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制黑附子的验方

制黑附子的验方

治白浊

熟附子不拘多少,研为细末,每服6克,加入三片姜、一碗水煮至六成,趁温服下。

第2步治月经不调

熟附子(去皮)、当归等份,每次以水煎服9克。

第3步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去掉皮和脐研为细末,用葱汁加面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服10丸,清茶送下。

第4步治久患口疮

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用醋、面调好贴在脚心上,男贴左脚,女贴右脚。第二天换下。

第5步治牙痛

附子31克(烧灰)、枯矾0.3克,共研为末,擦牙。

第6步治脚气肿痛

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第7步治月经不调

当归、附子(炮)各等份,研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八分,空腹温服。undefined

白附子和黑附子有什么区别 二者使用禁忌不同

白附子:阴虚血虚动风或者热盛动风者不宜使用,孕妇禁止使用,白附子生品不宜内服。

黑附子:孕妇禁止使用,黑附子不能和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等同时使用。黑附子内服需要通过炮制加工降低毒性方可使用。

制黑附子的临床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小孩发烧抽搐如何治疗

1、桂枝加附子汤:感冒发烧,头痛,出汗,怕冷,腰酸重,鼻鸣干呕。 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黑附子6,生姜3片(切),大枣2枚(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四剂。

2、麻黄理中冲剂:感冒发烧,头痛,身痛,骨节痛。无汗,喘。饮食难入。 麻黄7,桂枝8,炙甘草5,杏仁4克,白术5,党参5,干姜5,黑附子5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二剂。

3、加味小青龙汤:感冒被凉药误治,热退后咳嗽不止,饮食减少,痰喘。

麻黄7,细辛3,黑附子6,五味子4,陈皮4,半夏4,茯苓5,白术5,干姜5,炙甘草10,桂枝8,白芍3

四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四剂。(大人小孩同量)

4、桂枝二陈汤:感冒出汗,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痰。桂枝8,白芍8,炙甘草5,陈皮4,半夏4,茯苓4,生姜2片,大枣一个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四剂

以上就是关于小孩发烧抽搐如何治疗的一个介绍。当发现孩子的身体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做家长的一定要及时的给孩子进行治疗,其中中药是比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而且还可以在治疗的同时帮助孩子调理身体,这是很多西医都是做不到的。

白附子和黑附子有什么区别 二者药用成分不同

白附子主要成分:主要含粘液质、草酸钙、蔗糖、皂计、谷出醇、谷岿醇—D—葡萄糖昔、肌醇以及胆碱、尿嘧啶等。

黑附子主要陈飞:附子成分类似于川乌,主要含有多种生物碱,有乌头碱、异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川乌头碱、川乌碱、附子灵、北乌碱等。

黑附子的作用

功能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阴疽疮疡。其实附子功效、主治甚广,这样的概括远不能反映全貌。

性味归经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性状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剌舌。

【制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每 100kg盐附子,用甘草 5kg、黑豆10kg。

炮附片:取附片,照烫法(附录Ⅱ D)用沙烫至鼓起并微变色。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黑附子的作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在平时使用时候不要出现自行盲目使用的情况,一是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二是可能对身体有损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另外孕妇也不能使用,而且不能和半夏一起用。

制黑附子的禁忌

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用药,适当用量,过犹不及,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主要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又兴奋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制附子和制黑附子 是一种药吗

制附子和黑附子是一种药,制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别是炮制方法不同而命名不同,1.制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经盐渍、水漂、煮、炒等法炮制后降低毒性,称“制附子”2.黑附子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并拌上红糖、菜油,在烤炉文火烤制而成。黑顺片一般不去皮,色泽红黄但仍剔透。 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在食用黑色颜料中蒸煮而成。

白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别 二者毒性作用不同

白附子全株均有毒,又以块茎的毒件最大,皂昔为其主要毒性成分。生品的中毒量为1.5g-4.5g/d。白附子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痹作用。中毒后可表现为口舌发麻,四肢及全身紧束感,全身大汗,口渴舌干,心慌,躁动不安,后可出现诣语,呕吐,腹泻,额面青紫,终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黑附子的毒性反应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所引起,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成人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出现中毒反应。黑附子中毒事件较为常见,附子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人死亡。相关阅读:附子有毒吗

附子和附片有什么区别

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於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但现在上海地区种植乌头,在收割时不用原来种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种植后新繁殖的块根,作为药用。药店供应的乌头与附子,实为一物,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为乌头、附子两药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可见:是同种药材加工方法不同。

相关推荐

腰疼吃什么药好

寒湿型 【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2)

白附子的炮方法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炮方法 1、生白附子:除去杂质。 2、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lOO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每lOO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叶1~7(

核桃何首乌川芎代茶饮可治斑秃

方一: 侧柏叶若干。将上药阴干研末,和麻油涂之。 方二: 黑附子、蔓荆子、柏子仁各15克。将药共研为末,用乌鸡脂调和,捣研,使均匀,在瓷盒内密封百日后,凃脱发处。 方三: 生姜片、人参各30克。先将生姜皮焙干后与人参共研细末,用鲜姜切段蘸药末凃擦脱发区。 方四: 蝙蝠1只,石花生根15克。将药焙干共研细末,麻油调敷患处。 方五: 核桃30克,何首乌20克,川芎5克。将药打碎后开水泡,代茶饮。

炮姜的功效与作用 治出血证

炮姜性温,主入脾经,能温经止血,主治脾胃虚寒,脾不统血之出血病证,可单味应用,如《姚氏集验方》以本品为末,米饮下,治血痢不止;临床用以治疗虚寒性吐血、便血,常配人参、黄芪、附子等同用。若治冲任虚寒,崩漏下血,可与乌梅、棕榈同用,如如圣散(《证治准绳》)。

治疗腰肌劳损的偏方有哪些

1.外敷方:取当归、防风、牛膝、桂枝、赤芍、羌活、五加皮、威灵仙、艾叶各100g,将上述药材装入布袋中,用水煎煮,待温热后直接将布袋敷于患处,每日1次;取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穹、苍术、独活、羌活、威灵仙、土元、全虫、冰片各10g,细辛6g,红花15g,皂角9g,川椒30g。将上述药物烘干,研成细末,用生姜汁或酒调成膏状,敷于患处。 2.擦洗方:取伸筋草、海桐皮、独活、当归、钩藤各9g,乳香、没药、川红花各6g。将药材一起放入锅中,用水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液直接擦洗疼痛部位。每日擦洗2次,每次擦洗1

香附的相关配伍

1、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2、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3、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4、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5、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治疗腰痛的土方法

验方1:威灵仙15克,杜仲20克,猪腰子一对。将猪腰子剖开去血膜,再把药物碾碎后放入腰子内包紧。煮熟后去药渣,加作料吃腰子并喝汤。治腰肌劳损。 验方2:食盐500克,小茴香150克同炒,布包熨患处,冷却后可再炒,多次使用,治风湿腰痛。 验方3:醋糟500克,炒熟后布包敷患处。治腰肌劳损。猪肚一只,洗净切片,加杜仲15克。煮熟后加作料吃猪肝并喝汤。治肾虚腰痛。 验方4:黑豆64克,陈皮5克,续断10克,桑寄生15克,生姜10克。猪腰子一对,煮熟后加作料食用。治肾虚腰痛。 验方5:附子1克,透骨草20克,共碾

面部三叉神经麻痹怎么办

在治疗面瘫的诸多方中,首推宋代的《杨氏家藏方》之牵正散,本方由白附子、僵蚕、全蝎组成。方中白附子能入阳明,善治头面之风痰,僵蚕能驱络中之风,兼能化痰;全蝎祛风活络,长于止掣。三药合用,药简力宏,共奏祛风化痰通络之功。大凡后世诸多经验效方,皆根据面神经炎虚、风、痰、瘀的病理特点,在牵正散的基础上,变通组方,收到显著的疗效。选其要者介绍如下: ⑴八味蠲风汤:牛蒡子30g,白芷6~10g,白僵蚕10~15g,白附子8~12g,全蝎6~12g,天南星9~14g,丹参30g,黄芪30g。先煎牛蒡子1小时,然后余药同

附子生姜汤能喝吗

附子的简介 【通用名称】附子 【其他名称】【中药名称】附子(《本经》)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植物形态详"川乌头"条。 【药材】①盐附子,呈圆锥形,长约5~8厘米,直径约3~4厘米。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满,周围生有瘤状隆起的分支,习称"钉角",表面灰黑色,被盐霜。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具不整齐的筋脉或中心有小空隙,其中充满盐霜。无臭,味咸而麻辣。以个大、坚实、表面起盐霜者为佳。 ②黑顺片,又名:黑附子(《简要济众方》)。呈不规则形的纵切片,上宽下窄,周边

附子的治病验方

治白浊 熟附子不拘多少,研为细末,每服6克,加入三片姜、一碗水煮至六成,趁温服下。 治月经不调 熟附子(去皮)、当归等份,每次以水煎服9克。 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去掉皮和脐研为细末,用葱汁加面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服10丸,清茶送下。 治久患口疮 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用醋、面调好贴在脚心上,男贴左脚,女贴右脚。第二天换下。 治牙痛 附子31克(烧灰)、枯矾0.3克,共研为末,擦牙。 治脚气肿痛 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治月经不调 当归、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