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溃疡刮痧哪里 刮痧地方特别黑为什么

胃溃疡刮痧哪里 刮痧地方特别黑为什么

刮痧地方特别黑,考虑是出现了中度或者重度痧象。

重度痧象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直径大于2厘米的暗青色、青黑色的1个或多个包块状、请进样痧斑,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出现重度痧象表明,身体重度微循环障碍,经脉严重缺氧,时间较长,可见于比较严重的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常有症状表现。

1.散在痧点

痧象:浅红色、红色散在痧点、痧斑,与其他皮肤部位高度基本持平。

健康提示:表明身体健康,这种微循环障碍可通过机体自我调节功能不治而愈。

2.轻度痧象

痧象:出现直径1~2厘米的浅红色、红色较密集斑片状痧斑,不高于皮肤。

健康提示:轻度微循环障碍,提示经脉轻度缺氧,时间较短;见于亚健康状态,没有人体自觉症状者。

3.中度痧象

痧象:多个直径大于2厘米的紫红色、青色斑片状痧斑,与皮肤持平,或略高于皮肤。

健康提示:中度微循环障碍,提示经脉中度缺氧,时间较长,可见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有时有症状表现。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环境要温暖并且避风

冬天刮痧的时候,室内气温一定不能够太低,最好不要再温度低的时候暴露出身体,避免疾病加重;夏天的时候,不能够一边吹风扇一边刮痧,或者是在通风口刮痧。

这主要是由于刮痧会令身体中的汗孔打开,如果在寒冷并且通风飞环境中进行,邪气就会通过打开的毛孔进入我们的体内,这样不仅不能够治疗疾病,反而会令疾病加重或者延伸出新的疾病。

2、刮痧后喝一杯热水

前面我们也说了,刮痧会令我们身体中的毛孔打开,这会会消耗掉我们体内的一些水分。所以,应该在刮痧之后和一杯热水,这样不仅能够补充我们身体中失去的水分,同时还有利于体内一些不好的东西排出。

3、刮痧后不能立即洗澡

为了避免刮痧之后风邪入侵,所以不能够立即洗澡。如果想要洗澡,那么最好在刮痧后3个小时再进行,因为在过了3个小时之后毛孔会闭合并且恢复原状。其实,在洗澡之后进行刮痧效果也很是不错呢!

4、根据情况选择刮痧的方法

这是刮痧的注意事项中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刮痧方法。如果患者的皮损处比较干燥,但是并没有发炎或者溃疡,那么可以直接在皮损处上进行刮痧;如果患者的皮损处出现了化脓、溃疡等等情况,那么就不能够在皮损处上直接进行刮痧,而是应该在皮损处周围进行。

刮痧可以把背刮薄吗 刮痧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1、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4、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5、孕妇不宜刮痧,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刮痧会引起局部疼痛感,刮痧后不注意避风寒会导致感冒等。

面部刮痧的次数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好得快)。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16、根除顽症,除刮痧,排毒(服用清肠食品)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乐多寿系列,迪芬斯系列)。

17、刮痧不必强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第条经脉,都刮拭8次,每天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了。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常见的几种误区

刮痧愈痛愈黑愈有效?

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刮痧的相对适应症主要有: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病人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为预防刮痧出现意外,医生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刺激度,即病人所能够承受的强度和力度。另外,医生应做好预防措施和把握好刮痧的禁忌症: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施治局部痈肿、疮疡、溃烂或肿瘤患者;患有心脏病,水肿的病人;血友病、出血性、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则不能进行刮痧治疗。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

刮痧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由于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一是明确诊断;二是辨证施治;三是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四是补虚泄实。就拿感冒来说,吃药再配合刮痧疗法,效果十分明显。主要在天柱骨、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风门穴、双侧肩甲骨内侧缘、印堂穴、胸前风府穴刮拭,刮完后再喝一杯热凉茶,出一身汗,确实整个人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

另外,夏天炎热难免发生中暑,俗称“发痧”,有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刮痧疗效较好,但要把病人立即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扣,还要采取降温措施等。重症特别是危重症,要根据病情施以救治,这时不宜刮痧。年老体弱的老人,年幼体虚的小儿刮痧要慎重。

中医刮痧常见的三大误区

1、刮痧愈痛愈黑愈有效?

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刮痧的相对适应症主要有: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2刮痧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病人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为预防刮痧出现意外,医生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刺激度,即病人所能够承受的强度和力度。另外,医生应做好预防措施和把握好刮痧的禁忌症: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施治局部痈肿、疮疡、溃烂或肿瘤患者;患有心脏病,水肿的病人;血友病、出血性、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则不能进行刮痧治疗。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

3刮痧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由于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一是明确诊断;二是辨证施治;三是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四是补虚泄实。就拿感冒来说,吃药再配合刮痧疗法,效果十分明显。主要在天柱骨、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风门穴、双侧肩甲骨内侧缘、印堂穴、胸前风府穴刮拭,刮完后再喝一杯热凉茶,出一身汗,确实整个人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

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口腔溃疡刮痧部位是哪些

一、刮痧部位

1.面部:地仓、下关、颊车。

2.背部:脾俞、胃俞。

3.双上肢:曲池、合谷。

4.双下肢:足三里。

二、刮痧方法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先点压、按揉刮拭地仓穴,再由上至下刮拭下关穴,最后由斜下至上沿着图示箭头方向刮拭颊车穴;刮背部,沿着图示箭头方向,由上向下刮拭,重点刮拭脾俞、胃俞穴;刮四肢,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曲池、合谷、足三里穴。

三、适应症

清热泻火、止痛,适用于口腔溃疡,有口疮多伴有便秘、口干、口臭、尿黄、大便干结症状者。

小贴士:适当补充维生素可加速口腔溃疡的修复。

刮痧后不能做什么事

刮痧六种禁忌情况有

1.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5.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这些人刮痧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

刮痧疗法的3大误区

1、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

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源援基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刮痧的相对适应症主要有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2、刮痧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病人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原来,刮痧过程中可能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

为预防刮痧出现意外,医生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刺激度,即病人所能够承受的强度和力度。另外,医生应做好预防措施和把握好刮痧的禁忌症 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 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 施治局部痈肿、疮疡、溃烂或肿瘤患者 患有心脏病,水肿的病人 血友病、出血性、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则不能进行刮痧治疗。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

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3、刮痧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由于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源援基强调说,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 一是明确诊断 二是辨证施治 三是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 四是补虚泄实。

就拿感冒来说,吃药再配合刮痧疗法,效果十分明显。主要在天柱骨、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风门穴、双侧肩甲骨内侧缘、印堂穴、胸前风府穴刮拭,刮完后再喝一杯热凉茶,出一身汗,确实整个人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

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

另外,夏天炎热难免发生中暑,俗称发痧,有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刮痧疗效较好,但要把病人立即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扣,还要采取降温措施等。重症特别是危重症,要根据病情施以救治,这时不宜刮痧。年老体弱的老人,年幼体虚的小儿刮痧要慎重。

刮痧的禁忌症有哪些

1.皮肤有疖肿,痈,瘢痕,溃疡,原因不明的包块,黑痣处等,或患有传染性皮肤病者,不宜在病灶部位刮痧。

2.急性创伤,扭挫伤局部禁止刮痧。

3.眼睛,耳孔,鼻孔,舌,口唇等五官处,前后二阴,肚脐处禁止刮痧。

5.孕妇,经期女性的腹部,腰骶部,血海,三阴交合谷穴,双侧乳房处禁刮。

6.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

7.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补刮。

刮痧之后痒是什么情况

刮痧之后痒可能是刮痧手法不当引起的。刮痧手法不当时,比如刮的太重、方向不对等等,都可能会造成皮下损伤,人体自身修复皮肤损伤时,就会痒痒的。

刮痧之后痒也有可能是对刮痧油过敏。在刮痧的过程中,会使用专门的刮痧油进行润滑,如果患者是是过敏体质或者刚好对刮痧油中的某个成分过敏,也会出现皮肤发痒的情况。

有些人如果本身有溃疡、疖肿等皮肤病,在刮痧时可可能会刺激患病皮肤不会,引起瘙痒不适出现。

刮痧之后痒,还有可能是刮痧后不注意护理引起的,比如说刮痧后立即就碰水了,或者洗了凉水澡、受凉了、穿了不合身舒适的衣服等等。

刮痧的禁忌人群

1.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5.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这些人刮痧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

刮痧刮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的呢

“单纯发热为主的感冒、重症中暑都不可随意刮痧,刮痧也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门诊源援基副主任中医师表示,刮痧需要市民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巧,不是谁都可以自行操作的。

释疑: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

源援基介绍,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据介绍,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源援基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源援基说,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据介绍,刮痧的相对适应症主要有: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40岁的林阿姨,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她难受得不行便到医院针灸科就诊。主管医生源援基诊断表示,林阿姨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

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老人、小孩往往是夏季感冒中暑高危人群,然而,刮痧对于他们真的是行之有效的家庭实用救治方法吗?源援基表示,恰好相反,这些人群最好不要自行刮痧。

“由于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源援基强调说,“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一是明确诊断;二是辨证施治;三是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四是补虚泄实。”

源援基举例,就拿感冒来说,吃药再配合刮痧疗法,效果十分明显。主要在天柱骨、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风门穴、双侧肩甲骨内侧缘、印堂穴、胸前风府穴刮拭,刮完后再喝一杯热凉茶,出一身汗,确实整个人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

但是,同时源援基指出,“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

另外,夏天炎热难免发生中暑,俗称“发痧”,有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刮痧疗效较好,但要把病人立即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扣,还要采取降温措施等。重症特别是危重症,要根据病情施以救治,这时不宜刮痧。年老体弱的老人,年幼体虚的小儿刮痧要慎重。

刮痧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源主任告诉记者,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病人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源援基介绍。

原来,刮痧过程中可能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

源援基表示,为预防刮痧出现意外,医生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刺激度,即病人所能够承受的强度和力度。另外,医生应做好预防措施和把握好刮痧的禁忌症: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施治局部痈肿、疮疡、溃烂或肿瘤患者;患有心脏病,水肿的病人;血友病、出血性、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则不能进行刮痧治疗。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

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刮痧小贴士

针对家庭刮痧,专家提供了一些小常识给市民掌握:

1.任何病症先刮大椎,再刮其余不适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之情况采取补泻手法。

3.妇女妊娠、经期,腹、腰、骶部位禁刮。

4.要了解病情,辨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5.皮肤有感染疮疖、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宜由下而上补刮或平补平泻。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拭,补刮为宜。

8.尽量避风,防止空调、电风扇、对流风吹刮痧部位。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品、瓷器、红花油、好得快等)。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穿着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用的刮痧油。

11.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临近组织,然后再进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调节免疫的方法。

12.怕疼的人采用无痛刮痧法进行刮痧,或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3.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4.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15.根除顽疾,除刮痧、排毒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

16.刮痧不必强出痧。

面部刮痧的坏处有哪些

会留下一些黑斑(很正常,是毒素排除的表现),不过是可以消除的。此外长期刮痧容易引起以下问题:

1、长期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2、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3、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总之,不是说所有人都不适合面部刮痧,虽然他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处,但是我们仍然要慎重的选择,你会想一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最好不要去刮痧,与刮痧对一些血液的患者,造成的伤害很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是否去面部刮痧。

相关推荐

刮痧治疗胃痉挛

胃痉挛与是祖国医学胃脘痛中的常见病。其病因相近,均为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素体阴虚,又复感外寒而致病。气机郁滞、失于和降是其共同病机,因此可用同一刮痧方法治疗。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则胃痛频作。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痛疼缓解。刮痧用具 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刮痧取穴 刮痧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腹正中

胃痉挛的中医辨证治疗

胃痉挛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可以采用刮痧方法进行治疗。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则胃痛频作。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痛疼缓解。 刮痧用具 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刮痧取穴 刮痧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寸)、中脘(脐上四寸)、下脘(脐上二寸);胃经-不容(脐上六寸,任脉旁开二寸)、梁门(中脘旁开二寸)、足三里

​女性刮痧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女人刮痧的好处 一、经过刮痧的话手脚部位可以起到通络的效果,而且女性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可以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可以有效的行气通络。 二、而且刮痧刮腹部还可以改善便秘的情况,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导致机体吸收大量的毒素。患者可以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的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三、刮眼周可以明目,很多人都会做眼保

刮痧并不适合任何时候

针对家庭刮痧,专家提供了一些小常识给市民掌握: 1.任何病症先刮大椎,再刮其余不适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之情况采取补泻手法。 3.妇女妊娠、经期,腹、腰、骶部位禁刮。 4.要了解病情,辨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5.皮肤有感染疮疖、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宜由下而上补刮或平补平泻。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拭,补刮为宜。 8.尽量避风,防止空调、电风扇、对流风吹刮痧部位。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品、瓷器、

胃痉挛的刮痧疗法

1.刮痧用具 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 2.刮痧取穴 刮痧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寸)、中脘(脐上四寸)、下脘(脐上二寸);胃经-不容(脐上六寸,任脉旁开二寸)、梁门(中脘旁开二寸)、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膀胱经(背部穴均为脊柱旁开一寸五分,脊椎棘突下)-肺俞(第十一胸椎)、胃俞(第十二胸椎);心包经-内关(羊臂掌侧,大陵穴直上二寸,两筋间)。 3.刮痧方法

面部刮痧的危害

1、会留下一些黑斑(很正常,是毒素排除的表现),不过是可以消除的。 2、长期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3、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4、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刮痧过程中要用到刮痧板的大头和小头,大头能按摩面部的淋巴系统,提升紧致面部轮廓,小头可以用来点压穴位,

刮痧可以有效治疗胃痉挛

有很多患者都不知道胃痉挛时应该怎样治疗,胃痉挛是胃脘痛中的常见病,应该从根源上治疗,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刮痧可以有效治疗胃痉挛,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绍。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则胃痛频作。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痛疼缓解。 1、刮痧用具: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 2、刮痧取穴:刮痧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 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

孕妇体虚者不适宜刮痧

什么人不适合刮痧 1、重病患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肝炎、急性传染病等重大急病患者,应该立即送医观察并治疗,以免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2、有出血倾向者,如白血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等患者严禁刮痧。 3、皮肤高度过敏或皮肤病患者,如皮肤破损、溃疡或有未愈合的伤口,如青春痘、劣疮、皮肤溃烂处,或有传染性皮肤病,均不宜在伤口处刮拭,以免伤口扩大或造成感染。 4、外伤、骨折者也禁刮。 5、年纪较大、体弱、孕妇、月经来潮或白带较多、空腹时也不宜。 6、对刮痧过敏,以及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也禁止刮痧刮痧的注意事项

脖子两边刮痧能排毒吗

脖子两边刮痧可以排毒,只是颈前部皮肤娇嫩、敏感,颈部两侧又有大血管通过,因此用砭石刮痧板刮拭时应速度缓慢,力度也要因人而异。刮痧能很好的排除身体毒素,将体内的垃圾刮痧到体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活力,加快身体废物的排泄,那么,刮痧主要是刮哪些部位呢? 曲池穴:定位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即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刮痧作用: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在此穴位刮痧能够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的湿热,缓解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瘫、麻、痛,对高血压也有缓解

胃痉挛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

刮痧治疗 胃痉挛与急性胃炎均是祖国医学胃脘痛中的常见病。其病因相近,均为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素体阴虚,又复感外寒而致病。气机郁滞、失于和降是其共同病机,因此可用同一刮痧方法治疗。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则胃痛频作。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痛疼缓解。 刮痧用具 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刮痧取穴 刮痧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