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导致颅骨骨折应该如何急救
车祸导致颅骨骨折应该如何急救
一、脑震荡
1、症状:
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最轻的一种,无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有一过性功能障碍。休息几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有其他障碍。临床表现为伤后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或昏迷,持续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不清,或有头晕、头痛、呕吐等,但症状多在数天后消失。
2、处理:
安静休息几天,对症治疗,或给予少量镇静剂。如短期内经一般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或反面而加重者,需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二、胸部创伤
1、症状:
伤后常引起损伤性窒息,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至休克、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有血痰,胸廓部出现皮下气肿,说明肺部有损伤,引起气胸或血胸。
2、急救措施:
立即取半卧位,如果胸壁有伤口,造成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将伤口包扎封闭,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三、颅骨骨折
1、症状和体征:
开放性颅骨骨折有头皮裂开易发现。闭合性颅骨骨折有时可见局部凹陷或头皮有血肿而隆起,多半表明有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如晨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并且伴有神经定位症状,此为凶兆,应即速外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2、急救处理:
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有创口或脑级强外溢时,按前面所述原则处理。耳鼻有溢液者,切不可加压填塞。应急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四、腹部脏器损伤
1、症状:
病人感到腹部持续性痛,阵发加剧,不敢深呼吸,腹壁紧张如板状,压痛明显,甚至休克。要考虑有空腔脏器(如胃、肠)破裂。引起腹膜炎,或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破裂出血。
2、急救措施:
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在车祸现场的急救方法与步骤
1、现场组织:
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分类:
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正确搬运: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①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②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③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肿瘤
面神经瘤、中耳的良性或者恶性肿瘤也会引起面瘫。比如中耳癌侵犯到面神经导致面瘫,颈静脉球体瘤侵犯和压迫面神经导致面瘫。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面瘫的原因。常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特征为面瘫患者一侧周围性面瘫伴有耳廓疱疹出现,面瘫患者感觉剧烈耳痛,预后欠佳。
3、急慢性中耳炎导致的面瘫
比较常见的如中耳胆脂瘤,如果胆脂瘤侵蚀和破坏面神经骨管直接压迫到面神经就有可能导致面瘫,也是常见的面瘫的原因。
4、外伤
有一部分面瘫患者为车祸后颅底骨折导致的面瘫,颅底骨折或颞骨的骨折影响到了面神经,引发面瘫。需要注意的是,外伤后往往注重抢救生命而忽视面瘫症状。如果是外伤当时就发生的面瘫可能损伤比较重。
颅脑损伤检查
1.X线平片检查X线平片检查包括正位、侧位和创伤部位的切线位平片,有助于颅骨骨折、颅内积气、颅内骨片或异物诊断,但遇有伤情重笃病人不可强求。颅骨线性骨折时注意避免与颅骨骨缝混淆。2.CT检查CT检查可以快速如实反映损伤范围及病理,还可以动态观察病变的发展与转归,但诊断等密度、位于颅底或颅顶、脑干内或体积较小病变尚有一定困难。
(1)头皮血肿头皮软组织损伤的最主要的表现是帽状腱膜下血肿,呈高密度影,常伴凹陷骨折、急性硬膜下血肿和脑实质损伤
(2)颅骨骨折CT能迅速诊断线性骨折或凹陷骨折伴有硬膜外血肿或脑实质损伤。CT骨窗像对于颅底骨折诊断价值更大,可以了解视神经管、眼眶及鼻窦的骨折情况。
(3)脑挫裂伤常见的脑挫裂伤区多在额、颞前份,易伴有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表现,呈混杂密度改变,较大的挫裂伤灶周围有明显的水肿反应,并可见脑室、脑池移位变窄等占位效应。
(4)颅内血肿①急性硬膜外血肿典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有一双凸透镜形密度增高影。②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在脑表面呈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慢性硬膜下血肿在颅骨内板下可见一新月形、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中线移位,脑室受压。③脑内血肿表现为在脑挫裂伤附近或深部白质内可见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血肿影。3.MRI检查对于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轻度脑挫裂伤、小灶性出血、外伤性脑梗塞初期及位于颅底、颅顶或后颅窝等处的薄层血肿,MRI检查有明显优势,但不适于躁动、不合作或危急病人。
发生车祸后的急救方法步骤
发生车祸后的急救方法步骤
车祸往往是在瞬间发生的,主要由于疲劳驾驶、酒后开车、路面处理技术欠佳以及在不熟悉的路段高速驾驶等原因造成。车祸轻则擦伤、碰伤,重则常引起多器官受损的复合伤,现场急救不及时残废、死亡率很高。
车祸发生后,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只要意识还清醒就要先关闭发动机,对于撞车后起火燃烧的车辆要迅速撤离,以防油箱爆炸伤人;如果只有一人驾驶车辆,汽车翻倒后无力从车中爬出的,可鸣笛或闪动大灯向路过车辆发出求救信号;大多数车祸发生时车辆均处于高速行驶之中,所以车祸对人体的伤害多为撞击伤,以及车辆翻倒时发生的挤压伤。高速的冲撞、挤压常可导致头部损伤、胸部损伤、四肢骨折甚至脊柱骨折。下面介绍几种车祸造成的意外的现场急救:
开放式气胸急救:
在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当中,胸部受伤的人,约占全部伤者的1/3,当车祸发生时,除了机动车的一部分锐气伤到自己,还有你平时携带的钥匙、钢笔等,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而车祸中猛烈的颠簸,很有可能使刺入胸部的锐气脱出,这时就会造成胸部的开放式伤口。
当我们发现伤者的胸部有一个严重的创伤,考虑这个伤口非常深,甚至你会发现,除了血以外还有血泡往外冒的话,那你一定要警惕,可能会产生创伤性的开放性的气胸。
车祸中胸部受伤导致开放式气胸。伤者会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这时如果不马上采取正确的急救方式,伤者随时会有死亡的危险,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人的胸壁和肺之间有一个隐蔽的腔隙,它叫胸膜腔,这个腔隙里面是没有空气的,那么当一个严重的创伤,这个伤口深,透过了胸壁,那么这个时候,这个胸膜腔就和外面的空气相通了,随着我们的呼吸运动,胸膜腔里面就会积攒大量的气体,那么这个气体越积越多,就会影响我们人的呼吸功能。
因此当发现车祸伤者胸口出现开放式伤口,并伴有呼吸困难时,我们应该找一个干净的纱布,填塞伤口,然后,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个大于伤口边缘5厘米的一个不透气的材料,比如说一块塑料布,放在伤口的最上面,用胶带将伤口使四周沾上,最后用长布条,将伤口处围紧,注意围紧时要吸气,给胸腔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当车祸发生时,发现伤者的胸部出现开放式伤口,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堵住伤口,将血止住,这样做,一,可以避免伤者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二,可以有效地避免开放式气胸,等到救护车到来以后,专业的医生将会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特别提醒:对于有伤口的伤员,应该先给予包扎,再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心肺复苏术只适用于无心跳无呼吸的重伤者。
头部外伤急救:
1、发现受伤者,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a取昏睡体位:即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b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摩。c若头皮出血时,用纱布等干净直接压迫止血。
2、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负伤者平卧,患侧向下。即左耳、鼻流出脑脊液时左侧向下,右侧流时右侧向下。如果喉和鼻大量出血,则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体位,以使其呼吸方便。
注意事项:
1、受伤后只有头痛头晕,说明是轻伤;除此外还有瞳孔散大,偏瘫或者抽风,那至少是中等以上的脑伤了。
2、脑外伤病人一旦出现频繁呕吐、头痛剧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那就决不可大意,应速送医院诊治。
3、受伤后如有脑脊液流出时,最好不要用纱布、脱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内,因为这样地引起感染。
骨折急救:
对于骨折伤者,单纯的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材,用硬板、硬纸板等包扎固定,大的骨折应用木板使身体保持笔直状态,防止骨折的再损伤;在搬动病人时使其身体保持水平,不能扭曲,防止拖拉脊椎受到损伤,使伤势加重。
出血急救:
因撞击可能造成头颈部或胸部外伤,车祸后最好先检查颈部是否出血,大量出血时最好用毛巾或其他替代品暂时包扎,同时用力按压出血创口上方的动脉血管,以免失血过多。如果伤员出现四肢大出血,立即用皮筋、绷带或皮带将靠近心脏端扎紧,以防失血过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扎得时间过长,应每隔一小时左右放松一次,以防伤员肢体因缺血坏死。若伤员出血量较少,可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捂住创口。
还有一种出血为内出血,主要是肝脾破裂所致。内出血时,伤员常会出现休克、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说话声音低沉等症状。这种情况应避免移动伤员,不得不进行移动时,动作一定要缓慢,距离越短越好。休克时,将伤员平放,给伤员喝一点热水,并抬高双腿,可以使血压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心跳呼吸停止急救: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可现场施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脑外伤症状的表现
一、轻微的脑外伤
可引起呕吐、面色苍白、易激惹或嗜睡,没有意识丧失或任何直接的神经系统体征。如果症状持续6小时以上或继续恶化,不管外伤是否严重,医生都应该进行评估并作进一步检查。 脑震荡是头部外伤之后立即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意识丧失。应该立即评估,因为这种神经功能障碍和意识丧失时间短暂。往往不能回忆外伤本身或事故前瞬间的事情,但常没有其他脑损伤的症状。
二、颅内出血和脑水肿。
脑外伤可引起脑挫裂伤、脑组织的撕裂伤或脑周围的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和脑水肿。比较常见的脑损害是弥漫(分布广泛的)的脑细胞的损伤。弥漫性脑损伤导致脑细胞肿胀,颅内压逐渐升高。结果,儿童可能丧失肌力或感觉,逐渐嗜睡或昏迷。这些症状暗示有严重的脑损伤,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害和难以恢复。脑水肿继续恶化,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结果使未受累组织被压向相反方向的颅骨,造成永久性损害或死亡。脑水肿的危险结果通常出现在外伤之后的最初48~72小时。
三、脑振荡综合症
脑振荡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30分钟内恢复。醒后病人对受伤当时情景和伤前片刻情况不能回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涣散,植物神经症状如皮肤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浅慢等。
四、颅骨骨折
如果发生颅骨骨折,大脑损害可能更严重。然而,经常出现有脑损伤而没有颅骨骨折,以及经常出现有颅骨骨折而没有脑损伤。骨折发生在颅后或颅底(底部)通常显示了碰撞的严重程度,因为颅骨的这部分是相当厚的。
脊柱骨折或致瘫痪
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意外情况,指的是身体的骨骼由于受到了外力伤害,或者患有骨质疏松疾病,而出现局部或全部断裂的病症,脊柱作为支撑身体的重要骨组织,一但由于高空坠落,车祸,等因素导致骨折之后,很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走到半途会特别疼痛,而且会看到明显的皮外伤,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大出血,而且还会伤害极度神经,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瘫痪。
由于脊柱中的椎管中有脊髓,我们都知道脊髓是连接大脑的,而且还是与身体的各种组织有很大的联系,其实简单点说将大脑发出的命令传达至全身,也可以将身体各组织的信息传递给大脑,脊髓对身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因为脊柱骨折而导致脊髓断裂,就会将大脑和身体完全割裂,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脊柱一旦骨折之后会导致患者瘫痪。
脊柱出现骨折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救治,受伤之后患者已经无法挪动自己的身体了,救援人员也千万不要随意挪动患者身体,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一定要做一下紧急处理,比如,及时止血,还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脊柱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而且还要注意急救要点,千万不能盲目。
医生可以在现场做好骨折患处的固定,最好使用担架,将患者抬上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脊柱骨折的患者,过程中千万不能背或者抱,而且在护送途中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做完手术之后,也要做好日常护理,一定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直到骨折的患处完全愈合,饮食方面也要多注意,可以多喝一些大骨头汤,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颅骨骨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颅骨是容纳和保护脑组织的器官,骨质较厚,一般小的暴力不会造成颅骨骨折,较大的暴力或作用点在颅骨薄弱区才会导致颅骨的骨折。预防方面,矿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头盔,严格遵守从业规范;在遭遇暴力时,应注意保护头部,特别是颞部。因颞部骨骼较薄,且有脑膜中动脉走行,这里骨折容易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引起急性的硬膜外血肿,出血量大,有出现脑疝的风险。
生长性颅骨骨折(Growing skull fracture, GSF)是颅骨骨折中较特殊的类型,常继发于婴幼儿急性分离性颅骨骨折后,发生率占婴幼儿颅脑损伤的0.05-1%。以头部囊性肿块、局部颅骨缺损、神经功能障碍和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早期预防非常重要。
对于急性颅脑外伤的病人,应在早期判断是否会进展为生长性颅骨骨折,如果有进展为生长性颅骨骨折的风险,应进行手术治疗。有文献报导,急性期婴幼儿分离性颅骨骨折的病人,若骨折线宽度大于3mm,同时在局部头皮中抽出血性脑脊液或破碎的脑组织,或MRI明确提示疝出物为脑组织者,说明硬脑膜已经破裂,是日后形成生长性颅骨骨折的病理基础,原则上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于伤后第3至5天行手术治疗,以预防生长性颅骨骨折的发生。
创伤性窒息介绍
创伤性窒息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创伤性窒息常见的致伤原因有坑道塌方、房屋倒塌和车祸等挤压。当胸部和上腹部遭受暴力挤压时,伤者声门突然紧闭,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两种因素同时作用引起胸内压骤然升高,压迫心脏及大静脉。由于上腔静脉系统缺乏静脉瓣,这一突然高压使右心血液逆流而造成末梢静脉及毛细血管过度充盈扩张,并发广泛的毛细血管破裂和点状出血,甚至小静脉破裂出血。
02创伤性窒息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创伤性窒息可能并存其他并发伤,如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脏挫伤及容易忽视的脊柱骨折。
当暴力作用于胸骨与脊柱之间时,应注意心脏挫伤的可能,怀疑有心肌损伤者,其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发生心源性休克,有的可有心绞痛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可从正常心电图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ST-T段的改变有研究者提出,怀疑有心脏挫伤者,应在ICU内进行监护,并间断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以免漏诊
创伤性窒息的预后取决于并发伤的诊断和抢救若未能对并发伤及时地进行诊断与抢救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若创伤导致颅内轻微的点状出血和水肿产生缺氧病人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昏迷头痛头昏等表现,意识障碍通过吸氧镇静,及时降低颅内压后神经系统症状可以很快恢复
儿童青少年胸部弹性好,不易发生骨折,但可使胸内压增高而发生创伤性窒息成人则容易发生骨折和创伤性窒息老年胸廓弹性差,较易引起骨折,但不易发生创伤性窒息,因此对成人创伤性窒息患者,特别要注意观察肋骨骨折及心脏挫伤的可能创伤性窒息虽然预后大多良好但因来势迅猛若受伤者为学龄期儿童如合并颅脑损伤者尚可出现颅内出血颅脑损伤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使患者丧失学习能力甚至使患者变成残疾人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一旦发生创伤性窒息特别是有合并伤的患者必须积极救治。
颅底骨折的诊断
颅底骨折多为颅盖骨折的延伸部分,大多为线形骨折,单纯发生的颅底骨折并不多见,骨折线可发生于1个或2个颅窝。产生颅底骨折大多发生于邻近颅底平面的直接暴力,也可发生于间接暴力,如坠落伤时臀部着地而发生枕骨大孔部骨折。由于颅底硬脑膜与颅前、中窝粘连紧密,不易于形成硬膜外血肿而易致脑脊液漏、颅内积气并可因此发生颅内感染;同时由于脑的大血管及颅神经均经颅底出入,所以颅底骨折时易于损伤上述结构;颅前、中窝起伏不平,当脑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位时,易与粗糙的颅窝表面进行摩擦和碰撞,不但造成严重的脑挫裂伤,而且额叶和颞叶底面的挫裂伤处易发生颅内血肿;另外脑干从枕骨大孔中穿过,所以颅后窝的骨折可并发有脑干的原发性损伤。
颅底骨折并发意识障碍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本组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包括车祸伤、坠落伤、打击伤等,伤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评分<8分,口、鼻、外耳道流血性脑脊液,若骨折损伤颈内动脉或海绵窦可引起口、鼻大量出血,颅神经损伤,生命体征变化,锥体束征及病理反射阳性。ct检查提示可有环池、颅内纵裂池积血,脑干点状出血,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病灶积气。
颅骨X线平片检查仅30~50%能显示骨折线,必要时行颅基位片,断层摄片或CT扫描等检查。颅底骨折并发意识障碍者病情较严重,其特点一是致伤暴力大,致使颅底骨折同时伴随的脑损伤也严重,患者昏迷程度深。二是颅底血管丰富,致伤后常造成患者口腔、鼻孔、外耳道的大量出血,短时间内可休克。这些特点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颅脑损伤后昏迷时间的长短为诊断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但并发休克的颅脑损伤单纯通过意识丧识的时间来判断显然是片面的,因为休克本身即可引起意识改变。当脑血流总量下降20%~30%时出现焦虑,下降35%~40%时出现忧郁,下降至50%时则出现昏迷。所以颅脑损伤后原发性昏迷未复苏而又继发于休克所产生的意识障碍,这一叠加作用成为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休克纠正后,部分颅脑损伤轻者好转快。
温馨提示:颅底骨折并发严重鼻出血是临床处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损伤部位及出血来源在严重鼻出血的情况下难以及时准确判明,患者往往因大量出血来不及救治而死亡。其出血来源可以是颈外动脉系统也可是颈内动脉系统或二者都有。行局部填塞及脑血管造影,迅速查明出血来源,栓塞出血动脉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救治过程中需进行气管内插管,吸除气道内血液,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快速输血,压迫颈动脉,必要时行颈动脉临时结扎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