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心俞穴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心俞穴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向两边旁开1.5寸。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待有酸胀感,休息5秒再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按摩此穴可畅通心之气血,适宜健忘,心烦者,易受惊吓者经常按摩。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巨厥穴
位置:胸骨下端再下2寸处,位于身体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向下按压0.5寸,浅按5秒至有酸感后休息五分钟再继续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调理心脏气血,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对神经性心悸亢进,心脏瓣膜障碍来说,巨厥穴是特效穴。
膈俞的位置在哪里
膈俞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
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为本穴。
膈俞的作用与功效
膈俞是八会穴之一,是血之会穴,有宽胸降逆,和血止血之功,该穴位虽然不是脏腑背俞,但与横膈的关系密切,在膈俞拔罐治疗膈肌痉挛所致的呃逆,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治疗与血有关的疾病,如配足三里,脾俞,大椎,三阴交,血海治疗贫血;配胆俞左右四穴合用,可治疗五劳七伤,气血虚弱的病症;在膈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中脘按揉有和胃降逆,止呕吐,止呃逆作用。
膈俞保健按摩手法
体位:被按摩者俯卧,两手握拳置于锁骨下,按摩者站其头部前方。
操作:按摩者以两手拇指分置被按摩者脊柱两侧大杼平高处,向下经肺俞,心俞,膈俞穴止,反复推动3-5分钟。
作用:宣热疏风,调理脾胃,使心胸舒畅,上腹部及背部轻松,可防治腹痛,腹胀,嗳气,吐酸,呃逆,食欲缺乏,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烦躁不安等症。
注意:推动时两拇指用力应均匀缓慢,以皮肤微红为度;推法后,在沿经穴位处,可配合指揉法;推动背部皮肤不应使之有褶皱,以免挤伤局部。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神门穴
位置:伸手,掌心向上,小指与无名指侧。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至有酸感,休息5秒继续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神门穴是精气神的“神”之进入处,神门穴通畅则心静神宁,同时该穴位还是治疗心脏病的要穴,有调节内脏器官的作用。在心悸,心脏不适的时候,按压该穴位能减轻痛苦。
背部按摩益身体
1、按摩上背时,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的肺俞穴,同时还有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以及有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
2、按摩下背部时,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键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
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按摩背的侧部,可以治疗肋间疼痛的疾病;尽量挺胸,按摩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5、按摩背部的各个穴位都达到疏通经络、行气通窍、促进血液循环,并可以反射性调节内脏活动、增强内脏的功能。只要坚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显的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6、长期坚持背部按摩,还可以减肥,起到身体保健长寿的效果,当然,还有种说法,长期按摩能治疗高血压等,不过自我感觉还是在减肥上面有很大效果。
腰背部保健推拿,是在腰部、背部的特定部位、穴位上施以特定的手法,以松弛肌筋、舒筋通络、壮腰补肾、调和脏腑气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保健方法。
操作方法很多,也可以综合实施,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心俞的位置在哪里
心俞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心俞的作用
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人体背部,为心的背俞穴,与心脏的关系密切,心脏功能的强弱和血液循环的盛衰,直接影响全身的营养状况,适当刺激心俞穴有效调节心脏功能,补充心之气血,起到宽胸理气,通络安神之功。多用于治疗心痛,胸闷,惊悸,癫痫,卧不得安,失音不语,咳嗽,咯血,肩背痛,手足心热,失眠,健忘等症。
心俞是心功能的反应点,心俞位置出现疼痛的感觉时,就说明心血不足,平时多按揉这个穴位可以补益心血。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持续按压背部的心俞1分钟,间隔20-30秒再进行按压,每日20次左右即可。
腰痛按摩什么穴位好呢
选取膀胱经治疗腰痛疗效最为确切,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按摩师给你拔罐、按摩选择最多的部位就是后背--在后背拔满了罐,或者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等,这些俞穴各自通着各家的脏腑,这就跟不同的工厂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和途径是一个道理,因此,咳嗽就治疗肺俞,胃痛就按摩胃俞,心血管有病就检查厥阴俞。
1、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肾俞穴的主治病症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2、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和尾闾(尾闾部位为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3、按摩委中穴:经穴歌诀里有"腰背委中求",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疼痛,这是一个不错的穴位(委中穴最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有的人长年是"一窍不通",按摩委中穴有即时通气的作用。但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
冠心病心律失常胸椎附近有良方
无论是从中医角度,还是从西医角度,心脏不健康往往与胸椎不好有关,从而诱发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这两类病目前发病率很高,冠心病患者常有心脏突然跳动或心跳似乎暂停的感觉,头晕,全身乏力;心律失常患者多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对于这两种病症,可以采用简单易行的穴位按压治疗,主要靠胸椎附近的心俞穴、厥阴俞穴、膻中穴和巨阙穴。具体的指压点按方法为:请家人帮忙,用大拇指或中指与食指,点揉按压患者心俞穴、厥阴俞穴以及背部胸椎l~5节附近的压痛点,每穴位约5~10分钟;然后,摩揉膻中穴和巨阙穴。若病情较重,可辅以局部热敷或艾灸治疗,以局部皮肤微红、深层微有热感为度。
帮你找穴位
心俞穴:脊柱,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厥阴俞穴:脊柱,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膻中穴: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巨阙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处。
此外,除了指压点按上述四大主穴外,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还可在每晚睡前双手自上而下推拿按摩脊柱两侧的膀胱经10分钟左右;或用按摩棒轻轻拍打,力度以能够渗透到疼痛局部为度,叩击30~60下。这样在呵护心脏的同时,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贴心枕边语:
很少运动的女性应该在午休时出去散散步,用爬楼梯来代替坐电梯。若有闲暇时间更应尽量出去多运动。这对养护心脏及其他脏腑,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