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的治疗
淋巴水肿的治疗
淋巴水肿怎么治疗好呢?淋巴水肿治疗方法有很多,不同类型淋巴水肿需要不同治疗方案,而不是采用统一处理措施。挤压(包扎)技术是一种最常见治疗方式,在肢体上使用绷带迫使淋巴系统里的淋巴液流动。另一种方法叫做静态挤压设备,类似于包扎法。
淋巴引流需要另一个人帮助,因此大多数是由专业淋巴水肿治疗师操作完成。此外,家属或朋友也可以学习特殊的按摩措施,以便于在家里帮助病人。淋巴水肿患者应该特别照顾好自己的皮肤,因为皮肤破损容易导致其他类型感染。此外,还应该保持体重。建议患者采取特殊运动帮助淋巴液流动。
温和的淋巴水肿症状通常很轻微,而且只影响身体一个部位,几乎没有肿胀。病人可能会感到轻微疼痛,肢体略有沉重感。通常会持续几个月或几年时间,可以在手臂上看到半英寸到两英寸明显肿大。肿胀处感觉很硬,即使抬起手臂也不会消失。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变得更为严重,出现超过两英寸隆起和溃疡。此外还有可能导致细菌和真菌感染。
淋巴水肿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并不常见,病人通常在出生时就存在这种疾病,但直到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才有可能被识别出来。继发性淋巴水肿是由淋巴系统受损引起。除了手术和辐射以外,创伤和寄生虫也可以导致这种疾病。如果淋巴系统不能自行修复,还有可能引起慢性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的基本常识
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1.原发性淋巴水肿
(1)先天性 单纯性遗传性。
(2)早发性 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①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②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③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发育低于是最常见的类型。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2.继发性淋巴水肿
(1)感染性 寄生虫、细菌、真菌等。
(2)损伤性 手术、放疗、灼伤等。
(3)恶性肿瘤性 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
(4)其他 全身性疾病、妊娠等。
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
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99m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像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
有丝虫感染或丹毒反复发作史,或有腋窝、腹股沟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史。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丝虫感染者周围血液检查可发现微丝蚴。淋巴管造影可确定淋巴管发育或受阻情况。必要时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1.急性期淋巴水肿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 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2)加压包扎 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抬高时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弹力绷带松紧应适宜。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 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克/天,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待病情稳定后停服。
此外,多种疫苗、牛奶和异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疗法。人体的各种防御机制借此获得提高。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测异性蛋白可能通过垂体及肾上腺起作用。
2.慢性淋巴水肿
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 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对于淋巴水肿尚未发生肢体皮肤严重增生者可选用烘绷疗法。有电辐射热治疗和烘炉加热两种方法。
(2)手术治疗 大多数淋巴水肿不需外科手术。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除截肢手术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
淋巴水肿分为哪几种
如果你对淋巴水肿不够了解,那要怎么样有效的进行治疗呢,只有对病症掌握充分,才能帮助治疗,但是由于淋巴水肿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症状,所以根据病程,淋巴水肿可以分为好几种,那么是怎么划分的呢?下面请专家来详解一下。
专家解释,按照病程进展,淋巴水肿可以分为:潜伏期,组织间液积聚,淋巴管周围纤维化,尚无明显肢体浮肿。具体有内容如下:
Ⅰ期,呈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可大部分或完全缓解,无明显皮肤改变。
Ⅱ期,非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不能缓解,皮肤明显纤维化。
Ⅲ期,肢体不可逆性浮肿,反复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和硬化,呈典型“象皮腿”外观。
淋巴水肿的调查
在淋巴水肿发病中,据说有10%属于先天性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原发性淋巴水肿,其余90%则属于继发性。除丝虫病引起外,局部感染,外伤,肿瘤切除手术后也可引起淋巴水肿。本组l7例中有13例是出生后发生的,属先天性淋巴水肿,有4例是后天的,其中手术后引起的2例,外伤后引起的2 例。从性别上看,本组男l2例,女5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肢体部位看,本组右侧11例,左侧6例。据资料介绍,此病为一种淋巴系统发育不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出生时四肢水肿。早发性淋巴水肿发生在青春期,是原发性淋巴水肿最常见的一类.占淋巴水肿的90%左右.常累及单侧。从发病机制上讲,淋巴回流受阻,淋巴液滞留,大量的水分和大量蛋白质渗入到组织间隙。淋巴水肿属于高蛋白滞留性水肿,它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在增生增粗的组织中存在过多的蛋白质和体液.淋巴系统又不能正常运转,积聚在组织中,所以淋巴系统运转能力低下就加剧淋巴回流障碍,早期以水肿为主,后期以高浓度蛋白刺激成纤维细胞活性。使组织内纤维增生,淋巴返流,形成淋巴淤滞,最终形成组织的纤维化和硬化。根据淋巴水肿发生的原因分析,先天性的淋巴水肿要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染色体异常等病基础进行研究探索,这是一项复杂的,多冈素的,艰难的探索过程.因此.对先天性的淋巴水肿患者尚无预防的有宴用医药杂志2008乍l0月第25卷第10期Prac JMe(I&Pharm.V0l 25.2008—10 N0.10效方法。对后天性淋巴水肿病因,如丝虫病所致、局部感染、外伤、肿瘤切除手术后导致的肢体淋巴水肿,只要认真对待、注意发生的因素,增强预防意识.这种产生淋巴水肿的因素降低,就能减少其发生。有关淋巴水肿的治疗 目前尚无一种手术方法或药物能够治愈淋巴水肿,只能缓解水肿,改善外形,功能恢复的程度,以及治疗后复发的时间、远期效果、治疗方式的选择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有关淋巴水肿的分级标准:如I期.肢体水肿。按压见凹陷,持续抬高后水肿消退,组织纤维化轻微或无纤维化;U期:患肢周径比健侧大5cm;11I期两侧肢体周径相差超过5cm:1V期:整个肢体严重增粗,皮肤纤维化,表皮角化及疣状物形成,形同大象腿。在本组患者的治疗中,结合分级标准,对I期淋巴水肿原则采用弹力套加压,休息时抬高患肢。Ⅱ期淋巴水肿采用脂肪抽吸的方法,此时皮下组织以水肿明显,脂肪尚无纤维化,有部分蛋白质的沉积,轻度淋巴液聚积.此时抽吸可以将上述物质抽出,能明显去除脂肪组织聚积的淋巴液组织,减轻淋巴液大分子物质形成聚积的空间.短期内是有效的,至于持续的时间,尚需观察。对于皮瓣下修复术选择病例为Ⅲ期患者,此时抽吸已不能完全将皮下坚硬的纤维和脂肪组织抽除掉,手术分离后切除多余的增生组织和皮肤,效果是肯定的,但手术要分次进行,两次手术基本可以将大部分组织修复掉,但要遗留两个纵行较长的切口线.对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穿暴露的衣裙会有影响,这种治疗远期效果有待随访。对于Ⅳ期肢体严重淋巴水肿,此时增生的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脂肪硬化,筋膜增厚,皮肤增厚,表皮角化,皮下组织增生,皮肤硬如橡皮,多伴有丹毒、溃疡发生,行动困难,丧失劳动能力,长期发展,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切除增生的病变组织,改善患肢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改进手术植皮修复技术,尽量用质量好,整张自体中厚皮回植。本组I7例多数达到上述目的,但对今后发展变化,复发、感染等其它并发症的问题,仍需进一步随访调查。
淋巴水肿的偏方
临床表现
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
淋巴水肿的偏方1、蚕豆壳茶:蚕豆壳30克。干蚕豆壳放人水中浸泡透,剥下豆壳晒干,炒焦,白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淋巴水肿的偏方2、花生米(连衣) 生薏苡仁、赤豆、红枣各适量。同煮,每日早晚各服l碗。
淋巴水肿的偏方3、伸筋草洗方:伸筋草、艾叶、桑枝各30克,透骨草、刘寄奴、肉桂各15克,苏木、红花各9克。煮水浸泡,隔日1次。用于象皮肿。
淋巴水肿的偏方4、外敷:紫荆皮、乳香、没药、白芷各适量为末,凡士林调膏外敷,纱布包扎,每2—3天换药1次。用于急性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的偏方5、白茅根 、益母草、小叶石苇、河白草各100克—200克。任选1种,煎水服,每日1剂。适用于淋巴水肿早期。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淋巴水肿,我们知道淋巴水肿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淋巴水肿的治疗有多种手段,但是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还是采用中医治疗为佳,淋巴水肿我们可以用一些偏方来治疗,上文也为大家推荐了几种偏方。
淋巴水肿怎么治疗
(1)体位引流 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2)加压包扎 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抬高时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弹力绷带松紧应适宜。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 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克/天,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待病情稳定后停服。
(4)预防感染 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配合卧床休息,积极控制感染。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
(5)多种疫苗、牛奶和异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疗法。人体的各种防御机制借此获得提高。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测异性蛋白可能通过垂体及肾上腺起作用。
淋巴水肿的表现有哪些
淋巴水肿到底有哪些表现呢?淋巴水肿是属于一种淋巴疾病,这种淋巴疾病对人的身体影响是很大的,一旦不注意的话就会影响到生命,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淋巴水肿一旦发生有很多异常症状,淋巴水肿了在不及时处理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患上其他的后遗症,淋巴水肿消除水肿是必要的,那么淋巴水肿的表现有哪些呢?
淋巴水肿的临床表现:
淋巴水肿以下肢最为多见,其次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侧上肢水肿,再次为阴囊、阴茎。先天性淋巴水肿无明显诱因。后天性淋巴水肿以丝虫感染为主,其次为慢性丹毒。
疾病早期皮肤的结构和形态尚无明显改变,患肢肿胀,时轻时重,抬高患肢可减轻或消退。晚期皮肤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压迫后不出现凹陷,感觉迟钝、皮肤干燥、粗糙。患者皮肤硬如橡皮,故又称“橡皮肿”。若发生在下肢,则状如象腿,成为典型的“象皮腿”。
根据国际淋巴协会的标准,将淋巴水肿分为三级(三度):
I级(轻度):肢体水肿为可凹性,患肢抬高后,可消退或消失,皮肤无纤维化样皮肤损害。
Ⅱ级(中度):肢体水肿为不可凹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抬高患肢后,水肿消退不明显,皮肤有中度纤维化。
Ⅲ级(重度):肢体水肿为不可凹性,皮肤出现象皮肿样改变。
淋巴水肿的表现就是上面我们介绍的这些,如果有了淋巴水肿的症状,那么就有可能跟一些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淋巴水肿要及时的做好相关处理,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手术来消除这个水肿的现象,淋巴水肿了要适当的锻炼,但是运动量要适当,不能过度,这样避免对自己的身体引起很多的不适。
淋巴水肿对于身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危害表现为淋巴水肿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肢体水肿呈凹陷性,抬高肢体后,可减退或消失,皮肤无纤维化样损害。中度:水肿压之不再凹陷,抬高肢体水肿消退不明显,皮肤有中度纤维化。重度:出现象皮肿样皮肤变化。继发性淋巴水肿常有复发性淋巴管炎和逐渐加重的淋巴水肿。淋巴管炎发作时,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突发性寒战和高热。
建议您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配合卧床休息,积极控制感染。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
淋巴水肿该如何鉴别
淋巴水肿该如何鉴别?
专家表示,淋巴水肿需要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
(1)与先天性动静脉瘘鉴别。淋巴水肿要注意与先天性动静脉瘘进行鉴别。专家指出,先天性动静瘘可表现为肢体水肿,但一般患肢长茺与周径均大于健侧,皮温增高、浅静脉曲张、局部区域可闻及血管杂音,周围静脉血氧含量接近动脉血氧含量。
(2)与全身性疾病鉴别。淋巴水肿该如何鉴别?淋巴水肿还要注意与全身性疾病相鉴别。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肾病、肝硬化、粘液性性水肿等均可产生下肢水肿,一般为双侧对称性,通常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即可鉴别。
(3)与血管神经性水肿鉴别。淋巴水肿还要注意与血管神经性水肿进行鉴别。专家指出,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于外界过敏因素的刺激,起病迅速,消退也快,间歇性发作为其特点。
(4)与静脉性水肿鉴别。淋巴水肿该如何鉴别?淋巴水肿还要注意与静脉性水肿进行鉴别。静脉性水肿多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单侧肢体突发性肿胀急性起病,伴皮色青紫、腓肠肌及股三角区明显压痛、浅静脉显露等,足背水肿不明显。
此外,淋巴水肿还要注意与脂肪瘤进行鉴别。专家指出,少数病变范围十分广泛的脂肪瘤或脂肪组织增生可与淋巴水肿混淆。
淋巴水肿怎么治疗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一)急性期淋巴水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 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2.加压包扎 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指高事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弹力绷带松紧应适宜。也可用间隙加压器(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pumps)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文献报道国外目前采用淋巴加压器(lymha-press)一种更为先进有效的加压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分9~12块,每块可以单独充气加压,加压从肢体远端逐渐向近端进行,一个循环周期为25少。
这种淋巴加压顺较其他简单加压装置的充气加压时间大大缩短(简单加压充气装置循环周期100秒左右),同时可产生较高压力达15.6~20.8kPa(120~160mmHg),比外科手术和单纯弹力袜在消肿方面更为有效。但它的使用较复杂,也不能减少组织间隙中的蛋白成份,只适用于急性期及术前准备等短期治疗。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 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g/d,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次25mg,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待病情稳定后停服。
4.预防感染 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配合卧床休息,积极控制感染。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
此外,多种疫苗、牛奶和异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疗法。人体的各种防御机构借此获得提高。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测异性蛋白可能通过垂体及肾上腺起作用。
(二)慢性淋巴水肿 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 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对于淋巴水肿尚未发生肢体皮肤严重增生者可选用烘绷疗法。有电辐射热治疗和烘炉加热两种方法。
温度控制在80~100℃,每日1次,每次1小时,2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周。每次治疗完毕,应外加弹力绷带包扎。依据临床观察经1~2个疗程后可见患肢组织松软,肢体逐步缩小,特别是丹毒样发作次数大为减少或停止发作。
2.手术治疗 大多数淋巴水肿不需外科手术。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除截肢手术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
⑴手术适应证:①肢体功能损害:由于肢体粗重易疲劳和关节活动限制。②过度肿胀伴疼痛。③反复发作的蜂窝织炎和淋巴管炎经内科治疗无效。④淋巴管肉瘤:长期淋巴水肿恶性的致死性原因。⑤美容:大多数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为年轻妇女,对于肿胀明显并有美容要求者可考虑手术,但应以改善功能为主,美容国辅,否则疗效可能不尽人意。
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⑵术前准备 对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它们包括:
①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肢体水肿减少至最低限度。有下肢垫高、下肢悬吊和骨牵引等方法,下肢抬高以60o为宜。
②控制感染: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蜂窝组炎和急性淋巴管炎,应选用敏感药物于术前、术中静脉或肌注给药,减少术后皮瓣感染机会。
③清洗皮肤:达到溃疡愈合或控制局部感染的目的。
④保持术后引流通畅;分离的粗糙面可有毛细血管持续渗血。必须放置负压引流,保持皮瓣下无积血积液,减少影响皮瓣血供的因素,防止皮瓣坯死、感染,降低手术失败率。
⑤术后继续抬高患肢,减轻患肢水肿,有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
⑶手术分类:淋巴水肿手术可分为两类:①病变组织广泛切除术。②淋巴回流重建术。根据实验及临床证据,后者的部分或大部分良好效果事实上是在广泛病变组织切除的基础上取得的。单纯重建淋巴回流,手术操作十分精细,但疗效甚微。
由于继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阻塞点近远端的淋巴系统功能完好,外科手术重建区域性淋巴回流应可获得良好疗效,相反,大多数原发性淋巴水肿的近远端淋巴管发育不良,经不住期待重建淋巴回流手术能改善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
1、下肢淋巴水肿:下肢淋巴水肿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淋巴水肿往往在出生后即有下肢水肿,继发性淋巴水肿主要因手术、感染、放射、寄生虫等损伤淋巴管后使淋巴回流受阻所致,因此可有相关的病史。淋巴水肿早期表现为凹陷性水肿,足背部肿胀较明显,组织张力较静脉血栓引起的下肢肿胀小,皮温正常。中晚期淋巴水肿由于皮下组织纤维化,皮肤粗糙、变厚,组织变硬呈团块状,一般不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如色素沉着、溃疡等。
2、下肢局部血肿:下肢外伤后,局部如形成血肿,也表现为下肢肿胀,由于血肿的治疗与静脉血栓的治疗相反,因此需注意鉴别。血肿大多有外伤史,肿胀局限,极少累及整个下肢,伴有疼痛,后期皮肤可见瘀斑或皮肤泛黄,彩超检查有助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