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驱体表现的忧郁症者是不是难治些
有驱体表现的忧郁症者是不是难治些
属于精神疾病的表现,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祝早日康复。
抑郁症疾病一般具有哪些成因
1、环境诱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可能诱发忧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2、个性因素:自卑、自责、悲观等,都比较容易患上忧郁症。
3、饮食不当:饮食中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
4、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忧郁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舒缓忧郁症情绪。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忧郁症及焦虑症。
5、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忧郁症状。
6、遗传基因:忧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7、疾病因素: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忧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在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人们不由得给自己加压。很多企事业白领、面临升学就业的学生,尤其容易患抑郁症。当外界各种过大的压力、内心较高的期望值,这两者难以得到平衡的时候,体内抑郁因子,就开始活跃。如能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或就诊则能较快恢复,但任由其发展,将往往导致自残、自杀等悲剧发生。
产后抑郁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1、生物学方面: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
2、社会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3、产妇心理因素:对母亲角色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好发此病。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二、发病机制
过去的研究认为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是PPD的病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PPD的高危因素包括抑郁症病史(特别是产后抑郁)、个性脆弱、缺乏社会支持、不良婚姻关系、家庭纠纷、意外生活事件、围生期母婴合并症和贫穷等。妊娠期存在有抑郁症候者发生PPD的可能性很高。
产后抑郁症病因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1、生物学方面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
2、社会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3、产妇心理因素对母亲角色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好发此病。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常见原因
有些妇女在生完孩子以后由于是第一次做母亲可能还不是特别的适应这个角色所以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在生活中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很多的女性在生产完以后,都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特别是一些平时生活中比较内向的女性,下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产后抑郁又叫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1.生物学方面: 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
2.社会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3.产妇心理因素: 对母亲角色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好发此病。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一般来说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原因都是以上介绍的情况了,很多的女性在怀孕以后都不是特别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以导致在孕期不能很好的处理好自己本身的情绪,最后导致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忧郁症的治疗
【疾病危害】
1、身体功能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思维、脑力等方面的劳动效率出现下降的情况,所以很难胜任日常的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事情,而且抑郁症患者的思维会变得比较消极,想法比较低落,他们常常会出现自卑、厌世等消极的情绪,甚至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
2、情绪抑郁:情绪低落是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他们会出现忧郁、面部愁苦等方面的表现。有很多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的症状,这种现象主要是会出现身心不宁、惶恐不安等情况。
3、精神运动性阻滞:典型的症状表现是无精打采、运动迟缓,对一切事物均不感兴趣。躯体症状: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闭经、乏力等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危害之一。抑郁症常伴有睡眠障碍,此时情绪低落,自杀的危险最大。
【治疗方法】
1、自我治疗:对于抑郁症状较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在亲友的陪伴下出去散步、运动等做一些休闲活动。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倾听、理解、安慰、鼓励等方式,使老年人产生安全感,帮助老年人扩大生活圈子,参加有趣的社区活动等等。
3、中药治疗:对于一些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常在采用中药方法治疗。
4、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治疗的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服用一些抗抑郁类的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里不多做介绍。
5、物理治疗:症通过一些方式刺激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强细胞的活动兴奋性,缓解抑郁症情绪。
早期发生的抑郁症通常会反复发作,并迁延到成年期,还容易导致其他严重疾病。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对于避免学业和社会功能的损害,促进心理行为功能的正常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患者还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抑郁症,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调查显示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提高抗抑郁药的疗效。
要早治疗忧郁症
很多人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的感觉。其实,不知不觉中忧郁已经缠上了你。忧郁是一种无法抗拒或自己不知道的感觉,它不分年龄、种族,是一种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明病。忧郁症确实是一种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很可能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那么什么是忧郁症呢?它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想迟缓、动作减少等状况。做事不尽理想,因而感到忧郁;心情不安、焦躁、自卑、无法镇定;凡事悲观、绝望,甚至厌世……忧郁症病人往往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滞,胃纳差,体质下降,汗液和唾液等体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女病人常闭经。出现睡眠障碍,其中早醒也是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病人往往较以前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充满悲观情绪。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常被称作“心灵感冒”的忧郁症,当然是从心理上解除患者的病根才是根本。忧郁症的患者不仅与许多精神和躯体疾病有关,而且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贫困、失业、婚姻问题、家庭不和、年老和伤残等均可诱发抑郁症。
既然忧郁症是一种疾病,那么它就很有可能超乎自我控制的范围。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就应该及早地去医院进行治疗,不要因为不好意思等原因耽误了病情。要知道,忧郁症的治愈率是和就诊的时间早晚成正比的。
产后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1.心理因素(30%):
1)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2.内分泌(25%):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3.遗传(20%):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己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心理因素(30%):
1.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2.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内分泌(25%):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遗传(20%):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己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发病机制
过去的研究认为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是PPD的病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PPD的高危因素包括抑郁症病史(特别是产后抑郁),个性脆弱,缺乏社会支持,不良婚姻关系,家庭纠纷,意外生活事件,围生期母婴合并症和贫穷等,妊娠期存在有抑郁症候者发生PPD的可能性很高。
口吃属于社交恐惧症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而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可能遇到这种或那种、这些或那些交际中的障碍。因而要获得社交的成功,必须跨越这些形形色色的交际障碍。
社交恐惧症有种种表现形式,有的人只要一和生人或异性接触,就感到惶恐不安,异常拘束,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目光也不知射向哪曳,脸憋得遇红,脑袋涨得多大。有的人开会一发言就感到自己浑身发抖,甚至上牙直打下牙,抖动的频率简直与脉膊相差无几,和生人、女性坐在一起就更明显,简直是如坐针毡。有的女青年总以为自己嘴臭,不敢与他人交谈,有的则总以为自己丑陋,不敢与他人打照面。
人们得了这种社交恐惧症后,有的会出现驱体症状,即以种种驱体不适感来散发焦虑情绪,有的会出现忧郁症状,感到忧伤、苦闷,自卑和自责,对生活失去信心,以至轻生。但这些症状都是继恐惧症状而来的,与真正的驱体痛和精神忧郁不同,只要恐惧症消失了,这些症状也就随之自然消失。
口吃症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恐惧症。它的特殊就在于不是由单纯的,直接的惧怕某些社交对象(或环境)而引起的恐惧症,而是由惧怕口吃与惧怕某种社交对象(或环境)这两种因素带来的社交恐惧症。
也就是说,口吃患者的社交恐惧症是由惧怕口吃而产生的,而对口吃的惧怕程度又是和具体的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密切相关的。如有的口吃患者在熟人面前说话基本不口吃或很少口吃,可在生人面前却喉头梗塞,话难出口:有的跟同事闲聊还可以,可就怕和领导,上级对话:有的谈自己的老本行,工作或专业头头是道,就怕和生人刚一见面时寒暄语;有的小学生面对面对全斑甚至全校师生讲故事有声有色,可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却反应迟钝,唇齿失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是因为,这些最容易引发口吃的环境成了产生口吃的条件反射信号的缘故。因而口吃患者一遇这些场合,便不由自主地恐惧起来,害怕再陷入“口吃”的困境。
如何治忧郁症
1、多到室外运动。抑郁患者不要每天都呆在屋里,多到室外走走,感受下室外新鲜的空气,放松自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的跑跑步,打打球;
2、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心理有苦要学会找人倾诉,将自己心理的不快合理的宣泄出去,这对于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3、睡前饮食适度,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不利于睡眠
4、学会放松:每个人都会遇到工作或工作的某些方面进展不顺的情况,或夫妻关系发生矛盾,或个人爱好得不到满足,或生活中似乎充满各种问题。因此如果将所有的自尊心都绑在生活的某一件事情上,你肯定会变得非常脆弱。
5、生活目标:抑郁症患者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生活目标。如果你很容易发作抑郁症,应该检查一下你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检查一下你是怎样消磨时间的。反复出现低落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实际做的事情同你真正看重的事情不相称。
忧郁症心理治疗
合适于急性期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以及各类抑郁症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的巩固和维持治疗,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够持之以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忍受治疗过程中症状带来的痛苦,其实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但若能坚持会增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的预防抑郁症的复燃复发。
1、疏导与宣泄:患者在寻求心理治疗前的处境是无人理解、无处诉说的,因此医生要关心、富有同情心、安静地倾听,使病人清楚他的痛苦已被人们作为现实接受了;是常见的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法。
2、在与患者交谈中要避免矛盾性及可引起患者误解的表述;
3、不因治疗困难而失去信心,要以足够的耐心,坚韧地带领病人渡过发病期;
4、抑郁症患者不接受现实,积极行动:森田疗法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视为一种生活的态度,通过积极的行动,去获得成功和喜悦;
5、健全人格与完善自我: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抑郁症的产生是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将挫折转化为针对自己的愤怒,因而颓丧、抑郁。所以让病人了解自己心理动态与病情,洞察自己对困难的反应模式来促进人格的成长。
6、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家人、朋友、同学的精神支持,可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和提高其适应能力,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家庭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急性的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抑郁症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影响,家属对患者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预后的效果。医生应首先让家属了解到疾病的症状特点、病程及治疗情况。对患者的症状必须认同,并需要理解、耐心和正规治疗。疾病是有自身规律的,试图通过改变环境来提高情绪是不可行的,这样只会使病情加重。社会的支持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法中尤为重要。
口吃属于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有种种表现形式,有的人只要一和生人或异性接触,就感到惶恐不安,异常拘束,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目光也不知射向哪曳,脸憋得遇红,脑袋涨得多大。有的人开会一发言就感到自己浑身发抖,甚至上牙直打下牙,抖动的频率简直与脉膊相差无几,和生人、女性坐在一起就更明显,简直是如坐针毡。有的女青年总以为自己嘴臭,不敢与他人交谈,有的则总以为自己丑陋,不敢与他人打照面。
人们得了这种社交恐惧症后,有的会出现驱体症状,即以种种驱体不适感来散发焦虑情绪,有的会出现忧郁症状,感到忧伤、苦闷,自卑和自责,对生活失去信心,以至轻生。但这些症状都是继恐惧症状而来的,与真正的驱体痛和精神忧郁不同,只要恐惧症消失了,这些症状也就随之自然消失。
口吃症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恐惧症。它的特殊就在于不是由单纯的,直接的惧怕某些社交对象(或环境)而引起的恐惧症,而是由惧怕口吃与惧怕某种社交对象(或环境)这两种因素带来的社交恐惧症。
也就是说,口吃患者的社交恐惧症是由惧怕口吃而产生的,而对口吃的惧怕程度又是和具体的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密切相关的。如有的口吃患者在熟人面前说话基本不口吃或很少口吃,可在生人面前却喉头梗塞,话难出口:有的跟同事闲聊还可以,可就怕和领导,上级对话:有的谈自己的老本行,工作或专业头头是道,就怕和生人刚一见面时寒暄语;有的小学生面对面对全斑甚至全校师生讲故事有声有色,可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却反应迟钝,唇齿失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是因为,这些最容易引发口吃的环境成了产生口吃的条件反射信号的缘故。因而口吃患者一遇这些场合,便不由自主地恐惧起来,害怕再陷入“口吃”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