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送老人拐杖的意义

送老人拐杖的意义

老人拐杖被称为老人的“第三只脚”。老人手杖对于老人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老人拐杖是年迈、行动不便者的必需之物。常见的老人拐杖种类有哪些,又怎么挑选老人拐杖呢?

1、经常看见老年人用的那种“问号式”的拐杖。

2、登山用的拐杖。它略显专业,目前很多老年人用它来登山。

3、医学器械类的拐杖。它们是给特殊人群设计的,如骨折或是卒中后遗症的患者。

老人拐杖的长度长度合适的老人拐杖,行走起来更舒服、更安全,也让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锻炼。

老人选拐棍儿注意啥

拐棍儿,即手杖,一些上了年纪腿脚不太好的老年朋友应该长备,以便于出行。但选用拐棍儿并非随便准备一根就好,其中也有不少应注意的事项:

拐棍儿太长或太短都会使支撑点不自然。高了(长了)会使身体上倾,易导致老人脚底踩不实;低了(短了)则必然造成弯腰前屈,走起路来不舒服。拐棍儿最恰当的高度,应该是人立正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时,从平地到达手腕内侧皮肤横纹的高度。

拐棍儿的材质和重量也很重要。重了使用起来会很费力,轻了扶起来又有飘忽感,会感觉不够踏实。所以建议选用拿在手里有沉稳感的实木拐棍儿。

拐棍儿的把手不宜太滑,底部一定要有底垫防滑。一般情况下,如果老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差,选单脚的拐棍儿即可,但如果老人平衡能力较差或有中风史、关节炎及腿部受过伤、支撑力偏差等情况,最好选择双脚或多脚的,以增强对身体的支撑力。

此外,老年人还要经常检查拐棍儿的底垫是否松脱或被磨平,以防发生意外。

老人饭后散步应注意什么

老人吃晚饭可以到公园散散步,不仅悠然自得还能够强身健体。但是对于不同体质的老年人来说,散步时该重视的方面还真的不一样。

体弱的老人柱根拐杖。身体虚弱的老人平衡力较差、重心不稳,行走时稍不小心可能摔倒,尤其在晚上散步时,最好有支撑物保持身体平衡,比如拄根拐杖。这样,散步时可以适当将手臂甩开幅度大些,步伐迈大些,散步速度也最好由慢到快,使全身器官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促进新陈代谢。拐杖以250—350克、不锈钢材质的为好,拿在手里有沉稳感又不会太重,结实又不易变形。拐杖底端要有橡胶,增加其与地面的摩擦力。拐杖的高度应因人而异,上缘最好与脐部或脐上二指处平齐。每天散步时间依当天体力调整,最多两次,每次30—45分钟。骨质疏松的老人较容易摔跤,最好也用拐杖。

体胖的老人延长距离。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以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 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 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患高血压别选早晨。心血管不好或患高血压的老人散步时,不要背着手、驮背,最好挺胸抬头,尽量全脚掌着地,微微收腹,自然摆臂,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急,避免血压升高。另外,一般一天中,早晨老人的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因此最好晚饭后散步。

患冠心病步速要慢。患冠心病的老人应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适心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70-年龄”。如65岁的老人,170减65等于105,则他走路时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左右,最高别超过125次/分钟。因此,患冠心病的老人散步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心律失常。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建议结伴而行,随身携带药物,以防出现危急情况。

患糖尿病不能饿肚子。饿肚子散步容易导致低血糖,患糖尿病的老人最好在饭后30分钟或1小时散步。另外,宜缓不宜急,应按照平时的步速散步,一秒钟一步或两秒钟三步即可,以身体发热、微出汗为宜,每次散步15—40分钟,每天1—2次。

老年人拄拐杖讲究多

拐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是老年人常备的辅助用品。不过有的老年人认为拄拐杖是服老的表现,而且不利干下肢的锻炼,因此拒绝拄拐杖。这种做法其实不利于健康。

老年人上了年纪,腿脚会不太灵便,经常容易摔倒,从而造成骨折,不但会导致生活上的不便,而且对整个体质都会有很大的损害,因此老年人防摔防骨折是很重要的。而平常行走的时候拄拐杖的话,三点着地,能够很好地增强稳定性,从而有利于防止摔倒。

另外,拄拐杖并不会有碍锻炼。因为手拄拐杖,只是增加了一个辅助行走工具,并不影响双腿的正常行走和全身的运动,而且,在过一些崎岖不平的地方的时候,依靠拐杖支撑,还能够锻炼臂力。因此,拄拐杖和锻炼身体并不矛盾。

空巢老人必须准备的生活用品

电话

空巢老人最需要一部电话或手机,想儿女时打电话聊聊天,生病难受时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无聊寂寞时打电话给亲朋好友。一台小小的社交工具,就能让空巢老人开心愉悦,天天有人陪伴。子女们也可多打电话陪老人聊天,让空巢老人不寂寞抑郁。

医药箱

空巢老人年纪大,身上少不了种种病痛,很多还患上慢性病必须天天吃药,这时送个医药箱给空巢老人放置药品最合适了!空巢老人感冒头痛一些小病可以自己服药,突发胸痛低血糖时,也可以马上服药,自我救治。目前部分新型医药箱有联网功能,不但能提醒空巢老人吃药,还能为空巢老人订购药品,实在方便。

收音机

空巢老人一上年纪,眼睛不好使,看电视和报纸觉得费劲,这时为他配置一个小收音机,家里和出外都可随时收听,听新闻、学养生、唱戏曲,让空巢老人在家也精彩。收音机,无疑是一个解闷神器,居家必备。

可收缩拐杖

我们鼓励空巢老人多出外结交朋友游览景点,但很多老人碍于腿脚不便只得宅在家。其实,一根可伸长缩短的拐杖就可帮助空巢老人外出,记得挑选一根轻便方便携带的,老人家带着拐杖出外锻炼也能散散心,让自己开心点。

火灾探测器

空巢老人独自一人在家,有时屋内燃气泄露或突发火灾都毫不知晓,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帮空巢老人准备一套火灾探测器,当感应到烟火可燃气体时,老人能知晓并逃离危险环境。有时,火宅探测器还能实现报警消防功能,非常智能。

老人选拐杖的4个标准

1、长度适宜

适宜的长度,老人握持起来才不至于因过矮而感到弯腰吃力;也不会因过高而感到顶得手臂酸麻。判断的标准就是:穿平底鞋站于平地,两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势,然后测出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这个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长度。

2、手柄宽度

古时手杖顶端做成龙头形状,并非仅仅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它均匀而圆滑的操持感,让老人握起来,会感觉到非常的舒服——既有饱满厚实的感觉,又省事不费力。

3、底端防滑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后期老人使用久了就会产生依赖感,如果它防滑不可靠,就极易出现意外。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可以调整为两角、三角或四角的有力支撑结构。

4、材质

手杖的材质易选用既轻盈又有厚实感,还要防潮、防开裂的才好。

​老年人保健常识 老人散步有讲究



体弱的老人要柱根拐杖

身体虚弱的老人平衡力较差、重心不稳,行走时稍不小心可能会摔倒,尤其是在晚上散步时,好有支撑物保持身体平衡,比如拄根拐杖。这样,散步时可适当将手臂甩开幅度大些,步伐迈大些,散步速度也好由慢到快,使全身器官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促进新陈代谢。拐杖以250—350克、不锈钢材质的为好,拿在手里有沉稳感又不会太重,结实又不易变形。拐杖底端要有橡胶,增加其和地面的摩擦力。拐杖的高度应因人而异,上缘好与脐部或是脐上二指处平齐。每天散步时间依当天体力调整,多两次,每次30—45分钟。骨质疏松的老人较容易摔跤,好也用拐杖。

体胖的老人延长距离

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 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 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患冠心病步速要慢

患冠心病的老人应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适心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70-年龄”。如65岁的老人,170减65等于105,则他走路时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左右,高别超过125次/分钟。因此,患冠心病老人散步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心律失常。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建议结伴而行,随身携带药物,以防出现危急情况。

患糖尿病不能饿肚子

饿肚子散步容易导致低血糖,患糖尿病的老人好在饭后30分钟或是1小时散步。另外,宜缓不宜急,应按照平时的步速散步,一秒钟一步或是两秒钟三步即可,以身体发热、微出汗为宜,每次散步15—40分钟,每天1—2次。

患高血压不要选早晨

心血管不好或是患高血压的老人散步时,不要背着手、驮背,好挺胸抬头,尽量全脚掌着地,微微收腹,自然摆臂,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急,避免血压升高。另外,一般一天中,早晨老人的血压高,傍晚相对稳定,因此好晚饭后散步。

以上呢就是小编介绍的老年人散步要注意的地方,温馨提示,做儿女的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多抽出时间来陪着自己的父母散散步、聊聊心!

三种情况老人要拄拐

老人在行动时,如果感觉自己身体平衡性不好,需要借助支撑物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就应该使用拐杖;视力不佳的老人,也应该使用拐杖,帮助避让行动途中的障碍及危险;经过检查,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比较容易摔跤,也建议使用拐杖,以防摔倒受伤。

陶立群认为,老年人其实不必惧怕对拐杖产生依赖性。就像在患病期间使用拐杖辅助行动的人,痊愈后,自然就不必继续用了。甚至有的老年人在经常使用拐杖后,发现它还可以提供诸多方便,很可能激发行动欲望,反而有助于多活动腿脚,保持身体健康。

使用拐杖时,最关键是要选择质量好且轻便的。时下一些拐杖增加了相对人性化的附属功能,老年人在确保拐杖使用安全的前提下,视自身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拐杖。例如“拐杖凳”可以在走累时,打开来当成椅子坐着休息;带有照明功能的拐杖,可以为老年人在光线不足时提供光源等等。

相关推荐

患病老人应怎样散步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锻炼,但若患有疾病还能不能继续锻炼呢?应怎样锻炼呢?有专家介绍说,患慢性病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在散步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老人随着年纪增大,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无论是在大脑的反应能力、肌肉和骨骼的支撑能力,还是在身体的协调能力等方面,都会变得迟缓。一旦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所以,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体弱的老人在散步时最好拄个拐杖拐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 1.体质虚弱者散步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

三种情况老人要拄拐

我们都知道老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群,身体素质和身体抵抗力都变得低下,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所以老人在平时生活里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有合理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有科学正确的饮食方式,千万不要吸烟喝酒,只有做到了生活里小细节的处理,才能避免各种疾病发生。同时还要多了解一些关于老人保健养生的知识。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哪三种情况老人要拄拐呢? 1老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腿脚不便,这时候就应该进行拄拐。老人在行动感觉自己的身体平衡不是很好的时候,一定要需要借助支撑物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这时候就应

中老年人装备健走手杖保护膝盖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佳的健身方式莫过于健步走了,每天早晨或晚上遛遛弯儿,不但强身,还能防病,美中不足的是对膝关节损伤较大。如果能借助一个小装备——健走手杖,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与普通健走不同,行走时使用手杖,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可以减轻22%,走起来觉得更舒适,但运动强度丝毫没有减弱。借助两根手杖,人在行走或登山过程中,其实是四肢同时参与运动,与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相比,健身效果能提高40%。根据国际越野行走协会和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实验结果,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距离,越野行走后,心率能提高13%,热量可多消耗

孩子入学了父母要警惕两点

不要为孩子犯错误作准备 “不要为孩子犯错误作准备”,这样的话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可是这样的家长生活中不仅有而且还为数不少。记者就曾采访过一位姓李的女士,她女儿的铅笔总是用半截就扔了,一天还能丢三四支,而作业本也是三天用一个,不是丢了就是撕着玩。我问她平时给孩子准备多少支铅笔多少个作业本,她很随意地说:有五六十吧!你看,她一次给孩子买五六十支铅笔和五六十个本子,她可能是图省事,可这不是为孩子糟蹋东西、犯错误作好了准备吗? 记者感言:其实,这些家长大都认为这是小之又小的事情,是在帮孩子的忙,甚至是在尽一个做家长

类风湿可以预防吗

1.试试热蜡:可有效缓解炎症 热蜡足浴或热蜡手浴可有效缓解炎症。其效果比湿热垫更好。 2.拄根拐杖:可使下身压力减轻20%以上 很多人认为,拐杖是残疾的标志,但是如果拐杖有助减轻关节疼痛,又何乐而不为呢?研究发现,拐杖可以使腿部、胯部和脚踝压力减轻20%以上。 3.减轻体重:类风湿患者应该减肥 体重超标会给承受体重膝关、背部关节及髋骨带来额外的压力。多项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会产生一些导致炎症的化学物质,肥胖类风湿患者应该减肥 4.保护关节:捧书用手掌,而非手指 即使是在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关

老人动作过猛 小心主动脉夹层

动作过猛小心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是身体最大的动脉,直径有2.5-3.5 cm。主动脉形状如拐杖,弓形开端,向下直到骨盆区。主动脉大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日益增多、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之一。特别是主动脉夹层,它是继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大面积肺栓塞之后,另一种可致猝死的常见病。据了解,近年来主动脉夹层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为什么拉伸背部没拉伤腰背,反而伤了血管?其实,形状如拐杖的主动脉是先向上,然后向后弯曲,再向下。健康人的主动脉柔韧性好,一般的拉伸活动不会造成损伤。但

脑梗死患者怎么做康复保健

1、坐位平衡训练 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渐去除支架,把双腿放在床边,也可在床侧或床头设上围栏杆、把手或捆上绳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训练增强躯干肌(同时收缩)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训练 要有人扶持,或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有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3、行走训练 初由他人扶持,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作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选

老人生活都需要哪些用品

1、老人生活需要医药包 说到药品,对于现在的老人来讲是件离不开的东西,如果有高血压常备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常备降血糖的药,还有速效救心丸等救急药品,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生死攸关的大事,切不可马虎。 2、老人生活需要拐杖 独居老人免不了出去散散心,有些老同志身体素质好,健步如飞。可是大部分老人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一个拐杖可以让他们去更多地方转转。毕竟憋在家里也容易得心病。 3、老人生活需要收音机 老人上了岁数,身体各项机能逐步退化。有些人眼睛花看不了电视,也不习惯看电视。因此买个收音机,可以随身携带满街转。听戏

骨质增生要注意什么 避免负重

骨骼或关节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易致骨骼增生和退行;所以骨质增生患者,日常要避免关节过度负重,不能久站,少抬重物;避免用一种特定的姿势长时间劳动或工作;过于肥胖者,体重也会使关节受累,应恰当进行减肥。如膝关节增生,上下楼梯应注意,步伐宜小。对负重大的关节,老年人建议使用拐杖,减轻病变关节的压力。

如何预防粉碎性骨折

1、儿童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处玩耍,要教育和看好儿童,避免摔伤。 2、少年玩耍较多,好奇心强,家长及老师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墙上树。 3、中青年在工作及骑车时要精力集中,事事处处要注意安全。这也是粉碎性骨折的预防方法之一。 4、老年人手脚活动不便,雪雨天及夜晚尽量不外出,外出时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