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节后推荐几种消食除胀、健脾养胃的饮食妙招

节后推荐几种消食除胀、健脾养胃的饮食妙招

外治法

饮食停滞、胸膈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大便泄泻,属年老体虚、不耐攻积者,可用60克紫苏煎水后,将毛巾在紫苏煎液内浸泡,拧干趁热敷在腹部,用手顺时针推摩,冷则随换。

内治法

1、鱼肉伤食:紫苏10克,加适量水煎浓汁服。

2、狗肉伤食:山楂肉、杏仁(去皮尖)各24粒,加水煎浓汤饮。

3、鸭肉积滞:淘糯米水煮热,饮即安。

4、鸡蛋伤食:白醋1汤匙,加米汤喝,或将豆豉泡水喝。

5、食面不消:生姜3片,加入适量米酒,加热服,或用萝卜汁燉热服。

养生方

1、陈皮生姜消食饮:取陈皮5克,生姜2片,加适量红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治消化不良,胃腹胀满,饮食不思。

2、山药山楂消食粥:小米100克,山药50克,山楂10克,煮粥早晚服用,能健脾消食,养胃益气。

健脾养胃粥

1、山楂莱菔子粥

用料:山楂10g、莱菔子10g、粳米50g。

做法:将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

功效:山楂有消积化滞之功,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即“肉滞”)之要药;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常用于食积“气滞证”;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适用人群:大鱼大肉导致消化不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者。

2、淮山莲子粥

用料:淮山10g、莲子10g,粳米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

功效:淮山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常用治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莲子有补脾止泻的功效;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共用有健脾、行气、消食的作用。

适用人群:脾虚食滞导致腹胀纳差、大便溏泻者。

3、苹果粥

做法:将苹果去皮,洗净,切块;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纳入苹果,煮至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苹果洗净,榨汁,待粥熟时调入药粥中服食,每日1剂。

功效:生津润肺,开胃消食。

4、胡萝卜粥

用料:胡萝卜3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胡萝卜1~2根,洗净切成细丝,沸水稍微煮过后,与植物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时,加入炒好的胡萝卜同煮。

怡口香莲茶的主要成分

薄荷:清新怡神,改善口腔异味。

中医认为薄荷性凉味辛,有宣散风热、淸头目、透疹之功。薄荷具有兴奋大脑、促进血液循环、发汗解表,清利咽喉,消炎镇痛、止痒解毒和疏散风热的作用。其淸凉香气,还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提振精神、使身心欢愉。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等。

莱菔子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其作用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可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

山楂: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

主要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作用。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等。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徵,消痰痞。

白萝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 不宜与人参、西洋参同食:两者性相克,同食会导致不适;

2、 不宜与柑橘同食:白萝卜阻碍甲状腺对碘的摄取,柑橘加强硫氰酸对甲状腺的抑制;

3、 不宜与胡萝卜同食:胡萝卜的抗坏血酸酶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使两者的营养价值降低;

4、 不宜与蛇肉同食;

5、 一般来说,吃地黄、首乌之时忌吃白萝卜。

相宜的食物:

1、 宜与豆腐同食,可健脾养胃、消食除胀;

2、 宜与烤鱼、烤肉同食,可以分解毒酶;

3.、 白萝卜宜生食,但要注意吃后半小时内不能进食,以防其有效成分被稀释。

四招对症治肠胃不适

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消化不良的妙招:

藿香白术茶

材料:藿香,白术,柴胡各5克。

功效:藿香缓肠胃痉挛不适;白术补脾胃,益气利湿;柴胡助疏肝理气。

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胀气恶心的妙招:

厚朴半夏饮

材料:厚朴,半夏,茯苓各5克。

功效:厚朴能整肠健胃,袪湿;半夏可除体内湿气;茯苓利水健脾。

丰隆穴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排便不顺的妙招:

枳实杏仁

材料:枳实,枳壳,杏仁粉各5克。

功效:枳实入脾,胃,大肠经,能清热通便;枳壳增进肠胃蠕动,行气除胀,杏仁润肠,用于改善肠燥便秘。

水分穴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上班族的4款健脾养胃粥

1、山楂莱菔子粥

用料:山楂10g、莱菔子10g、粳米50g。

制作要点:将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

汤方分析:山楂有消积化滞之功,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即“肉滞”)之要药;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常用于食积“气滞证”;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适用人群:大鱼大肉导致消化不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者。

上班族的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2、淮山莲子粥

用料:淮山10g、莲子10g,粳米适量。

制作要点:将洗净的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

汤方分析:淮山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常用治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莲子有补脾止泻的功效;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共用有健脾、行气、消食的作用。

适用人群:脾虚食滞导致腹胀纳差、大便溏泻者。

3、党参粥

用料:党参10克,茯苓10克,麦冬6克,粳米50克。

制作要点:清水煎煮党参、茯苓、麦冬、取汁去渣,再用药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汤方分析:补中益气、滋养胃阴。

适用人群:凡因脾胃气阴不足而引起的饮食不下、呕恶或消化不良,可辅食此粥。

4、炙黄芪粥

用料:炙黄芪30克,粳米50克。

制作要点:先用清水煎煮炙黄芪,取汁去渣,再用药汁煮米成粥,晨起空腹食之。

汤方分析:益气摄血。

适用人群:脾虚不能统血,以致经常出现大便溏薄而出血者,可食此粥。

4种食物滋补肝肾又养胃

1.枸杞

枸杞可滋补肾气,还含有大量抗氧化物。每天可吃30—50颗,若服用后出现眼屎多等症状,可能是火大,应减少用量,或可同时服用菊花茶泻火。

2.山药

新鲜的山药平补养胃,有助于调整消化和内分泌系统。山药煮粥最好,可消除腹胀、健脾养胃。

3.茯苓

这是一种长在松树下的真菌,可以健脾胃、镇静安神、滋补肝肾和增强免疫力。茯苓可熬汤或加入粥中食用,食用茯苓制品也有同样效果。

4.粥

粥容易消化,是自古公认的养胃食物。粥可消除胀气和疲劳,也容易消化,不会增加肠胃负担。一般人平时可吃些山药枸杞粥,滋补肝肾,又能增强免疫力。

老中医提醒,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甜点零食,可以避免消化不良。

喝什么茶刮油脂最好 涨气者——大麦芽茶

体内排气不畅,也能造成腹胀和胃胀,推荐饮用大麦芽茶。

原料:炒麦芽5钱、山楂5分

做法:加冰糖水冲饮。

功效:开胃健脾、和中下气、消食除胀。

萝卜有什么营养成分 萝卜怎么做好吃

材料:

萝卜400克,豆腐200克。

做法:

萝卜切丝在沸水中略焯,捞出后在冷水中浸凉即可;豆腐切成粗条;炒锅加油烧热,放葱末爆香后添汤,放萝卜丝、豆腐条,用旺火烧沸。待萝卜熟透,加入精盐、味精,小火炖至入味,出锅撒上胡椒粉、香菜末即成。

功效:

具有健脾养胃、消食除胀的功效,食之易消化,老幼皆宜,为理想的补益食疗保健汤品。

材料:

生萝卜汁500毫升,蜂蜜50毫升。

做法:

新鲜萝卜洗净切丝,榨汁后加入蜂蜜(一般按10:1比例组成),搅匀即可,频频饮用。

功效:

具有平肝降逆的功效,常饮可缓慢降低血压和血脂,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人的良好辅食疗品。如在萝卜蜂蜜汁中加入数滴生姜汁,还有治疗呕吐、呃逆的作用。

相关推荐

麦芽的功效

麦芽主要含α-及β-淀粉酶(amylase),催化酶(catalyticase),过氧化异构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大麦芽胍碱(hordatine)A、B,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D、E,细胞色素(cytochrome)C。尚含麦芽毒毒,即白栝楼碱(candici-ne)。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

推荐4个养脾妙招

脚趾抓地 站立或坐姿,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可练习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 脚趾取物 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扳脚趾 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第二、三脚趾趾缝间。 按摩脚趾 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秘者,宜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脾胃虚弱、腹泻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

吃什么食物去胃火

1.荸荠 荸荠是甘寒之物,能清胃热。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2.石斛 石斛又名万丈须、吊兰、林兰、金钗华等。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

男性冬季养生不可乱食补

推荐秘方:莲子芡实粥 配料:莲子50克、芡实15克、大米300克 做法:三味一起熬,水要多放一些,不要使粥过稠。 功效:莲子可以健脾宁心,芡实能够健脾补肾,常喝能够缓解压力、防止因工作紧张造成的失眠等不适。 体力差男人的冬季养生食谱——脾胃健康是关键 推荐秘方:三味健脾养肾粥 配料:白术15克,首乌10克,枸杞子20克,白米5两 做法:白术和首乌入锅煮,经一段时间后捞出,将其汤与枸杞子、大米一起熬至入味。 功效:健脾补肾,强壮肌肉。白术易补气健脾,首乌可补肾、补血、养脑、乌发、安神,枸杞子能养血补肾。在增

夏天消化不良怎么办呢

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消化不良的妙招: 藿香白术茶 材料:藿香,白术,柴胡各5克。 功效:藿香缓肠胃痉挛不适;白术补脾胃,益气利湿;柴胡助疏肝理气。 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喝什么茶减肥效果好 大麦茶

大麦可以消食除胀气,健胃补脾。如果你每餐吃不了多少反而胃胀,怎么也不瘦,就可以喝大麦茶,加点山楂效果更好。大麦山楂茶非常适合饮食油腻,腹胀,消化不良导致的肥胖。

胃痛胃胀气怎么回事呢

胃胀胃痛怎么办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 2、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还可在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约40次。 3、注意冷暖。

大雪节气吃什么最养生

白萝卜可以起到润喉清嗓,降气开胃的效果,大雪节气时吃白萝卜,可以起到保护肺部健康的效果,其次白萝卜是味甘、辛,还可以起到下气定喘、止咳化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和清热解毒等功效。 南瓜中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较高,大雪节气时适量食用,可以帮助预防雀斑和皮肤褶皱的问题,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其次就是大雪节气时也是南瓜成熟的时候。 大雪节气可以吃的有莲藕,莲藕适量食用具有一定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帮助保护好肠胃,有利于脾胃健康。

咽喉炎吃什么水果最好 荸荠

荸荠能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症有防治作用。咽喉炎患多吃荸荠不但能治疗病症,还能降低血压,预防癌症的效果。 推荐吃法:荸荠150克,洗净去皮绞汁频用。

山药的15种黄金搭档

1、山药+红枣:滋补养胃 山药滋补脾胃,保持血管弹性,润肺止咳,跟红枣搭配,可强化健脾养胃的功效。 推荐:山药红枣乌鸡汤 2、山药+南瓜:降血糖 山药中的可溶性纤维能控制饭后血糖升高,还能助消化、降血糖;而南瓜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高血压。 推荐:山药南瓜煲 3、山药+鸭肉:健脾养胃 山药健脾养胃,鸭肉更是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的佳品。山药的柔和与鸭肉的鲜美相得益彰,还能让汤汁乳白,鲜味柔和。 推荐:山药炖老鸭 4、山药+猪肉:益气养胃 山药能够益气养阴、健脾养胃,猪肉可以补益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