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症状
孢子丝菌病症状
1.皮肤淋巴型 是孢子丝菌病最常见的一型,好发于四肢,近年来,发生于面部者增多,四肢以右上肢为多见,可在前臂,手背或手指部,也可在小腿或踝部,常为单侧性,多有外伤史,自从患者接触有菌土壤或植物后,第1个病灶可于感染后8~20天出现,潜伏期也有长达6个月之久的,开始为圆形,坚韧无痛的皮下结节,表面淡红色,与表皮不粘连,其后,结节逐渐隆起附着于皮肤,表面呈紫红色,最后为黑色及坏死,形成溃疡;溃疡表面有稀薄脓液,上覆厚痂,再经1~2周,新的结节沿淋巴管方向蔓延,向心性成串排列,数目有多有少,节间距有长有短,一般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被侵袭前,病情停止发展,少数患者淋巴结受累可发生化脓坏死,如发生于面部,常在鼻尖,鼻根部再向两颊发展,此型很少引起血行播散,常可见老的损害愈合,新的损害继续发生。
2.局限性皮肤型
又名固定型孢子丝菌病,特点为皮损多固定在初发部位,不侵犯附近的淋巴结,皮损形态多变,常可分为如下几个亚型:
①结节亚型:好发于皮肤角质层较薄部位,如腕,臂,颈部,呈暗红色结节,表面可有脱屑,如有溃破,上覆厚痂;
②肉芽肿亚型:表现为肉芽肿损害,为慢性增殖性病变,可伴渗出结痂;
③浸润斑块亚型:为较大斑块,直径2~3cm,高于皮面,呈暗紫红色,基底有浸润,表面高低不平;
④卫星状亚型:常为一结节或肉芽肿损害,周围有针头至绿豆大红色丘疹,呈卫星状;
⑤疣状亚型:发生于角层较厚处,如手,足背,指端,如寻常疣样角质增生;
⑥囊肿亚型:表现如皮下囊肿;
⑦痤疮亚型:皮损为丘疹,脓疱,较表浅,好发于眼睑,颈部,手背部;
⑧红斑鳞屑亚型:皮损如银屑病或酒渣鼻,固定型孢子丝菌病的损害表现形态多变,易误诊。
3.皮肤黏膜型 常继发于全身播散性病变,发生于口,咽喉,鼻,开始为红斑,以后可呈溃疡或化脓性病变,最后可形成肉芽肿,乳头瘤样损害,伴有疼痛,附近淋巴结可肿痛。
真菌感染的主要分类
一、浅表真菌病
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二、皮肤真菌病
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三、皮下真菌病
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球孢子菌病引起的疾病有哪
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良性无症状的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偶尔播散,可在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骼,肝脏,肾脏,脑膜,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
球孢子菌感染可扩散至呼吸道以外组织,主要为皮肤、骨、关节和脑膜等,可出现脑膜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原发性皮损多在接种感染1周~3周发生下疳样损害,以后形成结节,沿淋巴管分布,似孢子丝菌病,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多数可自愈。继发性皮损好发于鼻、颊和头皮等处,表现为多发性无痛性结节,中央部破溃,间或呈疣状增生。亦可引发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皮肤脓肿、腹水、黄疸和尿毒症等并发症。
氟康唑和酮康唑有何不同
1~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两个大类,三唑类和咪唑类
2~酮康唑,是咪唑类。它对于念珠菌病、各种深部真菌病和皮肤癣菌病有效。但酮康唑起效慢、生物利用度不定,以及对类固醇合成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严重重症真菌病方面的应用
3~伊曲康唑,为三唑类药物,与酮康唑相似,但抗菌谱更为广泛,副作用更少。除了念珠菌感染、孢子丝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皮肤癣菌病和足分支菌病以外,它还可以治疗曲霉病。隐球菌病也可用伊曲康唑治疗
氟康唑软膏的药理作用与适应症
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服用对应的药物,而现在因为医学技术十分发达,导致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加。很多人对药物不是很了解,因此建议服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例如,氟康唑软膏,它都有哪些作用呢?
适应症
该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茵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该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物。
球孢子菌病。
该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药理作用
酮康唑属吡咯类抗真菌药。对皮真菌、酵母菌(念珠菌属、糠秕孢子菌属、球拟酵母菌属、隐球菌属)、双相真菌和真菌纲有抑菌和杀菌作用;除虫霉目外,对曲霉菌、申可孢子丝菌、某些暗色孢科、毛霉菌属的作用较弱。 酮康唑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丙酸氯倍他索属外用的强效皮质激素。作用迅速,具有较强的毛细血管收缩作用及抗炎作用。
患有灰指甲可以怀孕吗
患有灰指甲可以怀孕吗?
灰指甲的患者完全可以怀孕。灰指甲是一种真菌感染,如果打算怀孕尽量不要口服药物,尽量用外用软膏类的药。
适用于病甲数较少的病例。可坚持外涂5%阿莫罗芬指甲油、8%环吡酮氨(环己毗酮氨乙醇)指甲涂剂30%醋酸、乳酸碘配液(10%碘配和乳酸各50%混匀)或复方水杨酸软膏。在涂药前用温水泡脚,并以小刀或小锉轻轻刮除病甲。一般需要坚持6~12个月。也可用40%尿素软膏使甲软化后刮去病甲,再使用抗真菌药物。还可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甲拔除,后涂抗真菌药物。
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个人的卫生,每天要坚持洗脚。保持鞋袜的干爽,尽量每天都换袜子。裤子要穿宽松,易吸汗的,保持皮肤干净。
治疗灰指甲药物治疗真的很关键,下面给大家推荐两款非常好的药物:
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用于治疗敏感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
复方聚维酮碘搽剂:适应症为1.用于足癣、体癣、头癣、花斑癣、手癣;并发细菌感染也可使用。2.用于疖、蚊虫叮咬、手足多汗症。
伊曲康唑胶囊:适应症为适于治疗以下疾病:- 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皮肤科/眼科: - 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 - 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 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孢子丝菌病发病原因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Schenck)孢子丝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存在于土壤、木材及植物的腐生菌,为双相型真菌,即在人体内为酵母型,在人体外呈菌丝型。归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在涂片上革兰染色可见在中性粒细胞或大单核细胞内有革兰阳性的卵圆形小体,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2~3天即可生长。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上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当病菌由损伤处进入组织,即可引起局部化脓病变。有些则沿淋巴管蔓延,也有少数病例由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引起系统性孢子丝菌病。申克孢子丝菌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梗孢科,孢子丝菌属,为双相型真菌,在组织内为酵母型,温室培养为菌丝型。
孢子丝菌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局部淋巴系统,引起肉芽肿性损害。肺内病变初期为段性分布的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病理变化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浸润的炎症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类上皮细胞。随病程迁延,形成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导致结节性肺炎,典型病变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央区为慢性化脓区,主要由中性多核白细胞所组成的小脓疡,并混有少数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周围有大量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外围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活检组织切片先以淀粉酶在37℃处理1h后作PAS染色,可见4~6μm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有时尚可见4~8μm长的雪茄烟形小体及星状小体。
引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真凶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过敏、化脓性炎症反应或形成慢性肉芽肿。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致病性真菌与条件致病性真菌:
①致病性真菌属原发性病原菌,常导致原发性真菌感染,可侵袭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易致全身播散。病原性真菌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足癣菌和孢子丝菌病等。
②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称机会性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毛霉和青霉属、根霉属、犁头霉属、镰刀霉及肺孢子菌等。这些真菌多为腐生菌,对人体的病原性弱,但宿主存在易患因素时,会导致深部真菌感染,但临床上也可见到无明确宿主因素的病例。临床常见真菌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曲霉、毛霉、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肿瘤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超广谱抗生素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以及各种导管介入治疗等,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皮康王有什么药理作用
皮康王属吡咯类抗真菌药。对皮真菌、酵母菌(念珠菌属、糠秕孢子菌属、球拟酵母菌属、隐球菌属)、双相真菌和真菌纲有抑菌和杀菌作用;除虫霉目外,对曲霉菌、申可孢子丝菌、某些暗色孢科、毛霉菌属的作用较弱。
皮康王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丙酸氯倍他索属外用的强效皮质激素。
作用迅速,具有较强的毛细血管收缩作用及抗炎作用。
孢子丝菌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应与兔热病、炭疽及其它细菌性疾病相鉴别。一般从临床看,后述各病的发病较急,查菌及血清学检查也可资鉴别;对其它真菌病如着色真菌病、芽生菌病、足菌肿、副球孢子菌病及肉芽肿性毛癣菌病等均可由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真菌等进行鉴别。对梅毒树胶肿、皮肤结核、脓皮病、马鼻疽、溴疹等可由临床结合真菌检查及血清学检查来鉴别。此外,尚应与结节病、肿瘤、痤疮、放线菌病、酒渣鼻、类肉瘤和利什曼病相鉴别。
二、护理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