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常见意外伤害该如何应急处理

常见意外伤害该如何应急处理

1.烧烫伤

如果是小面积轻度烫伤,皮肤仅是红肿,没有起泡、破皮,应立即用凉水冲洗局部10-20分钟,可以降低温度和止痛;如果皮肤表面起泡或皮肤已破,则不能用水冲,有衣物粘连住皮肤的不能硬扯,应该剪去衣物没有粘连皮肤的部分,及时用湿凉毛巾或冰袋降温,小心不要把水泡弄破。如果是化学物如强酸引起,切忌用水冲洗,而要用干布拭净。烧烫伤处切记不要涂牙膏或油性软膏,注意保暖。紧急处理后,视伤势送孩子到医院救治。

2.骨折

如果孩子跌倒后如果疼痛难忍,跌伤部位动不了,或有明显肿胀、畸形,通常是出现了骨折。如果骨折处皮肤未出现破损,属于闭合性骨折;如果能从皮肤破裂处见到被折断的骨头则为开放性骨折。孩子骨折后,如果有出血状况则首先要止血,可先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血管上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不便包扎的伤口可扎止血带止血;其次是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3.溺水

如果孩子发生溺水,一定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当孩子离开水面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沙和污物;接着应解开孩子的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检查孩子的反应和呼吸状况,如果孩子无反应但有呼吸,则将其头偏向一侧,就地平躺,如果呼吸微弱,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如孩子呼吸、反应皆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动物咬伤

孩子被猫、狗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应该马上就地彻底清洗伤口。一般动物咬的伤口是外口小里面深,因此冲洗是应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组织,设法把粘在伤口上的动物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如果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立即止血,再送医急救,并且一定要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朱翠平提醒,动物咬伤切忌不对伤口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涂红药水包纱布。

急救的简介

《现场急救》共分十三章,详细介绍了现场急救的基本环节和内容(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紧急呼救、自救与互救)、心肺复苏术、外伤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常见内科急症、常见意外伤害、常见急性中毒、灾难及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可用于司机、导游、交警、消防、中外资企业高危岗位员工以及大中专学生、机关干部、教师、街道社区志愿者的卫生救护培训教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步伐也越来越快,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个人安全,保护家庭安全,提高社会安全”已不再局限于某个人或某医院的责任,而是针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行为,启发及培养公众健康意识是全社会的责任。

春季怎么预防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又叫“脚脖子扭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春季锻炼,当人们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登山、下山、下坡或跑步、跳跃时,一旦失足登空,容易引起踝关节突然过度内翻或向外翻转着地,踝外侧或内侧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而引起踝关节扭伤。其临床表现为踝部发红、灼热、肿胀、疼痛、局部压痛,伴皮肤瘀斑、活动受限为特征。

踝关节扭伤经治疗后,多数病人可获痊愈,但也有一些踝关节扭伤患者由于治疗不科学、扭伤后应急处理不恰当等原因,会遗留下踝部疼痛等后遗症,长期不愈,甚至可达数十年,影响行走和劳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对此不可小视之,踝关节扭伤后要正确而及时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应急处理

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 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 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 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2、关节扭伤 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 、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 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 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 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

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 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鱼刺卡在喉咙妙招

错误方法1:鱼刺卡在喉咙后,继续吃饭,并且大量的吃!这种办法不保险,还会使鱼刺刺破咽部、食道造成严重后果。

在鱼刺卡在喉咙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切勿大口大口的吃饭!

错误方法2:吃馒头可以把鱼刺弄掉,这个也是不科学的!这个方法也是跟大量吃饭的道理一样!

鱼刺卡在喉咙的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刻停止吃东西!

应急处理方法

应急处理方法一:让患者张大口,立即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患者舌头的前部分,借用手电仔细察看舌根部,观察鱼刺大小、位置,如扯到时即用镊子夹出。

应急处理方法二:威灵仙10克、乌梅3个、食醋少许、砂糖少许,煎汤,频频缓缓咽下。

应急处理方法三:将橙皮切小块,口含慢慢咽下。

应急方法四:维生素C片,含化2片,徐徐咽下。

应急方法五:想法使患者作呕,让鱼刺吐出。

损伤应急处理

打球时擦破皮肤或者不幸遇到“流血”时间,在球场上要学会应急处理。器材也不需要什么,简单的毛巾或者衣物也可以取代。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包扎方法,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应适宜,希望给大家的运动健身提供参考。

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

孩子抽搐如何应急处理

孩子抽搐时如何应急处理?专家提醒家长,孩子如果在家出现抽搐症状,家长不要慌,一定要注意预防二次伤害,并保持孩子气道畅通。

防止二次伤害:孩子发生抽搐时,应首先将孩子顺势躺倒,移开周围的硬物和尖锐物品,避免孩子伤到自己。可以使用不锈钢、塑料调羹(不主张用陶瓷调羹,以防孩子将调羹咬碎)用布包裹好让孩子咬在上下牙之间,预防孩子咬伤舌头。

保持气道畅通:松开衣领,将头转向一侧,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气道畅通。

别乱服药:病因不明时,家长不要自作主张让孩子服退烧药,以免耽误病情。如果是发烧引起的高热惊厥,要及时给孩子吃退烧药,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让孩子退烧,缓解惊厥症状。

及时送医:在做好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就诊,最好选择就近的医院。

如何急救正在抽搐的孩子

1.孩子抽搐时如何应急处理?孩子如果在家出现抽搐症状,家长不要慌,一定要注意预防二次伤害,并保持孩子气道畅通。

2.防止二次伤害:孩子发生抽搐时,应首先将孩子顺势躺倒,移开周围的硬物和尖锐物品,避免孩子伤到自己。可以使用不锈钢、塑料调羹(不主张用陶瓷调羹,以防孩子将调羹咬碎)用布包裹好让孩子咬在上下牙之间,预防孩子咬伤舌头。

3.保持气道畅通:松开衣领,将头转向一侧,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气道畅通。

4.别乱服药:病因不明时,家长不要自作主张让孩子服退烧药,以免耽误病情。如果是发烧引起的高热惊厥,要及时给孩子吃退烧药,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让孩子退烧,缓解惊厥症状。

5.及时送医:在做好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就诊,最好选择就近的医院。

孩子抽搐 应急做好4件事

孩子抽搐时如何应急处理?孩子如果在家出现抽搐症状,家长不要慌,一定要注意预防二次伤害,并保持孩子气道畅通。

防止二次伤害:孩子发生抽搐时,应首先将孩子顺势躺倒,移开周围的硬物和尖锐物品,避免孩子伤到自己。可以使用不锈钢、塑料调羹(不主张用陶瓷调羹,以防孩子将调羹咬碎)用布包裹好让孩子咬在上下牙之间,预防孩子咬伤舌头。

保持气道畅通:松开衣领,将头转向一侧,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气道畅通。

别乱服药:病因不明时,家长不要自作主张让孩子服退烧药,以免耽误病情。如果是发烧引起的高热惊厥,要及时给孩子吃退烧药,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让孩子退烧,缓解惊厥症状。

及时送医:在做好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就诊,最好选择就近的医院。

便秘应急处理

〈便秘的家庭应急处理〉

1.心理治疗:消除患者对便秘的恐惧心理,不要憋便,一有便意应立即排便。应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偶有排便减少也不必紧张,不要轻易用泻药。

2.对于有器质性病变者应针对原有疾病进行治疗。对症处理,如使用导泻药物(有肠梗阻者忌用或慎用)或灌肠(尽量少用,以免造成依赖性)等。

3.对于停留在直肠内的硬结大便堵塞于肛门者,口服泻剂是没有效果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手戴薄的胶手套,在手指部涂上甘油或其他油类,慢慢插入病人的肛门中将粪块掏出来。但要注意动作不可太粗鲁,以免损伤直肠粘膜。

4.单纯性便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定时蹲坐10-20分钟。对于腹肌衰弱者要加强锻炼,可用排便动作(一收一放的动作)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便秘者要注意饮食,多饮白开水或盐开水,多食水果(苹果例外)、蔬菜或其他多渣食物。

5.药物治疗

①硫酸镁:清晨服5-20克,多饮水,一般2-8小时排便。

②硫酸钠:清晨服15-20克,饮水500毫升。

③蓖麻油5-20毫升。

④液体石蜡15-30毫升,睡前服。

⑤甲基纤维素1.5-5克。

⑥酚酞0.05-0.1克,睡前服。

⑦麻仁润肠丸1-2丸,每日1-2次。

蜱虫进入人体会怎么办 第六步:及时就医

自我处理一种应急处理措施,因此在做完紧急处理后,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突发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应急工作原则是什么

突发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工作总的原则就 是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 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 减少损失。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 指挥突发流感疫情的应急工作;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实行 属地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扑灭本行政区域内的 突发流感疫情,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应急预案》和《农业部门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规定,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突发疫 情级别,...

锻炼怎么预防裸关节扭伤

扭伤是一种关节扭伤中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对此要引起高度警惕。

踝关节扭伤又叫“脚脖子扭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春季锻炼,当人们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登山、下山、下坡或跑步、跳跃时,一旦失足登空,容易引起踝关节突然过度内翻或向外翻转着地,踝外侧或内侧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而引起踝关节扭伤。其临床表现为踝部发红、灼热、肿胀、疼痛、局部压痛,伴皮肤瘀斑、活动受限为特征。

踝关节扭伤经治疗后,多数病人可获痊愈,但也有一些踝关节扭伤患者由于治疗不科学、扭伤后应急处理不恰当等原因,会遗留下踝部疼痛等后遗症,长期不愈,甚至可达数十年,影响行走和劳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对此不可小视之,踝关节扭伤后要正确而及时处理。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扭伤,给治疗带来更多的不便。

先冷敷后热敷。一般说来,大多数踝关节扭伤后,局部可用湿毛巾或冰块冷敷,具体方法是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这样可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轻肿胀,但注意扭伤后应避免热敷或乱揉乱按,以免加重出血与肿胀。扭伤24小时后方可局部热敷,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促进受伤部位血液循环,有助于加快恢复。

抬高患肢。可把患肢放在枕头、沙发的扶手等物体上,且使脚略高于心脏,并把身体尽量伸直。通过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减轻肿胀。

儿童夏季常见意外伤害及处理方法

一、驱蚊引发哮喘

蚊香会散发烟雾、烟尘,过敏体质的人,尤其是儿童,一旦接触,呼吸道会受到刺激,引起气道痉挛,诱发哮喘。

处理方法:

1、去除诱发哮喘发作的病因;

2、给予孩子抗哮喘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1、如有明显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应马上去医院就诊。

2、在家中休养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适时通风换气,但不要有较强的对流风,以免患儿受凉,加重病情。

3、还要注意室内花草的气味、油烟的味道,或动物皮毛是否会对小儿的呼吸道产生刺激。

4、室温控制在20℃左右、湿度40%~55%RH(相对湿度)的环境最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

5、要防控室内的尘螨,因为很多夜间咳嗽较为明显的哮喘儿,其实是对隐匿在寝室枕巾、衣被中的尘螨过敏所致。

6、要额外注意饮食卫生,多喝温开水和常温饮品,不要喝冷饮,冷饮中的添加剂可能对哮喘儿童造成过敏。

二、皮肤表皮擦伤

多是摔倒或碰撞造成的皮肤表皮损伤,一般出血不多,但较疼痛。

处理方法:

1、若创面干净,可涂碘伏或双氧水保护局部,并暴露创面让其自然干燥。

2、若创面不干净,可先用清水或淡盐水清洗,然后涂上碘伏,暴露创面让其自然干燥。

3、若创面沾有碎玻璃或金属碎屑,在清洗不干净时应去医院处理。

注意事项:

不可往创面上覆盖东西,如创可贴,以免伤口处的分泌物不易干燥,引起化脓。

三、皮肤撕裂伤

多因严重摔伤或碰撞而引起皮肤表皮和真皮完全撕裂,一般出血较多,创面不整齐,伤口多见于头部、下颌及四肢。

处理方法:

1、用清洁毛巾、纱布或手绢按压伤口出血处,起到止血作用。

2、速送医院清创,并做缝合处理。

注意事项:

1、不可往伤口里填压东西,如棉花,以免带入细菌引起伤口感染化脓,甚至引发败血症。

2、不要在伤口上涂药,更不要让伤口沾水。

四、割刺伤

多因儿童玩刀、剪、针等利器时损伤,或相互之间打闹时被利器误伤。一般可伤及表皮、真皮,甚至大血管。伤口整齐、干净,伤及大血管时出血较多。

处理方法:

1、若伤口较浅,伤口呈线形并出血不多,可用清洁纱布包扎止血,或粘贴创可贴及云南白药止血。

2、若伤口是张开的或出血明显,或伤口在面部怕影响美观,可先用清洁纱布或手绢紧紧按压止血,随后赶快到医院处理,如采用无创线缝合伤口,可尽量减少伤口愈合后的痕迹。

注意事项:

若伤口很深或利器不干净,易引起破伤风菌生长繁殖,应赶快注射破伤风预防针。

五、关节韧带损伤

多因摔伤、碰撞及扭伤造成,主要发生在着地的关节部位。一般伤处出现疼痛或轻微肿胀,但关节上、下处的骨头没有压痛。

处理方法:

1、若伤处皮肤没有破损,用冷毛巾或冷水局部冷敷1小时。

2、若48小时后仍然肿胀、疼痛,伤处局部可采用热敷;或在伤处涂抹活血化淤的中成药。

3、若伤处疼痛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患儿哭闹明显,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不可用手去揉,也不可做热敷。

六、咬伤或抓伤

现今,时有被猫或狗咬伤或抓伤的事件发生。另外,儿童在争吵时也有可能咬伤别人。由于口腔里有细菌,所以咬伤部位会发生肿胀、感染,还会引起全身的严重反应。

处理方法:

1、马上对咬伤部位进行清水或双氧水冲洗。

2、在24小时内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预防针和狂犬疫苗。

3、如果咬伤或抓伤部位出血,家人在伤处做按压止血,无须做其他处理。

七、烧烫伤

宝宝有高度的好奇心,看到任何事物,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因此烧烫伤也易发生。

处理方法:

1、在第一时间恰当处理,如衣服着火,用外套、小毛毯等迅速扑灭;热水烫伤应立即小心脱去衣服,或剪开烫伤处衣物。

2、当衣物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将未粘着的衣物剪去,粘着的衣物去医院处理,以防加重创面。

3、烫伤创面要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浸泡冷开水或洁净凉水中30分钟后涂上烫伤膏。

4、紧急处理后速送医院,尤其是发生在脸上、手上、腿、生殖器部位的烫伤,以及年龄在1岁以内的婴儿。

注意事项:

1、烧烫伤严重时,送医院抢救途中让患儿平卧,不要直立抱着,可给喝一些淡糖盐水。

2、千万不可在创面上涂酱油等,以免造成感染。

八、触电

儿童对电源插销、电线都很好奇,经常在大人照料不到时去触摸,因此,儿童经常会发生触电意外。

处理方法:

1、立即切断电源,不要用手去拉触电儿童。如果不能马上切断电源,要用木棍等绝缘体使触电儿童离开电源。

2、迅速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3、对局部要做烧伤处理,同时速送医院救治。

九、溺水

处理方法:

1、立即将宝宝抱出水面。

2、用手将宝宝口腔撬开,将口中的呕吐物、污物取出。

3、解开宝宝的衣服,保持呼吸畅通。

4、按压宝宝的胸部,或抓住宝宝的腹部使其倒立,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让呼吸道内的水自然流出。

相关推荐

气管炎的应急处理

1、休息、保暖、多饮水。 2、全身应用磺胺类或青霉素类等抗生素。 3、对症处理: 发热时可服用阿斯匹林0.3~0.6g,或消炎痛25mg,每日3次。 咳嗽频繁且无痰时,可服咳必清25mg,每日3次。 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口服必嗽平16mg,每日3次。 伴哮喘时可口服氯茶碱0.1~0.2g或舒喘灵2~4mg,每日3次。

氢氰酸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应考虑将其引燃,以排除毒性气体的积聚。或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穿

脱臼的应急处理

在生活中,宝宝年龄小外加淘气,经常会出现磕着碰着的情况,当然脱臼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面对宝宝脱臼父母应掌握应急处理方法,第一时间帮宝宝应对。宝宝脱臼后短时间内会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要掌握一定的应急方法,然后以最快的时间把宝宝送往医院。 股关节脱臼的治疗期间约l~3个月。如果医生常用放射线来治疗您的小宝宝的脱臼,是很危险的。这时候您可以和医生提出使用放射线治疗法以外的方法。手也是常会发生脱臼的地方,尤其是小宝宝的手很容易因您的一点疏忽而脱臼。当您替小宝宝换衣服时,用力地将衣服脱下,当您拉着小宝宝

肌肉拉伤应急处理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早期治疗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首先做冷敷,用冰块敷患处,或将伤肢放入冷水中,或在自来水下冲洗。冷敷后加压包扎,抬高肢体,这种方法有止血、镇痛、防肿的作用。包扎时先用海绵垫敷伤部,再行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包扎24小时后拆除,视其伤情再作处理。早期不宜作按摩和理疗,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的渗出

脱臼怎么应急处理

首先当你脱臼的时候建议你不可以自己随便的乱动你的关节,不然可能会加重你的疼痛,你可以到你当地比较正规的推拿小诊所,让专业人士帮助你时自己的关节复位。 其次如果你出现了脱臼的情况,你可以找来一些冰水,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在冰水里面浸湿,最后在敷在你脱臼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帮助你暂时的消除脱臼的疼痛,也可以帮助你消除脱臼的疼痛了。 最后如果你脱臼的比较严重,建议你立即去就医,这样就可以防止你因为耽误治疗而是你的病情加重了,自己一定要注意哦。 关节脱位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脱位的特殊性表现。受伤后,关节脱位、疼痛、活动

哪些牙病会引起牙痛

1、龋齿: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2、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

孕妇常见的不适及应急处理

1. 眩晕。这有可能是低血糖或低血压造成的。 能做的:打电话给你的医生,他也可能让你原位不动,喝一杯水或吃一点甜食,然后躺下休息一会儿。如果情况没有缓解,你就应到医院去就诊。如果你接近妊娠20周,脸和手出现肿胀现象,或者你的体重莫名其妙地过量增加,那么你有可能患了妊娠高血压。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痉挛、剧烈头痛和视力问题。 2. 腹部绞痛。这有可能是胎儿压迫你的肌肉、韧带和血管造成的。 能做的:在怀孕前三个月发生的任何绞痛都要引起你的注意,尤其是伴随着刺痛、流血或发热等症状。如果你怀疑自

宝宝5种常见外伤家庭处理措施

宝宝活泼好动,总免不了会受伤,摔跤擦伤膝盖,不小心撞到出现淤血等状况时有出现。宝宝出现外伤,家长如何做应急处理? 宝宝受伤应先判断伤情 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宝宝意外受伤,首先要判断伤害的程度,建议掌握“生命三角”,即通过观察孩子的外形(Appearance)、呼吸(Breathing)和循环(Circulation)来初步判断。如果孩子精神不佳,不清醒、嗜睡或烦躁,脸色发白、发青,呼吸不顺畅、喘粗气或无呼吸,手脚发冷,则提示可能处于呼吸衰竭、休克早期,也有可能发生心肺骤停和气管异物窒息。前两种情况需要尽快

牙齿痛怎么回事

1、龋齿: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齿疼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2、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齿疼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一、催吐 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 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 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