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宝乳牙有害的习惯 用牙齿开东西
对宝宝乳牙有害的习惯 用牙齿开东西
用牙齿开瓶盖、开包装、咬断线头,很多大人都喜欢这样做,方便快捷,模仿力超强的宝宝很快也学会了这些“技能”。虽然宝宝有力的牙齿成功地将饮料瓶盖咬开,殊不知牙齿可能已经出现隐裂,这个“小问题”往往开始毫无觉察,随着裂纹的逐渐加深,才开始在咀嚼时有疼痛和不适感,而且情况日益严重。
宝宝一出生就长牙正常吗 乳牙缝隙大,对牙齿排列影响吗
宝宝乳牙有牙缝并非坏事,因为乳牙都很小,换牙后的恒牙比乳牙相对体积都要宽大一些,有牙缝意味着牙齿生长空间大,会使得恒牙更容易长齐。而没有牙缝的孩子,换牙后牙齿生长可能会受到挤压,会有牙齿不整齐的情况发生。但是,如果宝宝是由于外伤和不良习惯造成的牙齿间隙,则对恒牙的生长并无太大帮助。
中医专家提醒您儿童龋齿不可小觑
龋齿会引起全身性疾病
据专家介绍,龋病会引起剧烈牙痛,引起牙列不齐等畸形,还会影响恒牙发育以及儿童语言能力。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缺牙数多,对食品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胃肠消化吸收减弱,必然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胃肠疾病。值得一提的是,龋齿会引起全身性疾病: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往往成为疾病的感染病灶,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身体抵挡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从3岁起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专家建议家长们,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出牙后的宝宝,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从3岁起可以让儿童养成早晚刷牙好习惯,以去除黏附在牙齿上的细菌堆积物。另外要在饮食上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要养成吃东西后漱口、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产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的酸,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齿。
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
专家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儿童到医院检查一次口腔,以及时发现异常。因为当孩子牙上有小洞时,孩子不会感到疼痛,只有口腔医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治疗。否则,小洞会变成大洞,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出现疼痛、肿胀,这时再治疗就麻烦了。还有杜绝其他不良习惯也是预防龋齿的方法之一,像有些儿童在出牙和换牙时出现吐舌、吮指、舔牙、咬铅笔、咬衣角、咬手指甲、咬嘴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孩子牙齿咬合的能力。
宝宝牙齿黄怎么回事
宝宝牙周期护理工作
1.清洗牙齿
宝宝一旦长出乳牙,细菌就会在口腔聚集了。宝宝乳牙期间,可用一块纱布或者清洁的毛巾清洗宝宝的牙齿,待习惯后可用宝宝专用的小牙刷清洗牙齿了。
2.不要让宝宝含奶瓶睡觉
我们都知道含糖的食物会极大的破坏宝宝的牙齿,而饮料和牛奶都含有对乳牙有害的糖。所以为了保护宝宝的牙齿,应避免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3.睡前应清洁口腔
要养成宝宝临睡前清洁口腔的习惯,特别是在宝宝睡前吃了糖果和甜食的时候。如果不清洗口腔的话,这些食物的残渣会在口腔形成对细菌有利生长的酸性环境,进而会增大患蛀牙的概率。
4.避免选择含糖过多的食品
对于三到六个月大的宝宝,家长会给他们添加一些固体食物的辅食。要避免选择一些糖分过多的食品,蔬菜和水果中已经含有了足够的天然糖分,那次辅食就不要再添加糖和盐了。
如何预防宝宝乳牙变黑
1、尽量母乳喂宝宝
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龋齿发病率比奶瓶喂养的宝宝要低近一半,所以说,妈妈母乳喂养对预防宝宝奶瓶龋齿大有益处。
2、控制宝宝使用奶瓶时间
宝宝每次使用奶瓶喝奶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以降低奶液中醣类对乳牙的腐蚀程度。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一旦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后,就应该锻炼小家伙用杯子喝奶。当宝宝戒掉依恋奶嘴的坏习惯后,可大大避免“奶瓶龋齿”的发生。对于一岁半以上的宝宝应杜绝再用奶瓶喝奶。
3、远离“甜水”
蔗糖极易引起宝宝蛀牙,少给宝宝喝各种含蔗糖的“甜水”,对防止小家伙乳牙发生龋病十分有益。
4、注意口腔卫生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妈妈就应该意识到要给宝宝刷牙了。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三岁以下的宝宝可用清水刷牙,宝宝还不会自己刷牙前,妈妈可用纱布缠绕手指将宝宝牙齿上的奶垢擦抹干净,也可借由手指牙刷帮宝宝清洁牙齿。此外,妈妈还可借由牙线帮宝宝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除了定时刷牙外,妈妈也要帮宝宝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吃东西后用温开水漱口,可有效冲走口腔中的奶液残渣,帮宝宝创造一个良好口腔卫生环境。此外,要明确告诉宝宝睡前刷完牙后,不可以再吃东西。
5、定期检查牙齿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妈妈应每隔3个月便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一次“牙齿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定期为牙齿做体检,还可让宝宝对医院的口腔科室较为熟悉,待小牙出现问题时,也不会过分惧怕医生,无法配合治疗。
长牙期宝宝牙齿该如何护理
1.要注意护理宝宝牙龈健康
牙龈护理是针对还未长出牙齿的宝宝的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一般是在每次宝宝进食后,妈妈用干净的面棉签或者消毒纱布蘸湿后,帮宝宝轻轻擦拭牙龈内的残留食物,这样对宝宝以后的牙齿健康很有帮助,是长牙前期的牙齿保健工作。
2.长牙期宝宝饮食要改变
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后,妈妈们都会给宝宝做一些果泥之类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含糖量比较高,宝宝长牙期必须注意食品的糖分,太多甜食会危害宝宝牙齿健康,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所以一定要控制宝宝吃过多零食特别是糖果,睡觉之间一般不让宝宝再吃甜的东西,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宝宝口腔的干净,经常用棉签、纱布清洁。
3.改正宝宝不良的嗜好
宝宝平常会有吃手指、乱咬东西等等不良习惯,长牙期时要及时帮助纠正。虽然吃手的习惯有助于缓解宝宝出牙时牙龈的不适感,但是经常吃手会影响出牙后牙齿的正常排序。因为宝宝集中吮吸的地方会挤压出牙的方向。帮助宝宝缓解牙龈不适感,妈妈们可以采用其他比较安全健康的方式。
4.宝宝长牙后就开始刷牙
当宝宝开始长出牙齿后,就要给宝宝准备婴幼儿乳牙专用的牙刷,然后每天坚持给宝宝刷牙,而且要注意刷牙的正确方式,一般是上下方向刷,里面牙刷要斜45度刷。这时期宝宝刚长出的牙齿还很脆弱,给宝宝刷牙要小心翼翼,尤其是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破坏宝宝牙齿的牙龈、牙釉质的。
5.改善宝宝的生活习惯
很多宝宝小时候都会用到安抚奶嘴,比如临睡前妈妈就会让宝宝含着安抚奶嘴入睡,给宝宝起到安抚的作用,让宝宝能尽快的入睡,久而久之宝宝就依赖上了。但是安抚奶嘴对宝宝长牙影响不好,经常使用奶嘴是导致宝宝牙齿发育受到影响,下颌因为长期咬奶嘴而向前伸,造成骨头发育畸形,影响宝宝脸部轮廓美观。此外,睡前有给宝宝喝奶习惯的妈妈也要改正过来,如果没有,喝完奶后也要记得喂宝宝一些白开水,帮助宝宝清洁口腔和牙齿。
关爱宝宝牙齿,是每个新手爸妈不可忽视的责任,宝宝牙齿护理从长牙期就得重视护理工作,为宝宝以后有一个健康口腔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可减少宝宝幼儿期时长龋齿的几率,让宝宝拥有一排漂亮整齐的牙齿。牙好,身体好!
乳牙几岁开始换呢
每个小孩换牙时间,以及牙齿生长速度都不尽相同。现在的小孩子发育早,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也有的宝宝由于平时吃的硬性东西不多,乳牙还没有掉,恒牙就长出来,这时要及时把乳牙拔掉,以免影响恒牙的长出和位置。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但是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每个宝宝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6-12岁开始换牙的啦,14岁之前一般都会换完的。前门牙从乳牙脱落到恒牙长出大约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子开始换牙后,家长要经常观察孩子新牙的生长情况。有些儿童在出牙和换牙时出现吐舌、吮指、舔牙、咬铅笔、咬嘴唇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孩子牙齿咬合的能力。
作为一个宝宝的母亲要时时刻刻关注宝宝的换牙时期的动作,为了让宝宝有一个整齐的牙齿,做家长的要悉心的照料自己的宝贝。在换牙的时候尽量避免吃太多的零食,这对换牙也是不好的。所以要想有一口漂亮的牙齿,都要靠饮食习惯来说话。
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
1、影响身体的发育 婴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间断,营养的摄取、消化都与乳牙的健康有关。宝宝吃食物时感到压痛,不敢用力咀嚼,使食物不能很好的嚼碎,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影响面部发育幼儿期正是面部新宿发育的发展阶段。因为乳牙早失或不敢咀嚼,就会造成颌骨的发育不足,使面容失去和谐、美观。
3、影响恒牙的健康乳牙的好坏会影响到恒牙的牙齿质量,乳牙龋齿,那么恒牙就会在龋齿细菌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开始生长,恒牙就会形成新的龋齿。乳牙的早失,可造成邻牙的咬齿关系紊乱,导致恒牙的排列不齐。
首先,当你的宝宝开始吃辅食时,应该多摄取一些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有助于乳牙坚固;开始咀嚼食物时,请不要费劲的把食物弄得又细又软,影响宝宝的咀嚼功能,更要控制宝宝吃糖、喝饮料及一些膨化食品。
更要养成发后漱口、刷牙的好习惯,及进餐用具的独立使用。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有哪些了吧!知道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了吧!所以以后一定要注意儿童得口腔卫生,宝宝对空腔卫生的意识比较薄弱,所以,还是需要家长的好好引导,平时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甜食,吃完东西要记得给孩子刷牙或者漱口哦!
宝宝牙周期护理工作
1.清洗牙齿
宝宝一旦长出乳牙,细菌就会在口腔聚集了。宝宝乳牙期间,可用一块纱布或者清洁的毛巾清洗宝宝的牙齿,待习惯后可用宝宝专用的小牙刷清洗牙齿了。
2.不要让宝宝含奶瓶睡觉
我们都知道含糖的食物会极大的破坏宝宝的牙齿,而饮料和牛奶都含有对乳牙有害的糖。所以为了保护宝宝的牙齿,应避免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3.睡前应清洁口腔
要养成宝宝临睡前清洁口腔的习惯,特别是在宝宝睡前吃了糖果和甜食的时候。如果不清洗口腔的话,这些食物的残渣会在口腔形成对细菌有利生长的酸性环境,进而会增大患蛀牙的概率。
五大妙招让宝宝远离蛀牙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宝宝出生开始,家长就应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让宝宝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在乳牙萌出前,应每天用纱布蘸清水或淡盐水轻擦宝宝牙床;长出乳牙后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宝宝的小牙,早晚各一次,也可以购买专门的指套刷,蘸清水或淡盐水为宝宝清理牙齿;宝宝2岁左右可开始使用幼儿专用的牙刷学习刷牙。此外,在宝宝用餐后,应及时漱口,以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如果宝宝还不会漱口,可让他喝几口白开水,也能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2.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
有的宝宝有睡前用餐、喝夜奶或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而宝宝睡着后,唾液会静止在口中,这更容易造成奶渍残留,引起蛀牙。因此,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睡前最好不要吃东西,如果有吃东西,应及时刷牙或漱口。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预防龋齿,宝宝还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饼干、蛋糕、糖果等甜食,喝水应以白水最佳,少喝含糖饮料、碳酸饮料、乳味饮料等。
4.使用含氟牙膏或涂氟
宝宝3岁左右就可使用牙膏刷牙,对于较小的宝宝,为防止吞咽可使用不含氟的宝宝专用牙膏,当宝宝懂得将漱口水吐出时,则应开始使用含氟牙膏,因为氟能有效预防蛀牙。此外,对于检查发现易龋坏的牙齿,可进行涂氟处理。
5.定期做口腔检查
宝宝开始长牙后,应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并实施一些必要的防龋措施,如:涂氟、窝沟封闭等。
乳牙有几颗 注意事项
宝宝长大后牙齿长得美不美、健不健康,都与幼儿时期乳牙的保健息息相关,因此,父母要特别谨慎,好好维护宝宝的牙齿,喝奶和吃完东西要立即清洁牙齿、避免过度依赖奶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零食摄取、定期检查及涂氟,才能为宝宝的牙齿健康打好根基。
宝宝牙齿要怎么护理
1、护牙从第一颗牙开始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出牙后的宝宝,平时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2、养成早晚刷牙好习惯
从3岁起就可以让宝宝学习自己刷牙了。刷牙是为了保持口腔清洁,刷净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小孩开始刷牙时最好不要用牙膏,避免牙膏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恶心,等熟练后再使用牙膏。
3、教宝宝正确刷牙
正确地刷牙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给宝宝买软毛保健牙刷;将牙刷毛放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原位水平颤动,然后顺着牙缝竖刷。也可以采取在牙面划圆圈的方法;按照一定顺序,牙齿的各个部位都刷到;早晚刷牙;每次刷牙2~3分钟。
4、吃东西过后漱口
每次吃过食物后,尤其是吃过甜食后,要及时让宝宝喝白开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伤害牙齿。
5、睡前不吃东西
人在睡着后,唾液分泌会减少,而唾液可以冲走细菌并抑制细菌繁殖。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产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的酸,牙齿就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齿。所以在睡前刷牙,把留在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屑刷干净,刷完后不再吃任何东西,就可以维护一夜的口腔卫生。
6、在运动中保护牙齿
有些宝宝喜欢运动,刚刚四五岁大就开始玩轮滑、滑冰、足球、冰球等活动,但在运动中,难免有伤害。因此口腔医生建议:易发生撞击导致牙外伤的高强度、对抗性运动,最好佩戴牙托。防护牙托是一种弹性片状减震装置,它能在运动中保护牙及周围组织、颌骨和脑,避免其受到冲击和损伤。目前在私人牙科诊所做牙托很方便,而且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7、每年定期检查牙齿
定期带孩子到专业口腔医院进行检查,听从牙医的指导,学会保护孩子的乳牙,每半年要到牙科做一次全面检查。到了孩子们乳恒牙交替时,牙齿的变化明显,家长们应3个月~6个月就带孩子到牙医那里,如果牙齿有问题,可将牙齿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今后的痛苦。
8、合理应用氟防龋
氟化物能预防蛀牙。合理使用将大大降低蛀牙的发生率,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使用的量及儿童的年龄,婴幼儿要慎用。
中医提醒儿童龋齿不可小觑
龋齿会引起全身性疾病
龋病会引起剧烈牙痛,引起牙列不齐等畸形,还会影响恒牙发育以及儿童语言能力。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缺牙数多,对食品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胃肠消化吸收减弱,必然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胃肠疾病。值得一提的是,龋齿会引起全身性疾病: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往往成为疾病的感染病灶,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身体抵挡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从3岁起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专家建议家长们,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出牙后的宝宝,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从3岁起可以让儿童养成早晚刷牙好习惯,以去除黏附在牙齿上的细菌堆积物。另外要在饮食上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要养成吃东西后漱口、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产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的酸,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齿。
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
专家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儿童到医院检查一次口腔,以及时发现异常。因为当孩子牙上有小洞时,孩子不会感到疼痛,只有口腔医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治疗。否则,小洞会变成大洞,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出现疼痛、肿胀,这时再治疗就麻烦了。
还有杜绝其他不良习惯也是预防龋齿的方法之一,像有些儿童在出牙和换牙时出现吐舌、吮指、舔牙、咬铅笔、咬衣角、咬手指甲、咬嘴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孩子牙齿咬合的能力。
4个小窍门帮助宝宝保护牙齿
1、喂养要定时定量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胃肠道消化功能,消化好、吸收好,孩子的牙齿生长才能更健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克服偏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纠正宝宝偏食的坏习惯,保证宝宝摄取的营养足够、均衡,以保证牙齿的正常结构、形态以及提高牙齿对齿病的抵抗力。另外,宝宝乳牙萌出时应注意补充钙、磷、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牙齿的发育和钙化,保证牙周组织的健康,减少牙齿病变的可能。
3、养成正确的吃奶姿势
有些宝宝吃奶的时候,会因为姿势不正确或奶瓶的位置不当,而形成下颌前突或后缩。长期如此,会导致宝宝的牙齿和颌骨畸形,不但会影响宝宝的容貌,还会影响咀嚼功能的发展。宝宝吃奶的时候,最佳姿势是半卧位,奶瓶与口唇呈90度角,同时奶嘴不压迫上下唇。
4、让牙齿做做运动
出牙期的宝宝特别喜欢咬人或者啃咬硬的东西,这是因为乳牙长出要挤压周边,从而让牙龈组织感到痒痛。这时妈妈可以让宝宝咀嚼一些较硬的东西,例如饼干、烤面包片、苹果片、胡萝卜片等,一方面缓解牙龈的不适,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咀嚼肌,促进牙齿和颌骨的发育。
走出宝宝长牙期间的误区
误区一 “牙洞”不痛不痒就无需治
如果“牙齿洞”不痛不痒的,是不是就不需要治疗了呢?景向东解释称,龋病的出现和加重都是渐进的,一般孩子牙齿初现“小洞”时还不会感到疼痛,但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到小洞变成大洞,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才会出现疼痛和肿胀,这时再治疗就麻烦多了。
年幼的孩子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特别是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会发酵产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的酸,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这是不少孩子龋齿高发的主要原因。建议家长最好每半年带儿童到医院检查一次口腔,让口腔医生认真检查牙齿是否有“小洞”以便及早处理。
误区二 乳牙早晚换,坏了不要紧
临床观察发现,“反正早晚要换牙,没事的”、“乳牙坏了还会长恒牙”、“坏几个牙齿照样吃东西”等说法常被不明就里的父母挂在嘴边。他指出,事实上,孩子的乳牙从6岁左右开始替换,要到12岁左右才换完。有大人抱怨牙齿不整齐,并不是因为民间传言“换掉的牙齿没放好地方”,而可能跟幼年时的龋齿有关。因为儿童的乳牙龋齿不经处理会引发牙列不齐,影响恒牙的发育。
如果乳牙龋齿发展成为乳牙根尖周炎,可能会波及到在牙根端的后继恒牙牙胚,致其牙釉质发育不全。此外,龋病可导致乳牙牙冠长度缩短或被过早拔除,致使其两侧相邻牙向此间隙移位,使后继恒牙萌出因间隙不足造成位置异常,还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影响一生的美观。
此外,乳牙蛀牙尤其是前牙的严重蛀牙,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专家建议
长第一颗牙就应培养好习惯
预防龋齿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要从小培养好习惯,他建议家长可从下面几点着手协助和引导孩子做好日常的口腔护理: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对牙齿有利的食物,通过充分的咀嚼促进下颌的发育、使牙齿更整齐更易清洁。另外,尽量养成吃完东西后漱口、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
2.杜绝其他不良习惯:有些儿童在出牙和换牙时出现吐舌、吮指、舔牙、咬铅笔、咬衣角、咬嘴唇、吮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孩子牙齿咬合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出牙后的宝宝,平时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从3岁起就要让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