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口臭艾灸灸哪个部位 艾灸注意事项

口臭艾灸灸哪个部位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3、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4、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6、灸疗后要多喝水,稍事休息,同时注意保暖。

艾灸可以治疗口臭吗 胃强脾弱导致的口臭

这个类型的口臭是最为常见的。胃强脾弱者,胃口大但是脾虚导致无法完全消化吸收,胃中积食恶气上漫从口中泛出,导致口臭,可表现为寒湿证和湿热证两种。

艾灸位置:脾俞穴、命门穴、左阳池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诸穴均可采用温和灸、隔姜灸或隔蒜灸。

如何判断:寒湿证者除了有口臭外,还有畏寒,便溏,喜热饮,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临床表现。

艾灸位置:胃俞穴、腰俞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诸穴均可采用温和灸、隔姜灸或隔蒜灸。

如何判断:湿热证者除了有口臭外,还有口干喜冷饮,多梦,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等临床表现。

口臭艾灸灸哪个部位 心火旺导致的口臭

艾灸位置:劳宫穴、曲池穴、天枢穴、太溪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如何判断:心火旺者除了有口臭外,还有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状。

艾灸口腔溃疡怎么治疗

口腔溃疡临床以心脾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为多见,本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脏腑之别,根据辩证论治原则, 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艾灸,才有明显疗效。

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口腔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红肿热痛,同时伴随心脾积热脏腑表现。溃疡疼痛较为剧烈,影响进食,伴随有口渴,口臭,心烦,大便干,小便短赤等症。

治则:清热泻火。

艾灸穴位:主穴取合谷,足三里,涌泉;便秘者加灸天枢,大肠俞。

施灸方法:

1.温和灸:以艾条悬灸,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将新鲜姜切成0.3cm-0.4cm厚度的姜片,把艾炷放姜片上,每穴每次5-7壮,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口内疼痛,口疮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口疮灰白,溃疡面周围颜色淡红,溃疡数量不多,1-3个,伴随有烦热颧红,乏力,手足心热,口干但不渴,小便短赤等表现。

治则:养阴清热。

艾灸取穴:合谷,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失眠加灸神门。

艾灸方法:

1.温和灸:以艾条悬灸,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将鲜姜切成0.3cm-0.4cm厚度的姜片,把艾炷放姜片上,每穴每次5-7壮,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疱疹性咽峡炎口疮艾灸哪里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侧,口角旁开0.4寸,上直对瞳孔。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睑瞤动。

艾灸方法:地仓穴艾条灸3-5分钟。

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位置: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功效: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艾灸方法:每次灸15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烫伤皮肤为好。

艾灸后放屁是不是排寒 艾灸肚子咕咕响还放屁

艾灸时有肚子咕咕响还放屁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初次艾灸肚脐时。

这表明艾灸的手法到位了,大多数人可以听到肚子有咕咕响的肠鸣声,还会不停的放屁,而且在艾灸后还会排出极臭的稀便,这也是艾灸排病反应的一种,是好的现象。

因此在艾灸时出现肚子咕咕响还放屁的现象,不要因为担心而停止,可以继续艾灸。

腹泻艾灸哪里 伤食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腹满胀痛,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苔垢或厚腻。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中皖,梁丘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0分钟,艾炷则每穴灸3-5壮,每日1次。

艾灸作用:健脾消食,导滞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艾灸能治便秘吗

艾灸对便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艾灸天枢,足三里等胃经的重要穴位,能对机体起到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便秘。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气机郁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严重者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功效:行气导滞通便。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灸中皖,天枢, 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穴。

功效:温阳通便。

相关推荐

不能哪里

1、头面部位 一般而言头面部位不建议进行,特别是直接、瘢痕就是绝对禁止在头面部位进行的,因为这样很可能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 2、重要脏器体表部位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身体重要脏器相对应的体表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的热力可直达脏腑,可能会对脏腑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如心口、眼睛等位置。 3、肢体末端 在肢体末端,一些神经分布多,直接会很痛,有可能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的穴位,这些部位不建议进行,如:隐白穴。 4、妊娠女性腰骶部 孕期妇女进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妊娠期间,小腹部依旧腰骶部是禁

的基本方法

的基本用具 艾炷:由艾绒制成,呈圆锥状。在疗法中,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相应大小的艾炷。通常来说,较大的艾柱用来大面积的身体部位,如背部、腹部。较小的艾炷用来四肢或头面部。另外儿童宜用较小的艾炷。 使用艾炷时,将艾炷置于施部位点燃。 艾条:由艾绒卷材的棒状具。判断艾条的好坏主要依据艾绒的纯度。一般艾条的包装上会表明艾绒的等级,如艾绒等级为1:6,表明制成1千克艾绒,所需艾叶为6千克。等级越高,纯度越高,品质也越好。 使用艾条时,点燃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烤。 的辅助器具及使用步

夏天可以开窗户吗 一般多长时间

视不同情况而定: 1、看部位:头面部穴位20分钟;背部及四肢穴位25分钟;胸腹部穴位30分钟对于体质较弱的小孩、老人等,要依照实际情况定,不可过久。 2、看用途:保健,一周2-3次,每次每穴15分钟左右;治疗性,每次每穴20分钟以上,一周休息2天;体寒特别明显的姑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是否每天坚持。 小贴士:切不要随意延长时间,久生弊端,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每个人时间因人而异。

拉肚子怎么 脾虚型拉肚子

疗法1: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 疗法2: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取俯卧位以上穴位。 手法:1.用艾条温和,每穴15-20分钟。2.用艾炷隔姜,每穴3-5壮,每日1次。 疗法3:申脉穴。 手法:用艾条雀啄法,将艾条点燃,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1次。 疗法4:足三里穴。

可以治疗什么病 治疗腹痛腹泻

腹部部定时疼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水分增加,甚至粪便中含脓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变成黄色稀水,气味酸臭,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大便是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下巨虚:在足三里下6寸,条口下约一横指处,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该穴位有调理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间神经痛,下肢麻痹痉挛等症。 天枢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

的分类

一、艾炷 艾炷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点燃施的方法。又称为艾团、艾丸、艾圆等名称。古代以艾炷最盛行。一般艾柱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标准艾炷,其艾的直径为0.8厘米,柱高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约为0.1克,可燃烧3-5分钟。艾炷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1、直接,又称明、着肤。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的一种方法。 2、间接,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的一种方法。又称“隔物”。 二、艾条

起泡了怎么办 要注意什么

1.在过程中要专心、坚持。是直接作用在皮肤上,所以在施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在施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引起副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每个穴位主治的疾病也不同,所以在过程中要注意,穴位一定要找对,并且注意体位舒适、自然,以保证的效果。 3.注意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

的手法和技巧

生活中主要分为艾柱、艾条、温针、温四种。 艾柱可以直接在皮肤上进行,还可以用隔姜、隔蒜、隔盐,就是把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做艾柱,一个穴位做15分钟左右。 艾条就是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用来帮助人体调理身体。 温针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 温就是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器里,把温器点燃以后放到施部位进行,方法简单。

荨麻疹哪个部位 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在荨麻疹期间,不要吃一些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海鲜、坚果、牛奶、芒果等食物,以免加重过敏现象。 如果因抓挠患处,引发皮肤破溃有伤口的,是不能的,以免引起感染发炎,加重病情。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的需

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忌食易过敏食物 在期间,不要吃一些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海鲜、坚果、牛奶、芒果等食物,以免加重过敏现象。 2、不要过度抓挠 如果因抓挠患处,引发皮肤破溃有伤口的,是不能的,以免引起感染发炎,加重病情。 3、不宜部位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 4、以下情况不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某些传染病、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