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酒精肝需鉴别的13种疾病
诊断酒精肝需鉴别的13种疾病
诊断酒精肝需鉴别的13种疾病
1、酒精性肝硬化:约占重度嗜酒者的15%。在多次酒精性肝炎后才能发生。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
2、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静脉四周纤维组织沉积,无特殊的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血清纤维化标志、GGT、胆固醇、载脂蛋白A-I等改变,这些指标并非十分敏感,应联合检测。常是酒精性组织坏死的结果,终极可导致肝硬化。
3、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消耗的结果使脂肪在肝内堆积。由于酒精使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减慢、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这种肝的脂肪,临床上称为“脂肪肝”,是可逆的。单纯的脂肪肝不能发展为肝硬化。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肝性黄疸。其组织学特点是以脂肪为主。
4、糖尿病性脂肪肝:无饮酒史,有糖尿病史;结合血糖、尿糖检测(尿糖检测:【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不难鉴别。
5、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可帮助诊断,若再无饮酒史可帮助区别。
6、使用皮质激素、药物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CCl4、氯仿、乙硫氨酸),引致脂肪肝,无饮酒史,有用药物史。
7、肥胖性脂肪肝:首先问明有无饮酒史,如饮酒时程>10年,饮酒精量>60g/d,则以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性大。如无饮酒史或不足以上时程及量,有肥胖征,则以肥胖性脂肪肝可能较大。
8、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多见于摄人食物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无饮酒史,不难区别。
9、肝炎后脂肪肝: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或慢性肝炎病人因进食热量过多、高糖和过分限制活动导致体重增加和肝脏脂肪沉积。此类脂肪肝有明确肝炎史,多数被劝告不饮酒。
10、妊娠急性脂肪肝:以往曾称之为急性黄色肝萎缩,罕见,母婴死亡率高(75%以上)。病因尚不清楚,多见于初孕妇。妊36~40周者,但亦有报道在妊30周或分娩后数日发病者。
11、轻症酒精性肝病: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稍微异常。
12、酒精性肝炎:血清ALT、AST或GGT升高,可有血清总胆红素增高。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中,合并肝昏迷、肺炎、急性肾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可伴有内毒素血症。
13、肝癌:嗜酒者伴有肝硬化并在以后发展为肝癌的人并不少见。肝癌的发生可能与在酒精饮料中以发现若干量的亚硝胺有关。
酒精肝要进行哪些检查
1、血常规检查
酒精肝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增多,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包括靶形细胞,巨红细胞,刺状细胞和口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由于酒精对骨髓的直接毒性作用或继发脾亢所引起的。
2、生化检查
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AST/ALT比值上升,即AST活性明显升高,而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若AST/ALT>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血清GGT的活性有助于发现酒精肝,其价值不在于它有特异性,而在于其在大量酒精摄入和/或酒精肝酒精肝时显著升高。即同时测定MCV,GGT和碱性磷酸酶可能是诊断酒精肝理想的常规联合实验室检查。
3、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活检是准确而可靠的诊断检查项目,对酒精肝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检查诊断酒精肝,一般情况下,酒精肝确诊通过前三者检测就可以确诊,不需要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除非是想看一下酒精肝的严重程度和对肝脏的破坏程度,通过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可以有效地、精确地检测出肝脏是否受损,这对检查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有重要意义。
4、影像学检查
肝脏B型超声和CT检查可辅助诊断酒精肝,另外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选用CT平扫,肝、脾密度比值可作为衡量酒精性脂肪肝的参考标准或随访疗效的依据。
如何自我诊断酒精肝
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选用CT平扫,正常人肝CT值因个体差异可有较大差异,但总是高于脾脏的CT值,且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诊断标准一般参照脾脏的CT值。如果肝、脾密度比值小于1或肝脏的CT值低于脾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二者的比值可作为衡量酒精性脂肪肝的参考标准或随访疗效的依据。那么酒精肝要如何诊断。
酒精肝发病前往往有近期内较集中地大量饮酒史,有明显地腹胀、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体重减轻、部分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
一、症状
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近期内较集中地大量饮酒史,有明显地腹胀、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体重减轻、部分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Lischner分析169例酒精性肝炎中食欲不振77%、恶心呕吐55%、腹痛46%、体重减轻43%。
二、体征
以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有肝功能不全时腹水明显,有的出现神经精神症状。Lischner报告中的169例中,肝肿大81%、黄疸77%、腹水59%、发热56%、营养不良55%、上消化道出血22%、食管静脉曲张12%、精神症状10%。中日友好医院24例中,肝肿大58%、酒徒面容50%,肝掌46%、消瘦46%、蜘蛛痣38%、黄疸33%、脾脏肿大21%、腹水12.5%,食管静脉曲张1例,食管静脉显露2例,发热1例38.1摄氏度。文献报告多数发热病人住院后随着停酒,发热也于数天内恢复正常,但个别病人发热可达4周。至于病理改变的轻、中、重程度与临床的关系,本组24例从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ALT、AST、ALP、GGT值上升(轻度酒精性肝炎为43%-72%;中度60%-80%;重度100%上升),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临床征象:乏力、肝区痛、性功能减退、阳痿、肝肿大(轻度酒精性肝炎有36%-71%肝肿大、中度2/3肝肿大、重度全部肝肿大)也可供参考。
酒精肝是比较严重的疾病,酒精肝的出现对患者来说危害很大。然而酒精肝的注意事项很多的人是不了解的,生活中人们要注意酒精肝的治疗方法。
如何科学检查酒精肝
专家指出,现在诊断酒精肝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1、血液学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增多,并可出现异形红细胞,如靶形、刺形、口形和巨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
2、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明显升高,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因此AST:ALT之比值上升,若比值>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碱性磷酸梅和r-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增高。r-GT是一个敏感但不特异指标。联合检测MCV、r-G和硷性磷酸酶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理想实验室指标。
3、肝脏B型超声和CT检查:有助于发现脂肪肝。确诊有赖于肝穿活组织检查,由于肝脏损害是弥漫性,故可行非定位穿刺活检。
专家指出,酒精肝在酒精性肝病中只是一个初始环节,在治疗酒精肝过程中,不但只针对酒精肝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其它酒精性肝病出现。医学界公认酒精性肝病治疗原则为:①减轻酒精性肝病严重度。②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③改善已存在继发性营养不良。④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治疗。
临床上,很多酒精肝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当前针对酒精肝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有限,所以酒精肝提倡以预防为主,包括节制饮酒、戒酒、改善营养、防治肝损伤、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如何自我诊断酒精肝
一、症状
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近期内较集中地大量饮酒史,有明显地腹胀、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体重减轻、部分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Lischner分析169例酒精性肝炎中食欲不振77%、恶心呕吐55%、腹痛46%、体重减轻43%。
二、体征
以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有肝功能不全时腹水明显,有的出现神经精神症状。Lischner报告中的169例中,肝肿大81%、黄疸77%、腹水59%、发热56%、营养不良55%、上消化道出血22%、食管静脉曲张12%、精神症状10%。中日友好医院24例中,肝肿大58%、酒徒面容50%,肝掌46%、消瘦46%、蜘蛛痣38%、黄疸33%、脾脏肿大21%、腹水12.5%,食管静脉曲张1例,食管静脉显露2例,发热1例38.1摄氏度。文献报告多数发热病人住院后随着停酒,发热也于数天内恢复正常,但个别病人发热可达4周。至于病理改变的轻、中、重程度与临床的关系,本组24例从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ALT、AST、ALP、GGT值上升(轻度酒精性肝炎为43%-72%;中度60%-80%;重度100%上升),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临床征象:乏力、肝区痛、性功能减退、阳痿、肝肿大(轻度酒精性肝炎有36%-71%肝肿大、中度2/3肝肿大、重度全部肝肿大)也可供参考。
诊断酒精肝需鉴别的13种疾病
1、酒精性肝硬化:约占重度嗜酒者的15%。在多次酒精性肝炎后才能发生。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
2、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静脉四周纤维组织沉积,无特殊的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血清纤维化标志、GGT、胆固醇、载脂蛋白A-I等改变,这些指标并非十分敏感,应联合检测。常是酒精性组织坏死的结果,终极可导致肝硬化。
3、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消耗的结果使脂肪在肝内堆积。由于酒精使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减慢、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这种肝的脂肪,临床上称为“脂肪肝”,是可逆的。单纯的脂肪肝不能发展为肝硬化。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肝性黄疸。其组织学特点是以脂肪为主。
4、糖尿病性脂肪肝:无饮酒史,有糖尿病史;结合血糖、尿糖检测(尿糖检测:【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不难鉴别。
5、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可帮助诊断,若再无饮酒史可帮助区别。
6、使用皮质激素、药物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CCl4、氯仿、乙硫氨酸),引致脂肪肝,无饮酒史,有用药物史。
7、肥胖性脂肪肝:首先问明有无饮酒史,如饮酒时程>10年,饮酒精量>60g/d,则以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性大。如无饮酒史或不足以上时程及量,有肥胖征,则以肥胖性脂肪肝可能较大。
8、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多见于摄人食物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无饮酒史,不难区别。
9、肝炎后脂肪肝: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或慢性肝炎病人因进食热量过多、高糖和过分限制活动导致体重增加和肝脏脂肪沉积。此类脂肪肝有明确肝炎史,多数被劝告不饮酒。
10、妊娠急性脂肪肝:以往曾称之为急性黄色肝萎缩,罕见,母婴死亡率高(75%以上)。病因尚不清楚,多见于初孕妇。妊36~40周者,但亦有报道在妊30周或分娩后数日发病者。
11、轻症酒精性肝病: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稍微异常。
12、酒精性肝炎:血清ALT、AST或GGT升高,可有血清总胆红素增高。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中,合并肝昏迷、肺炎、急性肾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可伴有内毒素血症。
13、肝癌:嗜酒者伴有肝硬化并在以后发展为肝癌的人并不少见。肝癌的发生可能与在酒精饮料中以发现若干量的亚硝胺有关。
关于酒精肝的诊断方法
酒精肝的检查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肝脏B型超声和CT检查可辅助诊断酒精肝,另外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选用CT平扫,肝、脾密度比值可作为衡量酒精性脂肪肝的参考标准或随访疗效的依据。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酒精肝患者是否出现白细胞增多,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包括靶形细胞,巨红细胞,刺状细胞和口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由于酒精对骨髓的直接毒性作用或继发脾亢所引起的。
3、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是检查患者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AST/ALT比值上升,即AST活性明显升高,而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若AST/ALT>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
酒精中毒的诊断依据
当人一次性大量饮酒或者长期大量饮酒后会发生酒精中毒症,严重者会造成患者的器官衰竭、陷于昏迷等症,因而要加强酒精中毒的诊断与鉴别,避免恶劣事件的发生。由于酒精中毒会造成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等并发症,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酒精中毒的危害:由于酒精中的乙醇氧化(Ethanol oxidation)的代谢产物乙醛对人的机体有直接毒性,可以破坏大脑和重要脏器的结构。此外,酒精还能影响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导致营养失调、高尿酸血症、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酒精中毒的诊断依据:
酒精中毒诊断比较容易,凡有过一次大量饮酒或长期酗酒史,并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均可诊断,也可根据DSM-III-R的酒精中毒的四条诊断标准诊断。但对于已出现昏迷者需要认真鉴别,以排除由心、肺、肝、肾源性疾病或其他中毒、代谢疾病所导致。呼出气和呕吐物中酒精气味有助于诊断。
酒精中毒的诊断辅助检查: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者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在65.1mmol/L(3000mg/L)以上,此外形态学检查、EEG、EMG、B型超声有助于慢性酒精中毒的相关损害的鉴别诊断。
如何诊断酒精肝
酒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剂品,亲友相聚,工作应酬,都难免来上几杯。适当饮酒可以调节气氛,与身心无害,但是一旦饮酒过量,就会给身体带来痛苦和疾病。酒精肝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不当饮酒引起的疾病。那么,怎样能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酒精肝了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都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应酬,而喝酒则是应酬中最重要的环节。然而长期大量的饮酒便会导致对人体肝脏的损伤,极易发展成酒精肝。那么如何确诊是否患有酒精肝呢,我们来看看以下关于酒精肝诊断方式的介绍。
酒精肝肝炎:这一般是肝炎患者发病前大量饮酒造成的,常见的症状有食欲不振、厌油腻、腹痛、腹泻等。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体重减轻、腹痛、乏力、发烧、出血、黄疸等症状。有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等,转氨酶等多种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酒精肝恶化的一种结果,如果不去治疗,还有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脂肪肝,大部分是脂肪肝患者饮酒造成的,常见的症状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倦怠等,一些患者还会有肥胖症状,因此需要注意了解脂肪肝的食疗方法,避免病情恶化。
关于酒精肝诊断方法有: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酒精量男性每天大于40克,女性每天大于20克;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每天大于80克。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异常、蜘蛛痣、肝掌等表现和体征。
3.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转肽酶和平均红细胞容积等指标升高,禁酒后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T大于2,有助于酒精肝的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等。
温馨提示,酒精肝早期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不能很好的在早期发现疾病,所以一般经常饮酒的朋友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尽量少饮酒,并定期到医院做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就早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大家了解了关于酒精肝的诊断方法,希望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为了我们健康的肝脏,希望大家能够好好认识这些治疗方法,我可以帮助自己来了解关于酒精肝的鉴别,从而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希望大家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吧。
酒精肝检查项目有哪些
酒精肝检查之血液检查
一般酒精肝患者检查都有贫血、白细胞增多的情况,并可出现异形红细胞,如靶形、刺形、口形和巨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
酒精肝检查之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是酒精肝检查的重要方面,一般酒精肝患者会出现血清胆红素升高,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明显升高,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因此AST:ALT之比值上升,若比值>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碱性磷酸梅和r- 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增高。r-GT是一个敏感但不特异的指标。联合检测MCV、r-G和硷性磷酸酶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理想实验室指标。
酒精肝检查之影像检查
酒精肝检查一定要进行肝脏B型超声和CT检查,这样有助于发现酒精肝。确诊有赖于肝穿活组织检查,由于肝脏损害是弥漫性的,故可行非定位穿刺活检。
如何科学检查酒精肝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酒精肝的发病率呈逐年梯次上升,其病变程度与饮酒总量成正比,并且其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了。对于如何检查酒精肝,需要知道是酒精肝必须先通过肝功能检查得出异常情况。
专家指出,现在诊断酒精肝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1、血液学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增多,并可出现异形红细胞,如靶形、刺形、口形和巨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
2、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明显升高,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因此AST:ALT之比值上升,若比值>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碱性磷酸梅和r-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增高。r-GT是一个敏感但不特异指标。联合检测MCV、r-G和硷性磷酸酶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理想实验室指标。
3、肝脏B型超声和CT检查:有助于发现脂肪肝。确诊有赖于肝穿活组织检查,由于肝脏损害是弥漫性,故可行非定位穿刺活检。
专家指出,酒精肝在酒精性肝病中只是一个初始环节,在治疗酒精肝过程中,不但只针对酒精肝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其它酒精性肝病出现。医学界公认酒精性肝病治疗原则为:①减轻酒精性肝病严重度。②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③改善已存在继发性营养不良。④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治疗。
临床上,很多酒精肝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当前针对酒精肝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有限,所以酒精肝提倡以预防为主,包括节制饮酒、戒酒、改善营养、防治肝损伤、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酒精肝的检查项目
1、酒精肝的检查之血常规检查:
酒精肝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增多,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包括靶形细胞,巨红细胞,刺状细胞和口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由于酒精对骨髓的直接毒性作用或继发脾亢所引起的。
2、酒精肝的检查之生化检查:
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AST/ALT比值上升,即AST活性明显升高,而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若AST/ALT>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血清GGT的活性有助于发现酒精肝,其价值不在于它有特异性,而在于其在大量酒精摄入和/或酒精肝酒精肝时显著升高。即同时测定MCV,GGT和碱性磷酸酶可能是诊断酒精肝理想的常规联合实验室检查。
3、酒精肝的检查之影像学检查:
肝脏B型超声和CT检查可辅助诊断酒精肝,另外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选用CT平扫,肝、脾密度比值可作为衡量酒精性脂肪肝的参考标准或随访疗效的依据。
4、酒精肝检查之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活检是准确而可靠的诊断检查项目,对酒精肝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