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动脉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平片:
(1)降主动脉中下段或全段普遍内收,内收段常伴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
(2)降主动脉边缘不规则,明显者呈波纹状,或见于内收段或单独存在。
(3)主动脉弓降部扩张,边缘不规则。
(4)病变部位钙化,见于青少年者意义大。
(5)心脏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多为以左室为主的轻至中度增大。
(6)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及分支者,患肺可见一侧或区域性肺缺血征象。
2、血管造影:
(l)管腔粗细不均、边缘比较光滑的向心性动脉狭窄和阻塞。
(2)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形成。
(3)以腹主动脉、胸降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肾动脉为其好发部位。主动脉分支病变多累及开口部或近心段,局限性狭窄、阻塞多见。侵犯主动脉的狭窄,病变多较广泛。
(4)本病常为多发病变,可表现为不同组合。
3、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
是反映本病病变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疾病活动时血沉增快,病情稳定血沉恢复正常。
(2)C反应蛋白
其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为本病病变活动的指标之一。
(3)抗链球菌溶血素
“O”抗体的增加仅说明患者近期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本病仅少数患者出现阳性反应。
(4)抗结核菌素试验
我国的资料提示,约40%的病人有活动性结核,如发现活动性结核灶应抗结核治疗。对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的病人,要仔细检查,如确认有结核病的可能也应抗结核治疗。
(5)其他
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增高或血小板增高,也为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可出现慢性轻度贫血,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比较少见。
肺动脉高压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肝功能与肝炎病毒标志物、HIV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动度、BNP或NT-proBNP。
2.心电图
提示右室超负荷、肥厚和右房扩张。
3.胸片提示
肺动脉高压的征象有:右下肺动脉横径≥15mm,肺动脉段突出≥3mm,中央肺动脉扩张、外周肺血管丢失形成“残根征”,右房、右室扩大,心胸比增大。
4.超声心动
用于估测肺动脉压力,排除其他病因,如先心病、瓣膜病等,还可评价右心功能、判断预后。
5.肺功能测定
用于明确气道和肺实质病变,重点参考一氧化碳弥散能力。
6.肺通气/灌注扫描
帮助判断有无肺栓塞。
7.高分辨率CT和增强CT
提供更详细的肺实质和肺血管影像学信息。
8.磁共振成像
能直接评估右室形态、大小和功能,也能无创评估部分右心血流动力学特征。
9.多导睡眠监测
用于排除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10.心肺运动试验
可评价心功能、气体交换能力,最大氧耗量和EqCO2可用于预测预后。
颈动脉斑块检查
1.多普勒超声
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硬化病变的筛查及随访。不仅可以显示斑块的部位和大小、管腔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还能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并可对斑块进行形态学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正常IMT应小于1.0mm,IMT在1.0~1.2mm间为内膜增厚,大于1.2mm为斑块形成。其中,软斑、扁平斑和混合斑属于不稳定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另一项无创检查手段,可显示颅内外动脉的狭窄部位、程度、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是否有侧支循环开放等,经常与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术后评估。
3.CT血管造影(CTA)
CTA对颈动脉狭窄的判断准确性高于多普勒超声,但对斑块的形态学显示欠佳,目前广泛应用于狭窄的诊断,可作为术前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4.核磁血管造影(MRA)
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重建颅内动脉影像,对狭窄程度较重的病变判断敏感性高,但价格相对较高,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假牙、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者禁行此检查。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详细评价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侧支形成情况,但因属有创操作、价格昂贵、风险较高,临床上很少单纯用于检查。
动脉硬化检查
客观的讲,血管应从功能与结构两方面来评价。功能为血管的弹性情况,结构为血管的狭窄情况。现有一种最新的无创检查动脉硬化的方法可同时测量两个指标:ABI踝臂指数、PWV脉搏波传导速度。
1、实验室检查
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性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病人多有脂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血总胆固醇增高、LDL胆固醇增高、HDL胆固醇降低、血甘油三酯增高、血脂蛋白增高、载脂蛋白B增高、载脂蛋白A降低、脂蛋白增高、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90%以上的病人表现为Ⅱ或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2、血液流变学检查。往往示血粘滞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可增高。
3、X线检查。除前述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外,选择性或电子计算机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或动脉瘤病变,以及病变的所在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助于确定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选择施行手术的方式。
4、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四肢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情况。
5、血管内超声和血管镜检查则是直接从动脉腔内观察粥样硬化病变的方法。
6、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心、肾组织的血供情况。
7、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负荷试验所示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8、其它:肢体电阻抗图、脑电阻抗图以及脑电图、脑X线、电脑化X线或磁共振断层显象有助于判断四肢和脑动脉的功能情况以及脑组织的病变情况。
静脉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深静脉血栓形成各种诊断 诊断复发一般较差不困难继续,可利用以下的诊断技术方法:
1、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2、超声: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好转见到结论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经验,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领导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个月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服务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3、放射性核素健康检查: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儿童诊断,与超声波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诊断已经的特异性较差为人,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4、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RG): 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带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穷人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水平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多亏明显降低。
5、深静脉造影 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开始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咨询。
浅静脉血栓形成大德诊断较容易,局部出院症状体征较明显。
脑部动脉硬化做什么检查
脑动脉硬化的检查,辅助检查主要包括看颈动脉彩超,可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及溃疡,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等。
第二个是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来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测量脑血管外周阻力,特性阻抗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第三个是CT和MRI,就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
动脉硬化应该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性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病人多有脂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血总胆固醇增高、LDL胆固醇增高、HDL胆固醇降低、血甘油三酯增高、血β脂蛋白增高、载脂蛋白B增高、载脂蛋白A降低、脂蛋白(α)增高、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90%以上的病人表现为Ⅱ或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2)血液流变学检查
往往示血粘滞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可增高。
(3)X线检查
除前述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外,选择性或电子计算机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或动脉瘤病变,以及病变的所在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助于确定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选择施行手术的方式。
(4)多普勒超声检查,
有助于判断四肢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情况。
(5)血管内超声和血管镜检查
则是直接从动脉腔内观察粥样硬化病变的方法。
(6)放射性核素检查
有助于了解脑、心、肾组织的血供情况,
(8)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
及其负荷试验所示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7)其它
肢体电阻抗图、脑电阻抗图以及脑电图、脑X线、电脑化X线或磁共振断层显象有助于判断四肢和脑动脉的功能情况以及脑组织的病变情况。
腹主动脉瘤要做哪些检查
1.腹部平片: 腹部正侧位片有67%~75%患者腹主动脉壁可有钙化影,并且有2/3的病人可通过其钙化的影像来粗略的判断动脉瘤的大小,但阴性的病例也不能否定腹主动脉瘤的存在。
2.超声检查
(1)二维超声:
①夹层动脉瘤声像特点:纵断面显示腹主动脉外径较正常增宽,呈双腔(多数情况下假腔宽于真腔) ,横断面显示呈双环状,内环为细而弱的内膜回专用,随血管搏动而摆动,有时可见内膜中断。
②假性动脉瘤声像特点:在腹主动脉旁可见搏动性肿物,边界清晰,其内为无回声区,无明确囊壁回声,该无回声区与腹主动脉之间有通道;而腹主动脉壁和管腔内无明显异常,瘤体仅以破口与腹主动脉相通 。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①夹层动脉瘤声像特点:真腔内的血流类似正常动脉血流,血流因剥离腔的影响而变窄,假腔内血流不规则,如假腔内血液速度太低血栓形成时则探不到血流信号,但是如有再破裂口时,可见到血液信号。
②假性动脉瘤声像特点:可较清晰显示瘤体与腹主动脉相通的通道,如通道细窄,其内可见单色或镶嵌色血流信号,而瘤体内血流回声呈“云雾”状移动,如有血栓存在,则可在瘤体的边缘出现不规则低回声。
(3)频谱多普勒:
①夹层动脉瘤声像特点:真腔内的血液频谱与正常动脉相似,假腔内的血流频谱呈低速紊乱频谱,利用彩色,频谱多普勒还能确定腹主动脉分支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液是来自真腔还是假腔。
②假性动脉瘤声像特点:瘤体内或与瘤体相连的通道内均可测及动脉血流频谱;于破口处可获得高速高阻血流频谱,血流频谱呈双相(往复征);瘤腔内涡流 。
3.螺旋CT血管成像(SCTA) :应用高速螺旋CT进行3~5mm层厚的断层扫描,再经过三维重建,可以得到动脉的立体图像,SCTA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瘤显影,是血管腔内治疗术前评估的依据,CT扫描对诊断腹主动脉瘤有肯定价值,能发现很小的腹主动脉瘤,能发现主动脉壁的钙化和瘤内血栓,还能发现动脉瘤破裂形成的腹膜后血肿,CT对髂动脉瘤的诊断亦很敏感,而SCTA则能立体显示动脉瘤及其远近端动脉的形态,特别是能明确动脉瘤与肾动脉的关系(图5)。
4.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MRA是一种利用MR的流动效应来显示血管的新技术,可以在横断面,冠状面或矢状面上采集一系列连续薄层的断面图像资料,然后进行后处理重建,最常见的重建方式为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简称MIP),重建的血管图像不仅类似于常规血管造影图,并可进行三维(3D)显示,即显示任意角度的血管投影图像,适合于检查与成像平面相垂直的血管,可广泛用于头颈部,胸腹主动脉及四肢血管检查。
静脉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2、超声: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好转见到结论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经验,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领导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个月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服务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3、放射性核素健康检查: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儿童诊断,与超声波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诊断已经的特异性较差为人,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4、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RG): 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带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穷人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水平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多亏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