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注意事项 忌让宝宝睡软床
宝宝睡觉注意事项 忌让宝宝睡软床
婴儿的骨骼很软,可塑性大,在软床上睡觉会增加脊柱的生理性弯曲度,使脊柱两旁的韧带和关节负担过重。时间一久,不仅容易形成驼背或脊柱畸形,还可能造成宝宝腰部疼痛及不舒服感。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婴儿睡软床,可以在硬木板床上垫两床棉垫。
宝宝睡觉一惊一惊怎么办
1、营造良好睡眠环境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怎么办?宝宝睡觉一惊一乍如何安抚?为预防和缓解宝宝睡觉一惊一乍的症状家长们可以尝试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房间内尽量开着柔和的灯光或者是在宝宝的床周围放置床幔,这样会给宝宝一些安全感的。
2、轻轻安抚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通常都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所以为缓解宝宝睡觉一惊一乍的症状家长们还可以轻轻握着宝宝的小手或者是轻拍宝宝,让宝宝感受到你的存在。
3、补钙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如果是因为缺钙的话那么就需要适量的补充钙质,不过考虑宝宝特殊体质的关系建议家长们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钙,不宜盲目给宝宝进行补钙哦。
4、注意日常护理
导致宝宝睡觉一惊一乍的原因有很多,为缓解宝宝睡觉一惊一乍的症状家长们还需要从日常开始做起,为不影响宝宝睡眠建议家长首先就要合理安排宝宝饮食、避免穿过紧的衣服等等。
宝宝睡觉打鼾是什么原因 如何预防宝宝打鼾
对于体重较重的宝宝来说,出现睡觉打鼾的几率要比一般的宝宝高,一般只要体重减少三至五公斤,宝宝睡觉打鼾的状况便会有所好转。
如果宝宝睡觉长时间仰睡的话,舌头会慢慢地滑至喉咙处,容易出现阻塞现象,导致宝宝出现睡觉打鼾。为避免宝宝的舌头后滑,家长们在宝宝睡觉时还得注意要将宝宝的枕头保持一定的高度。
家长们需要避免在睡前给宝宝吃镇定剂一类的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容易使宝宝的肌肉出现松弛,此时宝宝容易出现呼吸气道阻塞的情况,使宝宝出现睡觉打鼾。
不妨让宝宝经常玩“深呼吸”的小游戏吧,不但有趣还能让宝宝鼻道保持畅通,降低宝宝睡觉打鼾的几率。
建议让宝宝经常露出笑容,这样可以多多活动宝宝的舌头,使脸部的肌肉得到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宝宝睡觉打鼾。
建议妈妈们可以在平常多带宝宝唱唱歌,因为唱歌能使声带附件的肌肉得到良好的锻炼。当松弛的肌肉充分锻炼后,不太容易使呼吸道阻塞,也就不会使宝宝出现睡觉打鼾的症状。
如何哄宝宝睡觉
宝宝因为还无法行走,经常一整天都是躺着的,所以精力会比较丰足,而难以安静的睡觉,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哄宝宝安然入睡。
1、不仅仅是我们会有不安感,宝宝同样也会有,所以妈妈可以通过轻拍宝宝的方式给宝宝安全感,让宝宝睡下。特别是在宝宝的情绪不太安定的情况下,妈妈的轻拍可以让宝宝一会儿就会安静下来。
2、音乐出来供人欣赏外还能让人放松,在宝宝睡觉时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音乐来播放,例如可以播放摇篮曲来帮助宝宝睡眠,网上也有很多轻柔纯音乐,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你可以选择一些你喜欢的3/4拍或慢四拍的歌曲,只要是慢拍子,平缓的曲子就行。不要怀疑小宝宝的听觉能力,他们一生下来就会对声音有反应哦,所以让宝宝听音乐是一个不错的哄睡方法。
3、选择灯光较暗的环境让宝宝睡觉,因为宝宝在出生之前都是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面,一直处于黑暗中,所以灯光暗的环境更适合宝宝睡觉。妈妈也可以挡住光源,让宝宝睡在背光的一侧,让宝宝慢慢适应。
宝宝睡觉时的注意事项
对小宝宝来说,睡眠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在睡眠中,体内分泌出一定的生长激素,能够促使宝宝长高;如果睡眠不好,生长激素分泌就会减少,影响宝宝发育,因此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每天都能拥有好睡眠。
不过,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有10种睡眠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必须给予纠正的。
1、含着乳头睡
含着乳头睡觉,宝宝醒后就会吮吸乳头吃奶。这种没有规律的进食方式,容易使宝宝的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消化不良;再者,宝宝呼吸不畅,导致睡眠不安,甚至可能引起窒息;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牙床的正常发育,易生蛀牙。
2、吓唬宝宝睡
有时为了让宝宝尽快入睡,妈妈常常采用吓唬的办法,“如果不睡觉,大灰狼就会来”等等。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宝宝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使他根本不能入睡或者入睡不安稳。况且,宝宝受到恐吓后,即便是睡着了也有可能做噩梦,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3、让宝宝晚睡
一些家长有晚睡的习惯,受其影响,宝宝也养成了晚睡的习惯。但是,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夜间22~24点,如果晚睡,宝宝体内的生长激素的分泌势必减低,身高便会受到影响;晚睡还会造成睡眠不足,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你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4、摇着宝宝睡
当宝宝哭闹不愿入睡时,一些性急的妈妈往往会把宝宝抱起来摇一摇,晃一晃,或者把他放在摇篮里摇来晃去。其实,这样入睡有一种潜在的危险。由于小宝宝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摇晃会使宝宝的大脑在颅骨内不断晃动,造成脑部小血管破裂,颅内出血,轻者智力减低,严重者肢体瘫痪,甚至死亡。即便没有发生以上情况,也会让宝宝养成不摇晃就不能入睡的坏习惯。
5、宝宝俯卧睡
宝宝的睡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一些妈妈喜欢让宝宝俯卧睡,殊不知这种睡姿并不安全,因为宝宝的口鼻易被阻塞,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称为猝死。最初一些西方国家也主张婴儿采用俯卧睡姿,但后来发现这种睡姿导致婴儿发生窒息猝死的机率增加,现在都提倡采用侧卧睡姿。
6、陪宝宝睡觉
一些妈妈喜欢陪宝宝一起睡。长此以往不但容易使宝宝产生“恋母”心理,形成依赖思想,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甚至于上学了仍要妈妈陪睡;而且,如果妈妈睡姿不好,睡熟后在床上翻来覆去,不小心压住小宝宝的面部,就有可能造成宝宝窒息死亡的“惨剧”。
7、搂着宝宝睡
有些妈妈出于母爱,喜欢搂着宝宝睡觉。可是,被搂着的宝宝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是吸入了妈妈呼出的废气,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很不利。此外,搂着宝宝睡还会限制宝宝自由活动,难以伸展四肢,影响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
8、卧室亮灯睡
有的家长习惯晚睡,喜欢把灯开得很亮,这对在同室睡觉的小宝宝很不利。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如果夜间灯火通明,宝宝的睡眠时间就会缩短,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发育也会受到抑制。
9、宝宝蒙头睡
尤其是冬季,怕宝宝受凉,妈妈总是用被子把宝宝蒙得严严实实的。然而,婴幼儿新陈代谢远比成人旺盛,被子内的湿度又高,以致宝宝大汗淋漓,容易发生虚脱和呼吸不畅,引发“焐热综合症”。
10、让宝宝睡电热毯
冬季,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睡在暖和的环境中,让他睡在电热毯上。但电热毯加热的速度很快,温度过高会使宝宝体内水分丧失,发生脱水,引起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停,使其健康受到损害。让宝宝睡在通宵加热的电热毯上则更不可取。
如果确实需要,可先将电热毯预热,待宝宝上床后就应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通宵不断电。
11、不要让新生儿睡软床
有些专家认为,新生儿体内的自发的内源性昼夜变化节律会受光照、噪声及物理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昼夜有别的环境对他们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不断更新,木板床被舒适、造型美观的沙发软床或弹簧床取代。父母为了让新生儿睡得好、睡得舒服,往往买上一张沙发软床或弹簧软床给宝宝,认为宝宝睡软床,不会碰伤宝宝的身体。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害的,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2、新生儿睡眠不安
如果新生儿经常夜晚哭闹不眠,应该尽量让他白天少睡觉。如果是在其他时间内睡眠不安,应该认真找找原因,再采取相应措施。你可以看看室内温度是否过高,或包裹得是否太多,看看宝宝是不是因太热而睡不安稳。如果宝宝小腿发凉,则表示宝宝是由于保暖不足而不眠,可加盖被子或用热水袋在包被外保温。
另外,若大小便使尿布湿了,宝宝不舒服也睡不踏实,或者宝宝没有吃饱时也会睡眠不安。如果上述情形都不存在,那么妈妈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患有低钙血症。如果除睡眠不安还伴有发烧、不吃奶等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请医生医治。
13、睡姿选择
睡姿有仰卧、俯卧和侧卧。那么,新生儿应采用什么样的睡姿最好呢?
仰卧:这种睡姿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脏器的压迫最少,是目前广泛接受的观点。但是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吃奶时进入胃里的空气要排出来,仰卧时溢乳很危险。
俯卧:这种睡姿对心肺、胃肠、膀胱压迫较重,口也容易流出不易下咽,容易引起宝宝窒息。
侧卧:这种睡姿既对重要器官无过分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万一宝宝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也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
所以,不管是采取仰卧还是侧卧,新生儿都不能自己单独睡眠,要与妈妈同睡,以降低新生儿猝死的发生率。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变换体位,一般4小时调换一次。
14、宝宝日夜颠倒的纠正
很多宝宝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白天睡得很沉,但一到晚上9~10点钟以后就开始兴奋了,甚至一直要到凌晨2~3点钟,才开始再次入睡。对于这种现象,爸爸妈妈们苦不堪言。如何纠正这种现象呢?
其实,宝宝睡觉黑白颠倒,不是宝宝的错,而是爸爸妈妈养育方法不够正确。要想纠正这种现象,就要减少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当然,不是让宝宝硬撑着不睡觉,而是要通过游戏延长宝宝白天的觉醒时间。
比如,上午宝宝睡了一段时间,起来吃完奶,此时爸爸妈妈就要主动和宝宝说话、做游戏,以延长觉醒时间;如果下午宝宝睡了三四个小时以上还没有醒来,此时妈妈要主动将其叫醒,喂完奶后与他玩耍,这样可以保证他晚上睡眠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几周内,爸爸妈妈是无法避免日夜不停地抱着新生儿走动以及给他喂奶的。只能相对延长新生儿白天觉醒的时间,尽量增加晚上睡眠的时间,从而减少晚上喂奶的次数,让爸爸妈妈睡得时间长点。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做法对以后宝宝睡眠习惯的培养肯定是有帮助的。
宝宝睡觉禁忌 忌让宝宝穿厚衣服睡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踢被子着凉,在宝宝睡觉时也穿上厚实的衣服,如毛衣,棉背心等。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宝宝穿上厚衣服,全身的肌肉不能完全松弛,因而总不能进入熟睡状态,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而且厚衣服裹在身上,容易使呼吸和血液循环变得不通畅,有压迫胸口的感觉,容易使宝宝发生夜惊现象。因此,宝宝睡觉尽量少穿衣服,一件棉质小内衣和裤子就足够了。宝宝踢被子可能是盖厚了,热量散发不出,也可能是蛲虫引起的。
宝宝睡觉要注意什么
1、不要让宝宝睡软床:宝宝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占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宝宝睡觉的床要选择舒服又安全的。于是,宝妈们就会选择给宝宝睡软软的床,认为那样的床睡着很舒服。但是,宝宝正处在骨骼生长发育的时期,骨质也是比较软的,处于所谓的定型期,如果给宝宝睡可以陷进去的软床,这样就会使宝宝的骨骼长时间处于一种被扭曲的状态,时间一长,骨骼定型了就容易变成驼背,不仅影响到宝宝的外形,而且还会挤压到宝宝的内脏,影响内脏功能。
2、不要让宝宝俯睡:国外专家已发现婴儿猝死综合症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面朝下的俯睡姿势最具危险性。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宝宝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 睡眠环境差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宝宝睡眠质量的因素之一,如果宝宝睡觉时太吵、光线太足、或者给宝宝穿的过多或过少、被蚊虫叮咬、睡觉地点改变等都会影响宝宝睡眠。所以宝宝睡觉时,最好给宝宝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光线调的柔和一些,睡前不要让宝宝玩的太兴奋。
新生儿睡眠要注意什么
1、禁止宝宝睡软床:刚出生的宝宝骨骼生长很快,而且他们的脊椎、肌肉及韧带都比较软,如果床很软的话,会导致脊椎长期处于弯曲状态,时间长会致使其弯曲变形,还会影响其他器官的正常生长。
2、禁止抱着宝宝睡觉:新生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十分重要,有助于宝宝骨骼、心扉和大脑等多方面的发育。但是抱着宝宝睡觉,孩子不仅睡得不安稳,难以拥有香甜的睡眠,而且身体伸展不开,四肢活动受限制,使得全身肌肉无法得到充足休息。同时抱着孩子睡觉会使他们呼吸不畅,影响新陈代谢,还会阻碍独立成长。所以,建议妈妈们最好避免抱着宝宝入睡。
3、夜间睡觉不要开灯:因为宝宝夜里需要喂奶和换尿布,有的新妈妈为了方便,会一晚上都不关灯。但是这样对于宝宝是不利的,灯很亮会使宝宝以为这是白天,如果经常昼夜部分,势必影响新生儿的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晚上灯太亮会致使宝宝的视力下降,变成近视。
新生儿睡觉要注意什么
Point1 新生儿房间夜间不能常开灯
许多刚做父母的年轻人,夜里为便于给新生儿喂奶、换尿片,总爱在房间内通宵点灯,这样做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不利。不久以前,英国一家医院的新生儿医疗研究小组报告,昼夜不分地处于光照环境中的新生儿,往往会出现睡眠和喂养方面的问题。
Point2 不要让新生儿睡软床
有些专家认为,新生儿体内的自发的内源性昼夜变化节律会受光照、噪声及物理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昼夜有别的环境对他们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不断更新,木板床被舒适、造型美观的沙发软床或弹簧床取代。父母为了让新生儿睡得好、睡得舒服,往往买上一张沙发软床或弹簧软床给宝宝,认为宝宝睡软床,不会碰伤宝宝的身体。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害的,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宝宝什么睡姿最好
很多家长为了让宝宝睡出好头型,强迫宝宝睡在固定枕上,这样虽然能让宝宝睡出好的头型,但是对宝宝的身体发育真的好吗?宝宝保持什么样的睡姿比较好呢?
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天,由于宝宝的呼吸和营养吸收的需要,要给宝宝采用脚比头部高一点的睡姿,向右侧着睡,这样是为了方便宝宝吐出因为分娩而不小心吸进去的羊水。等宝宝差不多把羊水吐出来后,就要采用正常的睡姿即头部高于脚部一点点。但是新生儿暂时不需要用枕头。而且此时爸爸妈妈就要开始注意宝宝的睡姿,才能睡出好的头型。
可以说新生宝宝一天的时间除了吃奶不在床上,基本上都是在床上度过她的一天,所以保持好的睡姿对宝宝的健康来说非常重要。还有就是为了保持好头型,宝宝妈妈要注意安排适合宝宝的睡姿,才不会因为长期一个姿势导致头部或者脸部凹凸不平,甚至是歪一边,还有也要防止宝宝长期平躺变成扁头。
很多宝宝都喜欢侧着睡,然后四肢屈曲,这样睡宝宝一般都会睡得比较久,比较安稳,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长期保持这样的姿势,所以现在侧着睡会觉得比较习惯,小编家的宝宝就喜欢这样睡。但是因为头部骨质软,所以也不能让宝宝长期侧着睡,很容易睡出不平衡的头型,所以一个小时左右就要给宝宝变换姿势。
每次喂完奶给宝宝拍完背后,最好让宝宝右侧睡半个小时后再给宝宝变换睡姿,因为侧睡能有效防止溢奶。很多宝宝喜欢偏着头睡,这样不利于头型的保护,所以妈妈们可以在习惯睡的一边枕个毛巾或者小枕头,防止宝宝固定姿势。
很多新手爸爸妈妈平时都懒得给宝宝变换姿势,特别是晚上睡着了也懒了,其实给宝宝变换姿势不仅仅是为了给宝宝一个好看的头型,还有如果经常给宝宝变换睡觉的姿势,有助于宝宝的心肺功能,可以锻炼宝宝的呼吸能力。
还有宝宝不要睡软床,不利于宝宝的骨骼发育,还很容易驼背。而且平躺的时候也不需要枕头,可以铺个毛巾就好了。也要偶尔让宝宝进行俯卧,但是要有家长在旁边看着,时间也不宜过长。
不管是什么样的睡姿,小编不建议为了给宝宝保持头型而购买定型枕,特别是两边都有东西顶着,这样会让宝宝很烦躁,睡眠质量也降低。而且不要把宝宝包得太紧,这样不仅不会避免X型腿,还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爸爸妈妈们要配合宝宝喜欢的睡姿,时不时的帮忙调整睡姿就好了,其他的最好是顺其自然。
宝宝睡觉有这些表现爸妈千万要警惕
1.后半夜宝宝经常出汗
宝宝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跟大人相比出汗较多。假如宝宝睡觉时穿的不多,盖得被子也不厚,但在睡着后一直冒汗,特别是后半夜冒汗更多,就要引起警惕了。
宝宝后半夜出汗较多可能是维生素缺乏的表现,还有可能是宝宝患有肺结核或佝偻病的表现。爸妈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由医生判断宝宝患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治疗。
2.宝宝睡不踏实,经常惊醒
如果宝宝晚上睡觉时偶尔惊醒,爸妈无需担心,这是正常现象,或许是宝宝白天被吓着了或者做噩梦了。出现这种情况,爸妈及时安抚就能让宝宝再次入睡。
如果宝宝晚上睡觉时经常惊醒,爸妈就要引起警惕,宝宝有可能是缺钙了。给宝宝补钙,妈妈除了让他多吃含钙丰富的辅食和吃钙片外,还要让宝宝多晒太阳使身体生成足够多的维生素D加快钙质吸收。
3.经常翻身或者趴着睡
假如宝宝睡觉时经常翻身或者趴着睡觉,且伴有腹胀、口臭、没有食欲等表现,有可能是宝宝积食了。如果是这样,妈妈要及时改变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少吃肉,防止积食更严重。
4.宝宝睡觉会打鼾
很多爸妈认为宝宝打呼噜是正常现象,打呼噜说明宝宝睡眠质量好,宝宝睡的香。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宝宝睡觉打鼾有可能是疾病信号,爸妈不可忽视。
爸妈首先要检查宝宝的枕头是不是太高了或太低了,让宝宝呼吸不顺畅从而导致睡觉打鼾。其次,还要观察宝宝的鼻腔,看看是否有异物在鼻腔里导致宝宝睡觉打鼾。如果有异物(包括鼻屎)请及时清除。爸妈让宝宝睡合适的枕头,清除鼻腔里的异物应该就能让宝宝睡觉打鼾的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