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就是会被这晚期产后出血给打乱,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了。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以使用宫缩剂及抗生素为主,要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可配合刮宫术或剖腹探查术,出现休克时,应积极抢救休克。
1、宫缩剂及抗生素的应用宫缩剂及抗生素的应用,为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可给予催产素10~20U。每日3次,肌肉注射,必要时可增加注射次数,出血量多时,可立即静脉注射催产素10~20U,然后以10%葡萄糖液中加入催产素10~20U静脉滴注,以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由于大量失血,或流血时间过长,或宫内有残留物,均易合并感染。因此,应常规给予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B、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交沙霉素等均可选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等途径给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及扩散。
2、刮宫术:对于经宫缩剂及抗生素使用后,仍时有鲜血流出或突然大量出血,或疑有胎盘、胎膜组织残留者,均需立即采用刮宫术,清除其残留组织,促进子宫收缩,多能奏效。
3、剖腹探查术:对于剖宫产术后的晚期产后出血,疑有子宫切口裂开者,应采取剖腹探查术,必要时需行子宫切除。
4、纠正贫血及抗休克长期反复的失血,或大量出血,可使机体处于贫血状态,急性失血可使血容量急骤下降而发生休克,对此均应予以纠正。休克时应以扩容及升血压,改善微循环状态为主,可给予血液及其代用品,如血代、血定安、生理盐水、葡萄糖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液体量可视病情而定,对于慢性失血造成的贫血,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补充铁剂等。
晚期产后出血是产褥期内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因持续或间断阴道流血和突然大量出血致患者严重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如不能及时得到正确有效的处理可致产妇死亡。据1996~1997年全国孕产妇死亡资料统计,因晚期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人数占全部孕产妇死亡总数的3.4%。晚期产后出血的预后除与医疗条件密切有关外,血源和交通等因素亦为重要因素。
晚期产后出血其实很多的人都想错了,如果出现了这三种情况,建议还是去到医院进行治疗才好,因为或许是癌症的到来。
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
晚期产后出血在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由于妊娠病理情况及社会因素的增加,对胎儿重视程度高及产妇惧痛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步上升,术后并发症亦增加,剖宫产时术者水平高低与晚期产后出血率有一定关系。危害极大,产妇在日常生活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
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有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保持心态良好,避免紧张、焦虑,同时注意积极而合理的进行治疗,减少出血量,注意避免受凉,预防并发感染。
2、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为宜,注意多吃含铁较高的食物,以利于机体造血,改善因为出血而导致的贫血,可以适当的多吃点驴肉、猪肝、猪血、牛羊肾、羊舌、黄豆、蚕豆、高粱、腐竹、大白菜、黑木耳等含铁较高的食物。
3、禁食肥腻,酸性、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如何治疗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出血,其原因主要有胎盘胎膜残留、官内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或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晚期产后出血对女性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女性要积极治疗产后出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治疗晚期产后出血:
1、加强宫缩:可选用催产素、麦角新碱静注或肌注。
2、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可选用青霉素、安必仙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灭滴灵、庆大霉素等。
3、手术治疗:刮宫术适用于子宫复旧不良,或阴道检查宫颈有组织堵塞。子宫切除术主要用于刮宫术后仍有多量出血,尤其反复大量出血者,或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裂开。
4、针灸疗法:灸隐白、脾俞、肝俞、肾俞、关元、百会;针刺血海、三阴交、关元、足三里。
5、中成药:参三七未,1.5/次,2次/日;人参粉1.5-2g。
晚期产后出血怎么办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出血,其原因主要有胎盘胎膜残留、宫内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或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失血过多可致严重贫血或休克,危及产妇生命。中医称本病为“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晕”。晚期产后出血于产后1 ~2 周发病最为常见,也有迟至产后6 ~8周发病的。产后出血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应该引起重视。 产后持续阴道出血,少量、中量或大量或于分娩后数日突然大量出 血,剖宫产后出血可发生在产褥末期,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严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处理方法如下: 妇科检查时,软产道无损伤,宫口松,鲜血自宫腔流出,子宫大而软,有时见残留胎盘组织或淤血块堵塞宫口。 (1) 小量或中量阴道出血,应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以及支持疗法,中药治疗。 (2) 疑有胎盘、胎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的产妇,在给用抗生素的同时或控制感染后做清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3) 急性大量出血的产妇,及时输液、输血,以控制发生休克。 ...
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高低与各地产前保健及产科质量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各地剖宫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晚期产后出血多久后可以再怀孕
女性产后出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理身体,一般患者可以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饮食治疗等方法来帮助身体的痊愈,而如果女性属于顺产的话,一般建议两年后再怀孕,而剖腹产手术的话,需要等三年以后再考虑怀孕,但是患者的身体如果过于虚弱的话,最好是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然后确定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怀孕!
女性晚期产后怀孕的话,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健康备孕,做好事先去医院做个妇科检查,看看自己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怀孕,如果适合怀孕的话,要注意补充丰富的营养,多吃点水果蔬菜,提前吃点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发育畸形。如果女性身体异常,患有妇科病症的话,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治愈后恢复一段时间再考虑怀孕!
晚期产后出血多久后可以再怀孕?女性晚期产后出血需要先注意补血养气,患者此时的身体比较虚弱,应该注意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但是也不需要过度进补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配合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再通过食疗来帮助身体的痊愈,怀孕后也要注意按时进行产前检查,预防发生先兆流产等情况!
产后出血治疗
1、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导尿排空膀胱后可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
2、胎盘因素
疑有胎盘滞留时应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则应立即取出胎盘。若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如剥离胎盘困难疑有胎盘植入,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胎盘和胎膜残留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
3、软产道损伤
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
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分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俗称产后大出血或产后血崩。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位居我国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通常估计失血量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故实际发病率更高。
产后出血和晚产后出血有什么不同
1、出血时间不同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相对晚期产后出血而言,产后出血也被称为早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 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多见于产后1-2周发病,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
2、出血原因不同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无力、胎盘胎膜娩出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而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碎片残留。
近年来随着各地剖腹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中,剖腹产术中处理不当致子宫切口裂开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
做好妊娠期保健,恰当处理好分娩过程,可明显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对有产后出血史,多次人工流产史胎盘滞留及双胎,羊水过多,产程延长者提高警惕做好产前保健及产时,产后监护。同时详告产妇,取得配合,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正确处理第2、3产程,出头娩肩应缓慢,保护好会阴以免软产道撕裂。产后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量,按压宫底促积血排出。严格剖宫产指征,加强对正常生理分娩方式的宣传,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于具备剖宫产指征者,子宫切口选在子宫下段,先切开一个小口再用手撕至合适的长度出胎头应动作轻柔,选择恰当缝线,针距不可太密,止血彻底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