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中药可以开胃 麦芽行气消食

什么中药可以开胃 麦芽行气消食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30-120g,生麦芽功偏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用炒麦芽60g。

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麦芽的副作用有哪些

1、麦芽久食消肾,麦芽不可多食。

2、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麦芽。

3、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麦芽。

4、无积滞,脾胃虚者不宜用麦芽。

麦芽的功效

麦芽的功效与作用: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吃麦芽的好处

1、麦芽含有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D、E,脂肪、卵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等,另含大麦芽碱、甜菜碱、胆碱、腺嘌呤、氨基酸、细胞色素C、磷脂等。

2、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

3、麦芽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4、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徵,消痰痞。蜜为之使。

5、麦芽糖和糊精有助消化作用;麦芽浸剂可使血压降低;大麦芽碱有抗真菌作用。

6、也有研究认为,麦芽的回乳和催乳的双向作用不在于生用与炒用,而在于用量之大小。小剂量催乳,大剂量回乳,如用于抑制乳汁分泌 (回乳)用量应在30克以上。

7、麦芽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健胃,回乳消胀。其消食健胃功效主要是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如米、面、薯芋类的积滞不化,常与山楂、神曲、鸡内金配伍使用;回乳消胀功效与其疏肝解郁作用有关。

吃什么中药开胃 麦芽消食健胃

麦芽来源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时,干燥,以色黄,粒大饱满,芽完整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性味功效:甘,平,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煎服,9-15g,大剂量30-120g。

功用特点:本品消食健胃,善消淀粉性食物,又可回乳消胀,用于断乳或乳汁郁积引起的乳房胀痛,兼能疏肝解郁,生麦芽偏消食健胃,炒用多用于回乳消胀。

注意事项: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麦芽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1、《药性论》: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2、《日华子本草》: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症结,能催生落胎。

3、《医学启源》:补脾胃虚,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面用之。

4、《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5、《本草纲目》:麦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

煎服,10~15g,回乳炒用60g。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黄疸新生儿怎么喂水

新生儿黄疸每天喝多少水合适?建议给宝宝喂的量为每次20毫升,每天多次,不要占吃奶的份额,喂奶后1小时左右喂水。保证宝宝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50毫升的水分就行了。

那么,新生儿黄疸可以喝哪些水?

生麦芽煮水: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可以促进宝宝排便,从而可以帮助宝宝黄疸褪去。

白开水:宝宝有黄疸,就让宝宝多喝点水,多喝水有利于排便,从而排除宝宝体内胆红素,对宝宝黄疸有好处。

葡萄糖水:葡萄糖是加速新陈代谢的,给患有新生儿黄疸的宝宝饮用,是为了有利于宝宝通过排尿排黄。

断奶用生麦芽还是炒麦芽

一、生麦芽和炒麦芽的介绍

炒麦芽,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本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时,干燥。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先端长芒已断落;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0.5c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微甘。

二、麦芽的营养价值

麦芽主要含α-及β-淀粉酶(amylase),催化酶(catalyticase),过氧化异构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大麦芽胍碱(hordatine)A、B,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D、E,细胞色素(cytochrome)C。尚含麦芽毒毒,即白栝楼碱(candici-ne)。

三、断乳的作用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徵,消痰痞。蜜为之使。

生麦芽的作用

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相关推荐

最快最好的回奶方法

最快最好的回奶方法:水煎服 麦芽具有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麦芽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专家提醒:生麦芽和炒麦芽以及焦麦芽三者的作用有所不同。 ● 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 炒麦芽消食回奶,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 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 因此,妈妈们在回奶时,应选择炒麦芽。 最快最好的回奶方法:免怀散 根据《济阴纲目》记载,免怀散可回奶。免怀散组成包括:红花、赤芍、当归尾、川牛膝

夏季宝宝积食要分清症状再治疗

宝宝积食的几个表现: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 4、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5、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宝宝积食了,家长怎么办? 当家长真正发现宝宝食滞的情况时,也不要慌张,切忌不要乱用药,伤害宝宝健康,宝宝肠胃娇弱,妈妈们可以选择具有开胃消食功能的产品进调节。而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也不可大

麦芽山楂水功效 健胃消食

中医认为:麦芽甘平,功能消食、健脾开胃,山楂味酸,具有促消化的作用,服用麦芽山楂水后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进消化和吸收,对人体来说还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经常饮用还能缓解油腻感,因此对于一些经常腹胀、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喝一些麦芽山楂水,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大麦茶有回奶的作用吗 哺乳期妈妈喝大麦茶回奶

麦芽具有消食退乳消胀,健脾开胃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实际不小,腹胀,脾虚,乳房胀痛,乳汁郁积等症状。生麦芽含有麦角胺类化合物,对催乳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能够用于回奶。

有助于回奶的药物

麦芽,性甘,平。归脾、胃经。功能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功在健脾和胃,疏肝,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长于消食回乳,多用于妇女断乳;焦麦芽偏于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很多母亲在给婴儿断奶时都很困惑,怎样才能轻松回乳?方法有多种,但服中药麦芽可谓最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方法。麦芽的回乳作用,关键在于用量。生麦芽 10―15克,小剂量开胃疏肝而通乳,60―120克大剂量则耗散血而回乳。现代研究表明,大剂量麦芽

断奶涨奶有什么方法缓解方法如下 麦芽水缓解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肝经。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方法:用炒麦芽50-100g,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对于断奶涨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麦芽水配合维生素b6几天回奶 麦芽水喝多了有副作用吗

没什么副作用。 麦芽水的原材料主要是麦芽麦芽是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其不含毒副成分,正确食用具有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的功效,不过不想要断乳的哺乳期妇女不要误服,以免回奶影响正常喂哺。

腹胀吃什么食物好 麦芽

麦芽性味甘、平。具有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者。

麦芽山楂水功效

健胃消食。 中医认为:麦芽甘平,功能消食、健脾开胃,山楂味酸,具有促消化的作用,服用麦芽山楂水后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进消化和吸收,对人体来说还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经常饮用还能缓解油腻感,因此对于一些经常腹胀、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喝一些麦芽山楂水,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中药治疗腹胀

正常人胃肠道内存在100毫升~150毫升体,分布于胃与结肠部位。当胃肠道存在过量的体时,即称为腹胀。 肠内多所致的腹胀,有可能是食物中纤维素太多,消化不良、吸收功能不好引起肠内的积太多。不过腹胀常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肠梗阻、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肠胃消化系统的毛病可引起腹胀;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死、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 中医认为,腹胀之病因以食积停滞、湿阻脾胃、肝胃滞以及脾胃虚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