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穴位瘦手臂
敲打穴位瘦手臂
1、按摩淋巴
将一只手臂向上举起,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臂按摩举起手臂的肌肉部分。对手臂淋巴穴进行二十秒的按摩。
2、按摩腋下
加强手臂内侧脂肪的燃烧,用指腹轻捏腋下,10秒钟内保持按捏的速度与力度。
3、按摩手臂关节
保持手臂弯曲,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手掌稍微用力顺着关节向下按摩至腋下。
4、按摩小拇指根部
呼吸要均匀,将两只手臂伸直,紧贴着耳朵,这时候在按摩小拇指根部位置,持续时间为五秒钟。
瘦手臂穴位如何按
阳池穴:位于手背部。将手腕背曲后,可见到腕部有一粗大的皱纹,阳池即在其中央,它也常被称为散热的穴位。一般宜用对侧手的拇指肚按压。
曲池穴:位于屈肘时出现的皮皱的前端。压迫时会引起强烈疼痛,指压时应将肘关节屈曲并靠近身体,使肌肉松弛,有利于刺激的传导。左右各10次。这个穴位针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大陵穴:位于手腕内侧皱纹中央。宜用拇指按压,每2-3秒略停,必须有节奏的进行。
阿是穴:手臂自然下垂最高处的压痛点,这个穴位可以畅通气血,分解脂肪,针对手臂松弛粗壮,能起到收紧和纤细手臂的作用。
手三里:弯曲手肘成直角,肘横纹下2寸处,常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起到调节大肠功能和改善其周围气血供应的双重作用。
体虚怎么减肥
1、刮痧瘦腿
瘦腿穴位: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
工具:牛角刮痧板或者经络刷都可以。
做法:每个穴位刮100下,两条腿对应的穴位刮完再刮下一个穴位。
刮砂不用一定要遵循静脉来刮,也可以哪里痛刮哪,比如颈部腰部等。可以拍打关节来出砂,拍前抹上刮痧油,于关节相距15厘米左右拍打,声音为清脆的,拍出砂为止,肘窝甚至可以拍出砂包。除了包保健治疗刮痧,还可以美容刮痧,一般是在连上刮,刮前抹上按摩膏,从中间向两边刮,从上向下。不出砂。
2、敲敲胆经
胆经是腿的外侧一直到脚,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让人体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最好的吸收,为人体造血准备足够的材料。
平坐,坐在一个凳子上将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面翘起二郎腿,用自己的拳头自由落体的敲打,也可以用棍棒来敲。从屁股开始敲,沿大腿外侧一直敲到膝盖。反之也是如此,屁股到膝盖四个穴位敲完这样算一下,每天敲50下。
3、刮刮肝经
肝经是大腿内侧,你可以洗澡的时候刮,用肥皂水浴液帮助润滑,半握拳,四指并拢,用第二关节“刮推”从大腿根部向膝盖方向刮,别刮反了。眼白发黄的朋友更加要天天做。
晚上11点之后不要刮肝经,也不要按摩肝经的穴位,容易肝火太盛导致失眠。
4、刮刮手臂
从上往下,手臂的正面反面前面后面四条区域,从上面肩部挂到手指,最好顺便刮刮手指啊,具体的经络名称可以再人体经络图上自己看,大肠经,三焦经,其实搞不清楚也没关系,总之面面俱到,全部都能刮到的。
按摩经络帮你全身排毒
1、小肠经:手臂减肥
小肠经由眼角内侧半寸处的晴明穴开始,经由脸颊、脖子,贯穿手臂,止于小拇指指尖。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就会出现松松的肉肉。
要点:把手举起来,用手指肚捏手臂内侧,以微有痛感为佳。
2、大肠经:帮你排毒
大肠经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经过脖子,贯穿手臂,止于食指指尖。经常敲打大肠经,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新。
要点: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5点到7点,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
3、心包经:贪吃不胖
从乳头外侧一寸的天池穴开始,到中指指尖末端,为心包经。心包经的始端在心脏外围,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犯时,心包挡在心脏前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要点: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运行时间,在晚饭后敲打心包经。
4、胃经:白里透红
如果脸上突然起了皱纹,很可能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要点:胃经的最佳敲打时间是早7点到9点。
5、肺经:皮肤润滑
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到拇指内侧端止,为人体肺经。“肺主皮毛”,经常敲打肺经的同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进水量,就能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
要点: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此时敲打效果最好。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
地机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地机穴按摩方法
先找到 小腿肚的腓肠肌内侧,然后用大拇指对准地机穴进行按揉,也可以将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先自上而下,再直自下而上按摩穴位,还可以用按摩棒按揉穴位或适当敲打穴位周围的肌肉,按揉的程度,以出现酸痛感为佳, 每次按揉20次左右,每天2-3次。
按什么穴位瘦手臂
1、按阿是穴瘦手臂
手臂自然下垂最高处的压痛点。
作用:畅通气血,分解脂肪,针对手臂松弛粗壮,能起到收紧和纤细手臂的作用。
2、按曲池穴瘦手臂
弯曲手肘成直角,肘弯横纹尽头处。
作用:针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3、按手三里瘦手臂
弯曲手肘成直角,肘横纹下2寸处。放下手臂,由外向内按摩至肘部,最后按压住手肘内侧的三里穴,保持15秒钟。
作用:起到调节大肠功能和改善其周围气血供应的双重作用。
中医艾灸敲打穴位治遗尿
中医学认为,肾气不足,膀胱约束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是造成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多数遗尿患者夜间熟睡不易唤醒,即使唤醒也常处于神识模糊的状态。因此治疗上宜用醒脑开窍和温补肾阳的治疗方法。根据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的理论,选用督脉上的穴位,可温补人体的阳气,另外选用头皮上的其他穴位,可醒脑开窍。
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取督脉上的百会穴(在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以及此穴旁开1寸处,从前向后的纵向线,用手指尖在这些部位敲打。每个部份各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以上治疗部份正处于大脑皮层尿便中枢的投射区,刺激此处有助于提高尿便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对脊髓排尿反射的控制,从而防治遗尿。除了敲打头皮,还可以采用艾灸法:将艾条点燃之后在以上部位温灸,以局部感觉温热,而又不会被烫伤为宜。每次灸10分钟,每天1次即可。有温补活血的功效。
预防衰老秘方知多少
敲头与梳头:用10根手指肚敲击整个头部,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反复敲击两分钟,然后用10根手指肚梳头两分钟,也是从前发际到后发际(一定不能用指甲)。头上的经络众多,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穴位则有好几十个。敲、梳以后,通常可以看到满指油污,这是头皮内的污浊从穴位和毛孔排出了。如果想加强疗效,可以用手掌将两耳堵住,用双手食指和中指弹拨后脑,这在古书中叫作“鸣天鼓”,最能怡神健脑。经过这番“推敲”,经络无阻,血管畅通,何愁头发不浓密乌黑呢?
面部皮肤的保养:先用10根手指肚轻轻敲击整个面部,额头、眉骨、鼻子、颧骨、下巴要重点敲击。再用左手掌轻轻拍打颈部右前方,右手掌拍打颈部左前方(手法一定要轻)。然后右手攥空拳敲打左臂大肠经(大肠经很好找,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最后换过来左手攥空拳再敲打右臂,每边各敲打一分钟(从上臂到手腕,整条经都要敲)。敲打大肠经是因为这条经直通面部两颊和鼻翼,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部位长斑生痘。
此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经络——胃经,也要敲打。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一直敲到脚踝,胃经敲打可稍用力。面部的供血主要靠胃经,所以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供血是否充足所决定。有人脖子上的皮肤松皱了,影响美观,其实这不过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的。只要坚持敲打大肠经和胃经,很快就会有惊人的改观。
手少阳三焦经经络示意图 按摩三焦经的方法
抬起左前臂,微微屈肘,掌心向下,右手攥空拳,从左手无名指末端开始沿手背到腕部进行敲击,然后沿前臂外侧尺骨和桡骨之间上行至肘尖,由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敲击,到达肩部,然后换成四指指腹沿建后侧敲至锁骨上窝,再从锁骨上窝处沿颈外侧向上轻敲至耳后,耳上方,面颊,直至眉梢凹陷处。
三焦经在头部的穴位较多,可以用手指揉按的方式代替敲打。
结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1、结肠炎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约10厘米处。先用保健锤对足三里穴进行敲打,先敲打150下;然后用拇指按压100下。每天早晚各按压1次。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对慢性腹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结肠炎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养心安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凹陷处。
3、结肠炎按摩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约1分钟。按摩太溪穴能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4、结肠炎按摩大肠俞穴
位于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腰部的大肠俞约2分钟。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5、结肠炎按摩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6、结肠炎按摩大巨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7、结肠炎按摩内关穴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8、结肠炎按摩天枢穴
取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行气解郁、和胃降逆。
9、结肠炎按摩小肠俞穴
取穴:位于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处,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骶部的小肠俞。
功效:清热利湿、和中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