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痔疮有好处吗 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艾灸对痔疮有好处吗 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艾灸具有一定祛湿作用,可通过艾灸以下部位缓解体内湿气: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脚踝上侧26-27cm左右,与胫骨前缘大概两中指的距离,艾灸此穴可以化痰祛湿,治疗头痛、头晕的情况。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三寸,约10cm处,艾灸关元穴驱寒祛湿,具有祛湿以及培本固元等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外侧,外膝眼下3寸约10cm左右的位置,按压有酸痛感,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调理脾胃、疏风化湿。
艾灸什么穴位祛湿
1、艾灸丰隆穴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2、艾灸足三里祛湿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艾灸关元穴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4、艾灸解溪穴祛湿
解溪穴在足背和小腿交界的位置中,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艾灸十五分钟左右。
5、艾灸曲池穴祛湿
曲池穴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6、艾灸隐白穴祛湿
隐白穴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隐白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和身体之中的小虎功能密不可分。则个时候可以在隐白穴中进行艾灸,用艾条大约5~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艾灸是讲究一定的手法和部位的,需要共同协作艾灸才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所以并没有艾灸哪一个部位其祛湿效果是最好的,一般建议多个穴位同时艾灸,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祛湿效果。
人体艾灸祛湿的穴位一般是丰隆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以及曲池穴这四个穴位,分别位于小腿前外侧位置、外膝眼下的三寸位置、肚脐上面的位置、手肘的位置,在艾灸的时候可以精准的熏灸这四个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用艾条熏肛门治痔疮吗 用艾条熏哪里可以治痔疮
痔疮可以选择艾灸长强穴。
人体患痔疮的时候,可以进行艾灸来缓解其不适症状,进行艾灸长强穴时,患者应趴在床上,进行艾灸,将艾绒制成的艾条悬灸在长强穴,让患者感觉到灼热感即可。
通常艾灸痔疮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艾灸长强穴,可以有效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排便、增加排泄、清热解毒、保护胃肠粘膜,可以有效的治疗痔疮。
小贴士:由于痔疮的位置比较隐蔽,艾灸完之后,一般建议患者要注意清洗患处,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造成感染。
肠胃湿热艾灸穴位有哪些
1、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2、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3、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三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5、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6、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坐骨神经痛艾灸哪里 坐骨神经痛艾灸取穴
环跳穴:站直,臀部用力,其最深的地方中央即是环跳穴。艾灸该穴位有祛风化湿,强健腰膝之功效,主治腰腿痛,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秩边穴:患者取俯卧位,胞肓直下,在骶管裂孔旁开三寸处即为秩边穴,艾灸该穴位可舒筋活络,强壮腰膝,主治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膀胱炎,生殖器官疾病,痔疮等症。
委中穴:膝盖后面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艾灸该穴位可开窍醒神,舒筋活络,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小便不利,遗尿,小腿疲劳,肚子疼痛, 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
艾灸祛湿的穴位和方法
艾灸祛湿的方法
1、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5、三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6、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7、池穴艾灸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来自“养生主”
8、白穴艾灸祛湿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怎么挑选好的艾条
一般,艾灸都是选用艾条灸,所以艾条的质量决定了艾灸的效果,用高质量的艾条灸,祛湿的效果最佳。那要如何挑选好的艾条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看外观
好的艾条中的艾绒是土黄色的,非常柔软细腻;而普通的艾条的艾绒是偏青色的,看上去非常粗糙。
2、闻味道
高质量的艾条的味道是温和的,闻起来清香舒服,而普通的艾条闻起来很刺鼻,非常不舒服。
3、艾灸感觉
用好的艾条灸,皮肤感觉很温暖,温热的感觉慢慢渗入皮肤,较为舒服;而差的艾条就会有烧灼感,感觉刺痛。并且,好的艾条燃烧的时间偏长。
4、不要选无烟艾条
无烟艾条在碳化的过程中已经加入化学粘合剂,已经失去艾的药性,不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艾灸祛湿的方法,关于如何选择好的艾条上面也为大家做了相关介绍,艾灸对身体好,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学学艾灸。
痔疮可以艾灸肛门吗
可以。
艾灸治疗痔疮的时候,是可以艾灸肛门的,这样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缓解疼痛,加速痔疮愈合,对于治疗痔疮具有一定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艾灸过程中要避免烫伤。
其次就是对于比较严重的痔疮需要使用痔疮药物一起治疗,艾灸只能够起到辅助治疗,不能起决定性治疗。
艾灸可以治痔疮吗
对于痔疮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艾灸又被称为灸疗或灸法,主要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对于患有痔疮的患者来说,可以使用艾灸作为辅助治疗,具有一定效果,艾灸不能起决定性治疗,还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才行,建议进行艾灸的同时通过饮食以及药物进行治疗,这样效果会更好。
艾灸可以治疗痔疮吗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1]?
艾灸治疗痔疮的方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痔疮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外痔和内痔两类。
外痔发生在肛门的皮下,即肛门静脉丛的范围内。这个静脉丛在肛门的皮下结缔组织里,其血液经过阴部静脉环流到下腔静脉。外痔在皮下,故亦称“皮下痔疮”。因为在肛门外能够看见病变部位,故也叫“露性痔疮”。
外痔位于肛门的外部,为蓝青色结节,呈豌豆大小或核桃大小。有些有茎,有些孤立,有些环状排列在肛门周围。腹压亢进可致结节肿起,加上指压则会缩小。外痔有时因为外部刺激或受压而萎缩变薄,有时因红斑或慢性炎症而变肥厚,称为纤维肿。
外痔患者一般自觉症状较少,可出现发热,或有轻微的肛门瘙痒。一旦发生炎症,便有可能成为静脉周围炎或血栓性静脉炎,突然引起严重的疼痛,这就是痔疮发作。有的患者只出现轻微发热,有的患者出现高热,有的患者站立或走路的时候比较痛苦,有的患者过了一周症状自然消失而痊愈,有的患者外痔自然破溃而排泄血栓。
内痔发生在直肠上静脉丛的范围之内,即肛门外括约肌的下沿向上1~1.5厘米的部位。内痔呈豌豆大小或核桃大小,有的聚集在一起形成肿瘤状,有的环状排列,有的相互重叠并到达直肠上部。出血是内痔的最大特征,出血量和次数因人而异。
治疗方法
外痔的治疗方法:灸足三里、曲池、中脘、关元、大肠俞、百会,持续施灸,适合于未出现肛门疼痛或炎症的情况。外痔出血时,灸百会或孔最,可立即止血。
内痔的治疗方法:内痔大量出血,可灸百会5壮,持续施灸2天,多能止血。长时间持续施灸,既能止血,又能缓解肛门疼痛。
患者朋友只有很好的了解了痔疮这类病症问题,根据自身的发病部位或者就医了解自己是哪类痔疮病,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尤其是艾灸治疗,艾灸治疗痔疮的方法也是目前很受推崇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冬季艾灸可以去湿气吗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艾灸可以祛湿吗?看着上面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艾灸不仅可以疏通血络,而且在冬季也具有非常好的祛湿功效。人体中许多的部位都含有湿气,湿气重了,不仅影响自己的记忆力,而且长时间的不祛湿,关节处就会出现肿痛的情况,用艾灸祛湿,不仅操作非常的方便,而且对于人们的健康也是非常的棒的。
艾灸对痔疮有效吗
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艾灸是一种中医针灸疗法,可以使人体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疾病恢复。
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痔疮引起的肛门坠胀感以及坠痛,因为艾灸具有一定温经通络的作用,对于肛门周围气血不畅、气血瘀滞有明显的改善所以。
一般临床上艾灸多选择长强穴、肾俞穴进行艾灸,能起到活血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的效果,从而可以明显缓解痔疮引起的不适,所以艾灸对于治疗痔疮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手脚凉灸哪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