调控下,卵巢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下降,子宫内膜供血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然后破裂,子宫内膜缺血、坏死和脱落,于是就表现为月经来潮,这个时候女性的皮肤一般会变好。

月经期之后就是卵泡期了,一般历时8到10天。月经刚刚结束的时候,随着卵巢雌激素的产生,卵泡也逐渐发育成熟。高水平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的增生,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

月经期之后就是排卵期,排卵期一般为一周,排卵日只有一日。这段时间因为排卵,所以空了的卵泡就会立刻塌陷、出血、形成血体,然后其中的血液被吸收,形成有分泌作用的黄体。黄体就开始分泌孕激素了。

排卵期之后就黄体期了。排卵之后雌激素下降,但是因为黄体分泌得较多,所以这个时候孕激素也会比较多,能够使子宫内膜有丰富营养,进一步增厚,为妊娠提供稳定的场所。

月经期是不是黄体期

女性每月经历的一个月经周期中,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又称卵泡期)、黄体期。

1. 月经期:这一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4天。本期内膜的特点是出血与内膜脱落。

2. 增殖期(卵泡期,排卵前期):这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子宫内膜现住地增值是本期的主要特点。

3. 分泌期(黄体期):这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主要特点是腺体呈现分泌现象。

另外: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规律,每周期为28--30天,排卵一般在下次月经前的14天左右,在排卵前5天和后4天之间的10天内是排卵期,也是易孕期。

了解生理周期的四个阶段

女性重点关注性成熟期

唐蔚介绍,“从整体上来说,女性一生分为7个不同的生理阶段,依次是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其中女性最为关注的主要是性成熟期,也就是俗称的生育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女性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并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左右下,形成出血规律的月经。”

一般而言,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都有规律性,最标准的是28天,但唐蔚表示,在21-35天这个范围都属于正常,不一定要是28天,只要有规律即可。

但要注意的是月经周期的计算方法,这一点不少的女性都存在着很多错误认识,唐蔚强调,“准确的计算方式是把月经的第一天视为开始。把下次月经的第一天视为结束。而这个中间的间隔时间,就是我们俗称的月经周期。”

生理周期包括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坊间普遍认为,女性生理周期是由排卵期、安全期和月经期组成,但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唐蔚表示,从理论上说,女性生理周期分为月经期和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四个时间段。

其中黄体期是相对固定的,平均为14天,而根据每个人卵巢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卵泡期和排卵期的差异,进而导致女性月经周期的不同。

“卵泡期是卵巢有卵泡群发育增大,一般开始为3-5个或者6-7个,但除了双胞胎和疾病以外,大部分人因为卵巢功能受大脑皮层激素的作用,卵泡群里面最终只会有一个卵泡在月经后的第7天左右形成优势卵泡。然后优势卵泡在月经后8-13天里持续增大,最终形成排卵前卵泡。最后在这以后24小时左右,排卵期卵泡从卵巢中破裂出来出现排卵,继而进入子宫等待受精。排卵结束后女性就会进入黄体期,如果该卵子没有受精,黄体寿命一般12-16天。

而在黄体期结束后,子宫的内膜会脱落和出血,就进入月经期,女性就会来月经,完成一个生理周期。”

总的来说,在女性生理期里面,月经期一般为4-7天;卵泡期变化很大,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很容易受到情绪等外界因素的干扰;排卵期很短,只有1天;黄体期相对比较稳定,多数人都为14天,这给女性推算排卵期提供了方便。

子宫内膜薄正常厚度是多少

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呢?对于月经周期为28-30天的育龄女性来说,卵泡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参考标准在4mm-5mm,而对于排卵期来说,女性的子宫内膜的厚度参考标准为8mm-10mm,但对于黄体期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的参考标准为10mm-12mm。此外对于年龄偏大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厚度也因为年龄关系而相对的增厚,因此建议患者朋友在门诊的过程中直接咨询主治医生即可。那么什么是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呢?相信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清楚。在不孕不育的临床医学研究指出,

1、卵泡期:是卵泡发育并成熟的阶段。原始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历经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不同发育阶段,最终成为成熟卵泡。简单的说就是排卵期前的时间。

2、 排卵期:对于月经周期在28-30天的正常女性,排卵期多发生在下次来例假之前的第14天前后。此时成熟卵泡在LH分泌高峰的作用下,向卵巢表面移动,卵泡壁破裂,出现排卵孔,卵细胞与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液排出,此过程称为排卵。排出的卵细胞被输卵管伞捕捉送入输卵管中。

3、黄体期:当然排卵后也就是进入黄体期。残余的卵泡壁内陷,血液进入卵泡腔,凝固形成血体。随着血液被吸收,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增殖、黄体化,形成外观为黄色的黄体。若卵子受精成功,胚胎分泌hCG,使黄体继续发育为妊娠黄体。

卵泡期是不是安全期

从避孕方面考虑,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可以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排卵期同房比较容易怀孕,卵泡期和黄体期则相对安全,但是卵泡期并不等同于安全期,卵泡期是指月经周期的第3到14天,一般历时10到12天,传统上的安全期是月经前7天和月经后8天。

什么是卵泡期黄体期

卵巢的生卵功能有月周期性变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卵泡期是什么意思?卵泡期是卵泡发育并成熟的阶段。原始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历经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不同发育阶段,最终成为成熟卵泡。

卵泡期是什么时候?卵泡期由上次月经停止日开始至卵巢排卵日止,历时10-12天。在这一期中,此期卵泡的粒膜细胞在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的作用下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体增宽加长,但不分泌。此期末,卵巢排卵。如果卵细胞成熟后,因故未能排出,也将进入下一期。

子宫内膜厚度多少算正常

根据专家的临床总结发现,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呢?对于月经周期为28-30天的育龄女性来说,卵泡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参考标准在4mm-5mm,而对于排卵期来说,女性的子宫内膜的厚度参考标准为8mm-10mm,但对于黄体期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的参考标准为10mm-12mm。此外对于年龄偏大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厚度也因为年龄关系而相对的增厚,因此建议患者朋友在门诊的过程中直接咨询主治医生即可。那么什么是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呢?相信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清楚。在不孕不育的临床医学研究指出,

1、卵泡期:是卵泡发育并成熟的阶段。原始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历经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不同发育阶段,最终成为成熟卵泡。简单的说就是排卵期前的时间。

2、排卵期:对于月经周期在28-30天的正常女性,排卵期多发生在下次来例假之前的第14天前后。此时成熟卵泡在LH分泌高峰的作用下,向卵巢表面移动,卵泡壁破裂,出现排卵孔,卵细胞与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液排出,此过程称为排卵。排出的卵细胞被输卵管伞捕捉送入输卵管中。

3、黄体期:当然排卵后也就是进入黄体期。残余的卵泡壁内陷,血液进入卵泡腔,凝固形成血体。随着血液被吸收,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增殖、黄体化,形成外观为黄色的黄体。若卵子受精成功,胚胎分泌hCG,使黄体继续发育为妊娠黄体。

经期是卵泡期还是黄体期 什么是卵泡期

卵泡期是指从上次月经停止的第一天开始算起,一直延伸至排卵期的前一天,这段时间大概为12-22天,被称之为卵泡期。

相关推荐

雌二醇正常值

雌二醇正常值随着女性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所差异,根据女性处于青春期前、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四个阶段,雌二醇正常值也有不同。雌二醇的检验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按照时期不同,雌二醇正常值为: 1、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 (1)男:110-264.2pmol/L。 (2)女:卵泡期 132-220pmol/L;排卵期 1431-2972pmol/L;黄体期 403.7-1123pmol/L;绝经期 40.3-55.1pmol/L。 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法): (1

经期卵泡期黄体期

根据卵泡期黄体期的概念,不难知道,经期既不属于卵泡期也不属于黄体期,而女性的特殊生理期-月经期,在这个时期,女性的黄体萎缩,同时受到雌激素、孕激素的控制,子宫内膜开始脱落而出血。

黄体期的出血

正常黄体机能的维持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的完善,不仅黄体期卵泡期出现异常也可致黄体功能障碍。如今一般认为黄体功能不全与下列因素有关: 1.卵泡期FSH分泌不足,卵泡液中FSH和雌二醇低值。 2.排卵期LH峰不充分。 3.黄体期LH分泌不足或其脉冲式分泌不充分。 4.子宫内膜细胞甾体激素受体异常,对黄体分泌的激素反应性低下,即黄体功能正常,内膜发育不良。

黄体酮期什么意思 黄体期缺陷

导致孕酮分泌量低于正常,但排卵后期(黄体相)持续天数正常,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与正常月经周期时的改变相差2天以上。克罗米芬治疗后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且易发生沆产的原因即由于常伴随发生黄体功能不全之故;主要因:①FSH浓度不足,所形成的黄体中黄体化颗粒细胞层缺少或②CH峰值低下,黄体中颗粒细胞数量及发育均良好,可很少黄体化及血管形成。 黄体期≤8天(亦有人认为黄体期不足12天即应属之)。其特点卵泡期及黄体晚期的FSH浓度低于正常,FSH/LH比值明显下降,卵泡成熟有缺陷,月经中期Ez峰低,黄体期孕酮分泌减

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区别

月经期就指女性来月经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由于妊娠没有发生,在脑垂体激素的调控下,卵巢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下降,子宫内膜供血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然后破裂,子宫内膜缺血、坏死和脱落,于就表现为月经来潮,这个时候女性的皮肤一般会变好。 月经期之后就卵泡期了,一般历时8到10天。月经刚刚结束的时候,随着卵巢雌激素的产生,卵泡也逐渐发育成熟。高水平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的增生,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 月经期之后就排卵期,排卵期一般为一周,排卵日只有一日。这段时间因为排卵,所以空了的卵泡就会立刻塌陷、出血、形成

月经第几天查激素六项比较好

问题分析: 最好在在来月经的第3-5天(经期)空腹抽血做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睾酮(T),孕酮(P),雌二醇(E2)) 意见建议:最好在上午十点做抽血检查,记住不能喝水和吃东西.希望能帮到你。 最好月经后3-7天到医院做内分泌检查,此时反映的卵巢的基础功能,但内分泌检查与月经周期有密切的关系(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哪期的变化都不同所以参考值也不一样,所有在避开月经期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检查。 以上就到底女性在月经几天,做激素6项

经期卵泡期黄体期 卵泡期的生理变化

女性进入卵泡期时,高水平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的增生日臻完善,一切都为预期中的受精卵着床作好了准备。 在这个时期,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了子宫内膜的逐渐修复,卵泡也随着发育成熟。

按月经周期怎样算排卵期

排卵期的计算 每个人的月经周期长短不一样,从月经结束到排卵的期间称为“滤泡期”,也就卵泡在长大成熟,成熟了的那一颗卵(有人甚至有时会排两颗以上)就会排出来,从排卵之后到下次月经来的期间为“黄体期”。滤泡期的长短不一,也就每个人卵子所需的成熟时间不同,黄体期则一般为14天,黄体素会促进子宫内膜增厚,然后受精卵才能着床,因此黄体期太短或太长都不容易怀孕。 因此,一般来说,排卵之后的14天黄体期结束后就会来月经,不然就可能激素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其他因素,最好去看一下医生。 所以可以推出一个按月经周期来

卵泡成熟后多久排卵的参考价值

女性究竟在什么时候排卵,在月经周期的中间排卵?显然不这样。这里需要简要说明一下卵巢的生理变化。在妇女的月经周期中,卵巢在排卵以前这段时期叫卵泡期卵子生长、发育、成熟的时期。到这个时期的末尾,卵子发育成熟,继而排卵。排卵以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时期叫黄体期黄体发育及退化的时期,一般来说月经周期的长短主要卵泡期的长短来决定的。 卵泡期的长短变化比较大,黄体期则相对比较固定,黄体期一般多固定在14天左右。黄体期前即排卵期,所以,排卵期大多数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比如,假设有一妇女,她

黄体期的标准

1.促黄体生成素(hLH)mIU/mL 参考范围:成男:1.24-8.62 女:卵泡期:2.12-10.89 排卵期:19.8-103.3 黄体期:1.20-12.86 绝经期:10.87-58.64 2.促卵泡刺激素(hFSH)mIU/mL 参考范围:成男:1.27-12.96 女:卵泡期:3.85-8.78 排卵期:4.54-22.51 黄体期:1.79-5.12 绝经期:16.74-113.5 3.泌乳素(PRL)ng/ml 成男:2.64-13.13 女:50岁2.74-19.64 4.孕酮(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