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基底细胞癌

什么是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源于皮肤或附件尤其是毛囊的基底细胞,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附属器肿瘤由原始上皮胚芽细胞发育而来,本病为分化最高的恶性附属器肿瘤,多见于面色较淡的人及头面等曝光部位,说明长期日晒与本病的发病密切有关,其他如砷剂,大剂量X线照射,煤焦油衍生物,烧伤,瘢痕和慢性炎症(窦道,小腿溃疡,汗腺炎等)均为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免疫减弱的患者,可能由于细胞中介免疫受损和增加对致瘤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了发生基底细胞癌的危险性,患者的免疫系统影响着此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如致癌病毒,可被伴随着的免疫抑制所加强,器官移植的患者发生基底细胞癌比正常人高10倍以上,而在这些损害里发现疱疹病毒样DNA序列,某些组织学类型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更多见如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在免疫抑制患者中,要比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常见,表浅型基底细胞癌则多见于糖尿病和(或)慢性肾功衰竭以及感染HIV的患者,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素性干皮病,Rasmussen综合征,Rombo综合征,Bazax综合征和Darier病,使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增高。

本病的发生多与暴露部位的皮肤受外界因素刺激损害有关:

1.日光长期暴晒 本病好发于头皮,面部等暴露部位并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即是证明,因日光中的紫外线侵害人体,会导致细胞内DNA损伤和其修复能力的破坏而致皮肤癌,据国外统计,白色人种较有色人种易患皮肤癌,这与皮肤内的黑色素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有关,地球上空臭氧层变薄,形成臭氧洞,导致过多紫外线照射,可造成皮肤癌患者的增加。

2.过量放射线照射 在慢性皮炎的基础上,受到过量的放射线照射,可诱使皮肤发生癌变,Anderson(1951)和Traenkle(1964)发现本病往往在慢性放射性皮炎的基础上发生,他们报道放射线工作者因长期少量X线接触而发生的放射性皮炎处产生基癌,Sarkany(1968)发现扁平苔藓和脊椎炎患者因照射X线而在背部皮肤上发生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和恶变前纤维上皮瘤,潜伏期为11~28年,照射的剂量为154.8~2 289.8mC/kg(600~8875Rad)。

3.化学物质刺激 长期接触无机砷(如复方亚砷酸钾溶液)或饮用含砷较高的饮水或食物等易患基底细胞癌,1963年Shu等统计,台湾在含砷较高地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率约占11%,由砷引起的皮肤癌,好发于身体的非暴露部位和手掌,并通常是多发性的。

4.物理性因素 皮肤癌亦可在不稳定的萎缩性烧伤后瘢痕上出现,慢性溃疡或窦道,慢性肉芽肿,慢性骨髓炎,上皮瘤样增生,寻常狼疮,扁平苔藓,麻风等经久不愈,在10余年或数十年后亦可能发生癌变,偶见单纯性创伤如种痘处发病者。

5.其他因素 某些错构瘤如皮脂腺痣,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以及恶变前纤维上皮瘤易发生基底细胞癌,甚至皮肤纤维瘤上方的表皮亦可发生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为你介绍有效的治疗方法

1.外科手术切除

对损害在凹凸不平的特殊部位或侵袭性溃疡很深,不宜做其他治疗时,可做外科手术切除和植皮治疗。

2.X线照射

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比较敏感,而且无痛苦,患者乐意接受,最适于高龄老年人。

3.电烧术

对于早期较小的基底细胞癌,可做电烧术予以彻底烧除,但愈后会留瘢痕。

4.锐匙刮除术

有报道用锐匙刮除治疗基底细胞癌,5年以上未复发,而且美容效果极佳。

5.液氮冷冻

液氮达-195℃有极好的破坏作用,对小面积的基底细胞癌可做液氮冷冻治疗。对于大面积的基底细胞癌也能做冷冻治疗,但愈合时间较长。

6.激光治疗

有人采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基底细胞癌取得极佳疗效。它愈合快速,术后痛苦较轻,但会留下瘢痕。

7.外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常用于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细胞毒药物有5%氟尿嘧啶,它可以将基底细胞癌完全破坏,但用药甚为痛苦,而且必定会发生红肿等刺激反应。

8.新方法

(1)维A酸类

虽然有不良反应和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但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用维A酸类治疗是有希望的。

(2)免疫疗法

近来有许多报道用α-2a干扰素做局部注射免疫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

(3)光动力学治疗

光动力学治疗是全身用血卟啉衍生物或双血卟啉之后再用可调的染料激光(波长为630nm)照射。它用来治疗基底细胞癌效果很好,肿瘤的部分和完全根治率分别为44%和82%,主要不良反应为光敏感。

(4)化学治疗

局部外用氟尿嘧啶可以成功地治疗多发性表浅性基底细胞癌,而且还可以预防继续发生。全身性化疗药物用于治疗大的和侵袭性非转移性基底细胞癌。用顺铂和阿霉素合并或不合并放射性治疗多数是有效的。采用博来霉素治疗也有不同的疗效。

外阴基底细胞癌的饮食

外阴基底细胞癌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肉300克、鲜河鱼1条(500克)、白萝卜1个。 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滚水中,同切片的萝卜煮15分钟,汤和萝卜弃之。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约为锅容量的2/3)、葱、姜、酒,煮至熟透。若汤太少可加适量开水。将鱼用豆油煎透后,放入凌晨肉锅内煮30分钟。汤中加盐、香菜、蒜苗、葱末,即成美味可口的羊鱼鲜汤。主要用于外阴基底细胞癌术后的调养。

2、鹌鹑蛋20个、洋葱半只、胡萝卜80克、芦笋80克、香茄4个、青椒1只。 蛋煮熟运用壳。蔬菜切成小块。胡萝卜煮至刚熟。碗中依次放入汤料200毫升、砂糖40克、醋45毫升、酒15毫升、番茄酱20克、麻油5毫升、杰粉10克、调成料汁。锅中放油30毫升,烧熟后投入蛋和蔬菜秒炒,倒入料汁略煮一下即可食用。主治外阴基底细胞癌慢性出血所致贫血。

外阴基底细胞癌吃那些对身体好?

(1)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桃子、荔枝、马齿苋、鸡血、鳗鱼、鲍鱼、蟹、鲎、沙丁鱼、文蛤、玳瑁。

(2)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

(3)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4)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桃、蟹、石龙子、针鱼。

(5)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紊乱。

(6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病人,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7)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防止放射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迟细胞衰老;维生素b1可促进病人食欲,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症状。基底细胞癌饮食应多吃含上述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芝麻油、谷类、豆类以及动物内脏等。

(8)放疗和化疗的病人,一般宜进食凉食、冷饮,但有寒感的病人,则宜进食热性食物。

外阴基底细胞癌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5)忌公鸡、鹅等发物。

(6)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基底细胞瘤如何鉴别

鉴别诊断需要密切结合病史注意各个发展阶段的病变特点。对于疑难病例需要活组织切片检查,才能最后确定诊断。

1、与鳞状细胞癌的鉴别,有以下几点可供参与:

(1)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比基底细胞癌为高,进展也较快。对病程缓慢的病变应首先考虑基底细胞癌,反之,病程短,发展快,成菜花样生长的肿块,要先考虑鳞状细胞癌。

(2)在两种肿瘤都有溃疡形成的情况下,首先是基底细胞癌的溃疡外表引人注意:硬底、基底较浅而平,边缘参差不齐,内卷。而鳞状细胞癌的溃疡则常深浅不一,基底高低不平,边缘比较饱满,甚至外翻。

(3)基底细胞癌含有色素的百分率比鳞状细胞癌者为高,对含有色素的病变,除色素瘤外,要先考虑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结节表面因含有大量的角化物质,所以颜色一般不发黑。

(4)基底细胞癌基本上不转移。鳞状细胞癌可以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前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故有淋巴结转移时,则要考虑鳞状细胞癌。

2、与恶性黑瘤的鉴别的鉴别:恶性黑色素瘤病程较短,发展较快。病变附近色素弥漫,血管充盈,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巨大肿块。表面有细小裂痕出现,病变很小时即有血水流出。

皮肤癌的临床表现

皮肤恶性肿瘤有相对容易出血的特点,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1.鳞状细胞癌

可由角化病、黏膜白斑及其他癌前疾病转化而来。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乳状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合并感染有黏稠脓液,伴恶臭、疼痛。鳞状细胞癌的恶性度较高,较易转移,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2.基底细胞癌

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多单个发生,好发于面颊部、鼻梁及鼻两旁,该肿瘤不疼不痒,常无自觉不适,基底细胞癌虽然是恶性的,但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袭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袭性溃疡。根据其形态和病理变化,可将基底细胞癌分为4型,即结节溃疡型、色素型、硬瘢状或纤维化型和浅表型。

3.恶性黑色素瘤

是恶性度很高、转移很快的皮肤癌。中国人皮肤中的色素较多,对紫外线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同时比较注意防晒,因此恶性黑色素瘤在中国比较少见。由于黑色素瘤是黑颜色比较容易发现,所以如果在指甲、甲床、脚心、手心或身体其他部位发现黑色的斑,近期内明显扩大,并容易破溃,或半个指甲发黑,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4.湿疹样癌

常发生在女性单侧乳房。症状与湿疹相似,呈红色或暗红色的皮肤改变,表面易有渗液或渗血,初发时多在单侧乳晕部,以后缓慢发展,有的乳头可以有溢液。易误诊为湿疹。中年女性、久治不愈的单侧性乳房湿疹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皮肤癌有哪些类型

皮肤癌主要有三类型,三类型都可能是过分暴露于太阳光下所致,这至少是成因之一。来自太阳光的紫外线能够破坏皮肤细胞的遗传特性,导致癌前变化和癌细胞的生长。显而易见的是,皮肤的最表层是首先受到侵害的部分。三种主要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或侵蚀性溃疡)、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瘤,均见于称为表皮的皮肤表层。

三类皮肤癌中最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若不及早治疗,会引起局部组织糜烂,但是不会扩散到身体 其他部位。鳞状细胞癌得不到适当治疗,则会扩散。尚幸这两类皮肤癌生长速度缓慢,几乎所有病例均可治愈。鳞状细胞癌有时见于绝经后妇女的外阴,那就比较难以处理。

基底细胞癌如何避免

1.因日光照射是诱发基底细胞癌的因素,所以平时尽量不在或者少在日光下长时间停留,如必须外出应注意防晒,做好保护措施。

2.化学物刺激也会诱发基底细胞癌,因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石油、沥青、焦油及砷等化学物质,能有效预防基底细胞癌。

3.其它慢性疾病也可引发基底细胞癌,积极治疗皮肤慢性病症,如溃疡、炎症、烧伤疤痕、日光性角化症、脂溢性角化症、皮肤白斑等也是切断诱因的方法之一,也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的态度。

如何治疗基底细胞瘤

基底细胞癌为我国最常见眼睑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约占眼睑恶性肿瘤的90%及眼睑肿瘤的29%。光化学损伤是基底细胞癌与其他大多数皮肤表皮肿瘤发生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组织学上,基底细胞癌是由小的、形状规则的坚固小叶构成,细胞嗜碱性,胞浆缺乏。好发于下睑近内眦部。初起时为小结节,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因富含色素,可被误认为色素痣或黑色素瘤,但它隆起较高,质地坚硬,生长缓慢。

患者无疼痛感。病程稍久肿瘤中央部出现溃疡,其边缘潜行,形状如火山口,并逐渐向周围组织侵蚀,引起广泛破坏。它罕有转移,如发生转移,最常转移至肺、骨、淋巴结、肝、脾和肾上腺。有报道发生转移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6年。

治疗

此肿瘤对放射治疗敏感,因此应早期切除后再行放射治疗。由于癌细胞通常向四周浸润,超出临床上显示正常边缘以外,手术切除范围应足够大,最好应用冰冻切片检查切除标本的边缘。

皮肤癌早期症状图片 皮肤易出血

正常的皮肤是柔韧具有弹性的,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如果皮肤只要受到轻微的刺激就会出血,那就要引起警惕了,因为一般的皮肤疾病多数无此特征的,这可能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早期症状。

相关推荐

基底细胞癌患者有哪些表现

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30岁后,70岁为高峰,好发于头面部,尤以鼻,眼睑及颊部最为常见,基本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半球形,蜡样或半透明结节。 85%患者发生于头颈曝光部位,掌跖和黏膜罕见,皮损通常单发,但亦有发生数个甚至多数者,基底细胞癌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略呈隆起,淡黄色或粉红色小结节,仅有针头或绿豆大小,呈半透明结节,质硬,表皮菲薄,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但无疼痛或压痛,病变位于表皮深层者,表面皮肤略凹陷,失去正常皮肤的光泽和纹理,经数月或数年后,表现出现鳞片状脱屑,以后反复结痂,脱屑,表现溃烂,渗血,当病灶继续

基底细胞癌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西医治疗 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低,罕见转移,因此治疗的重点在局部病变的处理上。治疗应根据年龄、皮损大小和部位加以考虑。理想的疗法切除或切除植皮。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进行X线放射疗法、电灼、冷冻、激光、刮术以及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5-Fu)软膏等局部治疗。 (1)手术疗法:基底细胞癌的常用治疗方法,对直径2cm者,治愈率为90%。术前应尽可能根据体检及X线平片、CT扫描和MRI等检查结果,估计癌肿的范围和侵犯层次。 ①切除广度:对病程长,癌肿较大者,切除范围应超过癌肿边缘1cm;对复发性癌肿切

皮肤癌一般多久能查出

要预防皮肤癌一定要自查,如果发现不对称形状不对称的痣要警惕,如果表面又不平滑者要引起注意.边缘粗糙,有时还会有裂缝,这与正常的黑痣边缘平滑刚好相反.颜多具有混合色,特别混有棕色或墨黑色,有时也混有红、白及蓝色.暴露于阳光的部位,诸如头、颈、手背、胸、背部等,如系突性生长物,且长久不消失,此时便要对此引起注意。对长久不消失的暗疮也应提高警惕。 如果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来说,绝大部分长在暴露部位,如头皮、面部、手背上。皮肤癌一般不疼不痒,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皮肤癌有一个特点,就相对容易出血,假如你洗

伤口难愈合什么原因呢

一个伤口或溃疡超过8周都不愈合,就要往另外的方向考虑,一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造成伤口不愈,二患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造成局部血管阻塞、循环不佳,三怀疑否有恶性肿瘤。 基底细胞癌和阳光照射有关。中老年人的基底细胞癌多发于脸部、耳朵或颈部等容易晒到的地方,但年轻人的基底细胞癌则好发在不常晒到太阳的地方,因此只要皮肤上有黑色凸起物,或长期不能治愈的慢性皮肤溃疡,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做具体的检查,看自己的血检指标等,以免贻误病情。 除此之外,我们要防患于未然。首先戒烟限酒,烟酒极酸的酸性物质,易导

几种常见皮肤癌的症状

1、基底细胞癌:开始为皮肤上长出的黄豆大小的疙瘩,质地比较硬,边缘稍隆起,中心稍洼下去一点。多单个发生,好发于面颊部、鼻梁及鼻两旁,该肿瘤不疼不痒,常无自觉不适,因此常不为老年人注意。但若不治疗, 肿瘤将慢慢增大,触之容易破溃、出血。基底细胞癌虽然恶性的,但一般长得很慢,而且一般不发生转移。 2、鳞状细胞癌:这种癌与基底细胞癌不同,鳞状细胞癌患者之前的皮肤基础往往都不太好,比如皮肤因经常受到强烈日晒,老化现象明显,皮肤纹理粗厚,表面粗糙,有的有日光性角化症改变。又比如有的以前曾患肿瘤,作过放射治疗,皮肤

皮肤癌有哪几种类型

症状 1、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作者遇一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2、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

鳞状细胞癌能活多久

鳞状细胞癌亦称皮样癌,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皮肤和结膜交界处的睑缘其多发部位。此类癌肿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者为高。发展较快,破坏也较大。即可破坏眼部组织,侵入副鼻窦或颅内,又可以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耳前或颌下淋巴结,甚至引起全身性转移。 鳞状细胞癌皮肤表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眼睑恶性肿瘤的8%。多见于50岁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眼睑皮肤结膜交界处的皮肤棘细胞层。开始呈结节 状,与基底细胞癌很相似,但角质丰富,随肿瘤之发展,可出现疼痛,特别当肿瘤侵及眶上、下神经时。 鳞状细胞癌

为什么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易患上皮肤癌

皮肤癌主要分为三类: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以及黑色素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长期的阳光照射的结果,黑色素细胞癌否由长期日晒所造成仍然个争议,很多皮肤科医生仍然建议病患减少阳光曝晒,并且使用防晒来避免黑色素细胞癌。 科学家相信,复制中的皮肤细胞若暴露在紫外线UVA和UVB之下,会使DNA的排列错乱而造成突变,突变的细胞将无止境地复制。很幸运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若早期发现,治疗上相当的容易,很少致人于死地,但黑色素细胞癌则一种危险且致命的皮肤癌。 《流行病学杂志》有一篇文章指出皮肤癌人类

皮肤癌的种类什么

1)基底细胞癌:真皮内有边界明显的瘤细胞群,胞核较正常稍大,呈卵形或长形,胞浆少,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间无间桥,因此,像很多细胞核密布在一个共 同浆液中,细胞核染色无显著差异。有时可见细胞多核或核深染或呈不规则星状核。瘤细胞群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在最外层排列成栅状的栓状细胞,瘤组织周围常可 见到许多幼稚纤维母细胞及成熟的纤维细胞混杂一起。基底细胞癌间质含有粘蛋白,在制作切片时间质收缩,使间质与肿瘤团块边缘呈裂隙状分离,对本病诊断有一 定意义。在组织病理学上基底细胞癌可分为分化型与未分化型两大类。未分化型可表

皮肤癌有哪些表现

1.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2.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