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紫甘蓝的栽培方法

紫甘蓝的栽培方法

1.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紫甘蓝喜欢温和的气候,但也有抗寒力和耐热能力。种子发芽适温为18-22℃,在25--30℃高温条件下也能发芽。外叶生长的最适温度20-25℃。结球最适温度15-20℃。无极县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季栽培一般1月底温室育苗,3月底定植于露地;秋季栽培一般6月初遮阳育苗,7月中旬定植于露地。栽培管理1.选择适栽品种。大部分品种引自国外,我县主栽品种为紫甘1号,该品种属中熟品种,株型较大,生长势较大,开展度65-70厘米,外叶18-20片,叶色紫红色,背覆蜡粉较多。叶球为圆球形,单球重2-3千克,亩产量3000-3500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80-90天,贮性及抗病性较强,适宜春季保护地, 露地及夏秋季露地栽培。

2.整地作畦。紫甘蓝吸肥能力强。要深翻土地,整平后作成1-1.2米宽的畦。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30-40千克,钾肥20-30千克。紫甘蓝含钙仅次于氮,如缺钙会产生干烧心,所以还要适当补充一部分钙肥。

3.播种育苗。紫甘蓝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栽培。育苗播种时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50-100克。出苗后子叶期温度掌握在15-20℃,真叶期掌握在18-22℃,定植前5-7天应逐渐接近外界温度。春紫甘蓝于3月末、4月初定植在露地。坐水栽植,有利于提高地温,利于缓苗;秋播紫甘蓝定植时可先栽后灌水,以利于保墒。早熟品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2500-2600株,中熟品种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每亩2200株。

4.苗期管理。播种前苗床要灌透底水,分苗和定植浇透水,以免伤根,除此之外,尽量不浇水。

5.莲座期管理。浇1-2次缓苗水后进入蹲苗期,此期间中耕2-4次。第一次中耕要深,全面,以利保墒,促根生长;莲座中期中耕要浅,并结合培土,以促使外短缩茎多生根,利于结球。蹲苗20天左右。到莲座末期开始结球时应大量灌水。

6.结球期管理。这一时期叶球生长快,需水量大,一般地面见干就浇水,一直到采收。

紫甘蓝的介绍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近年来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涉外饭店对其需求急增,各大中城市开始种植。由于它的外叶和叶球都呈紫红色,故名。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用于炒食、煮食、凉拌、配色,具有特殊的香气和风味。可将其切成两半,焯后放在盘中浇上调味汁食用;欧洲人多将其切丝拌色拉酱。

紫甘蓝适应性强,病害少,结球紧实,色泽艳丽,耐贮藏,耐运输,营养丰富,产量高,南方除炎热的夏季,北方除寒冷的冬季外,均能栽培,凡能种甘蓝的地方都能种植。

甘蓝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至北海沿用,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而我国最早的记述是《植物名图考》(1827年),当时有称“回子白菜”者。估计其传入途径为“丝绸之路”,以后再从西北至华北,时间约在19世纪之前。至于紫甘蓝之传入我国的时间更短,估计不到100年。

普通结球甘蓝的栽培面积,解放以后发展迅速,从全国讲,仅次于大白菜,而紫甘蓝传入我国后,由于在炒煮时,颜色成为黑紫色,不堪美观。同时虽其营养成分高于普通结球甘蓝,但我国不习惯生食,故迄未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紫甘蓝的需要量也日渐增多。为此,大城市近郊菜区已把紫甘蓝列为花色蔬菜而种植。

苤蓝的生长习性

蓝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肉质球茎,质脆嫩,可鲜食及腌制。苤蓝是甘蓝中能形成肉质茎的一个变种,与结球甘蓝相比,其食用部位不同。

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根系浅,茎短缩,叶丛着生短缩茎上。叶片椭圆、倒卵圆或近三角形,绿、深绿或紫色,叶面有蜡粉。叶柄细长,生长一定叶丛后,短缩茎膨大,形成肉质茎,圆或扁圆形,肉质、皮色绿或绿白色,少数品种紫色。球茎甘蓝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过春化,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花器官结构及开花授粉习性与结球甘蓝同。

苤蓝营养丰富,每100g产品含水分91-94g、碳水化合物2.8-5.2g、粗蛋白1.4-2.1g、维生素C34-64mg。可鲜食、熟食或腌制。

苤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适温15-20℃。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

中国北方一般春、秋两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高寒地区,多为一年一茬。北方春季栽培用冷床或温床育苗,播种期1月上旬到2月上、中旬;秋季栽培在7月至8月育苗。5-7片叶时定植。球茎甘蓝叶丛较小,可合理密植。早熟品种株行距25-30cm,中、晚熟品种40-50cm。定植后浇水,中耕,适当蹲苗。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和均匀浇水。浇水不匀,易使肉质茎开裂或畸形。接近成熟时,停止浇水。肉质茎充分膨大后收获,一般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采种。在中国南方,种株可露地越冬,北方可行窖藏或埋藏,翌春定植于采种田。与甘蓝类作物采种地隔离1000m以上。主要病虫害有软腐病、黑腐病、菜粉蝶、蚜虫等。

紫甘蓝介绍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甘蓝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至北海沿用,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而我国最早的记述是《植物名图考》(1827年),当时有称“回子白菜”者。估计其传入途径为“丝绸之路”,以后再从西北至华北,时间约在19世纪之前。至于紫甘蓝之传入我国的时间更短,估计不到100年。普通结球甘蓝的栽培面积,解放以后发展迅速,从全国讲,仅次于大白菜,而紫甘蓝传入我国后,由于在炒煮时,颜色成为黑紫色,不堪美观。同时虽其营养成分高于普通结球甘蓝,但我国不习惯生食,故迄未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紫甘蓝的需要量也日渐增多。为此,大城市近郊菜区已把紫甘蓝列为花色蔬菜而种植。

甘蓝和包菜的区别

说起甘蓝和包菜,可能很多人跟小编一样,第一反应以为讲的是紫甘蓝和卷心菜,会觉得这是两种长得很像又不一样的蔬菜;紫甘蓝比较常见的吃法是用紫甘蓝做蔬菜沙拉或者加花生米和醋凉拌着吃,而包菜最有名的做法莫过于干锅手撕包菜了;那么甘蓝跟包菜区别在哪里,它们到底是不是一种东西,民间流传的紫甘蓝营养价值更高的说法到底是否正确,小编这里为大家解读一二。 甘蓝和包菜的区别

包菜,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植物,为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等。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基生叶多数,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乳白色或淡绿色;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甘蓝具的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包菜就是甘蓝,或者说包菜是甘蓝的一种,而甘蓝其实包括了一大类的菜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蓝(包心菜),煮食甘美,其根经冬不死,春亦有英,生命力旺盛。故人们誉称为“不死菜”。包菜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可补骨髓、润脏腑、益心力、壮筋骨、利脏器、祛结气、清热止痛,主治睡眠不佳、多梦易睡、耳目不聪、关节屈伸不利、胃脘疼痛等病症,营养价值很高。

一、凉拌紫甘蓝

材料

紫甘蓝半个,新鲜黄瓜一根,盐,白醋,香油

做法

1.紫甘蓝去掉外面的干皮,洗净切丝。

2.黄瓜去刺洗净,刨丝(自个种的没农药,不用去皮)。

3.甘蓝用盐腌制5分钟,滤出汤汁。

4.把黄瓜丝和甘蓝丝倒入大盆,加香油,白醋拌匀即可装盘了。

二、甘蓝拌青椒丝

材料

主料:青椒500克,孢子甘蓝150克,

调料:白皮大蒜5克,大葱5克,盐3克,味精2克,酱油10克,醋10克,胡麻油5克,虾皮5克

做法

1.大蒜剥去蒜衣,剁成蒜末; 甘蓝和包菜的区别

2.大葱去根洗净切成丝;

3.将青椒、甘蓝洗净,切成丝装盘;

经期能吃卷心菜吗

卷心菜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做法也非常多,爆炒,腌制,凉拌都非常好吃。好消化好吸收。而且还有保养与养生的效果,卷心菜有杀菌消炎,美容,预防便秘防癌减肥的功效。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植物,为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乳白色或淡绿色;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甘蓝具的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卷心菜 (cabbage),又名结球甘蓝,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别名圆白菜、洋白菜、包心菜、大头菜、高丽菜,莲花白等。属于甘蓝的变种,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卷心菜在外国的地位很高,犹如白菜之在中国。这就是“洋白菜”这一名称的由来吧。

卷心菜和大白菜一样产量高、耐储藏,是四季的佳蔬。德国人认为,圆白菜才是菜中之王,它能治百病。西方人用圆白菜治病的“偏方”,就像中国人用萝卜治病一样常见。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紫色的圆白菜叫紫甘蓝,营养功能基本上和圆白菜相同。卷心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由不结球的野生甘蓝演进、驯化而来,13世纪在欧洲开始出现结球甘蓝类型。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经期是女性免疫力最低的时候,而且卷心菜还有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效果。适合所有人食用,月经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

苤蓝的生长习性

苤蓝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肉质球茎,质脆嫩,可鲜食及腌制。苤蓝是甘蓝中能形成肉质茎的一个变种,与结球甘蓝相比,其食用部位不同。

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根系浅,茎短缩,叶丛着生短缩茎上。叶片椭圆、倒卵圆或近三角形,绿、深绿或紫色,叶面有蜡粉。叶柄细长,生长一定叶丛后,短缩茎膨大,形成肉质茎,圆或扁圆形,肉质、皮色绿或绿白色,少数品种紫色。球茎甘蓝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过春化,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花器官结构及开花授粉习性与结球甘蓝同。

苤蓝营养丰富,每100g产品含水分91-94g、碳水化合物2.8-5.2g、粗蛋白1.4-2.1g、维生素C34-64mg。可鲜食、熟食或腌制。

苤蓝喜温和

甘蓝 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适温15-20℃。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

中国北方一般春、秋两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高寒地区,多为一年一茬。北方春季栽培用冷床或温床育苗,播种期1月上旬到2月上、中旬;秋季栽培在7月至8月育苗。5-7片叶时定植。球茎甘蓝叶丛较小,可合理密植。早熟品种株行距25-30cm,中、晚熟品种40-50cm。定植后浇水,中耕,适当蹲苗。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和均匀浇水。浇水不匀,易使肉质茎开裂或畸形。接近成熟时,停止浇水。肉质茎充分膨大后收获,一般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采种。在中国南方,种株可露地越冬,北方可行窖藏或埋藏,翌春定植于采种田。与甘蓝类作物采种地隔离1000m以上。主要病虫害有软腐病、黑腐病、菜粉蝶、蚜虫等。

甘蓝的栽培技术

定植

选择苗龄40天左右,6-8片真叶壮苗,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行距55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3000-3500株。

水肥

早春地膜栽培定植缓苗后,因春季温度低,一般小水,应适当控制浇水以提高地温,不可大水漫灌,随水施尿素15公斤左右。若有寒流天气,可提前施硫酸铵每亩15-22公斤,并灌水可增强植株抗寒能力。随着气温升高,进入莲座后期包心前期,加大肥水,施复合肥20公斤左右,或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并结合施一定草木灰。莲座末期适当控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移栽较晚的农户,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和叶球腐烂。

采收

当叶球达到紧实时采收,在收割时保留2片外叶(莲座叶)以保护叶球,做到表面干净、无虫害、无裂球。同时根据保鲜加工出口的标准要求,按照叶球的大小进行分级。供应市场的,可视需求情况,及时采收上市。

苤蓝与芜菁的区别

一、苤蓝和芜菁的植物形态:

1、苤蓝:苤蓝又称球茎甘蓝,俗名茄莲。苤蓝属十字花科。苤蓝的株有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苤蓝的叶片的形状有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比较光滑,被有白粉,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苤蓝的花茎上的叶似茎叶而较小,叶柄柔弱。

2、芜菁:芜菁的别名叫蔓菁。芜菁属于十字花科。芜菁的叶的类型有羽状复叶或匙状裂叶,芜菁具粗毛,花顶生,花冠黄色,根皮有白、淡绿或紫色。

二、苤蓝和芜菁的果实形态:

1、苤蓝:苤蓝的茎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具叶的肉质球茎,苤蓝的外皮通常淡绿色,亦有绿色或紫色者;苤蓝的内部是肉白色。

2、芜菁:芜菁的肉质根比较柔嫩、致密,芜菁的外型酷似萝卜,芜菁的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的芜菁的重量只有几十公克,大型的芜菁的重量重达10公斤以上。

三、苤蓝和芜菁的生长地区:

1、苤蓝:北京、天津、大同、云南等,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的光照四季均能满足生长的需要。

2、芜菁:芜菁性喜冷凉,不耐暑热,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春、夏、秋的主要蔬菜,华南等地冬、春也大面积栽培。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

无公害种植紫甘蓝

紫甘蓝别名红甘蓝、紫洋白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中能形成紫色叶球的一个变种,为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无公害种植紫甘蓝的方法。

以紫色叶球为食用器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C。因此,虽然紫甘蓝在我国栽培食用时间不长,但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美丽的色彩很快就倍受青睐。

无公害种植紫甘蓝: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

紫甘蓝喜欢温和的气候,但也有抗寒力和耐热能力。种子发芽适温为18-22℃,在25--30℃高温条件下也能发芽。外叶生长的最适温度20-25℃。结球最适温度15-20℃。无极县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季栽培一般1月底温室育苗,3月底定植于露地;秋季栽培一般6月初遮阳育苗,7月中旬定植于露地。

无公害种植紫甘蓝:栽培管理

1.选择适栽品种。

目前,大部分品种引自国外,我县主栽品种为紫甘1号,该品种属中熟品种,株型较大,生长势较大,开展度65-70厘米,外叶18-20片,叶色紫红色,背覆蜡粉较多。叶球为圆球形,单球重2-3千克,亩产量3000-3500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80-90天,贮性及抗病性较强,适宜春季保护地, 露地及夏秋季露地栽培。

2.整地作畦。

紫甘蓝吸肥能力强。要深翻土地,整平后作成1-1.2米宽的畦。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30-40千克,钾肥20-30千克。紫甘蓝含钙仅次于氮,如缺钙会产生干烧心,所以还要适当补充一部分钙肥。

3.播种育苗。

紫甘蓝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栽培。育苗播种时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50-100克。出苗后子叶期温度掌握在15-20℃,真叶期掌握在18-22℃,定植前5-7天应逐渐接近外界温度。春紫甘蓝于3月末、4月初定植在露地。坐水栽植,有利于提高地温,利于缓苗;秋播紫甘蓝定植时可先栽后灌水,以利于保墒。早熟品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2500-2600株,中熟品种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每亩2200株。

4.苗期管理。

播种前苗床要灌透底水,分苗和定植浇透水,以免伤根,除此之外,尽量不浇水。

5.莲座期管理。

浇1-2次缓苗水后进入蹲苗期,此期间中耕2-4次。第一次中耕要深,全面,以利保墒,促根生长;莲座中期中耕要浅,并结合培土,以促使外短缩茎多生根,利于结球。蹲苗20天左右。到莲座末期开始结球时应大量灌水。

6.结球期管理。

这一时期叶球生长快,需水量大,一般地面见干就浇水,一直到采收。

7.收获。

当叶球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和损伤的叶片,使叶球干净不带泥土。

无公害种植紫甘蓝: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菜青虫。蚜虫防治:及时清除杂草、残株、枯叶。可用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或 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菜青虫的防治:避免与同科蔬菜连作或套种。药剂防治可用菊酯类农药。

病害。在苗期要防止猝倒病的发生,要适当控制水分,多通风透光。在结球期,主要防止软腐病的发生,尤其是夏秋季易发生,要防止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用100-15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喷洒有一定防治效果。在结球期还易发生烧边现象,要保持土壤湿度以利于钙的吸收。另外还要在叶面喷一些钙素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孢子甘蓝的详细介绍

【性质】

【五味】

【热量】0.00大卡(0千焦)/100克

【功效】清热除火,祛脂降压,补血益气,提高免疫力,疗头痛头晕,安神除烦,消炎止痛

【孢子甘蓝是什么】抱子甘蓝,是甘蓝的一个变种,中片杓子形,表面有皱纹,叶柄长。茎高35-100厘米。茎顶端不生叶球,叶腋间能抽芽形成小叶球,叶腑间能抽芽形成小叶球,叶球直径1-4厘米,黄绿或紫红色。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栽培较多,我国有少量栽培,订要供西餐使用。抱子甘蓝的品质要求是:外形整齐,大小均匀,新鲜洁净,无病虫害者...

【适宜疾病】 耳鸣 太阳中风 老年人骨质疏松 老年人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

【适宜症状】 神疲乏力 心悸怔忡 持续性头晕 缺铁性贫血 间歇性头晕

紫甘蓝怎么洗干净

紫甘蓝在洗之前,放入盐水里泡5—10分钟,可有效去除里面的虫子,然后用刀切开,放入水中清洗。紫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苔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蔬菜之一。除芥蓝原产中国外,甘蓝的各个变种都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早在4000~4500年前古罗马和古希腊人就有所栽培。

栽培红菜头的方法

紫菜头也叫红菜头、红根甜菜等等,主要是以肥大的根茎头作为食用部位,不仅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加工成罐头等等,紫菜头的味道有点带甜,含有糖分和多物矿物质,并具有治泻驱寄生虫的功效,紫菜头现在发展前途很广阔,经济效益也不错,农村致富网的编辑现将紫菜头种植技术提供如下。

一、紫菜头播种育苗

1、播种时期:我省一年四季均可育苗移植,一般高产栽培可在9月至翌年3月份分批播种。

2、苗床;选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做苗床。热季苗床要有防雨避曝晒设施;冷季需选暖日播种,最好采用横拱薄膜或将苗床设在保护地内。深翻土后做成畦宽1—1.2米,沟宽40—50厘米,沟深约25厘米。畦内每平方米撒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6千克,同时加过磷酸钙60—70克和草木灰100—200克。刨细掺匀,起出盖土后耙平。

3、播种:干播法在畦内按8—10厘米距离划约2厘米深的浅沟,然后撒播种子,耙平,镇压,浇播种水。湿播先浇足底水,水渗后均匀撒播种子,然后盖约1.5厘米厚的潮湿细土。一般播干种子,也可浸种约2小时再播种。

4、苗床管理:苗期温度最好保持15—20℃。床土保持见干见湿,一般在床土面偏干时浇一次小水。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留苗距离5—6厘米。当苗有4—5片真叶时,浇施一次稀薄有机液肥及进行秧苗锻炼,有6片真叶左右时进行移栽定植。

二、紫菜头栽培管理

1、整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PH值6.5—7,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深翻土25—30厘米让其风化晒垄2周以上,然后每亩撒施农家肥约5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作基肥,耕耙后作高垄或畦面宽100—130厘米的高畦。

2、栽植:苗龄40—45天即可移植。垄栽株距约15厘米,每垄栽2行;畦栽株距约20厘米,行距25—30厘米。也可采用种子直播,出苗后于1—2片真叶时间苗,留苗距5—7厘米,第二次间苗在4—5片真叶时,苗距保持10—14厘米,并进行一次浅中耕和除草,然后浇一次稀薄有机液肥。

3、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1次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再浇1次水。当肉质根长到1厘米左右粗时,应及时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定植后(直播栽培定苗后)15—20天追施一次肥,每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及时拔除杂草。缓苗(直播栽培定苗)后7—10天叶面喷施1—2次浓度为0.1—0.2%的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喷施量为50—75公斤。紫菜头可在我省露地越冬裁培,若冬季采用地膜覆盖或横拱薄膜栽培,可提早收获上市。夏季及初秋栽培紫菜头,要有防雨避曝晒设施。

4、病虫害防治:紫菜头的抗性很强,极少发生严重病虫危害,偶有蚜虫,要及时防治。

5、采收:一般定植后5—7周(直播栽培在播种后80—90天),肉质根粗(横径)3.5厘米以上时开始收获,陆续供应市场。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

紫菜头不仅营养高,而且栽培的方法也很简单,并且在有些地区可以一年四季都进行栽培,因为紫菜头现在开发出来的副产品比较多,因此销路都不是问题,因此只要栽培出优质高产的紫菜头,就是一条致富发家的路子。

紫菜头种植技术,栽培红菜头的方法

紫菜头也叫红菜头、红根甜菜等等,主要是以肥大的根茎头作为食用部位,不仅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加工成罐头等等,紫菜头的味道

芜菁甘蓝栽培技术要点、如何种植芜菁甘蓝?

芜菁甘蓝也称为洋蔓菁、洋疙瘩、洋大头菜,可以炒食或者盐渍及充作饲料等用途,芜菁甘蓝虽然栽培历史很短,但是芜菁甘蓝具有很好

有机芜菁栽培的技术、芜菁有机种植方法

芜菁也叫圆根、盘菜、大头菜,不仅可以鲜食,也可以淹渍加工,非常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种植中,想栽培好芜菁也需要一定的技术,

夏季香菇栽培管理要点、夏季种植香菇的技术

在夏季,因为气温较高,而夏季香菇刚好处于长菇阶段,这样的高温对子实体生长的发育非常不利,如果管理不当的话甚至会出现萎蕾烂返回农村致富网首页

苤蓝是什么

苤蓝又称为茄莲,球茎甘蓝,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按球茎皮色分绿、绿白和紫色三个类型。按生长期长短可以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类型。早熟的品种植株矮小,叶片少而小,定植后约50-60天收获,代表品种有北京早白和天津小缨子等。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多而大,定植到收获需要80-100天。代表品种有一般有笨苤蓝、大同松根以及云南长苤蓝等。

苤蓝为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多为肉质球茎,质感脆嫩,可鲜食以及腌制。苤蓝是甘蓝中能够形成肉质茎的一个变种,与结球甘蓝相比,其食用部位不同。

苤蓝原产地中海沿岸,是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现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根系较浅,茎相对短缩,叶丛着生短缩茎上。叶片椭圆、倒卵圆或者近三角形,绿、深绿或紫色,叶面有蜡粉。叶柄细长,生长一定叶丛之后,短缩茎膨大,形成肉质茎,圆或扁圆形,肉质、皮色绿或者绿白色,少数品种为紫色。球茎甘蓝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时通过春化之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花器官结构以及开花授粉习性都与结球甘蓝相同。

苤蓝的属性

科属:十字花科,芸薹属

产地: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别名:球茎甘蓝、擘蓝、玉蔓菁、撇列、不留客、人头疙瘩

简介:

苤蓝是甘蓝的一种,学名叫球茎甘蓝,又称土苤,茄莲。苤蓝是介于大头菜和包心菜之间的蔬菜,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浅,茎短缩,叶丛着生短缩茎上。叶片椭圆、倒卵圆或近三角形,绿、深绿或紫色,叶面有蜡粉。叶柄细长,生长一定叶丛后,短缩茎膨大,形成肉质茎,圆或扁圆形,肉质、皮色绿或绿白色,少数品种紫色。

苤蓝的食用部分为肉质球茎,质脆嫩,可鲜食及腌制。苤蓝是甘蓝中能形成肉质茎的一个变种,与结球甘蓝相比,其食用部位不同。

相关推荐

乌头的介绍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1]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1] 乌头株高60-150厘米。侧根常数个,侧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种的侧根(即称附子)通常1-2个,倒卵圆形至倒卵形。茎直立。叶互生。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皮肤过敏能吃紫甘蓝

紫甘蓝的功效很多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的,虽说紫甘蓝对于治疗一些皮肤问题具有缓解作用,但是对于皮肤过敏,是否也一样具有功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皮肤过敏可不可以吃紫甘蓝? 紫甘蓝其实大家都认识,但是似乎很少有人经常吃。紫甘蓝在西餐中相对会更常见一点,比如做沙拉什么的。中餐里面紫甘蓝的地位就有点尴尬,和包菜(圆白菜)一样的做法吧,口感又不如后者。其实紫甘蓝中含有一些非常特 紫甘蓝其实大家都认识,但是似乎很少有人经常吃。紫甘蓝在西餐中相对会更常见一点,比如做沙拉什么的。中餐里面紫甘蓝的地位就有点尴尬,和包菜(圆

苤蓝栽培技术

(一) 选用良种: 选择耐抽薹、球茎呈扁圆形的苤蓝品种,三宝主要种植长苤蓝,用于制作韭菜花原料 (二)适时播种: 苤蓝一般采用平畦育苗,适宜播种期为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提前播种,易引起未熟抽薹,影响球茎产量和品质;错后播种,苗小,成熟晚,效益低,所以要严格按时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要求苗床8—10厘米土层达饱和状态。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5克用亩用种约60克,干籽撒播。播种后覆一层过筛细土,厚度约0.5厘米,要求全苗床覆土厚度均匀一致。 (三)培育壮苗: 在幼苗出齐后,培土一次,厚度为0.5厘米,防止土面龟

绿菜花美容

花椰菜俗称白菜花、菜花,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是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 清朝驻荷兰使节钱恂在荷兰选购了四种花椰菜种子寄回北京。在清朝农事试验场内种植,其地址就在现在的北京动物园。而白菜花在我国普遍栽培的历史只有60余年。 青花菜别名绿菜花、紫菜花,为十字花科甘蓝类蔬菜,以花球供大家食用。绿菜花花球有绿色和紫色两种,市场上以绿色品种多见。 最早,人们将花椰菜与绿菜花混为一谈,认为绿菜花是绿色的花椰菜,即绿菜花是绿色的菜花,直到1829年才将绿菜花从花椰菜中分离出来。绿菜花在中国

紫甘蓝怎么挑选

紫甘蓝营养元素很丰富如优质蛋白,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等等,吃紫甘蓝可以补充营养,强身健体,但是我们在吃紫甘蓝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挑选的,挑选优质紫甘蓝。 1、 看手感;优质紫甘蓝拿上手后感觉比较沉,说明紫甘蓝的水分比较足,结构紧凑,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好,而劣质的紫甘蓝拿上手感觉比较轻,吃起来的话会感觉汁不足,口感较差。 2、 看外表;优质紫甘蓝看上去鲜艳而有光泽,而劣质紫甘蓝看上去颜色比较暗淡,并且不带光泽。

宝宝能吃紫甘蓝

宝宝是可以食用紫甘蓝的。紫甘蓝颜色漂亮,煮出来后色香味俱全,容易吸引宝宝目光,可以促进宝宝爱吃饭的好习惯的养成。 紫甘蓝富含铁元素,宝宝吃紫甘蓝,可以补充铁元素,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维持血液功能的正常,促进皮肤,毛发的健康发育。 紫甘蓝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等等维生素,宝宝吃紫甘蓝,补充维生素,可以补充精力,保持活力,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 紫甘蓝富含钙质,每100克紫甘蓝就有100毫克钙元素,宝宝吃紫甘蓝,可以补充钙元素,可以健脑益智,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抵抗细菌入侵身体,还可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

紫甘蓝的营养价值

紫甘蓝的营养元素很丰富,有优质蛋白,纤维素,钙铁等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等,我们吃紫甘蓝,可以补充营养,强身健体。据测定,每100克紫甘蓝就含有100毫克钙,吃紫甘蓝,可以补充钙质,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保护骨骼的健康。 另外,紫甘蓝还富含维生素,据测定,紫甘蓝中的维生素以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C居多,吃紫甘蓝,补充这些维生素,可以滋润皮肤,促进皮肤的健康发育,保护皮肤健康,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毒排便,还可补充精力,保持活力。 紫甘蓝的功效也有很多,比如促进排毒排便,滋润皮肤,保护骨骼的健康,调节

丁香的基本介绍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药用丁香和观赏用的丁香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植物),以花蕾和其果实入药。花蕾称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实称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 丁香,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 丁香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

甘蓝的副作用有哪些

甘蓝营养元素很丰富如优质蛋白,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等等,那么我们在吃紫甘蓝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吃紫甘蓝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分量,紫甘蓝富含膳食纤维,吃多了可能导致腹泻。 甘蓝可以强身健体,但我们在吃紫甘蓝时要有所注意。比如如果紫甘蓝吃多了会怎么样和什么人群不宜食用紫甘蓝紫甘蓝不宜和什么食物同食等等: 1、吃紫甘蓝的时候要控制分量,紫甘蓝富含膳食纤维,吃多了会过度促进肠胃蠕动,可能会导致腹泻。 2、尤其是常年腹泻,体质虚弱者不宜食用太多紫甘蓝紫甘蓝的纤维素很丰富,常年腹泻,体质虚弱的人吃多了的话容易导

羽衣甘蓝的介绍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tricolor)[1] ,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结球甘蓝(卷心菜)的园艺变种。结构和形状与卷心菜非常相似,区别在于羽衣甘蓝的中心不会卷成团。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莲座状叶丛,经冬季低温,于翌年开花、结实。总状花序顶生,花期4~5月,虫媒花,果实为角果,扁圆形,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园艺品种形态多样,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叶的形态分皱叶、不皱叶及深裂叶品种;按颜色,边缘叶有翠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则有纯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