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为什么会长胶质瘤呢
脑子里为什么会长胶质瘤呢
脑胶质细胞瘤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病因目前仍不能明确。所以这类疾病通常等不到很好的预防和彻底的治愈。治疗该病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化疗。 建议去医院就诊,及时住院治疗。
一、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先天因素。这里并不是说胶质瘤会遗传,而是说由于一些遗传因素的存在,特别是存在某些抑癌基因的缺陷,在有外源因素的作用下,这类人胶质瘤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偏食某类食物、饮酒、吸烟等,这些因素可间接引发胶质瘤的发生;
三、电离辐射:长期暴露在有辐射的环境中,如Х射线、γ射线、核辐射等,患脑胶质瘤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空气污染:长期工作在有空气污染环境中的劳动者发生脑肿瘤的几率明显增加,其孩子肿瘤发生率也高于其他的孩子。这些职业主要与造纸、磨粉、手工业、印刷、化工、炼油和金属冶炼等有关,主要是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烃类化合物,有杀虫剂污染的空气也在此列。
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需要进行综合治疗。中医经络体质消瘤法是目前最好的出路!
对于胶质瘤来讲,手术、放化疗常规治疗后仍可见大多患者出现反复复发,大量的病理反应单靠西医是不能控制胶质瘤的生长方式的,中医药物对于胶质瘤由于吸收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到达深部软组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经过大量临床案例,证明疏通经络法对于胶质瘤及其他肉瘤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坚持治疗胶质瘤确实可以达到根治不复发的理想效果!
胶质瘤的分级与治疗
胶质瘤的等级划分是根据星形细胞瘤按其恶性程度进一步分级,通用WHO分级是根据非典型性、核分裂指数、内皮细胞增殖和坏死程度分为4级:
1级、一般为良性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主,占胶质瘤5%左右是可以治愈的;
2级、为一般的星形细胞瘤或星形-少突细胞瘤,占胶质瘤的30~40%左右。
3级、为间型星形细胞瘤,占胶质瘤的15~25%左右,一般由2级演变而来。
4级、为胶质母细胞瘤,占胶质瘤的1/3左右。
可以应用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肿瘤免疫治疗中最有前景、应用最为广泛的DC-CIK方法,创新开发出了靶向于胶质瘤干细胞和胶质瘤肿瘤细胞的生物刀技术,可以靶向清除胶质瘤干细胞及胶质瘤细胞,从而有效延缓了胶质瘤的复发。
免疫治疗是国际公认的最有希望完全消灭肿瘤细胞的新技术疗法,其通过调动人类自身机体的防御机制,可抑制肿瘤生长,实现患者自身机体的自主抗癌,有望达到完全消灭癌细胞并根治的目的,是未来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
砒霜对脑胶质瘤有良好疗效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世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传统中药三氧化二砷(As2O3,俗称砒霜)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俘获;抑制胶质瘤细胞内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可显著增强其对As2O3的敏感性。通过化疗新药开发、化疗给药途径改进、放、化疗增敏等多种综合手段,课题组在临床中将胶质母细胞瘤病人存活时间由平均12.5个月延长到18个月。
胶质瘤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占原发脑肿瘤的40%~50%,肿瘤恶性程度高,病人预后极差。目前,放化疗为胶质瘤术后最常用的综合治疗手段,由于血脑屏障的限制和胶质瘤细胞的耐药性,有效的化疗药物很少,现国际公认的化疗药物为烷化剂替莫唑胺,但仅对半数病人敏感。
赵世光课题组首先着重于三氧化二砷—聚体缓释系统的研发。结果发现,As2O3可以将胶质瘤细胞俘获于G2/M期和G0/G1期;实验观察到As2O3能使两个胶质瘤细胞系的p53蛋白水平增高,细胞周期蛋白B1表达降低。
研究还发现,As2O3在导致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同时,还引起热休克蛋白的大量表达,后者由此显著增强了As2O3的疗效。
专家评价指出,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确认中药砷剂对脑胶质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并针对胶质瘤特点建立了颅内缓释剂化疗和脂质体包埋技术两种新的给药途径,从而提高了As2O3的用药效果。在进行放化疗增敏研究中,课题组还锁定了可作为增敏靶点的敏感基因及蛋白,有助于延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
据悉,该项名为《胶质瘤化疗、放疗及其增敏研究》的科研项目,日前获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脑子里有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1巴瘤一般发现原发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是比较不常见的,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一般是没有什么特征的,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人会反反复复会有头痛的症状,而且会有头晕呕吐的症状,而且会有言语不清的症状。
2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的病人。当然了脑部恶性淋巴瘤发作起来就不要相信偏方的治疗,一般需要去正规医院的治疗。如果去做一下单纯的外科手术是无法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的。需要积极地治疗。
第2步
3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的病人是有手术的,而且加入一些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是比较好的效果的。但是治疗的过程中病人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不要吃一些多盐辛辣的食物。需要综合治疗。
注意事项:
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人会有食欲不振的症状,那么饭前可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的治疗去缓解配合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人的不良症状,减少厌食、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淋巴瘤首先是生在脖子上然后慢慢的变的肿大起来,最后就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不退的症状是就要注意了,其次有性欲减退、易疲劳、瘙痒等恶性淋巴癌的症状,这是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然到最后变成恶性时就很难痊愈了。
脑胶质瘤细胞的分类有哪些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肿瘤所处的部位进行分类。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 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
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是不错。
· 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
较差预后。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 统,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
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一层包裹小脑的结缔组织)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为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 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 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儿童最常见脑胶质瘤(70%)。
· 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控制了
包含呼吸等重要的功能。在桥脑进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胶质瘤的分类
1.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1)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2)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3)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4)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2.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将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根据此分级系统,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1)低级别胶质瘤(WHO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2)高级别胶质瘤(WHO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
3.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分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1)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2)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小儿最常见脑胶质瘤(70%)。
(3)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包含呼吸等重要生命功能。在桥脑施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脑子里长胶质瘤征兆有哪些
脑子有病的征兆——头痛
头痛时大多为跳痛、胀痛,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如果头疼在吃了药后都缓解不了,且常伴随着头晕、呕吐,就应考虑到医院神经外科做脑部相关检查。并且服用一些防癌药物如人参皂苷Rh2,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扩散来控制癌症发展进程。
脑子有病的征兆——呕吐
呕吐是因为肿瘤在生长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常在早上发生,或在疼痛剧烈时发生,多呈喷射状,多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
脑子有病的征兆——视觉障碍
由于脑部神经受到恶性肿瘤细胞压迫,导致视神经发生病变,产生视觉障碍:脑肿瘤的晚期症状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的改变,由于颅内压增高发生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日久皆可致视神经萎缩而影响视力,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脑子有病的征兆——癫痫
脑肿瘤引起癫痫是由于肿瘤的压迫或刺激,肿瘤周围的脑组织产生水肿或肿胀,继之缺氧和供血不足,最后脑组织萎缩或硬化,使肿瘤周围的神经细胞处于过敏状态,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致突然的、短暂的放电,并引起癫痫发作。因为癫痫是一组症候群,只要具备发作性表现就是癫痫。比如日常生活中突发一次抽搐,这不叫癫痫;如果出现两次同样的情况,就具有重复性,表明有可能是癫痫;如果出现三次同样的情况,那就可以自己判断为癫痫了。
脑子有病的征兆——精神症状
脑瘤时的精神症状,在早期,额叶肿瘤易出现智能障碍,颞叶肿瘤易出现记忆障碍,上段脑干肿瘤易出现意识障碍。这些症状,在疾病后期多为颅内压增高与大脑功能广泛受累所致。
脑子里为什么会长胶质瘤呢
一、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先天因素。这里并不是说胶质瘤会遗传,而是说由于一些遗传因素的存在,特别是存在某些抑癌基因的缺陷,在有外源因素的作用下,这类人胶质瘤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偏食某类食物、饮酒、吸烟等,这些因素可间接引发胶质瘤的发生;
三、电离辐射:长期暴露在有辐射的环境中,如Х射线、γ射线、核辐射等,患脑胶质瘤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空气污染:长期工作在有空气污染环境中的劳动者发生脑肿瘤的几率明显增加,其孩子肿瘤发生率也高于其他的孩子。这些职业主要与造纸、磨粉、手工业、印刷、化工、炼油和金属冶炼等有关,主要是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烃类化合物,有杀虫剂污染的空气也在此列。
引起胶质瘤的病因有哪些因素
脑胶质瘤的病症表现为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最为常见。另外有呕吐、视神经盘水肿。起源于神经间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神经元等,起因至今未明。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 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1、肿瘤起源:有理论说肿瘤发生的原因是原始细胞的胚胎残余灶生长成为肿瘤,这些残余细胞可因炎症刺激而致慢性增殖,形成肿瘤。多发性胶质瘤或称胶质瘤病则可能有一个以上的肿瘤发生中心。
2、遗传因素:有关胶质瘤的家族发生率各类报道结果不尽相同。近20年对胶质瘤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多在C组染色体有异常,但与胶质瘤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3、生化环境:胶质瘤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磷酸激酶及ATP均较正常细胞为低,但β葡萄糖醛酸酶较正常脑组织高(室管膜瘤除外),LDH(乳酸脱氢酶)因肿瘤组织的高代谢而与正常脑组织不同。
4、电离辐射:长期暴露在有辐射的环境中,如Х射线、γ射线、核辐射等,患脑胶质瘤的机会就会增加。
5、亚硝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已经广泛存在于我们生存的环境中,特别是产生于食物的加工过程中。
6、污染的空气:已经证实不仅长期工作在有空气污染环境中的劳动者发生脑肿瘤的几率明显增加,就是他的孩子肿瘤发生率也高于其他的孩子。
这些职业主要与造纸、磨粉、手工业、印刷、化工、炼油和金属冶炼等有关,主要是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烃类化合物。
7、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偏食某类食物、饮酒、吸烟等,这些因素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就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但已经证实与消化道肿瘤和肺部肿瘤等的发生有关。
8、感染:一些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某些病毒感染能够诱发脑肿瘤,特别是在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对胎儿的未来威胁更大。
专家提示:瘤的性质几乎皆为胶质瘤,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最多见,部分可为神经节胶质瘤和室管膜瘤。位于脑干上段主要是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而脑干下段则以胶质母细胞瘤居多。
胶质瘤的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
胶质瘤的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有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多见于儿童。各类型神经胶质瘤各有其好发年龄,如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大多发生在儿童。各类型神经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亦不同,如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成人大脑半球,在儿童则多发生在小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室管膜瘤多见于脑室;少枝胶质细胞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小脑蚓部。
以上内容就是胶质瘤的发病的原因是什么的详细介绍,祝您健康。
脑胶质瘤的分级与治疗和预后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是不错。
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较差预后。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 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
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一层包裹小脑的结缔组织)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为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儿童最常见脑胶质瘤(70%)。
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控制了。
包含呼吸等重要的功能。在桥脑进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脑胶质瘤是否能一次性根治
很多胶质瘤患者和家属都想知道一个问题:胶质瘤是否可以治疗好?
专家表示,任何疾病的治疗效果都和疾病特点、治疗过程有关,脑胶质瘤也是如此。
脑胶质瘤为颅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脑瘤疾病,胶质瘤会直接导致病人丧失多种功能,产生运动障碍、视觉障碍和语言障碍等,生活质量极差;随着肿瘤增长很快出现患者较高的致残和脑功能缺失,临床表现为偏瘫和痴呆;在较短时间内肿瘤的进展就会危及患者生命,死亡率很高。因此,胶质瘤的治疗确实有困难。
目前,胶质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间无明显边界,除早期肿瘤小且位于适当部位者外,难以作到全部切除,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即术后配合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可延缓复发及延长生存期。
胶质瘤的预后与胶质瘤手术切除方式、胶质瘤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以及胶质瘤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关。一般情况下,如果胶质瘤能行全部切除术,把肿瘤切除干净即可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并且病理分级低于2级(含2级)者,预后较好,术后定期复查即可而不需要做其他的治疗如放化疗等治疗。
然而对于无法行全部切除术的胶质瘤并且病理分级较高者,则预后较差,一般都需要行放化疗,以巩固治疗效果并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
海绵状血管瘤是肿瘤吗
经常听说某人脑子里长了海绵状血管瘤。那么海绵状血管瘤是真的肿瘤吗?它与胶质瘤、脑膜瘤一样会不断长大吗?
海绵状血管瘤其实是血管畸形。手术中可以看到,海绵状血管瘤里有畸形静脉,这些静脉管壁不成熟,很容易出血。这些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的。
那么,静脉畸形为何称之为瘤呢?因为,这些畸形静脉出血后,血块纤维化后和畸形静脉混合在一起,形成球状的肿瘤,因此无论拍片子还是手术中所见,都呈现肿瘤样的肿块,而且质地有一定的弹性,海绵状血管瘤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尽管被称作瘤,但其实质上是静脉畸形团。
海绵状血管瘤虽然不是真的肿瘤,但是也会长大。但是这种增长的性质与胶质瘤完全不同,后者是由于肿瘤细胞分裂导致肿瘤体积增大。而海绵状血管瘤并不含有肿瘤细胞,它的长大是由于静脉畸形反复出血,每次出血都有血块没有完全吸收形成新的纤维化,这样象泥沙一样地反复沉积,导致包绕畸形静脉团的肿块越来越大。因此海绵状血管瘤可以象真的肿瘤一样,“长”得很大。
了解了海绵状血管瘤之后,就可以知道这种疾病并不可怕。
颅内的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治疗效果都比较好,手术切除后不太容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