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的病因
脚癣的病因
病因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
牛皮癣病因
寻常型银屑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
2.免疫因素近年来多已认为银屑病是免疫或炎症介导的疾病。
3.感染因素研究证实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病毒感染与银屑病发病是否相关尚未明确。
4.内分泌因素妊娠可使皮损消失或减轻,也可使皮损加重。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对该病的影响不明显。
5.精神因素患者可以出现神经精神改变,且这些改变可以加重已有皮损。
6.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受潮、感染、饮酒、服药及精神紧张是诱发银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药物有β1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锂盐、抗疟药、四环素、钙通道阻滞剂、二甲双胍、干扰素α等。环境因素与发病年龄有关,且季节、气候在银屑病的发病和复发方面有影响。
脚癣患者的饮食疗方及原则
一、脚癣患者的饮食疗方
1.生大蒜头20瓣、生花生仁250克、鸡脚爪3对。蒜瓣去皮,与另2味合煮服之,肿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脑磷脂,可治肠塞等病,亦能疏导脚癣。
2.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癣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上药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6.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本方用治脚癣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7.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约10分钟左右将其擦去,再涂上一些金霉素眼膏,2天1次,连用3次可愈。
二、脚癣患者的饮食原则
1.脚癣患者应摄取大量的生鲜蔬果、鱼及鸡肉(不含皮)。
2.脚癣患者吃含有维生素A食物。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主要有动物的肝脏、鱼类、海产品、奶油和鸡蛋等动物性食品。此外咸带鱼、鲫鱼、白鲢、鳝鱼、鱿鱼、蛤蜊、奶油、人奶、牛奶等也含有140~846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每100克)。
3.脚癣患者多吃含维生素E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西红柿等。
4.脚癣患者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脚癣患者避免可乐饮料、谷类、加工食品、糖等食物。
6.脚癣患者忌食油炸、油腻食物。
红癣病因
发病原因:
红癣曾被认为是由放线菌引起,现已从红癣的鳞屑中分离出微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inutissimum),近来用电子显微镜已证实此种棒状杆菌是红癣的病原菌,该菌属棒状杆菌属,是一种类白喉杆菌,革兰染色阳性,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发病机制:
棒状杆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脚癣的小偏方
脚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具有长期性、广泛性、传染性的特征,下面小编就为患者介绍治疗脚癣的中医疗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脚癣病因
该病主要为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感染浅部真菌,诸邪相合,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
脚癣外治疗法
脚癣外用方组成:生大黄、黄精、牛膝、苦参各10克,藿香25克,土茯苓、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用法:将上药用白醋浸泡24小时,加适量水煎开,待温后泡足30分钟,日1~2次,连用5~7天可痊愈。
治疗的脚癣小偏方
配方: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百部各60克。
制作:加水2000毫升,水煎取汁1000毫升,滤取药液。
用法:早晚各浸泡患处半小时,每日1剂,连用14日为1疗程。
功效:燥湿杀虫,用于治疗脚癣。
日常保健:
【1】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3】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 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吸水通气。
【4】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5】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6】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气。
【7】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
【8】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体癣引起体癣的一些原因
体癣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体癣又称“圆癣”或“金钱癣”,是由毛发癣菌、小芽孢菌或表皮癣菌引起,夏季是体癣的多发季节,一般称为夏重冬轻, 体癣好发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部位,是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所引起浅表损害。体癣病因的发生,使患者倍感焦虑,同时失去与人交往的信心,给患者带来 严重困扰。
引发体癣的致病因素是真菌。体癣的引起还与自身传染有关。如手癣、脚癣、股癣、甲癣或头癣,然后由这些癣病再传染到皮肤上来,单独的体癣较少见。当然,如果与癣病患者密切接触或共用毛巾、衣裤等也可以被传染。
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洁净,气候的变化,如空气潮湿等。所以该疾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另外,癣病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强弱有关。当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以及长期大量应用荷尔蒙、免疫抑制物质等都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这时即使真菌数量很少也能引起体癣。
体癣在人体的表现:体癣初起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生红斑、丘疹或水疱等损害。水疱(水疱【译】: 水疱的形成大多是由于炎症反应的结果,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疥虫)或变态反应引起的炎症,常见有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带状疱疹等。)干涸后出现脱屑,并 逐渐向四周扩大,同时皮损中央部分有自愈倾向而使皮损呈环状或多环状,边缘隆起,界线清楚,形如铜钱,故俗称钱癣或圆癣。日久皮肤上有脱屑和色素沉着,皮 损周边部位炎症明显,常有活动性红斑、丘疹及水疱。
脚癣的危害有哪些
不少人认为脚癣是区区小病,往往不屑一顾,发痒时抓几下算了。殊不知患了脚癣,除了在脚趾间、脚底、脚底边缘处会出现许多小水泡,皮肤变得粗糙脱屑、糜烂渗液,同时有剧痒外,真菌还能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甲癣、体癣、股癣等。而且脚癣被感染后还会引发一些严重的急性炎症。
急性淋巴管炎 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足癣在感染化脓时,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开始时,在足癣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并会有一条红线沿小腿自下而上发展,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同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丹毒 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经脚癣患处的破损皮肤侵入,引起皮下网状淋巴管及淋巴管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丹毒起病急骤,表现有脚面红肿、灼热、疼痛、周身畏寒发热等症状,同时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丹毒一次发病后,易在原部位反复发作,往往绵延数年之久,致使患处淋巴管肿胀阻塞,皮肤增厚变硬。
急性蜂窝组织炎 是一种发生在足癣病灶处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可波及到深部组织。病变处皮肤明显红肿,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同时患者有高热、畏寒、乏力等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形成脓肿,也可引起急性淋巴管炎,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可见患了脚癣要赶快治。有的人认为脚癣不用治,治疗也断不了根,这是不对的。只要坚持治疗,保持脚部和鞋袜的清洁,注意防止再感染,脚癣是能治愈的。也有少数人听信错误传说,说脚癣是排泄湿毒的,治好了脚癣身体内会发生其他疾病,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
治疗脚癣,可以应用各种癣药水或癣药膏外涂。常见的达克宁霜主含咪康唑,皮康王主含酮康唑,均为抗真菌药,外用治脚癣效果较好。其他如新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外用药也可选用。如果脚部皮肤增厚粗糙或有裂口,可配合外涂尿素软膏。如果有炎症,要应用抗生素药物作抗感染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持鞋袜的干净,以免再感染。
脚癣到底会传染到脸上吗
手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疾病,如果传染到手上就会形成手癣,那么脚气会传染到脸上吗?手足癣病的引发原因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而真菌传染的几率是非常大的,所以手足癣病是非常有可能传染到人们脸上的,得了手足癣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与防范措施,则有可能将真菌传染给别人或者是自身传染,从而引起其它部位的癣病,所以得了手足癣,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积极进行治疗,而且在平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与患者穿共同的鞋,袜子,洗脚盆等生活用具。
想要治疗手癣一定要注意杀菌,并且避免可以导致手癣复发的因素。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因为刺激性食品会导致手脚出汗从而造就了有利于真菌的生活环境。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这样能够增加皮肤的抵抗力。治疗建议使用藓达宁,中药制剂,直接涂抹患处即可。
得了脚癣会传染到脸上吗?可见是有可能的,但是出现的几率较低,大家要想预防该疾病的出现,在平时就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如果患有脚癣的话一定要注意脚部的干燥,每天换袜子,经常泡脚,还要注意饮食调节多补充维生素,不吃辛辣的食物。
脚癣的病因
1、发病原因
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
2、发病机制
足癣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碱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
脚癣的病因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
足和趾无皮脂腺,且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功能较差,这些部位的腺体在皮肤上十分丰富,出汗多,空气流通不好,局部温暖湿润,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的角蛋白是真菌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生长。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
脚癣病的食疗方
(1)糠粞饼
【组成】糠粞500克,红糖200克。
【功能主治】养心健脾,除湿。适用于湿脚气病。
【用法用量】用糠粞和水加糖做成团于或饼蒸熟。
(2)赤小豆红枣汤
【组成】赤小豆50克,花生米(带衣)50克,谷麦芽各50克,红枣10个,白糖少许。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利水。适用于湿脚气病兼有浮肿。
【用法用量】将赤小豆、花生米、谷麦芽、红枣加水煮汤至熟烂,再放糖少许。
(3)猪肝绿豆粥
【组成】猪肝100克,绿豆30克,大米200克,味精、食盐少许。
【功能主治】益肝清热利湿。适用于于脚气病。
【用法用量】先煮绿豆稍烂后加入米,最后再加猪肝、味精、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