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得了细菌性痢疾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

得了细菌性痢疾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

因进入人体的痢疾杆菌菌型不同,数量多少及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一、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虽然家长不必对孩子的病况进行严格的分型,但应了解痢疾的基本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结局。

1. 轻型痢疾

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 普通型

此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 重型

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4. 中毒型

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慢性痢疾

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多数是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孩子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等病体质较弱所致,这种类型的病儿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可有正常便与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患慢性痢疾的病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

痢疾虽然有多种类型,对孩子生命有威胁的只有重型和中毒型,如果是在夏秋季节,孩子突然发烧,反复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不管有无腹痛,腹泻,都要想到是中毒型痢疾的可能,应急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让宝宝远离细菌性痢疾

痢疾的预防要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加强小儿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照看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饮水卫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

加强粪便管理,病人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浇上沸水或撒上生石灰浸泡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粪池病儿的尿布和衬裤要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再洗;

加强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

加强环境卫生灭蝇灭蛆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

对于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是控制痢疾流行的关键。对于不典型病儿、无症状带菌者(在儿童期少见)及慢性痢疾是重要的传染源,要早发现隔离治疗,必须注意使急性痢疾转为慢性的诱因,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其他合并症应及时处理。

如何在夏季进行小儿菌痢的预防呢

细菌性痢疾,这也是一种对于小儿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的肠道传染性疾病,痢疾这种疾病一般起病急,相伴会出现发热、腹痛、脓血便等症状,要是重症的话还会出现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这就需要在生活之中进行预防,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如何在夏季进行小儿菌痢的预防呢?

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呈一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慌恐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 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而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

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或迁延未愈,或开始症状较轻而逐渐发展起来,且病情迁延达两个月以上者。

洪涝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坏,特别是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食卫生条件恶化及居住条件较差,因此感染志贺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水灾后局部发生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可能性很大,要提高警惕和加强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防治措施有:政府行为方面,要搞好食品卫生,保证饮水卫生,作好疫情报告,出现疫情后,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动。

个人卫生方面,喝开水不喝生水,最好使用压水井水,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便;吃熟食不吃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最好不要参加大型聚餐活动,如婚丧娶嫁等;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

总之,既然痢疾这种疾病对于小儿的影响有这么大的话,一定要在生活之中进行积极地有效的预防,建议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卫生,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还有就是注意饮食上一定要吃正规厂家生产的食物。

细菌性痢疾如何治疗

(一)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疗法和对症疗法

病人应予胃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为止)和卧床休息。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恢复期中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如有呕吐等而不能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注射量视失水程度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有酸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阿托品及腹部热敷,忌用显著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延长病程和排菌时间。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泻,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壁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且可排队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素,因此不宜长期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特别对伴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婴幼儿也不宜使用此类药物。能够作用和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合剂、度冷丁、可待因、吗啡、樟脑酊、苯乙哌啶和盐酸氯苯哌酰胺等。

2.病原治疗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渐见增多,粪便培养检得致病菌时需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

(1)喹诺酮类: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DNA促旋酶,具杀菌作用,无毒副作用,已成为成人菌痢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学龄前儿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吡哌酸每日2g,分3次口服,疗程5~7天;诺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疗程同上;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每日皆为600mg,分2次口服,疗程3~5天。

(2)磺胺类药:磺胺药对痢疾杆菌有抗菌活性,但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则有协同效果。如复方磺胺甲?唑(SMZ-TMP)片剂,每天2次,每次2片,儿童酌减,疗程一周。有严重肝病、肾病、磺胺过敏及白细胞减少症者忌用。近年来耐药菌已见增多,如疗效差或无效时,即应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⑶抗生素:尽量口服给药。氯霉素、四环素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环素族作为急性菌痢首选药物,但在农村地区仍可使用。痢特灵对本病仍有效,但呕吐等副作用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

庆大霉素的剂量为160~240mg/d,分2次肌注,小儿每日3~5mg/kg,分2次肌注;卡那霉素的剂量为1~1.5g/d,小儿为每日20~30mg/kg,分2次给药;氨苄西林的剂量为2~6g/d,小儿为每日50~100mg/kg,分4次给药。疗程均为5~7天。必要时,可加用TMP0.1g,每日2次,以增加疗效。近年来,耐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菌株增加,有人改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日15mg/kg,儿童100mg/kg治疗菌痢,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作者认为,该药不宜作为“一线药物”,以免耐药菌株增加。

(二)慢性菌痢的治疗需长期、系统治疗。应尽可能地多次进行大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必要时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作为选用药物及衡量疗效的参考。

1. 抗生素的应用首先要抓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检测,致病菌不敏感或过去曾用的无效药物暂不宜采用。大多主张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的抗菌药物,剂量充足,疗程须较长且需重复1~3疗程。可供选用药物同急性菌痢。

2.菌苗治疗应用自身菌苗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每日0.25ml开始,逐渐增至2.5ml,20天为一疗程。菌苗注入后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并导致局部充血,促进局部血流,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也可使抗生素易于进入病变部位而发挥效能。此外,也可试以噬菌体治疗。

3.局部灌肠疗法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增强杀菌作用,并刺激肉芽组织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肠。常用的药物为5%大蒜浸液100ml或0.5%~1%新霉素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有人主张灌肠溶液中加入0.25%普鲁卡因、氢化可的松25mg,或可提高疗效。

4.肠道紊乱的处理可酌情用镇静、解痉或收敛剂。长期抗生素治疗后肠道紊乱,可给乳酶生或小剂量异丙嗪、复方苯乙呱啶或针刺足三里。也可以0.25%普鲁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0~14天。

5.肠道菌群失调的处理限制乳类和豆制品。大肠杆菌数量减少者可给乳糖和Vitc,肠球菌减少者可给叶酸。可服乳酶生(含厌氧乳杆菌)4~6g,或枯草杆菌片剂(每片含菌50亿),或枯草杆菌溶液100~200ml(每ml含活菌3亿)灌肠,每晚1次,疗程2~3周,以促使厌氧菌生长,重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培菲康和丽珠肠乐也可调整肠道菌群,前者成人3~5粒/次,后者2粒/次,皆每天2~3次。

慢性菌痢的治疗效果尚欠满意,如有显著症状而大便培养阳性,则需隔离治疗。此外,应追查促使转为慢性的诱因,例如是否有寄生虫病、胃炎等加杂症,对有关伴发病进行适当的治疗,鉴于慢性菌痢病程较长,其急性症状常有自然缓解倾向,因此,必须反复进行大便培养,才能判断治疗效果。

(三)中毒性菌痢的治疗本型来势迅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1.抗菌治疗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剂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状好转后,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疗或改用复方磺胺甲?唑(SMZ-TMP)或诺氟沙星口服,总疗程7~10天。氟喹诺酮类静脉针剂和头孢哌酮也可使用。

2.高热和惊厥的治疗控制高热与惊厥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加1%温盐水1000ml流动灌肠,或酌加退热剂。躁动不安或反复惊厥者,采用冬眠疗法,氯丙嗪和异丙嗪1~2mg/kg,肌注,2~4小时可重复一次,共2~3次。必要时加苯巴比妥钠盐,5mg/kg肌注,或水合氯醛,40~60mg/kg次,灌肠,或安定0.3mg/kg/次,肌注或缓慢静推。

3.循环衰竭的处理

⑴扩充血容量: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应予补充血容量,可快速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首剂10~20ml/kg,全日总液量50~100ml/kg,具体视患者病情及尿量而定。若有酸中毒,可给5%碳酸氢钠滴入(详见“感染性休克”章节)。

(2)抗凝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剂量及疗程同感染性休克。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可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减轻脑水肿、保护细胞和改善代谢,成人200~500mg/日,一般用药3~5天。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针对微血管痉挛应用血管扩张剂,采用山莨菪碱,成人剂量为10~20mg/次,儿童每次0.3~0.5mg/kg,或阿托品成人1~2mg/次,儿童每次0.03~0.05mg/kg,注射间隔和次数视病情轻重和症状缓急而定,轻症每隔30~60分钟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重症每隔10~20分钟静脉注射一次,待面色红润、循环呼吸好转、四肢温暖、血压回升即可停药,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如上述方法治疗后周围循环不见好转,可考虑以多巴胺与阿拉明联合应用。

(5)强心治疗:有左心衰和肺水肿者,应给予西地兰等治疗。

4.治疗呼吸衰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脱水疗法(如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严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时给予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肌注或静注。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或应用人工呼吸器。

5.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应补充失液量及钾、钠离子,但需慎防用量过大速度过快而引起肺水肿、脑水肿。

6.中药:生脉散或枳实注射液,静脉或肌肉使用,以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抗休克。

何种原因导致腹泻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孩子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是饮用了被污染过的饮品等导致的腹泻。宝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肠道内有有脓血与粪便一起排出;肛门坠胀、有便便想拉又拉不出。

2、不干净的食物

夏季食物易发生质变,当食物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会引起变质,人体在摄入这些食物之后就会引起发病。宝宝的粪便会呈稀软水样,排出量大,每日会拉几次到十几次不等,易使宝宝拉脱水;还常伴有恶心、呕吐、下腹痛等症状。

3、受冷引起腹泻

夏季贪凉,宝宝在食入过多的冷饮冷食之后,在室内穿着露脐装或在运动出汗之后洗冷水澡也易引起腹泻。宝宝的肚脐周围会感到疼痛、肠鸣,粪便呈黄色稀水样,有的小宝宝在排出几次后有自然自愈的,也有会达到十几次的,各自体质不同症状也就不同。

4、消化不良腹泻

由于进食过多或者进食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的。宝宝会排出带有酸臭异味的便便,还会有恶心、喛气、腹胀、排臭屁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患者平常怎么正确护理

(l)急性期细菌性痢疾患者要卧床休息,大便次数频繁的,应用便盆、布兜或垫纸,以保存体力。

(2)细菌性痢疾的日常饮食应该以流食为主,开始一二天最好只喝水,淡糖水、浓茶水、果子水、米汤、蛋花汤等,吃牛奶有腹胀者,不进牛奶。细菌性痢疾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稀饭、面条等,切忌过早给予刺激性、多渣、多纤维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品,可鼓励病人多吃点生大蒜。

(3)保护肛门:由于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大便次数增多,尤其是老年和小孩肛门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肤容易淹坏溃破,因此每次便后,用软卫生纸轻轻按擦后用温水清洗,涂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类油膏。

(4)细菌性痢疾平时一定要按时服药:要坚持按照医嘱服药7~l0天,不要刚停止就停止服药,这样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很容易转为慢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不能吃什么 细菌性痢疾的推荐食谱

马齿苋30:克(鲜马齿苋60克).粳米100克。将马齿苋洗净。切成六分长的节,粳米淘净,粳米成人锅内。加马齿苋+请水适量,用武火烧神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熟即可。每日2饮,早,晚餐食用。清热止痢.慢性脾提行者忌服。

鱼腥草50克。桠米100克.盐少许。将鱼犀草洗净,切成颗粒状。视米淘净。模米,鱼居草放人锅内。加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佛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2次,早晚餐用.清热止制。

如何远离细菌性痢疾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小儿从小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让孩子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教育孩子不应随地大小便,不在地上玩耍。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婴幼儿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一定要煮沸消毒后再喂小孩,不吃剩奶。奶瓶和奶头用后洗干净,每天煮沸消毒1次,不吃生菜,不喝生水和腐败变质不干净的生冷食品,生吃的瓜果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了再吃。食物要新鲜、菜板、菜刀要生熟分开,把好“病从口入”。

⊙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应单纯母乳喂养,尤其在婴儿患病或病后更应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对增强婴儿体质有一定好处。要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给孩子增加奶量或添加辅食时要逐渐增加,不宜加得太多。

⊙大力消灭苍蝇和其滋生地,切断传播途径。

⊙对接触过菌痢的小孩,应观察七天。

细菌性痢疾如何预防

1、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 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进食染菌的食物和水而传播.菌痢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终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较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痢疾杆菌可侵犯结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菌痢按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和中毒型.轻型症状不典型;典型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

得了细菌性肠炎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

细菌性肠炎的症状:发热、腹泻、粪便有粘液或脓血、大便有腥臭味,有的有里急后重感,即使后仍有余便未尽的感觉。

肠毒素性细菌性肠炎:病原体主要感染小肠,因此基本临床表现是腹泻次数较多,为大量水样便,无脓血,一般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感,常伴有呕吐,容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此类肠炎的基本临床表现是:全身毒血症明显,有高热,重症病人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大便可呈粘液脓血便,便量少,便次多。腹痛明显,呈阵发性绞痛。

宝宝感染细菌性痢疾一定会发热吗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等病原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一般起病较急,多数患儿首先出现发热,以后出现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由于患儿的体质不同,感染细菌的数量及致病力也不同,所以小儿细菌性痢疾在临床的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别。

普通型急性细菌性痢疾初起多有发热,并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泻等症状。本型菌痢一般热势不致于过高,并且发热持续时间也不太长。经一般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体温会很快下降,腹泻也会很快得以控制。 中毒型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刚一发病即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休克、昏迷及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本型菌痢病情重,死亡率高,必须及时进行抢救治疗。由于体温过高,容易引起惊厥,加重脑缺氧及水肿,应积极用退热药和物理降温。如体温不降并伴有反复惊厥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

轻型急性细菌性痢疾一般全身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不发热或仅有轻微发热,腹泻症状亦不太重。经适当治疗很快即可好转。

慢性细菌性痢疾一般没有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仅表现为长期反复腹泻等肠道症状。

就一般情况而言,宝宝感染了细菌性痢疾大部分会有发热的表现,不过发热的程度会有所不同。通常病情的轻重跟发热的程序是呈正比的。可是并不是说细菌性痢疾就一定会伴有发热的症状,比方说慢性菌痢或是一般轻度的菌痢就往往不会有发热的症状。

宝宝细菌性痢疾饮食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

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有恶心呕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粗纤维、胀气食物

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纤维粗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刺激类食物

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胀气发热,停留的时间长,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污染食物

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性寒滑肠食物

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易滑肠致泻,故忌用。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辛热刺激食物

韭菜、羊肉、辣椒、鲜辣椒粉和浓茶、酒、各种咖啡饮料,都是强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痉挛收缩,使粘膜充血、水肿、破损,故忌用。

另外,在恢复好转期间的细菌性痢疾患者,由于肠胃较弱,仍应禁食生冷、坚硬、寒凉、滑腻之物,如凉拌蔬菜、豆类、冷饮、酒类、瓜果等。

相关推荐

如何照顾细菌性痢疾患儿

让宝宝卧床休息。如体温超过38.5度,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恰当的退热剂。发作期要食容易消化,无渣硫脂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饮食,如烂粥等,不可过早进食刺激性或多渣饮食。 要给宝宝多喂水,以补充损失。如有脱水症状要送孩子去医院静脉补液.给孩子补充水分、喂水时,不能单用白开水或糖水,可以适当加点食盐,能缓解痢疾症状. 要注意预防“臀红”。因大便呈酸性,对局部皮肤刺激厉害,如不注意,臀部皮肤发红,重则皮肤破裂。可以在宝宝每次大便后,用温开水冲洗臀部,用软毛巾轻轻洗擦,然后再拍上些爽身粉或护臀霜. 注意及时换尿布

小孩抽风是什么原因 颅外感染所致

小孩颅外感染也会出现抽风。如急性胃肠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脓毒症、中耳炎、破伤风、百日咳、重症肺炎等急性严重感染,可引起脑细胞缺血、组织水肿,诱发抽风。 Tips:发生颅外感染后,只能住院治疗。

北京啤酒的副作用有哪些

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不仅平时要经常锻炼,也要调整好日常的饮食,尤其像北京啤酒这种常见的食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那么哪些不适合吃北京啤酒呢,下面一起看一下吧。 副作用 引发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肠道传染病;同时因增强了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加快食物的排泄,易出现腹胀、腹泻。 禁忌人群 胃炎、肝病、痛风、糖尿病、心脏病、泌尿系结石和溃疡病患者不宜饮北京啤酒。 健康的饮食能让我们变健康,我们一定要调整好饮食,上面是对那些不适合吃北京啤酒的介绍,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这样身

细菌性痢疾都有哪些类型

(1)普通型 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著。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 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 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

痢疾为何在夏季高发

一、细菌性痢疾在夏季高发 1、夏秋季节天气炎热,气温高,适合于痢疾杆菌生长繁殖。 2、夏秋季节新鲜瓜果蔬菜上市多,由于天热,人们喜欢生吃瓜果蔬菜,但是不注意清洗消毒或自恃身强力壮,不洗手拿起来就吃,以至病菌与食物一起进入自己的胃肠道中。 3、夏秋季节人体要通过皮肤散掉更多的热,以维持体温衡定;使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而胃肠血管就相对收缩,血流相对减少,人体对胃肠道传染病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此外,着凉、过度疲劳、暴饮暴食以及患各种急、慢性疾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易诱发痢疾。 二、细菌性痢疾传染途径

发烧不能吃什么东西 发烧不要喝冷饮

发烧除了感冒引起之外,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的时候,也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种情况下,人的肠胃功能下降,如果再喝冰的饮料或者吃冰淇淋的糊,病情会加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危及生命。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饮食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减少肠道刺激,缓解病人腹泻症状,防止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在发热、腹痛、腹泻明显时,应禁食,当症状稍有减轻时,可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脂肪少的流质饮食。如藕粉、米汤、果汁、菜汁、禁饮牛奶、豆浆及易产气的饮食,以保证肠道的充分休息,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6餐,每餐 200毫升~250毫升。 发热,腹泻症状好转后,可食少渣无刺激性饮食,由少渣、少油半流过渡到半流、软食或普食。可食用粥、面条、面片、小馄饨、豆腐、蒸蛋羹、小肉丸、鱼丸、烧鱼、菜泥等,每日可3餐或5餐,量不宜过多。应多饮水,改

香油鸡蛋治咳嗽吗

不治咳嗽。 香油鸡蛋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其味道清香细腻,甜蜜可口。一般可用于治疗肠炎,腹痛,腹泻,下痢,细菌性痢疾非炎症腹泻,但不用于治疗咳嗽。不过香油鸡蛋吃了本身也不会出现什么坏处。

细菌性痢疾是怎样传染的

痢疾杆菌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罪魁祸首。痢疾杆菌存在于痢疾患者或是 带菌者的肠道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手、食物、饮水、苍蝇等途径, 最终又被食入完成传播循环。生活接触传播中,尤其通过“脏手”传播是孩子受 感染的主要环节。食物传播是食人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进冷餐等食物引起, 为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此外,以苍蝇作为媒介或粪便污染了水源,也是卫生条 件较差的地区的重要传染原因。 所以,只要做好痢疾病人的隔离及其排泄物的消毒,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 后洗手的好习惯,生食洗净消毒,养成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搞好环境卫

秦海啤酒的副作用有哪些

食物是我们获取营养的一种直接的方法,但是饮食不当也是对身体有伤害的,其中秦海啤酒是神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但是一定要结合身体情况去选择,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秦海啤酒。 副作用 秦海啤酒过量喝会引发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肠道传染病;同时因增强了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加快食物的排泄,易出现腹胀、腹泻。 禁忌人群 无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就知道了哪些人不适合吃秦海啤酒,所以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饮食就能有了更都更好地安排,这样身体也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