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出血别用纸堵
耳鼻出血别用纸堵
很多人都有过耳鼻流血的经历,情急之下,人们最常做的事就是用卫生纸等塞住鼻孔或耳孔,但是专家提醒,这种止血方法是错误的。
河北医大四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景尚华说,鼻子出血、耳朵出血后,流出来的血可以用卫生纸擦拭,但把卫生纸往里塞是不对的。一方面,用卫生纸堵住鼻孔一般只是堵在口上,塞不到出血的破损位置,即使塞到出血部位,也常因压力不够不能止血。这种方法不仅徒劳无益,反倒可能形成大的血块,或使原本往外流的鼻血流到口腔、气管,咳嗽时会进入肺部,引起气管炎甚至肺炎。另一方面,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好,上面含有各种细菌,纸被沾湿之后很可能会有少量粘在鼻腔中,反倒使得出血的鼻黏膜不能愈合甚至感染、糜烂;如果卫生纸塞的时间过长,腐朽后还会形成异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耳鼻出血后不要堵,应让血流出来,否则容易造成感染,特别是对于颅底骨折的人来说更要注意。”景尚华说,颅脑外伤后有血性液体从鼻腔、口内或耳道流出,这通常表明发生了颅底骨折。如果流出的液体被证明含有脑脊液的话,则意味着骨折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发生了脑脊液外漏,原来封闭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就相当于与外界相通了。此时如果填塞的话,脑脊液就不能流出而积聚在其内,细菌可由骨折处侵入脑组织,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后果将难以控制。
景尚华提醒,耳鼻出血后,如果出血量大,可以用纱布包扎,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处理。
流鼻血的平时处理鼻出血的误区
流鼻血的平时处理鼻出血的误区 一、流鼻血时"后仰的姿势"
流鼻血时,一般人都习惯于将头向后仰,鼻孔朝上,认为这样做可以有效止血,其实是错误的,如此做只是眼不见血外流,但实际上血还是继续的在流--在向内流。流鼻血时"后仰的姿势"有下列的坏处:
1. 会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并无真正止血效果。
2. 咽喉部的血液会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
3. 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堵住呼吸气流造成危险。
二、用卫生纸往鼻子里塞
鼻子出血、耳朵出血后,流出来的血可以用卫生纸擦拭,但把卫生纸往里塞是不对的。
一方面,用卫生纸堵住鼻孔一般只是堵在口上,塞不到出血的破损位置,即使塞到出血部位,也常因压力不够不能止血。这种方法不仅徒劳无益,反倒可能形成大的血块,或使原本往外流的鼻血流到口腔、气管,咳嗽时会进入肺部,引起气管炎甚至肺炎。
另一方面,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好,上面含有各种细菌,纸被沾湿之后很可能会有少量粘在鼻腔中,反倒使得出血的鼻黏膜不能愈合甚至感染、糜烂;如果卫生纸塞的时间过长,腐朽后还会形成异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秋季流鼻血的治疗方法
1、鼻出血时不要惊慌,可用手指压紧出血侧和鼻翼,必要时可用干净卫生纸放入鼻腔内再行按压,出血不止要立刻送医院处理。
2、头向前倾,面向下张口呼吸,或躺下头垫高。决不要将头昂起,这样会使血咽下肚去,还会刺激到肠胃,引起一系列的不适。
3、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鼻根部,使血管遇冷收缩止血。
4、如何应对经常鼻出血的问题,关健要发现出血点。可以在普通鼻镜检查,或经鼻内窥镜仔细检查,以发现隐藏的出血部位,少量反复的出血必须排除鼻咽癌及其它恶性肿瘤。
5、用消毒棉花、纱布或卫生纸堵塞出血部位,压迫破裂血管止血。如堵塞后出血仍然不止,或血经咽从嘴里出来,应该立即去医院鼻科急诊,不可怠慢。注意的是对于棉花纸巾一定要够干净卫生,以免造成感染。
小孩流鼻血有什么偏方 栀子止血
材料:栀子适量。
做法:用栀子烧炭研末,直接吹入孩子鼻腔内。
功效:泻淤火,清热凉血,用于治疗鼻出血。
冬季保护耳鼻喉对疾病说“NO”
耳冻伤
我们的耳朵突出在头部两侧,皮肤很薄,皮下组织较少,与耳廓软骨连接比较紧密,由于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而且耳廓的血管表浅,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易发生缺血、缺氧,发生耳廓冻伤。
专家支招:天气寒冷,耳朵容易冻伤,出门应戴好帽子,以加强对耳朵的保护。也可用手轻轻按摩耳廓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耳冻伤的出现。
鼻出血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为了抵御寒风,经常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好,导致室内干燥、闷热,这样就很容易引发鼻出血。而且,冬季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都处于高发阶段,也容易诱发鼻出血。
专家支招:冬天应每天坚持早晚用冷水清洗鼻子,以增强鼻粘膜的湿润度和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避免鼻出血的发生。室内可使用加湿器,以免空气过分干燥引起鼻出血。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助热生火而诱发鼻出血。
急性会厌炎
该病冬季和早春高发,起病急骤,发热畏寒,体温可高达39℃,病人讲话含糊不清,犹如口中含物,咽喉灼痛,吞咽不利、疼痛,成人、儿童都可发病,年老者、体弱者、儿童因身体抵抗力不行,所以该病多发,但近年来成人患者有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
专家支招: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应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高声喊叫,长时间讲话后不要马上吃冷饮,应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小贴士:
冬季天气寒冷,耳鼻喉疾病多发,学习冬季如何预防耳鼻喉疾病至关重要。多掌握一些冬季耳鼻喉的防护知识,也可以让耳、鼻、喉安全过冬,远离疾病。
经常流鼻血该采取什么措施
一、鼻出血时不要惊慌,可用手指压紧出血侧和鼻翼,必要时可用干净卫生纸放入鼻腔内再行按压,出血不止要立刻送医院处理。
二、头向前倾,面向下张口呼吸,或躺下头垫高。决不要将头昂起,这样会使血咽下肚去,还会刺激到肠胃,引起一系列的不适。
三、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鼻根部,使血管遇冷收缩止血。
四、如何应对经常鼻出血的问题,关健要发现出血点。可以在普通鼻镜检查,或经鼻内窥镜仔细检查,以发现隐藏的出血部位,少量反复的出血必须排除鼻咽癌及其它恶性肿瘤。
五、用消毒棉花、纱布或卫生纸堵塞出血部位,压迫破裂血管止血。如堵塞后出血仍然不止,或血经咽从嘴里出来,应该立即去医院鼻科急诊,不可怠慢。注意的是对于棉花纸巾一定要够干净卫生,以免造成感染。
流鼻血后按压鼻翼最有用
春天是流鼻血比较多见的季节,有些人突然流鼻血后不知所措:市民汪老太太日前就是这样,突然流鼻血后,尝试了用凉水拍额头、用凉水洗鼻孔、用纸塞的方法,手忙脚乱后终于不再继续流鼻血。专家提醒,流鼻血后别慌乱,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最简单,就是用手指按压鼻子前部。
北京市第六医院耳鼻喉科常志红副主任医师指出,鼻黏膜干燥、有鼻炎或是有抠鼻子的坏习惯、剧烈打喷嚏、外伤等,都可能导致鼻子出血。流鼻血后,最好用双手(力量要比单手大)手指按压住两侧鼻翼,也可单按压出血的一侧鼻翼,连续按压3到5分钟。一般来说,鼻出血大多是鼻腔前部出血,这种出血通过按压减少出血,三五分钟后人的凝血功能发挥作用,流鼻血也就止住了。如果流血比较少,用纸塞住即可。
专家指出,如果是外伤或者口鼻导致动脉出血,流鼻血的量也会比较多。此外,有些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会导致鼻腔后部出血,这些情况下按压鼻腔前部效果并不好,需要到医院进行深部填塞,使用止血药物。
专家还提醒,鼻腔、鼻窦的肿瘤,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白血病等血液病、肝脾肾等慢性病)也会引发鼻出血,因此如果经常流鼻血也要留意是否患有这些疾病。
流鼻血错误的止血方法
1、仰头
仰头几乎是流鼻血时我们下意识的反应,而且我们发现,将头仰起一段时间,某些时候确实可以将鼻血止住。实际上,仰头并不是将血止住了,而是改变了鼻血的流向,使其向后流向咽部,进而被咽到胃里。胃肠道受到血液的刺激,容易引起恶心呕血、腹痛或黑便等后续的“麻烦”。
2、用卫生纸堵塞鼻孔
很多人在发生鼻出血时,会用卫生纸塞到出血的鼻子眼里将出血堵住。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止血,还有可能致使原本并不严重的鼻出血加重。人体先天具备凝血机制,对于一个凝血功能正常,且没有较大血管破裂的出血者而言,通常2-3分钟内便会在出血处形成凝血块或者凝血面,慢一些的也会在9-12分钟内形成。
鼻出血后,如果用卫生纸去堵,质地较为坚硬的纸捻可能会直接触及到出血区,成为干扰凝血的外来物。如果用力过大,将纸捻使劲往鼻子深处捅甚至转动纸捻,娇嫩的鼻腔黏膜会受到二次损伤,可能将出血面积扩大。当取出纸捻时,已经形成的凝血块或凝血面倘若与卫生纸粘连在一起,也会受到牵连,随着纸捻被取出受到破坏,重新引发流血。
鼻子出血止血注意什么
鼻子出血、耳朵出血后,流出来的血可以用卫生纸擦拭,但把卫生纸往里塞是不对的。
一方面,用卫生纸堵住鼻孔一般只是堵在口上,塞不到出血的破损位置,即使塞到出血部位,也常因压力不够不能止血。这种方法不仅徒劳无益,反倒可能形成大的血块,或使原本往外流的鼻血流到口腔、气管,咳嗽时会进入肺部,引起气管炎甚至肺炎。
另一方面,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好,上面含有各种细菌,纸被沾湿之后很可能会有少量粘在鼻腔中,反倒使得出血的鼻黏膜不能愈合甚至感染、糜烂;如果卫生纸塞的时间过长,腐朽后还会形成异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鼻出血不要用纸来止血
鼻子出血、耳朵出血后,流出来的血可以用卫生纸擦拭,但把卫生纸往里塞是不对的。一方面,用卫生纸堵住鼻孔一般只是堵在口上,塞不到出血的破损位置,即使塞到出血部位,也常因压力不够不能止血。这种方法不仅徒劳无益,反倒可能形成大的血块,或使原本往外流的鼻血流到口腔、气管,咳嗽时会进入肺部,引起气管炎甚至肺炎。另一方面,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好,上面含有各种细菌,纸被沾湿之后很可能会有少量粘在鼻腔中,反倒使得出血的鼻黏膜不能愈合甚至感染、糜烂;如果卫生纸塞的时间过长,腐朽后还会形成异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耳鼻出血后不要堵,应让血流出来,否则容易造成感染,特别是对于颅底骨折的人来说更要注意。”专家提醒说,颅脑外伤后有血性液体从鼻腔、口内或耳道流出,这通常表明发生了颅底骨折。如果流出的液体被证明含有脑脊液的话,则意味着骨折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发生了脑脊液外漏,原来封闭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就相当于与外界相通了。此时如果填塞的话,脑脊液就不能流出而积聚在其内,细菌可由骨折处侵入脑组织,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后果将难以控制。
专家再次提醒,耳鼻出血后,如果出血量大,可以用纱布包扎,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处理。
老年人鼻出血的护理
一旦发生鼻出血,可以用干净的脱脂棉充填鼻腔止血,如没有脱脂棉也可用手指压迫鼻翼两侧5分钟。
让老年人鼻出血的患者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
因老年人鼻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提如果有鼻出血的现象,请及时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千万不可耽误病情,影响后期治疗。
好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空气干燥致鼻出血多发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受季节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建华介绍。
一般而言,春、秋两季鼻出血更多见。这两个季节空气干燥,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患者的鼻腔粘膜、小血管很容易受到损伤,出现鼻出血。
今年冬天迟迟没有大的降雪,干燥的空气加上家中暖气温度较高,都可能导致鼻出血的发生,因此也需要警惕防范。“尤其是早上这段时间,夜间睡眠时,一般都要依靠鼻腔呼吸。干燥空气刺激鼻腔,更容易损伤鼻腔粘膜,出现鼻出血。”刘建华主任介绍说。
“季节因素影响之外,临床中青少儿及老年人鼻出血的症状更多见”,刘建华主任接着指出。老年人鼻出血与高血压、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有关。青少儿这一时期,鼻腔粘膜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比较脆弱,加上部分儿童抠鼻子等习惯等都可能导致鼻中隔前下方粘膜出血。“青少儿鼻出血80%以上都是这种局部性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全身性疾病的可能,还是应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刘建华主任建议到。
涕中带血也要引起注意
“其实不论哪种鼻出血,我都建议要到医院做检查”,东直门耳鼻喉科刘建华主任指出。
鼻出血可能出现的毫无征兆,但并非无缘无故。“鼻出血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刘建华主任指出,引起鼻出血的局部原因包括:经常性的擤鼻涕、车祸事故、鼻腔手术等外伤因素,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常见鼻腔炎症容易损伤鼻腔粘膜,这些都可能导致鼻出血。
另外,一些鼻中隔疾病,例如鼻中隔偏曲,导致鼻腔前下方粘膜糜烂、渗出,很容易造成鼻出血。鼻腔肿瘤也是引起鼻出血的常见原因: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良性肿瘤以及鼻咽癌等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都可以引起鼻出血,其中鼻腔肿瘤就很容易导致涕中带血。不论是严重时鼻腔出血、症状较轻时的涕中带血都属于鼻出血症状,都应引以重视。
老年人鼻出血注意事项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病情急,通过对中老年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到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较强的应急能力,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协助医生做好填塞止血。同时,针对性的做好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对本病的预防保健有重要作用。
老人鼻出血注意事项
1、老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降压药,不能随便减量或停药。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起卧时动作缓慢,平素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尤其头部不能用偏烫的热水冲洗。
2、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尤忌暴怒。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鼻出血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春秋季高发。春季风木旺盛,气温升高,病菌容易繁殖,要多饮水,防止感冒引发的鼻部炎症。禁食辛辣燥热生火之品,如:炒瓜子、炒花生,煎炸类食物等,以免资助火热,加重病情。秋冬季空气干燥,注意保暖,早晨外出时应戴口罩,减轻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4、鼻部炎症要及时治疗。鼻黏膜干燥,可涂黄芩油膏或金霉素眼膏;也可用棉签蘸麻油少许涂鼻腔每日3次;用温开水蒸汽熏蒸,或使用加湿器,保持鼻粘膜湿润。
5、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不要用力擤鼻、挖鼻等,防止机械性损伤。一旦发生鼻出血,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同时要平卧镇静,给予前额和后颈部冷敷,以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