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别让错误喂奶习惯,损害宝宝的健康!

别让错误喂奶习惯,损害宝宝的健康!

给宝宝喂奶可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解开衣服、把乳头塞进宝宝的嘴里就行了。一些不正确的喂奶习惯不但无法体现母乳喂养的优点,反而会损害宝宝的健康。

1. 按钟“开饭”

小慧刚刚当上妈妈,为了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也为了以后孩子能够比较“好带”,她试着按钟点给女儿喂奶。可女儿并不怎么配合她的计划,有时候还没到吃奶的时间就饿得哭开了,有时候到点了,却还在呼呼大睡。

纠错:新生儿要按需喂奶。孩子被送到这个世界的随身行李里没有时间表,妈妈不该一开始就规定宝宝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该睡。

正确做法:吃奶是宝宝表现天生性格的方式,他的胃口也随时有所变化,有时吃得多,有时需要得少。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为自己宝宝的独特性而设计的,根据宝宝不同的需要,每次喂奶时,乳汁的分泌量、浓度和成分都有所调节。因此要按照宝宝的需要来喂奶,经过几周的磨合,才可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喂奶时间表。

2.过分清洁乳头

阿梅每次喂奶前后都要把乳头和乳晕用香皂洗得干干净净,因为她担心乳头上的病菌被宝宝吃到嘴里。可是乳头却因此变得又干又硬,宝宝都好像不怎么爱吃奶了。

纠错:从怀孕开始,乳晕下的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物增加,使皮肤表面酸化,导致角质层被软化,乳头变得柔软,易于宝宝吮吸。香皂类清洁物质会洗去皮肤表面的保护层,碱化乳房局部皮肤,并促进皮肤上碱性菌群增长,使得乳房局部的酸化变得困难。此外,用香皂清洗还会洗掉保持润滑的油脂,乳头就会变得又干又硬还容易皴裂。

婴儿晚上要喂奶吗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健康成长时刻让爸爸妈妈们担忧,给婴儿喂奶也是很让妈妈头痛的事情,如果宝宝白天没吃饱晚上就睡不着会吵闹,这样让爸爸妈妈也没法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新妈妈们对带婴儿的经验不是特别的丰富,那么婴儿晚上要喂奶吗?

很多宝宝有吃夜奶的习惯,其实从四个月起妈妈要有意识的帮助宝宝逐渐戒掉夜奶,因为吃夜奶不仅容易导致宝宝长得过胖还会导致宝宝长龋齿。妈妈可以慢慢减少给宝宝夜间喂奶的次数,从三次到两次再到一次让宝宝慢慢习惯。为了防止宝宝饿醒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要延迟,把宝宝喂饱再督促他睡安稳觉,妈妈可以晚上10点多喂饱他以后让他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戒掉夜奶的关键是要一点一点地循序渐进地坚持,宝宝慢慢地就会养成睡整觉的习惯,自然也就会忘掉夜奶了。

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喝水吗?一次性讲清宝宝喝水问题! 喝水这么重要,宝宝不喜欢怎么办

1、不妨试试换个新奇有趣的杯子,这样孩子一定兴致大增,说不定不用教,自己就火速开始学习喝水了。

2、先自己喝一大口水,装出一副“太好喝了”了的表情给宝宝看。

3、如果孩子确实不爱喝水,妈妈们也不用过于焦虑,循序渐进地慢慢培养宝宝喝水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在辅食上多做调整,让孩子多吃水果,或是多食用一些粥、汤类的流质食物。

注意:不用奶瓶装水喂给宝宝喝,这个做法是绝对错误的,我们都知道要及时帮助宝宝戒掉奶瓶,因为奶嘴的设计会影响宝宝牙齿正常健康地发育,容易导致踽齿或是不当的牙齿咬合。

断奶前要做哪些准备

做好断奶前生理和心理准备:一、断奶前让宝宝习惯和接受配方奶和橡皮奶嘴,可先将挤出的母乳放在奶瓶里喂,让宝宝适应奶嘴的口感,习惯后再改喂奶粉。二、培养宝宝与妈妈以其他家人的感情,让他感受全家人的爱,从而有信赖和安全感。有的妈妈因上班、出差或生病不得不提前断奶,只要做好上述准备,也可弥补提前断奶的损失,减少因断奶带给宝宝心理上的伤害。

喂养宝宝4错误要避免

喂养宝宝没那么容易,需要妈妈们不断的摸索、学习。有的妈妈喂养宝宝很注意,但宝宝的健康、发育还是出现状况,这有可能是因为喂养方法出现了问题。

宝宝6-12个月时味觉、嗅觉是最灵敏的时刻,家长可以适当给宝宝喂养离乳食品。宝宝在吃各种食物的同时也促进了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与发育。让孩子从最初的流食转变到半流食,最后到固体食物。1岁大的宝宝可以吃各种口味的食物以维持身体生长发育,顺利断奶。在给宝宝添加离乳食品期间,妈妈发现宝宝不喜欢吃或是不适应就会立即停止,不让他再吃,这样宝宝可能错过味觉、嗅觉、口感形成发育机会,不仅造成断奶困难,还可能造成宝宝日后厌食。

错误方法1:对宝宝最开始“偏食”采取强硬态度

幼儿8个月时,对食物已经有了喜欢与厌恶,这是最开始的“偏食”。但是这种偏食是不能与妈妈认为的偏食相等同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现在不喜欢但是过段时间就喜欢了,这种现象很常见。妈妈不了解,害怕宝宝缺乏营养,可能对宝宝采取强硬态度,反而给宝宝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也许不会在接受这种食物,引发宝宝真正偏食。

错误方法2:妈妈太过关注宝宝营养摄入

妈妈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宝宝安排膳食,从不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认为只有这样宝宝摄入营养才均衡。宝宝的味觉、嗅觉及对食物的口感发育正常,那么正常宝宝是可以从妈妈搭配的食物中选择出有益健康的饮食组合。宝宝食欲可能发生变化,这是很自然的情况但是自然的,只要妈妈不太多干预,宝宝摄入的营养通常可以达到平衡。

妈妈应该让宝宝凭自己的想法喜厌某种食物,过度干涉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有些妈妈对食物的营养价值不是很了解,所以就不能为宝宝提供身体生长所需的营养。

错误方法3:饮食上惯着宝宝

有些宝宝在碰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会吃个不停,妈妈也不制止,任由宝宝吃。宝宝消化器官不像大人那么强大,如果长时间吃很容易伤害宝宝脾胃致使伤食,以后看到就会感到厌恶,造成营养不能吸收均衡。

错误方法4:自己饮食习惯不良

宝宝偏食挑食有可能是受到妈妈的影响,有的妈妈因为不喜欢吃某种蔬菜所以就不会去做或者是不好好做,表现出对事物的偏见。这样会让宝宝先入为主,认为这种蔬菜不好吃,所以不愿吃。有的妈妈认为某种饭菜有营养,让宝宝每顿都吃,让宝宝没有再吃的食欲。

喂奶妈妈怎么合理安排饮食

显然现在是崇尚美丽的时代,但妈妈们要注意,如果你想减轻体重,减轻的幅度应该限制在每周0.5公斤以内,以确保饮食中含有1500千卡以上的热量。每周体重下降超过0.5公斤以上及严重限制热量的摄入将导致营养不良,从而损害母亲的健康,导致产奶不足。

喂奶期间的饮食需要含有更多的蛋白质、钙、维生素和更多的水分。最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B6、B1、叶酸、钙、锌和镁。乳汁中维生素B6、B1和叶酸的水平与母亲的饮食或补充摄入直接相关。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不足对母亲和宝宝的健康都将造成危害。另外要多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如果你观察到自己的尿液呈淡黄色,说明水分摄入是比较充足的,如果呈现深黄的颜色或尿量很少,你就应该喝更多的水。

不用奶瓶和安慰奶嘴。有些妈妈认为用奶瓶给孩子喂奶,奶嘴开大一点,这样宝宝吃起来既不费力又节省时间,比吃母亲奶头好多了。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甚至使母乳喂养失败。

奶瓶橡皮奶头的感觉和真正吸吮乳头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最初的几周内宝宝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不同的吸吮方式和流量的差别。他可能发用现奶瓶更容易,不必怎么花力气就可以吃到乳汁,而吸吮妈妈的乳头简直就是“费力不讨好”,并开始拒绝母乳喂养,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乳头错觉”。而让一个已经习惯了橡皮奶头的婴儿再改为吸吮乳头会很困难,这对于希望母乳喂养的母亲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或者就是因为短短几天的偷懒,使母乳喂养的伟大计划将付之东流。

因此在母乳喂养开始时要避免使用奶瓶,不然会妨碍哺乳的实施,还会推迟您的乳汁旺盛分泌。妈妈摄入的营养如果不能转化成乳汁分泌出去,还会导致产后塑身效果不佳。

知道了妈妈们喂奶期间的吃什么好,母乳喂养的孩子,不必再额外补充配方奶、糖水和水,应为配方奶和糖水可减弱宝宝的饥饿感,打乱宝宝的饮食习惯。而且,若不能按时将乳房给宝宝吸空,乳汁淤滞,会使乳腺分泌减少,甚至引起乳腺炎。

预防龋齿口腔清洁是关键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在幼儿中,发病率很高,3-4岁的幼儿最为典型。有些母亲习惯在宝宝快睡觉时喂奶,这种错误的喂奶方式最容易让宝宝得牙病。所以,在宝宝喝奶后,最好喝一小杯白开水冲洗一下口腔。1周岁后,应锻炼孩子不用奶瓶。

给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

一、不让宝宝口中含着糖块或含装有奶汁、果汁的奶瓶睡觉。母亲给婴儿喂奶时,一旦发现婴儿已睡着了,就要及时地把乳头脱出。

二、睡前用奶瓶喝奶的宝宝,喝完奶后,再换上一小瓶(一小杯)白开水喝,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三、控制宝宝吃甜食的量,不过多吃糖。每天吃糖果的次数,应控制在1-2次。

四、平时喂奶后,可用消过毒的纱布蘸凉开水为宝宝擦洗牙面。

五、每次喂奶,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减少奶液浸泡牙齿的时间。

六、父母应锻炼幼儿刷牙(从3岁开始)。

哪些错误习惯会影响宝宝健康

恶习一:啃指甲和抠指甲

抠指甲很可能使孩子指尖或指甲两边的表皮流血,甚至引起感染。用嘴去啃那些脏指甲,更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如何制止:多数孩子是在感觉无聊的时候才啃指甲玩,比如坐车长途旅行的时候。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让他听听音乐,做做游戏来打发时间。

如何预防:频繁的提醒不可少。此外,如果妈妈不反对给自己的小女儿修指甲,那么就给她修饰得漂亮一点。当看见她啃指甲的时候,马上提醒她指甲看起来有多么漂亮,她肯定就不再啃了。

恶习二:喝洗澡水

带有浴液的洗澡水,远比浴盆上的污垢更令人担心。如果孩子喝了几大口浴液泡沫,那么他很可能要拉肚子了。

如何制止:如果孩子是因为无聊而想吃浴液的泡沫,可以给他一些洗澡时玩的玩具。如果他已经3岁或者更大一些了,可以在他洗澡的时候告诉他浴盆里的这些黏性泡泡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当他明白了,也就不再喝着玩了。多数孩子都会这样。

如何预防:你的孩子会不会是因为口渴了才喝洗澡水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及时给孩子一杯干净的水让他喝。

宝宝长牙齿有什么症状 宝宝长牙期间的护理误区

1、宝宝平躺喝奶

如果让孩子拿着奶瓶平躺喝奶,宝宝在喝奶的过程中下颌必然要前伸才能叼住奶嘴,如果这样养成习惯,就会造成整个下颌突出,下牙畸形。

2、不喂硬质食物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还没出牙,就喜欢将切得细细的食物喂给宝宝,甚至在宝宝长出乳牙之后也认为吃硬的食物会上伤牙齿,一直购买肉泥、胡萝卜泥等泥状食物喂养宝宝。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的牙齿健康。

如果宝宝的食物过于细软,宝宝的牙龈缺乏刺激,不仅导致牙齿发育迟缓,还容易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因此,妈妈要根据宝宝牙齿萌出情况,调整食物的粗细。

3、常吸吮手指头

如果宝宝只是把手指放进嘴里,这通常不会带来明显的健康损害。但是到了宝宝三岁以后,就需要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因为这容易造成牙齿明显错合畸形,甚至会造成整个上下颌的前凸。

错误的夜奶方式可致宝宝窒息

错误 1、妈妈不清醒时让宝宝吸奶

妈妈在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就给宝宝喂奶是很危险的。因为宝宝要是吃了几口奶就睡了,这时妈妈如果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那么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窒息。

正确做法:

夜间喂奶的时候,最好像白天一样坐起来喂奶,睡意越浓,越要坐起来喂。虽辛苦一点,但是能防止悲剧发生。如果妈妈实在不愿意坐着喂,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待宝宝吃饱了、拍完嗝后,再将宝宝放到小床上睡。

错误2、只让宝宝喝一侧的奶

宝宝可能在夜间会喝好几次奶,但有的妈妈嫌麻烦,即使宝宝喝完一次也不换另一边,其实这样既会造成妈妈的乳房不对称,也会使得未被吸过的乳房胀痛。此外,还可能造成宝宝偏头、脸蛋大小不一等现象。

正确做法:

让宝宝轮流吸吮两侧乳房,喂奶后要竖立抱宝宝并轻轻拍背,待打嗝后再放下,以免宝宝溢奶阻塞呼吸道。另外,不建议妈妈对未满3个月的婴儿采用侧卧喂奶的方式,因为胸部乳房凸出部位刚好挤压挡住了宝宝面部呼吸系统,而婴儿一般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因此很容易造成窒息。

错误3、让孩子含着奶头睡

一般宝宝会一边吃一边睡,有些新妈妈们生怕孩子再醒来,就一直让孩子含着乳头,这样做的危害你想过吗?

一方面会养成宝宝不良的吃奶习惯,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其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牙床的发育。

另一方面可能在妈妈熟睡翻身的时候,乳房会盖住宝宝的鼻子,导致宝宝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此外,在妈妈溢乳的情况下,宝宝含着乳头睡着了不吮吸,奶水就会溢出,流进宝宝耳朵造成炎症。

正确做法:

为保险起见,喂奶时妈妈一定要用手指将有可能堵住宝宝鼻孔的乳房部分按开,保证宝宝呼吸畅通。宝宝吃完奶睡觉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把乳头抽出来。另外,因为妈妈有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所以最好有亲人在旁边看护,以防意外发生。

6种错误吃饭方式损害宝宝健康

误区一: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

在给宝宝喂食奶制品时,相信许多不怎么懂事的爹妈们会很傻很天真地以为: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就越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于是,他们往往喜欢给宝宝喂食高浓度的奶粉。醒醒吧爸妈们。诚然,宝宝生长发育迅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特别高,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宝宝胃肠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耐受性亦相对较差。

奶粉配制过稀,固然易引起营养不良,但配制过浓了,则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胀气等问题出现,这同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我们强调配制奶粉时,应按照奶粉罐上的详细配制说明,选择适宜的浓度。

误区二:咀嚼过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胃肠功能尚不成熟,给他们喂食咀嚼过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再说了,他们当年也是在这样的嗷嗷待哺中成长起来的呀,现在照样活泼乱跳。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不卫生的喂养方式。

人体的口腔本身就是一个多菌的环境,给孩子们喂咀嚼过的食物,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孩子,从而引起感染。实际上,当宝宝已具备较好的咀嚼和消化食物的能力,爸爸妈妈就应该让宝宝自己咀嚼食物,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其牙齿的生长,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咀嚼和吞咽的良好习惯。但要注意的是,应避免给宝宝喂食生硬、粗糙、油腻或过于刺激的食物。

误区三:保健品有益健康

不少爱子心切的父母认为蜂乳、人参等是高级营养品,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在每日吃饭、饮水时都给他们喝一些,有的甚至以此代替牛奶给宝宝吃。

虽然宝宝营养充足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但这些补品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其浓度相当于正常未发育儿童的8~34倍。即使“儿童专用补品”中的某些品种,也不能排除其含有类似性激素和促性腺因子的可能。当孩子摄入这些外源性激素后,很大可能会发生性早熟现象。

再说了,保健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并不完全,不能供给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若长期以这些保健品代替牛奶,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症,更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此外,蜂乳、人参糖浆等通常含糖量较高,经常吃还会影响婴幼儿的食欲。

其实,正常健康的宝宝,只要根据实际需要,按比例进食牛奶、鸡蛋、肉类、粮食、青菜、水果、豆制品等日常食品,已完全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盲目进补,其结果只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误区四: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多吃无妨

我们都知道:鸡蛋是个好东西。蛋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儿成长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宝宝带来不良的后果。

营养专家认为,1岁~1.5岁的孩子,最好只吃蛋黄,且每天不宜超过一个。当宝宝长到1.5岁~2岁时,可隔日吃一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两个蛋。

假如妈妈在宝宝的粪便中,发现有如蛋白状的物质,则说明婴儿的肠胃不大好,不能很好地吸收蛋白质,对于这些宝宝来说,最好把蛋黄加入其他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宝宝正在出疹,更要注意暂不要吃蛋,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误区五:喝高浓度糖水有助于补充体能

有的家长听说糖分能补充体内碳水化合物和热能的不足,于是,他们有空就给宝宝喝些糖水,或在牛奶中加糖,而且越甜越好。

实际上,糖水浓度过高,一方面,容易满足食欲,刺激胃肠道产生腹泻、消化不良等,宝宝因而不愿再进食其他食物,从而造成食欲不振,长此以往,导致营养不均衡,甚至出现营养缺乏症。

另一方面,由于糖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当其供给的热量超过机体需要时,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从而造成小儿体重增加,肌肉松弛,继而出现肥胖症。此外,糖分在口腔中溶解后还可能腐蚀牙齿,使宝宝易患龋齿。因此,我们并不提倡让小儿喝高浓度糖水。

所以说,为了宝宝的健康,给宝宝喝浓糖水这码事就别做了。

误区六:宝宝喝茶好处多

中国人喜欢喝茶,因为茶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鞣酸、叶酸、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其他还有茶碱、咖啡因等。所以,适当喝茶,对人体有益。但是,给婴幼儿喝茶则另当别论。

给宝宝喝少量淡茶没有大的害处,但是,如果经常喝茶,或喝浓茶,就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茶中的咖啡因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孩子喝浓茶后易出现睡眠减少、精力过剩、身体消耗增大的弊病,影响其生长发育。

茶中一种叫做鞣酸的物质,可以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影响食欲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小儿出现消化不良、身体消瘦。过度喝茶,还会因水分过多,使心脏负担加重。

宝宝辅食 添加辅食四大错误常识

1、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

很多人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其实是错误的。蛋类是引起宝宝过敏的一大因素,不能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宝宝的辅食应该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因为婴儿米粉充分考虑了宝宝的营养均衡和肠胃健康。然后逐渐在米粉中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蛋黄、肉泥等,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规律逐项进行添加。

2、用喂辅食取代喂奶

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吃辅食,就人为减少喂奶量,让宝宝被迫接受;还有的妈妈认为六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少吃点也没关系。其实,一岁之内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宝宝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辅食添加不能影响总的奶量,那种以牺牲奶量来增加辅食摄入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给宝宝喂过量的汤水

传统饮食观念认为鸡汤、排骨汤富含营养,经常给宝宝喝汤。其实汤的实际营养价值并不高,含水量大,能量密度低,会增加肠胃负担。喝了过量的汤水还会影响母乳(配方奶)的摄入,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4、在辅食中添加食盐等调味品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多吃辅食,会加入很多调味品,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宝宝的味觉习惯正处于发育中,对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还容易造成宝宝挑食或厌食,过量食用食盐也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

母乳喂养的错误方法

错误 1.妈妈不清醒时让宝宝吸奶

妈妈在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就给宝宝喂奶是很危险的。因为宝宝要是吃了几口奶就睡了,这时妈妈如果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那么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窒息。

正确做法:

夜间喂奶的时候,最好像白天一样坐起来喂奶,睡意越浓,越要坐起来喂。虽辛苦一点,但是能防止悲剧发生。如果妈妈实在不愿意坐着喂,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待宝宝吃饱了、拍完嗝后,再将宝宝放到小床上睡。

错误2.只让宝宝喝一侧的奶

宝宝可能在夜间会喝好几次奶,但有的妈妈嫌麻烦,即使宝宝喝完一次也不换另一边,其实这样既会造成妈妈的乳房不对称,也会使得未被吸过的乳房胀痛。此外,还可能造成宝宝偏头、脸蛋大小不一等现象。

正确做法:

让宝宝轮流吸吮两侧乳房,喂奶后要竖立抱宝宝并轻轻拍背,待打嗝后再放下,以免宝宝溢奶阻塞呼吸道。另外,不建议妈妈对未满3个月的婴儿采用侧卧喂奶的方式,因为胸部乳房凸出部位刚好挤压挡住了宝宝面部呼吸系统,而婴儿一般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因此很容易造成窒息。

错误3.让孩子含着奶头睡

一般宝宝会一边吃一边睡,有些新妈妈们生怕孩子再醒来,就一直让孩子含着乳头,这样做的危害你想过吗?

一方面会养成宝宝不良的吃奶习惯,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其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牙床的发育。

另一方面可能在妈妈熟睡翻身的时候,乳房会盖住宝宝的鼻子,导致宝宝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此外,在妈妈溢乳的情况下,宝宝含着乳头睡着了不吮吸,奶水就会溢出,流进宝宝耳朵造成炎症。

正确做法:

为保险起见,喂奶时妈妈一定要用手指将有可能堵住宝宝鼻孔的乳房部分按开,保证宝宝呼吸畅通。宝宝吃完奶睡觉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把乳头抽出来。另外,因为妈妈有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所以最好有亲人在旁边看护,以防意外发生。

错误4.生气的时候给宝宝喂奶

本来喂养母乳是为了宝宝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但研究发现, 如果妈妈在心情压抑或者生气郁闷的时候给宝宝喂奶,身体会产生一种毒素,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正确做法:

哺乳期妈妈不要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宝宝喂奶,最好过半天或一天,并挤出一部分淤积的乳汁,清洁乳头后再哺乳。那么,气在头上如何解决宝宝温饱问题?妈妈可以选择用奶粉来喂养宝宝。

相关推荐

产后开奶期易犯的四个错误

错误1:没下奶就不要宝宝白费力气 疼爱宝宝是为人母的天性,妈妈往往不舍得看着宝宝饿了而不给他奶吃。 自己还没有下奶,怎么办呢?就喂奶粉吧!于是宝宝在最初几天里就舒服舒服地喝奶粉,等妈妈下了奶宝宝就再也不肯接受妈妈的乳头了。 宝宝只要吃三次奶嘴就可能造成乳头错觉,有的宝宝甚至吃一次奶嘴就会形成错觉。所以不要认为没有下奶就宝宝吸吮乳房是白费力气,这恰恰是最好的催奶方法,只有宝宝的吸吮才能激发妈妈的母爱并启动体内的“泌奶”预案。 错误2:奶水不够,就添配方奶吧 因为妈妈无法确认宝宝到底吃下去多少奶,许多新手

新生儿不喝母乳的原因

这种情况是“乳头错觉”,因为奶瓶上的橡皮奶头长,奶嘴开口大,宝宝不用费多大劲就能很痛快地吸奶。当他们再吸妈妈的奶头时,会觉得很难含住,吸起来也很费劲,因此,便不愿再吃妈妈的奶水。纠正宝宝“乳头错觉”比较困难,关键之一在于母亲的耐心和持之以恒。 用奶瓶吃奶,宝宝不用费力气,吃起来很轻松痛快。吸吮妈妈的乳头就不一样了,老百姓常说这样一句话: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实际上吃母乳是个很费劲的过程,需要宝宝主动用力吸吮。可是宝宝一旦习惯了用奶瓶,很容易就能吃饱,在吸吮妈妈的乳头时,他就会很惜力,舍不得用劲,久而久之,

宝宝乳牙的保护有多重要

1、乳牙是宝宝咀嚼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 宝宝生长发育旺盛,在快速生长期需要营养的支撑,这一切都需要乳牙的咀嚼,如果乳牙受到了损害则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进食,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2、乳牙的健康会影响宝宝颌面部的发育 宝宝利用乳牙进行咀嚼,从而对面部肌肉进行锻炼,促进宝宝颌面部的发育。 3、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起到“向导”作用 宝宝通常在6岁的时候就会开始换牙,萌出的恒牙是在乳牙的基础上长出的,如果乳牙过早的脱落则会导致恒牙失去“向导”,发生位置的偏离,最后长出的牙齿就不能整齐的排列。 “忽视乳牙的护理有何

宝宝辅食怎么吃 如何选择优质蛋白给宝宝

4-6个月大的宝宝,因淀粉酶最后消化完成,所以在蛋白质摄取的选择上,不需要太避免,毕竟在母乳与配方奶粉里就已有蛋白质的营养,以前的育儿信息里,因为害怕宝宝过敏,所以总是把蛋白质摄取拉到后面才宝宝接触,但其实只要选择质地较细的蛋白质食物,就可以宝宝吃得健康。 如果妈妈怕宝宝过敏,则建议利用“一点点”方式,提供少量的蛋白质食物(如鱼肉、豆腐与蛋黄),“一点点”即为今天一点点、明天一点点的宝宝习惯。若是对于比较涩的猪肉末可以使用一点太白粉裹住,肉质软化就会比较好吞咽,借此还能养成宝宝良好饮食习惯。 10

预防小宝宝皮肤皲裂黄金法则

立冬后,天气逐渐转冷,也逐渐变得干燥,在这个季节容易出现皮肤皲裂等宝宝皮肤问题。预防冬季宝宝皮肤问题,专家提出三大黄金法则。 冬季宝宝皮肤皲裂问题一般是由于干燥和缺水两个因素导致的。当然,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容易引起宝宝皮肤问题。三岁以下的宝宝的不良习惯一般有:舔嘴唇、吮手指、吃零食和咬铅笔等,这些习惯会导致宝宝分泌更多的唾液,唾液从口角溢出后会温暖潮湿宝宝的口角,并生长繁殖出大量的霉菌,从而导致宝宝出现损害宝宝娇嫩皮肤的霉菌性口角炎。 此外,维生素B2的摄入量不够,也会导致出现口角炎、唇炎和舌炎等病症

喂奶宝宝咬伤乳头怎么办

01乳头因宝宝错误的吸吮习惯而弄伤,妈妈应尽快作适当的清洁护理,保持伤口卫生,以减低伤势蔓延或受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喂哺时和宝宝啜饮配合的姿势、角度,以减低乳头再受伤害,这样,无论宝宝或妈妈都会轻松一点,更可继续享受亲密的喂哺时光。 02妈妈可带同宝宝请教医护,一来可为妈妈检查伤势,看伤口属表层还是影响到乳腺,尽快采适当的措施;如改变喂奶姿势,用摇篮式、足球式和母亲侧卧等,以改变乳房最大的受压区,纾缓妈妈的不适,同时也可促使乳汁完全排空。 03受伤乳房定时挤奶。若喂哺姿势能配合宝宝啜饮方法,以一

小奶瓶大学问新生宝宝不要急于用奶瓶

你知道吗,错误地使用奶瓶会影响宝宝健康。宝宝出生后,有的新妈妈奶水不多,就马上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或水。还有的新妈妈为了图省事,宝宝长到两三岁时,还继续使用奶瓶。你会想到吗,这些错误会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 如何正确使用奶瓶?怎样用奶瓶喂养出健康宝宝?应该在什么时候放弃奶瓶?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可是宝宝顶顶重要的生存工具。 妈妈们可不能忽视了小奶瓶里面的大学问: 新生宝宝:不要先用奶瓶 宝宝嗷嗷待哺,但新妈妈却暂时还没有奶,这时候,有的父母怕宝宝饿着,就开始用奶瓶给宝宝喂食了。但其实,宝

过度喂养的症状 错误的喂养方式造成过度喂养

是否过度喂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喂养人对宝宝摄入量的判断。如果配方奶配制得过浓,就会导致宝宝体内细胞外液呈现高涨状态,细胞内液减少,随之出现慢性口渴,而慢性口渴又可能增加哺喂次数,因此最终导致过度喂养。当妈妈认为宝宝吃得多有益健康时,就会导致过度喂养。主要表现为:根据自己认为宝宝应该进食的数量,促使宝宝尽量多吃。喝配方奶的宝宝,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奶粉配比得比正常的浓度高,以为给宝宝吃浓些的奶粉就能给予宝宝更多的营养。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长期给宝宝喝过浓的奶粉无异于在害宝宝

关注BB口腔卫生,别他痛苦一生

一、损害口腔健康的因素 1.宝宝有爱吃手的习惯 长期吃手指会干扰到宝宝的上下颌正常生长,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咀嚼,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容貌变化。 2.习惯性的使用安抚奶嘴 很多孩子都有用安抚奶嘴的习惯,一旦给他们拿掉,他们就会哇哇大哭。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上下门牙之间就会出现间隙,导致牙齿闭不上。 3.宝宝喜欢用嘴巴呼吸 如果宝宝长时期用嘴巴呼吸,就会使颌面部的发育畸形,上颌面狭窄,前牙拥挤或突出,下颌前突。 4.宝宝的吃奶姿势不正确 一般用奶粉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吸吮姿势不正确。孩子吸吮姿势不正确,就会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注意事项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科技非常发达的年代,所以现在的宝宝们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年代,什么样的奶粉都有,这样宝宝更加聪明健康的成长是所有父母都非常希望的,那么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也希望父母一定要认真看一下。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所有父母都非常希望的,所以宝宝健康成长也是所有父母所希望的,那么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肯定也一定要认真的学习,为了宝宝的健康赶紧往下面看吧,学习了才能宝宝聪明健康成长。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1、有些妈妈认为混合喂养必须宝宝一次只吃一种奶,不能母乳和奶粉同时喂,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