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患上手足口病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患上手足口病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的认识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手足口病就是孩子身上出疹子。其实不然,出疹子的疾病还有麻疹、荨麻疹、湿疹、口蹄疫、水痘等,还有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皮癣也会在手足部位出疹。家长辨认手足口病的疱疹时要注意,这些疱疹呈红色或灰白色,周围有红晕包围,疱疹内有液体,一般只发生在孩子的口腔、手、足和臀部。

很多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起到免疫效果,所以不少家长就带孩子到医院要求注射疫苗。其实,目前并没有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有的家长以为只要孩子曾患过一次手足口病就不会再得病,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孩子患病一次之后,只对该次患病的致病病毒产生免疫功能,如以后感染了其他肠道病毒,还是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的。

有的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在手足口病高峰期患病,在此期间不带孩子到公众场所,但是孩子还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并不仅限于和患者接触,致病的肠道病毒还会在水源、食物中滋生,接触患者曾使用的物品也可能受到残留病毒的感染。还有的孩子患病是因为大人感染手足口病后成为病毒携带者却不自知,病毒通过大人的手或口传染给孩子。所以大人在每次回家时,都要先认真洗手消毒,再接触家中的孩子,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孩子患病的几率。

另外,酒精和苏打水是无法杀灭手足口病病毒的,家中消毒应使用含氯消毒剂、碘酒、甲醇等进行,才能产生效果。

宝宝手足口病睡不着 要正常喂食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妈妈要随时关注宝宝的病情,了解身体舒适不舒适,而小儿手足口病会出现厌食,拒绝吃饭,到了夜间由于没有进食,宝宝会觉得饿,也会晚上哭闹,因此在白天要注意正常喂食。


得手足口病能出去玩吗 手足口病高峰期没出去玩为什么也得手足口病

很可能是家长携带病毒传染给孩子。

实际上手足口病也是会传染给大人的,而且大人感染手足口病之后同样会成为病毒携带者,若是与其他健康人群接触,还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因此要是大人在外感染了手足口病,回家接触了宝宝,抵抗力不强的宝宝就会感染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手足口病患者首先会经历较长时间的发烧,发烧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避免因发烧而出现并发症,在退烧之后,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弱很多,标志着逐渐开始好转了。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等,令患者非常痛苦,而如果这些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则说明手足口病快要好了。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之后,由于发烧、口腔中长水疱等原因,食欲下降很明显,而宝宝的食欲慢慢增加了,则说明疾病快好了。


手足口病什么季节流行 打了预防针并不能完全预防手足口病

由于手足口病预防针是由EV71病毒灭活处理后用于预防该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除了EV71以外的其他手足口病病毒仍可以造成接种者的感染,从而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为什么会复发

手足口病会复发的原因

手足口病是有肠道病毒引起的,而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就有20多种(型)。所以及时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但还是有可能再得由另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对同种病毒感染有免疫力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宝宝在病愈后体内会获得相应的病毒抗体,如果宝宝下次再接触到相同的病毒侵袭,身体就会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也就不那么容易再次发病了。

对不同病毒感染抗病能力差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多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抗原,所以刺激机体后所产生的抗体也不存在交叉免疫能力,如果病愈后再次受到其他病毒的侵袭,则很容易再次患上手足口病。

小贴士

儿童手足口病并不是终身免疫的。曾经患过手足口病的患者仍然有可能会连续两次甚至是三次患上手足口病,即使当季得过后也仍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因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手足口病得过一次还会再得吗

会再得,理由如下。

1、手足口病不属于免疫性疾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起初表现症状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但这种病症不属于免疫性疾病,不像得了天花,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这种病若是下次再遇到病毒的话,还是会被传染复发的。

2、手足口病病毒类型多难抗病

目前已知能够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这些病毒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抗原,所以刺激机体后所产生的抗体也不存在交叉免疫能力,如果病愈后再次受到其他病毒的侵袭,则很容易再次患上手足口病。

3、同一种病毒也能重复感染

手足口病不仅多种病毒之间易传染,而且在同一种病毒也可以重复感染,这也是为什么近8年来全国有接近40万宝宝得过2次以上的手足口病的原因之一。

小儿手足口病怎么传染

小儿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方式进行传播,但人群之间的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染方式,孩子在接触患儿的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粪便,都会使孩子患上手足口病。此外,若孩子接触了已经被患儿污染的毛巾、牙杯和手绢以及奶具,甚至是患儿的医疗器具和床上用品都有可能被传染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第一,手足口病无所不在,它一般都潜伏在看不见的地方,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患上手足口病的,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人们通过与病人的密切接触而患上手足口病的,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人越密集,患上的几率就越大,还有就是,如果正常人接触到被手足口病的病人的病毒所污染到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等等生活用品,也会患上手足口病,这样的几率会小一些的,但是也是会传染到的。

第二,除了以上的传播方式之外,手足口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发病率极高的途径,那就是通过已经患上手足口病的病人的分泌物、唾液、和粪便等等这些东西密切接触,会特别容易传染到手足口病,另外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人们的呼吸道来飞沫传播,人口越是密集,发病率越是高,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手足口病的病人用过的食用过的水源、或者食物等等都可能传染到手足口病,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处处小心,预防最关键。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睡觉哭闹不止怎么办 饮食清淡易消化

宝宝手足口病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因为手足口病儿的嘴巴里会起口腔粘膜疹,这些口腔粘膜疹一溃烂就会非常的疼痛。家长可有更换孩子的主食,比如流食、稀粥、奶粉等。小孩愿意咀嚼东西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孩子恢复身体健康,并且也有利于肠胃消化,不给小孩的肠胃压力。

手足口病能洗澡吗 手足口病注意什么

1、在宝宝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一定给宝宝穿舒适又柔软的衣物,并且经常进行清洗和更换。2、若是宝宝痒的非常厉害,需剪短宝宝的指甲,将宝宝的小手包起来,这样才能避免将疱疹抓破。3、若是屁股有疱疹的宝宝,需随时清理宝宝的大小便,令宝宝的屁股保持干燥和清洁。4、若是宝宝发烧,一定给宝宝多喝一些水,进行散热和洗澡等方法来物理降温。5、手足口的宝宝嘴巴里面长了疱疹,常常会因为疼痛而拒绝吃饭,家

手足口通过大人传染吗 手足口是怎么通过大人传染的

手足口病通过大人进行传染的话,首先大人可能在外出游乐场、幼儿园、医院或护理自家已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的亲密接触等过程中感染了手足口病。然后大人在感染了手足口病之后,多半没有发生症状表现,此时也没有注意,回到家中没有洗手、换衣物,就抚摸、拥抱或亲吻小孩的话,就会造成二次传染病毒的可能。另外大人携带的物品可能存在手足口病病毒,而健康的幼儿并不知情,接触并舔舐了这些物品,从而造成病毒入口传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孩子年龄越小手足口病的病例就比较多,所以家长重视这种病,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不让此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手足口病贵在预防,尽管手足口病传染方式各种各样,但最主的还是以人群密集传播为主。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尽管手足口病传染方式多样,但最主的传播方式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所以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人发病,则很容易传染。实际,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手足口是怎么通过大人传染的

1、大人在外感染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通过大人进行传染的话,首先大人可能在外出游乐场、幼儿园、医院或护理自家已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的亲密接触等过程中感染了手足口病。2、之后接触了健康人群然后大人在感染了手足口病之后,多半没有发生症状表现,此时也没有注意,回到家中没有洗手、换衣物,就抚摸、拥抱或亲吻小孩的话,就会造成二次传染病毒的可能。3、健康人群接触了大人携带有病毒的物品另外大人携带的物品可能存在手

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

手足口病现在是比较多的,相对比较猖狂,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们护理好孩子,我们下面就介绍,孩子染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父母们一定看一看。消毒隔离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

手足口怎么鉴别轻重症 第4招:看者年龄

3岁以手足口病的低危人群,96%以者多是轻微病症,而且病情基本没有危险性。据国内病例观察,3岁以手足口病儿尚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手足口病儿的年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一般来说,6个月—2岁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这个年龄段。

成人会得手足口病

1成人手足口病有时候毫无表现,只是感到无力。但是也有一些成人的手足口病会有发烧,手脚溃烂,口舌生疮这些明显的表现。成人得了手足口病及时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以免病情扩散。2成人手足口病是会传染给小孩子的,因此注意得病之后,不过多的接触小孩子。事实证明,很多小孩子的手足口病是大人传染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大人一定特别谨慎。3成人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主是通过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同时应该保证

什么病会导致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它的发生通常是从者嘴里长疱疹开始,当疱疹破损后就会变成溃疡。许多家长会把因手足口病引起的溃疡当成火引起的溃疡来治疗,从而延误了手足口病的治疗。实际手足口病引起的溃疡和普通的口腔溃疡有一定的差别,首先前者具备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点,而且在后期,疱疹会发展到手心和脚心,并同时伴随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后者,即普通的口腔溃疡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剧烈的疼痛感。

手足口病与过敏皮炎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出现手足口病者的特征都是浑身起红疙瘩,但是很多人会以为是皮肤过敏,专家提醒,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来说,该病的总体情况不是很严重,不过还是需相关的预防措施,接下来的内容为大家讲解手足口病与皮肤过敏的区别。“在手足口病的发病初期,常会出现皮肤红肿、身体微热等与过敏性皮炎相似的症状,一些家长容易误解病情。一般来说,在手足口病感染之初,常会伴有咳嗽发热、流涕流口水等症状。同时,口腔里的水疱极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