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几种特殊表现
湿疹的几种特殊表现
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除以上的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湿疹,其临床表现、病程等与一般湿疹略有区别,医生把它们独立分出来,比如钱币状湿疹、自体敏感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等
1.钱币状湿疹,好发于背及四肢伸侧。皮损呈散在约5分硬币大小,圆形红斑水疱,轻度糜烂和结痂等,边界较清楚,在进行期损害可稍扩大。大多呈慢性经过,自觉剧烈瘙痒。
2.自体过敏性湿疹,发病前某些部位皮肤如下肢、阴股部等处常患有湿疹。原发部位湿疹恶化后不久在身体其他部位即出现湿疹样损害。开始为炎性小丘疹,迅速变为群集的丘疱疹,以后融合成小的片状湿疹样损害。病变分布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及面部。瘙痒较剧,有烧灼感,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和低热。一般发作较急,可于1~2周内泛发全身原发病灶好转后,继发性皮疹可逐渐消退。病程迁延数周以上。
3.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发于破溃的脓肿、窦道、溃疡、瘘管周围或女阴附近等常受分泌物刺激的部位。初起仅限于化脓性病灶周围,皮损潮红,边界清楚。有多数小疱、脓疱或毛囊炎,表面覆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或痂皮。皮损可向周围扩大蔓延,有时周围出现1周即将剥脱的皮屑,其下常有积脓。附近淋巴结往往增大。具有自体接种传染的特点,挠抓可使皮损呈线状分布。自觉瘙痒但较一般湿疹为轻。
几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荨麻疹一般发病,以皮肤起风团为主,此起彼伏,皮肤瘙痒。但是本病还有几种特殊类型:
(一)人工荨麻疹
又称皮肤划痕症。用钝的硬物尖端如铅笔尖或牙签之在皮肤上划写,划处即渐出现红线、红晕及水肿的三联反应,表现为明晰的红线状隆起风疹块,而别处并无自然出现的风疹块。不久以后,皮肤划痕逐渐自然消失。
(二)压迫性荨麻疹
出现于摩擦或枳压的部位,也可发生于衣服、皮带、腰带等束压处。轻度压力即可使受压部位在4~6小时后发生肿胀和深处疼痛的风疹块,经8~24小时才消失。
(三)接触性荨麻疹
和变应原接触的部位发生荨麻疹并并不罕见,最见的致敏物质是食物、食品附加物或调料.药物、植物花粉、某些化学品等。风团往往发生于厂口部周围及手部,也司泛发。伴有哮喘等其他过敏症状时被称为接触性荨麻疹综合征。
(四)寒冷性荨麻疹
分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种。
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在婴儿时期即出现,以后可持续一生。患者遇冷后0.5~4小时左右,发生不太痒但有烧灼感的风疹块,伴有头痛、发热、关节痛和血液中白细胞增多。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常开始出现丁儿童或青年时期。在气温突然降低、浸泡冷水或和冷物接触后,接触或暴露部位如面部及手、足等处在数分钟内发生水肿和风团,严重时也可出现于身体其他部位。风团出现于回暖而不正在受寒之时,如用冰块放在前臂上,移除后回暖时,风团即可出现。病人常有冷球蛋白血症、冷溶血素血症、冷凝集素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或有梅毒,结缔组绸疾病.血管炎疾病或造血系统恶性病变等。有的病人用冷水洗澡或突遇冷空气时,除发生广泛的风疹块外,还有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等全身性症状,严重时全身皮夫发红,并发生昏厥或休克症状。所以,患了荨麻疹一定要及时医治,目前在治疗方面最好的药物是藏药紫草露。
(五)热性荨麻疹
较少见。住接触热物后儿分钟,局部发生风疹块,全身突然遇热时也可发生昏厥或休克。
(六)水源性荨麻疹
任何温度的水接触皮肤后数分钟至30分钟内均可引发微小的点状毛囊周围风团,多累及颈、臂和躯干上部,伴有瘙痒,持续30~45分钟。应与水源性瘙痒症区别,后者是在水接触后发生瘙痒而无明显皮损。浴前1小时口服抗组胺药可减少风团肜成,凡上林或东莨菪碱外用可防止皮损发生。
(七)日光荨麻疹
又称光致性荨麻疹。在阳光照射后几分钟内,日晒部位发生刺痛及发痒的红斑
和风疹块,避免日晒后经l至数小时消退。反应严重时可伴有寒战、倦怠、腹痛甚至休克。
紫外线、可见光线或不可见的红外线都能引起此种荨麻疹,对波长为300nm的紫外线尤易发生。
(八)血管性水肿
原称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巨大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又称慢性家族性巨大荨麻疹,都被认为荨麻疹的特型。
(九)胆碱能性荨麻疹
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劳动.外界温度较高或摄入热饮食时出现,尤其在出汗时容易发生。皮疹是较多的发痒风团,直径约1~3mm,周围有红晕,可广泛分布于身体仟何部位,但-般不见于掌跖。严重时伴有头昂、头痛、腹痛、腹泻甚至休克等症状。风团经半小时到1~2小时后消退,但可反复发作达数月或数年之久。皮内注射或口服胆碱能性药物能引起相似的反应。
(十)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
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是一种罕见的精神应激诱发的荨麻疹,伴有血清儿茶酚胺增多。多发生于易感个体经历一段情绪应激之后。风团大小类似于胆碱能性荨麻疹,周围包绕苍白晕而非红斑是两者的差别。皮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诱发典型的皮损,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治疗有良好疗效。
(十一)血清病性荨麻疹
外源性血清,药物和动物性疫苗是导致血清病性荨麻疹的常见病因。发病前常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和水肿反应。广泛性淋巴结肿大是血清病的第一个体征,体温常升高。50%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和僵硬。少数病人可发生外周神经炎,有时可伴肾损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下降,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十二)荨麻疹性血管炎
荨麻疹损害和坏死性血管炎是临床特征,皮损持续24~72小时,可遗留紫癜、鳞屑和色素沉着,并可伴有明显的烧灼感和疼痛,瘙痒较轻。有时可有血管性水肿、发热及关节痛症状。实验室检查:低补体血症,30%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皮肤活检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抗组胺药治疗无效,必须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亦可用氯苯砜等进行治疗。
(十三)蛋白胨性荨麻疹
在暴饮暴食(猪肉和海货)并有精神激动和人大量饮酒时,食物中的蛋白胨未被消化即经胃肠道吸收而引起发病。此型荨麻疹病程很短,一股为l~2天。
(十四)伴有神经症状的荨麻疹
引起荨麻疹的一化学介质影响了血脑屏障,使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脑水肿,或发生脑膜刺激症状,甚至影响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抽搐、昏迷等。脑电图可出现快波节律紊乱。
(十五)心脏性荨麻疹
具有典型的荨麻疹皮损同时伴发心脏功能性改变。可表现为心悸、心慌不适、胸痛.胸闷、气急、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改变。心脏性改变随皮疹消退而恢复正常。
(十六)关节、肌肉型荨麻疹
皮损可全身泛发,肌肉症状表现为肌肉疼痛、肿胀和压痛及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但无肿胀。关节、肌肉症状随皮疹消退缓解或持续数天消失。发病机制可能与某些致炎、致痛介质共同作用有关。
(十七)胃肠型荨麻疹
典型荨麻疹症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有少量腹水形成。腹痛范围广,无固定压痛点,腹泻一般为水泻,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白细胞可轻度增高,
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治疗用抗组胺药外,可口服阿托品或颠茄,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点滴是必要的。
(十八)花生四烯酸介导性荨麻疹
阿司匹林是慢性荨麻疹的常见原因,但有时被忽视。此型荨麻疹为花生四烯酸介导性荨麻疹。许多患者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消炎药、防腐剂、偶氮染料、食品添加剂及其有阿司匹林特性的工业化合物等。
(十九)血管炎性荨麻疹(风团型)
本病特点是皮疹为风团,持续时间长,炎性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出现血管炎症变化。主要是过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可伴有不规则发热,继而皮肤出现风团皮疹,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斑或脱屑,自觉痒感。可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及肿胀、淋巴结肿大、腹部不适,晚期可出现肾脏损害。血管炎性荨麻疹常也是皮肌炎、变应性血管炎的早期症状,故应及早及早脱敏治疗,防止症状复杂化。
特殊部位湿疹的症状
1.手部湿疹
在湿疹患者中约占33%,因双手接触外界物质(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故发病率高。起病缓慢,皮损发生于手指、掌心,对称分布,皮肤浸润肥厚,表面干燥,粗糙、脱屑,冬季常出现裂。常因继发因素影响使病情加重,顽固难治。
2.耳部湿疹
较常见。皮损好发于耳郭上部,耳后褶皱,外耳道处。表现为红斑、渗液、结痂,自觉剧烈瘙痒,常由中耳炎或挖耳引起。
3.乳房湿疹
主要见于哺乳期妇女。皮损局限于乳头、乳晕,境界清楚,对称分布,表现为糜烂、渗液、皲裂、自觉瘙痒或疼痛,停止哺乳后易自愈。
荨麻疹有哪些特殊类型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风团逐渐蔓延,可疑相互融合成片,既可局限于某个部位,也可全身泛发。荨麻疹有哪些特殊类型?荨麻疹特殊类型包括人工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血清病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等。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风团逐渐蔓延,可疑相互融合成片,既可局限于某个部位,也可全身泛发。
荨麻疹有哪些特殊类型?
1、人工荨麻疹
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 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即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2、压力性荨麻疹
皮肤受压后约1小时,受压局部发生红肿,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和受压迫后的臀部皮肤,机制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
3、血清病性荨麻疹
由于药物(青霉素、痢特灵等)、疫苗或异体血引起。皮损以风团尤其是多环形风团最常见,还可有中毒性红斑、结节性红斑样表现。患者还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病等血清病或血清病样反应的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和肾脏损害。
4、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由于多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使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风团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及上肢互相融合。
5、日光性荨麻疹
较少见,由中波及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nm最敏感,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有痒和针刺感,有时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严重时有全身反应如畏寒、乏力、晕厥等症状。
6、血管性水肿
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后者比较罕见。获得血管性水肿常伴其他遗传过敏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处。多为单发,偶发于两处以上。损害为突发的局限性肿胀,累及皮下组织,边界有时不清, 正常肤色或淡红,表面光亮,触之有弹性感,发作于喉粘膜者,可引起呼吸经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死亡。
7、寒冷性荨麻疹
分为两种,一种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罕见, 于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 终身反复不止;另一种为获得性,较常见,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生风团或斑状水肿,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
湿疹的鉴别诊断
儿童湿疹是指发生于儿童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儿童湿疹包括儿童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儿童湿疹;儿童异位性皮炎。中医称之为奶癣,胎毒疮。其原因系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邪所致。
儿童湿疹可分以下数型:
儿童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in infants,过敏反应发生者罕见,常见为原发性刺激所致。
1.最常见部位为颜面部,患部常鲜红、肿胀、界限清楚。可能由轻度刺激性食物所致。例如橘汁和番茄汁、流涎、喂食溢出等的连续刺激而引起皮炎。加之磨擦刺激使皮炎进一步加重。其他常见部位为肘、膝,往往与床单或地毯的磨擦有关。
2.有些病例皮损类似成人中所见的皲裂chapping或干性湿疹。皮损常呈局限性,好发于两颊部。寒冷或风吹可使病情加重。
3.另一常见而特殊的接触性皮炎是发生于儿童尿布区的尿布皮炎。
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
1.常见于儿童。
2.皮损特点为儿童的头顶部常出现乳痂,有时皮肤多油,颜面出现粉刺和粟丘疹,头部鳞屑常呈粘连性和油腻性,进而颊部出现境界明显对称性湿疹性斑片,局部红肿。皮损持久存在时,可继发念珠菌及细菌感染。
3.过度肥胖的儿童,耳后皱壁部,颈后及其他间擦部位常在界限清楚的红斑基础上出现皮肤浸渍。
小儿湿疹有哪些特征
小儿湿疹特征:湿疹的患儿常有先天性遗传过敏的体质,在受到外界一个或多个特异性致敏原的作用下诱发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部分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的家族史。此类孩子常常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是其发病的组织学基础。
特殊类型荨麻疹的症状
对于荨麻疹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不过,荨麻疹也是有着其细致的分类的,常见类型的荨麻疹大家或者都有所了解。不过有些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大家对其症状等常识的了解就很少了。那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特殊类型荨麻疹的症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人工性荨麻疹(factitious urticaria):又称皮肤划痕症 (dermatographism),亦名“皮肤写字”(skin writing),系因机体对外界机械刺激敏感性增高,皮肤稍受刺激,如搔抓、摩擦、钝器划过皮肤后该处即出现与划痕一致的条形风团。自觉瘙痒。与荨麻疹同时发生或单独出现。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2、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较少见,皮肤经日光、紫外线、红外线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出现红斑、风团, 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消退。自觉瘙痒及针刺感。重者伴畏寒乏力、痉挛性腹痛、晕厥等全身症状。一般认为,紫外线波长300mm左右敏感性最高,属过敏反应。 有的可能为光毒作用致组胺释放而发病。光感试验阳性,被动转移试验阳性。
3、压力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称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delayed pressure urticaria)。皮肤受压后4~6小时内出现真皮及皮下组织弥漫性水肿,持续8~12小时消退。常累及行走、站立后的足底,久坐后的臀部,手提重物或穿紧身衣等受压处。自觉瘙痒、紧绷感、灼痛等。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疲乏、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病程,常持续1~40年(平均9年)。重 物压迫试验阳性(玻璃球1.4cm置于前臂中段背侧,布带缠绕并悬挂4kg重物5分钟,4~8小时(平均3.5小时)局部发生风团。平均持续36小时;或 背部用静止重物压迫或肩部悬挂15磅重物15分钟,局部出现迟发性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发病机理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症相似。
4、接触性荨麻疹(contad urticaria):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局部出现风团及皮肤潮红。自觉瘙痒,灼热感。本病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后者常在接触二亚砜(dmso)、苯甲酸、荨麻、昆虫及水母毒素后数分钟局部出现风团及血管性水肿。其确切机制未明。免疫原性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抗原后,大多数系ige介导的反应,出现风团或血管性水肿。斑贴试验阳性。
5、血清病型荨麻疹(serum sickness urticaria):因注射异体血清、动物源性疫苗后8~13天躯干或全身出现风团,瘙痒,伴发热、全身不适、关节痛、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等。病程多数为自限性,无后遗症。属iii 型变态反应。血中补体降低。
以上就是一些荨麻疹的症状的介绍。此刻大家应该对于荨麻疹这种顽症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了。而为了防止受到各种荨麻疹的折磨,大家就一定要在生活中对各种荨麻疹做好预防工作。
几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寒冷荨麻疹
有些人每年冬天吹冷风时就会皮肤发痒,甚至接触冷风、冷水或冷东西时,露在外面的皮肤或接触冷物的部位产生风疹块,重者还会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 慌、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寒冷性休克是溺水致死的原因之一,有时吃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肿胀。 有些时候寒冷性荨麻疹并不是简单的皮肤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如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
2、人为性荨麻疹
有些人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下子变得经不起搔抓,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
3、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在运动、受热、情绪紧张、吃热东西后,出现疹子,疹子很小,大多散发于胸部和上肢,剧痒。半小时至一小时内消退,或用冷水冲洗后消退。
4、压力性荨麻疹
皮肤受压后约4~6小时,局部发生肿胀,在办公室做了几个小时候,臀部变得红肿、发痒、或者在走路后,双脚发生肿胀、发红、痒且痛,这些都是压力引起的荨麻疹,症状持续8~12小时消退。
特殊的月经异常现象 月经疹
每逢经期或月经前后,周身皮肤瘙痒,出现疹块,皮肤疹块伴随月经呈周期性出现,月经停止后会逐渐缓解至消失。
8种特殊部位湿疹的症状
1.手部湿疹
在湿疹患者中约占33%,因双手接触外界物质(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故发病率高。起病缓慢,皮损发生于手指、掌心,对称分布,皮肤浸润肥厚,表面干燥,粗糙、脱屑,冬季常出现裂。常因继发因素影响使病情加重,顽固难治。
2.耳部湿疹
较常见。皮损好发于耳郭上部,耳后褶皱,外耳道处。表现为红斑、渗液、结痂,自觉剧烈瘙痒,常由中耳炎或挖耳引起。
3.乳房湿疹
主要见于哺乳期妇女。皮损局限于乳头、乳晕,境界清楚,对称分布,表现为糜烂、渗液、皲裂、自觉瘙痒或疼痛,停止哺乳后易自愈。
4.阴囊湿疹
较常见。局限于阴囊,自觉剧烈瘙痒,因经常搔抓,阴囊红肿,有轻度糜烂、渗液。慢性者表现为浸润肥厚,有薄屑、病程长,常多年不愈。
5.女阴湿疹
为女性常见的一种湿疹。常累及大小阴唇及其周围皮肤,皮损为界限清楚的浸润性水肿,奇痒。因月经及分泌物刺激,可使病情加重。
6.肛门湿疹
一般局限于肛门口,患处皮肤红肿、潮湿、浸润肥厚,自觉奇痒难忍,可发生皲裂。
7.小腿湿疹
较常见,多与静脉曲张有关。皮损好发于小腿下1/3内侧,不一定对称。表现为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时有色素减退。
8.脐窝湿疹
脐窝处呈现鲜红或暗红色斑,表面湿润,有渗液及结痂,边界清楚,很少波及脐周皮肤。
儿童湿疹症状图片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起病多在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双
图3 颊、头顶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颏、颈、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发全身。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往往伴有皮肤干燥、毛囊角化、掌纹增多及皮肤白色划痕征现象,还易引起细菌感染或并发病毒性皮肤病。此外,还有30%-5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可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
男性湿疹症状有哪些
1、瘙痒性:湿疹的特殊表现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依靠分散注意力也无法解决,安静下来时,瘙痒会加剧,形成阵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
2、多形性:男性湿疹有什么特性表现,湿疹的症状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继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3、迁延性: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状不易消除。如果湿疹在急性期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湿疹,此时若处理不当,又会导致其急性发作。
4、泛发性:男性湿疹有什么特性表现,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这也是湿疹的特殊表现。
湿疹的鉴别诊断
儿童湿疹是指发生于儿童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儿童湿疹包括儿童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儿童湿疹;儿童异位性皮炎。中医称之为奶癣,胎毒疮。其原因系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邪所致。
儿童湿疹可分以下数型:
儿童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in infants),过敏反应发生者罕见,常见为原发性刺激所致。
1.最常见部位为颜面部,患部常鲜红、肿胀、界限清楚。可能由轻度刺激性食物所致。例如橘汁和番茄汁、流涎、喂食溢出等的连续刺激而引起皮炎。加之磨擦刺激使皮炎进一步加重。其他常见部位为肘、膝,往往与床单或地毯的磨擦有关。
2.有些病例皮损类似成人中所见的皲裂(chapping)或干性湿疹。皮损常呈局限性,好发于两颊部。寒冷或风吹可使病情加重。
3.另一常见而特殊的接触性皮炎是发生于儿童尿布区的尿布皮炎。
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
1.常见于儿童。
2.皮损特点为儿童的头顶部常出现乳痂,有时皮肤多油,颜面出现粉刺和粟丘疹,头部鳞屑常呈粘连性和油腻性,进而颊部出现境界明显对称性湿疹性斑片,局部红肿。皮损持久存在时,可继发念珠菌及细菌感染。
3.过度肥胖的儿童,耳后皱壁部,颈后及其他间擦部位常在界限清楚的红斑基础上出现皮肤浸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