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分娩姿势更利于顺产
哪种分娩姿势更利于顺产
1、俯卧式
采俯卧姿势,两手臂贴床面,脸侧贴地面,双膝弯曲跪着与大腿成垂直状,注意臀部应抬高,胸部与肩部尽量贴于床垫,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以避免腹壁肌肉受到压力,此种姿势可促进骨盆腔之血液循环。
2、跨坐式
将两脚张开跨坐在椅子上有利于产道的扩张,同时还能减轻腰部的负担。可将身体略微前倾,把体重负荷在椅背上,注意不要用有轮子的椅子,也不要过度使力前倾,以免摔倒。
3、压墙式
将双臂伸直压着墙壁,把所有的体重压在墙壁上,由于此姿势是站立的方式,因此有帮助胎儿降落的效果。
4、仰卧式
平躺在床上,两腿张开,这种姿势可以帮助胎儿转换胎位,便于分娩,但不能够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外阴更容易发生撕裂,侧切的几率会更高。
5、半坐式
垫一些枕头等在膝盖和背部后面,半坐,然后张开双腿。这种姿势能够有利于利用重力的作用,同时也方便医生观察宫缩情况。
6、侧躺式
侧向躺着,蜷缩背部,丈夫可以帮忙把她的一只脚抬起。这种姿势所受重力作用虽然不大,但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比较舒服的姿势前倾跪式。产妇将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撑物上,两腿分开。这种姿势可以减低阴道撕裂或者进行会阴切开术的几率。但产妇可能会比较累,可放些枕头等在膝盖和手下面垫着舒服一些。
什么是分娩姿势
预产期一天天地逼近,初次怀孕的准妈可能开始担心,不知道怎么做才顺利才能将胎儿分娩出来,应该摆出什么姿势才是正确的呢?
分娩姿势有很多种。比如直立、蹲姿、跪、坐、站与靠、侧躺、平躺等,每个人惯用的姿势不调。但是通常的仰卧式分娩姿势是最常用的分娩姿势。孕妇平卧产床,靠自己用力收缩腹肌,逼出胎儿。但往往产妇力不从心,使产程延长。
其实分娩时是有很多姿势可供选择。比如说立式分娩更能保证胎儿头的位置与妈妈的骨盆相适应,受地球重力吸引可减少疼痛。使产程变快,许多女医生自己生孩子时就选择了站式分娩。所以产妇在产时是完全可以自由选择体位的,如倒位、站、蹲、跪,而且在待产过程中也是可以变换体位的。
在国外,水里分娩姿势是最轻松的,并且国外常用的姿势还有站立爬着的。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半坐姿,双腿弯曲,前面放置一面镜子,有助于用力,并且自己了解生产的进程。
不管采用哪种姿势分娩,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止产道发生严重撕裂伤和减少新生儿的窒息,才能使宝宝顺利地诞生。
分娩小心四种危险胎位
“头位”是正常胎位
·胎儿先露的部位就是胎位
在怀孕期间或分娩的时候,于准妈妈腹中胎儿身体的某部位,最靠近准妈妈的子宫出口(子宫颈口)处,称为胎儿先露部,此部位就被称为胎位。通常胎儿生长至28周以前,浮游在羊水中可自由活动;但是过了8个月后,身体变大,胎儿头部渐渐变重而会朝下,临近生产时大都固定为头朝下的姿势,所以分娩的时候,约有96﹪的胎儿是从头部先生出来的,因而被称为正常胎位--头位。
头部是胎儿身体当中最大的部位,俗语说:「头过身就过」,所以头位较能顺利自然经阴道分娩。
·“枕骨前位”是最能顺产的姿势
头位为了沿着准妈妈骨盆腔轴达到顺利自然的阴道分娩,其头部的姿势会尽量俯往胸前,让胎头的后枕骨做先锋,才能较快速通过产道而生出来,此种姿势称为「枕骨前位」,胎头的枕骨靠近产妇骨盆的前半部,是最能顺利生产的头位正常姿势。
·不良姿势的头位也叫胎位不正
若胎位是正常头位,但却保持不良的姿势,也会影响产程。
分娩方式不同影响孩子的性格
分娩方式与孩子的未来
弗赫经长期研究发现,分娩的过程尽管相对于孩子一生来看是极为短暂的,但这一过程将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性格、脾气和气质。他认为,胎儿出生时若头部受到产钳的损伤或遭到长期阵痛的难产儿,将来可能表现出性格忧郁,并易于产生精神发育不全;剖宫产的婴儿,由于没有经受分娩的阵阵子宫收缩的影响,长大后往往性情急躁、缺乏耐心;两脚先于臀部娩出的胎儿,将来常常活泼好动;分娩过程中有缺氧或受麻醉剂影响的婴儿,性格可能孤僻,且不善于交际等。
弗赫的研究,引起了西方医学界,尤其是妇产科、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们的关注,并就此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不仅证实了弗赫的观点,而且还有许多新的发现。人们注意到:在分娩前和分娩期间,胎儿体内的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激增。这些急速增加的应激激素有防止胎儿在产道里窒息,为婴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呼吸作好准备。
因此,正常分娩的婴儿比未经历分娩过程的剖腹婴儿肺容量大且较少患呼吸系统疾病;正常儿童弱视发病率仅为4%,而受钳产、剖宫产、臀位产等各种方式难产儿童的弱视率却高达15%以上。难产所致的弱视被认为是:可能与胎儿在宫内缺氧或窒息,眼和脑组织缺氧而受损,或助产器械伤及胎儿头面部有关;早产会导致婴儿体质虚弱及神经系统缺陷;过期妊娠则会导致婴儿脑发育不全,痴呆等等。甚至,不同的分娩方式都会影响婴儿的营养状况。
日本医生研究证实,传统的仰卧式分娩姿势可抑制母乳的分泌量。采用坐式分娩姿势的产妇在分娩后5天内平均分泌乳汁近1000毫升,比仰卧式分娩者多出1/3,乳汁的多寡决定了产妇的营养状况。
在此,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为了能保证孩子的茁壮成长,孕妇一定做好自我保健,定期诊检查,做好健康监护,尽可能选择顺产分娩方式生下宝宝。
母亲在第一第二产程和分娩中的姿势
直到最近,在美国医院分娩的大多数产妇才采取仰卧分娩的姿势。膀胱截石位——产妇仰卧,双腿抬起放在镫形支架上——是许多保健医生首选的分娩姿势,因为这个姿势容易对胎儿进行监护,可以看到产道,容易实行医疗介入,如:实行外阴切开术和真空吸引术。
然而,根据最近的医学研究,在部分产程中,产妇采取走姿、站姿或坐姿比采取仰卧姿势产程短。默里·恩金医生和他的合作者撰写了《妊娠和分娩的有效护理指南》(第三版)一书,根据对产妇分娩姿势的研究,在第二产程中,采取直立姿势的产妇产程短,而且剧烈疼痛发作少。一些保健医生说,采取除膀胱截石位以外的姿势减少了阴道撕裂的危险。
一些保健医生建议,采取不同姿势可以帮助宫颈扩张,在胎儿通过官颈进入产道时,使他获得有利的胎位。他们相信采取与吸引力一致的姿势可以促进分娩,并有利于胎儿的胎位。例如:研究表明,在产程中,通过行走,你能利用地心引力帮助宫缩和宫口扩张。同样,一些保健医生相信,通过采取坐、蹲或站姿,你可以更有效地屏气下推,促使胎儿下降通过产道。
分娩姿势有哪些
1.仰卧位分娩法
编辑
国内多数产位取仰卧位,在产科史上,仰卧位分娩并不是主要体位。其优点:对产科处理(如器械助产)及新生儿处理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
缺点:
(1)仰卧位时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症。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
(2)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
(3)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2.侧卧位分娩法
编辑
优点:能使会阴放松,减少下腔静脉受压和防止仰卧位综合症。
缺点:应用此法接生者操作不便。在左枕横位、左枕后位,采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和右枕后位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机转。
3.坐位分娩法
编辑
优点:
(1)直立姿势,由于重力的关系,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
(2)有利于分娩机转的顺利进行,直产姿势,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得顺利;
(3)产妇以蹲式骨产道宽度最大,当产妇从平卧位改为蹲式时,骨产道横断面的面积可增加30%,蹲位时出口前后径可增大0.5cm-2.0cm;
(4)改善胎儿的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
缺点:(1)产妇久坐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2)有急产倾向及进程较快的产妇不应采取坐式产椅分娩。
4、前倾跪式
编辑
产妇将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撑物上,两腿分开。这种姿势可以减低阴道撕裂或者进行会阴切开术的几率。但产妇可能会比较累,可放些枕头等在膝盖和手下面垫着舒服一些。
5、站立式
编辑
直立姿势,由于重力的关系,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加强分娩速度。但产妇会比较劳累。
6、现代坐位分娩的方法
由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坐式产床的出现,产床的靠背部分可调节,在分娩过程中可根据宫缩、胎儿下降程度适当调整靠背的角度。
优点:
(1)产妇用力得当,用力时与产轴一致,故比传统的分娩体位可缩短第二产程;
(2)可减少新生儿窒息。
缺点:
(1)产妇久坐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
(2)有急产倾向及进程较快的产妇不应采取坐式产椅分娩。
常见的分娩姿势
分娩第一阶段的姿势
半躺:在膝盖之间放一些枕头可使产妇更舒服
半坐:坐在床上,靠着丈夫的胸口
坐着一只脚提起来:防止骨盘倾侧,也有助于婴儿找到最好的出生体位
活动:下地走走有助于宝宝的出生,在分娩的第一阶段,可活跃一些,但不要让自己太累, 散步就是最理想的活动。
分娩第二阶段的姿势
在分娩的第二阶段,最理想的分娩姿势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打开产道,让宝宝顺利出生,利用重力作用帮助宝宝出生,而且能够为孕妈妈提供安全感的姿势。在宫缩的过程中孕妈妈可以变换不同的姿势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姿势。
仰卧式
平躺在床上,两腿张开,这种姿势可以帮助胎儿转换胎位,便于分娩,但不能够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外阴更容易发生撕裂,侧切的几率会更高。
半坐式
垫一些枕头等在膝盖和背部后面,半坐,然后张开双腿。这种姿势能够有利于利用重力的作用,同时也方便医生观察宫缩情况。
侧躺式
侧向躺着,蜷缩背部,丈夫可以帮忙把她的一只脚抬起。这种姿势所受重力作用虽然不大,但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比较舒服的姿势。
前倾跪式
产妇将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撑物上,两腿分开。这种姿势可以减低阴道撕裂或者进行会阴切开术的几率。但产妇可能会比较累,可放些枕头等在膝盖和手下面垫着舒服一些。
站立式
这种姿势可以让你不用施加麻醉剂,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重力的作用。但产妇会比较劳累。
坐或蹲坐式
可以借助产房工具而坐,这时候子宫打开,借助重力的作用,可以自然地让宝宝更容易出生。但这个姿势产妇会比较累,但累的时候可以站起来或者向后靠坐。
分娩姿势有哪些
第一、仰卧位分娩法,仰卧位是国内普遍采取的一种分娩方式。其优点在于产科处理及新生儿处理很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其缺点就是仰卧位时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第二、侧卧位分娩法,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枕横位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增加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几率。临床观察发现,侧卧位是纠正枕横位、提高顺产率、缩短第一产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左枕横位、左枕后位时采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和右枕后位时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机转。
第三、坐位分娩法,坐位分娩法其优点在于直立姿势,由于重力的关系.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直立姿势,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更顺利。产妇取蹲式,骨产道宽度最大。改善胎儿的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但其缺点就是产妇久坐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有急产倾向及进程较快的产妇不应采取坐式分娩。
第四、水中分娩,水中分娩是最简单的能够让人感到很放松的分娩方式。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肌肉放松,并支撑你的肌肉和骨骼,缓解痛苦。水中分娩通常在一个分娩池中进行,分娩池类似一个大浴缸,里面装满了温度适宜、经过严格消毒的水,水温一般在36℃左右。分娩过程中要换好几次水,池边放有垫子,它的作用是让产妇靠着的时候能感觉舒服一些。
何为坐式分娩
坐式分娩是一种很古老、很自然的生产方法,女性最早采用坐式分娩是早在18世纪以前了。长久以来,大家都认为仰卧位分娩是天经地义的,其实不然。专家认为:传统的仰卧弊端明显,往往使产妇骶尾关节难以扩张,导致骨盆出口狭窄,子宫压迫盆腔大动脉及大静脉,造成胎盘血流减少而影响,这种分娩姿势是与生理相悖的不利姿势。
而分析总结得出坐式分娩有六大优点:可以缩短孕妇生产过程;可使对宫缩的压力增加;可以增大孕妇骨盆的出口间径;可以减少孕妇骨盆的倾斜度,有利于顺利分娩;改善胎盘血流供给,减少宫内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可以使孕妇在分娩时感觉舒适,可以环视周围一切,减少紧张、恐惧与不安的情绪。改变生产姿势同样也能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从而减轻产痛。
目前,国内已经有医院允许孕妇采用包括坐式分娩姿势在内的各种立式姿势进行分娩,可以自动调整的产床给分娩提供了很大帮助,分娩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
第二胎顺产如何更轻松
既然两次顺产的疼痛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了减轻二胎妈妈在分娩时的痛苦,不妨来看下以下3个缓解产痛的小方法:
1、在怀孕期二胎妈妈就应当认识到产痛是可以被缓解的,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孕期应参加适度的锻炼(适宜的方式,适度的运动量),可以消耗掉部分摄人过多的营养成分,防止产生巨大儿,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此外,锻炼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有力,在分娩时,正常的产力对胎儿的娩出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缩短分娩的时间。
2、二胎妈妈在孕期学习到的分娩时的呼吸法也有助于胎儿的娩出。专心的呼吸可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并且可使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在体内保持平衡。不过每个人在对呼吸节奏的控制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当阵痛发生时,你只要去感受最舒服的方式,然后有规律地进行就可以了。
3、二胎妈妈还可以改变分娩姿势,在产程中尝试站着、坐着,或者四处走动。这种姿势和体位的改变也能够帮助胎儿头部进入骨盆,并靠重力的作用加快通过产道的进程。另外,站姿也能够减轻顺产疼痛。
只要在精神和身体两方面有充足的准备,产痛对于二胎妈妈来说,并不是一件不敢再次经历的可怕事情。在经历了阵痛之后,听见腹中孕育十个月的二宝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啼哭,二胎妈妈会有十足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