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的三级预防
口腔保健的三级预防
口腔保健的三级预防。健康的口腔应具备以下要素: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具有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世界卫生组织给“口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一、口腔卫生的基础保健(一级预防)是:保持口腔清洁,尽量在每次进食后刷牙或漱口、正确使用牙线;维持正确而均衡的饮食习惯;不要养成偏侧咀嚼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科学地护理口腔,才能保障口腔健康。刷牙的重点部位是牙齿的邻面、磨牙的咬合面、龈沟和牙冠的颈1/3处。习惯使用的拉锯式横刷法易损伤牙体、牙周组织,而且刷毛不易伸入牙间隙,因此清洁效果不佳。正确的方法是竖刷法结合水平震颤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约3分钟。保健牙刷的基本要求:小头、圆头、磨毛、软毛;牙刷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刷毛变硬、变毛应及时更换,不可用开水泡软牙刷。当然定期到医院检查是最好的预防保健方法。有牙龈出血就提醒您可能有牙龈炎,这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需要洁牙治疗;发现蛀洞应及时充填,如果蛀洞加深,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则需根管治疗。
二、口腔健康的二、三级预防: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保存牙齿,维持良好的功能窝沟封闭。对新萌出的恒牙易发生龋病的发育窝沟用特殊材料进行封闭,预防龋病的发生需进行龋洞充填。因为牙齿自身没有再生能力,对已经发生龋病但未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的牙齿应在去除龋坏组织、并消毒后用牙科材料充填,避免龋洞加深。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保存牙齿的首选方法,是目前最彻底的补牙方法。它不同于以往常说的只是“烂神经”,需要彻底清理牙齿根管内部的发炎组织和细菌,并在消毒后充填根管,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技术难度较大,常需复诊3—5次,治疗费用按患牙根管数量而定。为了保证疗效,可能需治疗前、中、后各拍牙片一张。治疗完成后因失去了牙神经血管给予的营养,建议对患牙做全冠修复,防止牙折裂。条件适合的牙根经过根管治疗后可直接进行修复治疗,而不需拔除牙根。
中风应该如何预防
1、一级预防:
“如果某个体只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一种或几种而没有脑血管的先兆或表现,我们把其中列为一级预防对象,即积极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2、二级预防:
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中风先兆如若暂短性脑缺血性发作,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其为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对已患中风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清除或治疗危险因素预防其多发为三级预防。所谓早期治疗则指病人发病数小时后的急性期的治疗,所谓超早期治疗是指发病后数小时以内既实施的治疗,如对缺血性中风而言,发病后6小时以内即开始溶栓治疗,针对性治疗措施的介入愈早,治疗效果就愈好,病残程度就有可能愈低。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注意事项
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预防护理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本病以动脉硬化所致者为多见,所以早期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可以延缓此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本病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如年龄大,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突然发生腹部绞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者,应首先考虑此病以便早些治疗。
三级预防:①在院或出院的病人应该进行扩血管治疗,定期复查血糖、血脂,控制高血压,减少或避免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②对已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尤其是有肠管切除者,应该注意静脉营养,病人可进食后,注意膳食调配,调整营养状态。
高脂血症有什么症状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
本病预防分为三级预防,具体内容包括:
一级预防要注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绝经后妇女,各种黄色瘤患者或是超重或肥胖者,还有患有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等疾病的人群。
二级预防要把好饮食、煅炼、戒烟等关口。
三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冠心病、胰腺炎、脑血管病等并发症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粗细搭配,多吃绿叶蔬菜、瓜果,尤其要常吃有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的食物,如黑木耳、大蒜、洋葱、香菇、山楂、柠檬等。少吃甜食、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饮水对稀释血液也有好处。
孕产妇风险分类
绿色标识(正常孕妇)
可在就近医疗保健机构孕期检查及分娩。
黄色标识(三级预警)
应在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产前监护及随访,动态评估妊娠风险变化,根据结果及时转诊重点孕妇。
橙色标识(二级预警)
妊娠合并症病情较重,对母婴安全有一定威胁,原则上应在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监护及随访,直至分娩。
红色标识(一级预警)
疾病严重,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原则上应在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诊治。病情危重需及时转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紫色标识
可能导致疾病母婴传播,影响胎儿发育及儿童健康,需孕期及早筛查和药物治疗。对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医疗保健机构需告知本人风险。
老年人肝硬化应该如何预防
一级预防:
应通过健康教育防止病因达到无病预防的目的,应积极预防病毒性肝炎,增高生活水平,合理营养,调整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少饮酒等。
二级预防:
即为早诊断,早治疗,应积极组织老年人进行有效体检,及时发现无症状的肝硬化病人,监测肝脏结构及功能状态,防止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适宜的保健措施,延缓机体衰老。
三级预防:
即建立诊断并通过合理治疗,减少肝硬化对机体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对机体危害,并通过社区服务及时与二,三级医院建立联系,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如何避免患上缺血性卒中
1、一级预防:ldquo;如果某个体只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一种或几种而没有脑血管的先兆或表现,我们把其中列为一级预防对象,即积极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2、二级预防: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中风先兆如若暂短性脑缺血性发作,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其为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对已患中风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清除或治疗危险因素预防其多发为三级预防。所谓早期治疗则指病人发病数小时后的急性期的治疗,所谓超早期治疗是指发病后数小时以内既实施的治疗,如对缺血性中风而言,发病后6小时以内即开始溶栓治疗,针对性治疗措施的介入愈早,治疗效果就愈好,病残程度就有可能愈低。
三级预防骨质疏松
一级预防: 儿童、青少年多补钙 摆脱骨质疏松“危险因子”
所有的婴幼儿与青少年都要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有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食用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各自的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医院与医生们应该加强对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要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绝经后妇女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
人到中年,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其骨丢失量会加速进行。在这个时期内,中年人,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加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
国际医学界一般主张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预防骨质疏症,并且还要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中老年骨折患者积极手术 综合治疗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钙等)、促进骨形成(活性维生素D)、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处理,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采用体疗、理疗、心理治疗、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老年人痛风的注意事项
1.三级预防 通常痛风的预防工作分为3级,一级预防是控制高尿酸血症,避免痛风发病,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痛风;三级预防是预防急性发作,防止痛风发展,使病情长期稳定,改善生活,生命质量。
2.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40岁以上成年男性及绝经期后妇女;②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家族史者;③肥胖或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④长期有高嘌呤饮食习惯及嗜酒者。
干预措施: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膳食,戒除烟酒,少吃盐;②控制体重,经常运动锻炼,防止肥胖。③有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可酌情使用尿酸合成抑制剂或促排泄剂。
3.社区干预 随着经济发展和都市化生活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应在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领导下,组织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单位,共同参与痛风的预防治疗,加强保健,通过社区积极开展血尿酸普查工作,普查对象重点即为有痛风发生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大大减少痛风的发病率。
小儿口腔保健在饮食上面的禁忌有哪些
小儿口腔保健一、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它具有热量高,富含婴儿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还有较多的酶和抗体,有利婴儿的消化、吸收和抵抗疾病。直接哺乳既方便又卫生、经济。所以提倡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喂奶时应注意喂奶姿势,最好坐姿抱着孩子喂,左右轮换喂奶,以免影响婴儿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虽然从妇幼保健的角度来说,提倡按需喂养母乳至2岁,但从口腔保健来说超长期的母乳喂养会增加患龋的风险。所以更应提倡按需规律喂养。
小儿口腔保健二、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奶瓶是人工喂养的工具。奶瓶喂养时应选用适合婴儿年龄的奶嘴,避免因孔洞太大奶夜流得过快,使咀嚼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喂奶时应抱着婴儿喂,避免让孩子躺着喝奶,不要把奶瓶压住上前牙,以免影响颌面发育。
婴幼儿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含着装有奶或其他甜饮料的奶瓶作为安慰剂,尤其是打盹和睡觉时。另外,应注意奶瓶中的内容物,奶瓶中应该只有水和牛奶。
小儿口腔保健三、限制含糖饮料和食物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之一。但精制碳水化合物问题主要是其中的糖类与龋齿的发生有关。家长应限制含糖饮料和食物的摄入,减少糖的用量和食用频率。
儿童1岁后,尽量在两餐间仅给水或不加糖的奶。天然果汁含糖很高,给孩子喝时尽量用杯子喝。如果孩子能直接吃水果的话,应直接吃水果对牙损伤最小。
小儿口腔保健四、不要把细菌口口相传传递给孩子
口腔中的唾液是细菌传播的载体。喂养人可以通过亲吻、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把食物嚼碎喂给孩子、把食物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等方式把口腔中的致病细菌传播给孩子,其中致龋细菌越早传播给孩子,孩子越易早患龋齿。所以看护人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避免把致病菌传播给婴幼儿。
如何预防癌症晚期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据此提出了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环境保护较为重要。近年来的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如乙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结直肠腺瘤进行化学预防等。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一方面从中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尽可能发现较早期的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包括各种姑息治疗和对症治疗。对癌痛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级止痛方案,基本原则为由非吗啡类药物过渡到吗啡类药物;由小剂量开始,根据止痛效果逐步增加剂量;以口服为主,无效时直肠给药,最后注射给药;定期给药。
中医针灸预防保健的功效
一、针灸适合于各级保健防病。
现代预防医学一般将预防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称病因学预防,它主要针对发病前期,用增进健康和特殊防护措施,使之不生病 二级预防,又称发病学预防,它针对发病早期,及时诊断及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复发或变为慢性 三级预防,又称病残预防,主要针对发病之后,用康复措施使之病而不废,废而不残。针灸疗法对此三级预防均有显著效果。本书主要介绍一、二级预防。同时,针灸预防既可应用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亦能使用于疑难危重病症 既适合于小儿,亦宜于老人,以一种疗法而适用于如此广泛的保健预防,这确实是其他中西医疗法所难以比拟的。
二、针灸适应现代预防的需要。
近一百年来,预防医学已经历了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其主要革命对象是急、慢性传染病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进入了第二次革命,其主要对象已转变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意外死亡等主要威胁人类的病症和因素。目前已经认识到,一切疾病都是整体的病,它是机体在内外环境刺激下,破坏机体内部及其与环境的平衡的结果。在这一点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等,表现得更为明显。而针灸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平衡阴阳,调整整体功能。所以,它不仅可用于第一次革命对象的预防,也完全适合预防第二次革命对象。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人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的愿望。
三、针灸预防保健安全、经济、简便。
据六十年代初期统计,美国的住院病人中,有三分之一属&ldquo 医源&rdquo 或&ldquo 药源&rdquo 性疾病。这种伴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而还来的副作用,目前仍有增无减。这不光反映在临床治疗上,预防医学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针灸这一传统的手段,只要正确操作,基本上没有毒副作用。针灸器械简单,价格低廉,加之方法简便,不仅能作为医生的一种预防手段,而且可供一般群众自行操作,用以保健。它既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的紧急防病,又可作长达十年、数十年的长期健康保健之用。因此它较之其他方法,更适应现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