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腮腺炎的日常保健护理
小儿腮腺炎的日常保健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患了腮腺炎的病儿也很重要,病儿常会诉说张嘴和咀嚼食物时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饭,如牛奶、米粥、面条汤等,菜也要炒得烂一些。病儿忌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可刺激腮腺分泌增加,使腮腺肿痛加剧。要给病儿多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对于发热38.5℃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药。
在腮腺肿大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肿胀经2~3天可达到高峰,摸起来局部有些发热,触之较硬,此时可使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如意金黄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婴幼儿皮肤娇嫩宜用茶水调制,以免刺激皮肤。年长儿可用醋调制,以增强其疗效。具体作法是,用茶水或醋将如意金黄散调制成糊状,涂在纱布上,然后敷在腮肿的的部位。每日更换2次,而且要经常用茶水或醋滴在敷用的纱布上,以保持药物湿润充分发挥作用。敷药后注意观察,如肿胀范围缩小,说明病情好转,可以继续外敷。如果局部皮肤发红、发痒,应改用茶水调制,或停止外敷。
腮腺炎病儿还须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家长要督促孩子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的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
前列腺炎的日常护理保健工作
前列腺炎日常保健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起居有度,避免熬夜、劳累过度、生活无规律等造成免疫力的下降;
前列腺炎日常保健二:在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最好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提倡低脂肪饮食,多吃粗粮,另一方面,要避免烟酒的刺激,虽然饮食习惯不会直接引起前列腺炎,但是对于前列腺炎的治疗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前列腺炎日常保健三:成年男性要保持规律有序的性生活,避免前列腺液淤滞,前列腺炎患者不需要禁欲,适度的性生活反而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前列腺炎日常保健四:男性要尽量禁止憋尿,长时间憋尿对于前列腺也是一个不小的伤害,因此,男性要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前列腺炎日常保健五:无论有无前列腺炎,男性一定不能忽视个人卫生,尤其是局部卫生,要勤洗澡,勤换内裤,内裤以宽松为最佳;
腮腺炎吃什么好
小儿腮腺炎宜吃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也可以吃带有消炎作用的食物,例如绿豆、丝瓜等。日常要多喝温开水和淡盐水。
1、饮食宜清淡,便咀嚼吞咽的流质。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西瓜汁、梨汁、蔗汁、胡萝卜汁及牛奶、鸡蛋花汤、豆浆等。
2、病情好转尽快改食半流及软食。但必须细、软、烂易咀嚼吞咽。
3、可多食香椿头(嫩芽叶)、马齿苋、芫荽、绿豆、赤豆、丝瓜等,可绞汁服用,也可外敷。
(1)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腮腺炎最理想的食物。可以熬绿豆汤每天一次服用,也可以将绿豆面和米醋调成膏状外敷在患处,每天一次。
(2)丝瓜:丝瓜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腮腺炎、尤其是小儿腮腺炎效果很好。可以洗净后用少量盐醋拌凉菜食用,每周两次。也可以将丝瓜烧后研磨成末,用蛋清调匀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
(3)赤小豆:赤小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尤其是消肿的功效很强。赤小豆外敷的效果更好,将其研磨成细小粉末,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敷在肿胀处。每天一次。
小儿腮腺炎带感冒舌苔发白怎么办
提问:小儿腮腺炎带感冒舌苔发白怎么办。
所患疾病: 腮腺炎带感冒舌苔发白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女儿3周岁 24号早上开始发烧,肚子痛不爱吃东西,没有腹泻症状。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到过当地医院救治 先前扎退烧针无效后又打点滴发烧退了!今天30号脸肿了!
到医院检查确诊是腮腺炎,医生说没有监护室和有效药,现在耳后下巴都是肿的而且舌苔发白体温有时37度,37.5度,38度 现在在家不知道怎么办!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小儿腮腺炎能否根治,是否有有效药,现在我该怎么办!
天津市口腔医院 颌面外科 阙禧韬 主治医师
建议您到所在地医院就诊,可能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和治疗,感谢您的咨询,祝您早日康复!
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保健应该注意些什么
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过敏性鼻炎日常保健1 鼻过敏者须避开过敏原,如春夏或初秋时的花粉,家中尘螨、毛毯或动物皮屑等。
过敏性鼻炎日常保健2在空调环境时间不宜过长,电扇不宜直吹。
过敏性鼻炎日常保健3少食用冰凉食品或较寒性食物。如冷饮、冰激凌、可乐、冰凉水果、苦瓜、大白菜等。
过敏性鼻炎日常保健4 寒冷天气时,早晨起床后,可用手按摩迎香穴至发热,再喝杯温开水,外出时戴口罩、帽子、围巾,做好防寒保暖。
过敏性鼻炎日常保健5 用温水清洗鼻腔。
过敏性鼻炎日常保健6 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大步快走、太极拳等,以增加自身免疫力。
小儿腮腺炎的病因
小儿腮腺炎病毒(paramyxovirusparotitis)与副流感新城、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粘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约为85~300nm,平均140nm。对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来苏、乙醇、0.2%福马林等可以在2~5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小儿小儿小儿腮腺炎病毒后,无小儿小儿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3、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
小儿腮腺炎是一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伤害作用的疾病,很多小孩都会不同程度地染上这个顽疾。据了解,腮腺炎很难根治,患者除了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外,还需要注意个人的饮食。那么,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呢?
一、居室应空气流通。冬季可定时开窗通风,同时要注意保暖。
二、应卧床休息,直至肿胀完全消退。
三、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以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时要多饮水。
四、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朵贝尔溶液或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五、腮腺肿胀部位可用冷敷以减轻疼痛,也可外敷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六、患儿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玩具、书本等可在太阳下曝晒半小时。
七、如发现有频繁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或上腹部疼痛、睾丸肿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护理患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小儿时一定要注意让小儿适当的休息。患流腮的小儿,不论病情轻重,均应卧床休息5-9天。因为良好的休息是减少并发多脏器损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另一手段是及早治疗。
在急性期,应吃含维生素多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呼吃酸、辣刺激性食物及不容易消化的多脂类食品。避免过饱,以免并发胰腺炎。若怀疑胰腺炎时,可进食乳品及蔬菜水果。若已确诊胰腺炎,则应禁食,按胰腺炎处理。
以上与您一齐分享的内容就是小儿腮腺炎患者需要饮食的饮食事项,希望这些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您提供帮助。小儿腮腺炎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希望大家能多点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多点关注他们的健康。
怎么治疗小儿腮腺炎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如何治疗小儿腮腺炎是多数家长朋友关心的问题。那么怎么治疗小儿腮腺炎呢?看看下面的介绍。
(一) 取穴:主穴:少商、关冲、少泽。配穴:大敦、合谷、关元、大椎。
(二) 治法: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取,头痛加合谷,发热不退加大椎,并发睾丸炎加关元、大敦。取准穴后,用消毒三棱针(或28号0.5寸毫针)在主穴上点刺,并挤压出血3~6滴。双侧肿大取双侧,单侧肿大取一侧。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点刺,合谷、关元以28~30号毫针刺,得气后施泻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轻者隔日施治1次,重者每日1次,对5日以上腮部肿胀不消者,外敷锡类散膏,淋巴结肿大者外贴紫金锭膏,具体方法为:将锡类散或紫金锭0.1~0.2克,倒在3~5厘米见方的胶布上,滴入食醋1~2滴,均匀涂于胶布中央,贴于患处,隔日1次。
小儿腮腺炎的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头痛等感染中毒症状。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以耳垂为中心,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压痛,腮腺管口红肿。
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
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这个相信是所有患者都十分关心的一件事,小儿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腮腺炎的发病会有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因此家长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治好小儿腮腺炎,去医院治疗小耳腮腺炎首先就要确诊病情,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
其他病毒所致腮腺炎
现已知流感、副流感、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初步鉴别可参考流行病史及临床伴随症状,最终的鉴别方法是进行病原学及血清学的检查。
化脓性腮腺炎
常多次复发,且均位于同侧腮腺,应疑及化脓性腮腺炎,挤压腺体可见腮腺管口有脓液流出。局部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周围界限不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生,至青春期可自然消失。用催涎剂(如咀嚼橡皮糖)使唾液流畅,抗生素治疗有效。
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
(1)在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时,腮腺可肿大。多为双侧性,轻度肿大,无压痛,皮肤无热感,存在时间持久,一般不伴急性感染症状,局部也无明显疼痛和压痛。(2)当唾液管有结石阻塞时,腮腺可肿大,也可由压痛,但无急性感染症状,反复发作,腮腺突然肿大,迅速消退,且常为同一侧是其特点。
局部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腺炎多为单侧病例,位于颌下或颏下,肿块不以耳垂为中心,开始淋巴结肿大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多有咽部炎症存在。腮腺管口无红肿。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脊髓炎、颅神经损害等出现于腮腺肿大前,或肿胀后一段时间、或无腮腺肿大的病例,需与其他病原体尤其是其他病毒性中枢神经感染鉴别。常需根据血清学检查确定诊断。
温馨提示:上文介绍了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相信大家都已经详细都了解了,小儿腮腺炎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如果出现疾病后一定要去正规专业的医院治疗。
板蓝根也能预防腮腺炎
春季是小儿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示,口服板蓝根冲剂3~5天,对预防腮腺炎有一定作用。
患了腮腺炎,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硼砂溶液漱口;需隔离治疗,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以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
专家指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如发现患儿腮腺肿大后1周内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和脖子硬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腮腺炎是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预防措施有:1、及早隔离患者至腮腺完全消肿。2、易感者注射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3、在冬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4、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5、冬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学校流行,对学生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小儿腮腺炎会出现并发症吗
儿腮腺炎会出现以下的并发症:
一、儿腮腺炎会出现生殖器官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也可侵犯生殖腺,表现为睾丸炎或卵巢炎,前者较后者多见,可能与临床易于发现有关。此并发症多见于青少年或成人,儿童期少见。多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13日,单侧较多,仅2%~3%见于双侧。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疼、恶心、呕吐、局部疼痛。阴囊肿胀、皮肤发红。病程大概10日左右。卵巢炎的发生率较睾丸炎少,临床症状也轻,仅有腰部酸痛,下腹部有压痛、月经失调等。可致约30%至50%睾丸或卵巢发生不同程度萎缩,双侧萎缩者可导致不育症。
二、儿腮腺炎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据报道约有10%~20%病例可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脑炎(约5%)、脑膜脑炎(约27%)、脑脊髓炎。小脑病变为主者出现共济失调;以豆状核病变为主者,出现扭转性痉挛;尚可见颅神经损伤,脑积水等。总的预后良好,但也偶见死亡病例及留有后遗症者。脑膜脑炎的出现,可在腮腺肿胀前、肿胀同时以及肿胀后。具体而言,脑膜脑炎可于腮肿前后两周出现。临床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疼、呕吐、嗜睡、颈强直,少数病例可有昏迷、惊厥。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轻度增高,临床也有超过0.1/L者。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6周。
三、儿腮腺炎会出现感音性耳聋
听力减退甚至耳聋也是腮腺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国内外均有这方面的报道。这种改变不仅见于并发脑炎的患者,也可见于单纯性小儿腮腺炎的病儿。据观察,耳聋多为一侧发生,年长儿发生率高,大多于发病后10日以内出现,若并发脑炎,耳聋的发生率则更高约23.8%。由于听神经水肿所致耳聋,经降低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大约6个月内可恢复,而由听神经变性引起耳聋,往往成为终身的损害。
四、儿腮腺炎会出现急性胰腺炎
可见于年长儿,大多数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5日至1周。主要表现为体温骤然上升,伴有反复频繁的呕吐、上腹剧烈的疼痛、腹泻、腹胀或便秘。上腹部压痛明显,局部肌紧张,B超有时显示胰腺肿大。血、尿淀粉酶增高,但90%单纯腮腺炎病例淀粉酶也可轻或中度增高。血清脂肪酶测定,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近年有测定淀粉酶同工酶,可区分腮腺(P型)及唾液腺(S型)淀粉酶。
五、儿腮腺炎会出现其他并发症
小儿腮腺炎并发肾炎约1.14%,可在腮腺肿胀同时或患腮腺炎1周以内发生。除腮腺炎的表现外尚可有腰痛、尿频、尿少、血尿、眼睑及下肢浮肿、高血压等表现。尿常规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血尿。肾功能大多数正常,或暂时降低。随腮腺炎的好转,肾炎的炎症也减轻,一般3周内恢复。有时可从尿中检查出病毒,提示由病毒直接损害肾脏的可能性。约2~4%腮腺炎的患儿并发心肌炎、心包炎,临床症状轻,心电图可见各种类型的心律紊乱及ST-T改变。多数在数日内恢复正常,少数重症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也有报道引起8次阿-斯综合征者。并发肝炎约1.25%。还有少数并发关节炎,常累及大关节,多在3个月内症状消失。此外血小板减少约2.6%。还有乳腺炎、泪腺炎、胸骨前软组织水肿、面神经麻痹、消化道出血及流行性出血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