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按摩穴位的方法
胆囊炎按摩穴位的方法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用穴位如下所述。
(1)曲池
取穴时屈肘,在肘横纹头外端凹陷中。可调理脾胃、行气活血。
(2)阳池
在手背腕横纹正中的凹陷中。可清利三焦、除烦、清利湿热。
(3)阳陵泉
取穴时屈膝垂足,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可清利肝胆,疏利关节、清利湿热,是肝胆保健之要穴。
(4)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3寸(10厘米),胫骨脊外缘一横指处凹陷中。可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疏通经络、解痉止痛。
(5)悬钟
在外踝尖上3寸(10厘米),腓骨前缘凹陷中,可清肝利胆、通经活络、补肾养髓。
(6)阳辅
在外踝尖上4寸(约13厘米),腓骨前缘两筋之间。可清泄肝胆、疏经活络。
(7)丘墟
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可清肝利胆、疏筋利节。
(8)足临注
在足背小趾、四趾的趾缝纹头后1.5寸(5厘米),小筋后骨缝中。可清肝利胆、疏经通络、理气止痛。
胆囊炎、胆石症病人进行养生按摩时要对经络穴位熟悉,取穴要少而精,坚持每天清晨起床前和夜晚睡前各做1次,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半途而废。按摩时应注意防寒保暖,操作时勿损伤皮肤。必要时可使用按摩乳、芝麻油或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
好了,上面就是我们关于胆囊炎按摩穴位的方法怎么治疗的一些基本的介绍了,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是怎么样想的呢?这个其实是我们的关键哦,胆囊炎按摩穴位的方法也是我们平时很多人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哦,这个就要我们自己好好的去研究了。
鼻炎按摩穴位集锦
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添加1~2次。
迎香: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
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止境;
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揉鼻通和印堂穴可散鼻的部分郁热以通鼻窍。
另外,捏鼻、擦鼻翼可促进鼻部血液流通,改动部分血液循环,从而到达通鼻窍之效。
目前患过敏性鼻炎的儿童也较多,这次要是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鼻腔里短少鼻毛,鼻黏膜懦弱并且富于血管,故容易受感染。感染后招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常使狭隘的鼻腔愈加狭隘,甚至闭塞,发作呼吸困难。鼻保健操也可以用于儿童,而且效果很好。
慢性盆腔炎按摩穴位
1、中极穴:先用右手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揉中极穴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此穴对小便不通,带下病,盆腔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子宫穴: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于两侧子宫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此穴对痛经,月经不调,盆腔为较好的治疗功效。
3、关元穴: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用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关元穴两娩,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此穴对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胆囊炎的自然疗法
1、胆囊炎在医学上可以分为急性的胆囊炎和慢性的胆囊炎两种,常与胆石的病症一起存在。患有胆囊炎的患者发病时,会觉得右上腹剧痛或者呈绞痛状,原因大多是因为胆结石或寄生虫嵌入胆囊颈部所引发的急性炎症,发病时疼痛突然,十分剧烈,可以是绞痛样。慢性的胆囊炎发病时,右上腹一般不剧烈疼痛,是隐孢的长时间的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严重程度,疼痛会跟着加重,疼痛出现扩散性的,也会导致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的疼痛感。
2、胆囊炎不是一个特别容易治疗的病症。如果是急性的胆囊炎,大多数患者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所以许多患者可能不想手术治疗病症。症状为轻度的胆囊炎患者,一般可以采取口服药物和自然疗法来治疗胆囊炎。自然疗法就是指我们应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与方法来治疗病情,如合理饮食、吸收纯净的空气、加强锻炼的方法等,凡是对健康有益的,那么就可使用和坚持的。胆囊炎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拔罐和刮痧、热敷及熏洗,另外不可以使用针灸来治疗。除了这些配合饮食和运动及音乐和中草药等自然疗法来治疗病症也是非常好的。
最后,胆囊炎的患者不能吃油炸、煎烤的食物,也不能吃蛋类、肉汤。不能喝酒。应该吃一些低脂肪、低蛋白的食物。并且食物要吃一些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平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能油。同时少量吃蔬菜和水果。另外,平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
鼻炎按摩穴位集锦
鼻炎按摩穴位一:治疗过敏性鼻炎
鼻被称为脸部“厨房”的抽油烟机。它位于人面子部正中,不只是人嗅气息的重要器官,也是肺吸入空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窍道。它通不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康。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惹起鼻不通的罕见缘由之一。它又称变态反响性鼻炎,分终年性和时节性。起病缘由复杂,与很多要素有关,如内分泌失调、神经肉体要素、抗原-抗体反响以及遗传要素等。
过敏性鼻炎5大症状:鼻塞;打喷嚏;鼻痒;流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以上症状尤其在清晨和时节变换时期很分明,而且重复拖延难愈。
按摩医治过敏性鼻炎:
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添加1~2次。
迎香: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
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止境;
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揉鼻通和印堂穴可散鼻的部分郁热以通鼻窍。
另外,捏鼻、擦鼻翼可促进鼻部血液流通,改动部分血液循环,从而到达通鼻窍之效。
目前患过敏性鼻炎的儿童也较多,这次要是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鼻腔里短少鼻毛,鼻黏膜懦弱并且富于血管,故容易受感染。感染后招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常使狭隘的鼻腔愈加狭隘,甚至闭塞,发作呼吸困难。鼻保健操也可以用于儿童,而且效果很好。
慢性胆囊炎按摩 慢性胆囊炎特效穴按摩
本穴属膀胱经腧穴,为胆之肾俞穴,有疏肝利胆,理气解郁的功效。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按揉穴位,并做横向拨动,配合阳陵泉穴,对胆道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每次5分钟。
本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活血通络,通调经脉的作用,是治疗胆腑病症的要穴。
腧穴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正坐,用拇指指尖稍用力掐按穴位,以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度,每次5分钟。
鼻炎按摩穴位集锦
按摩医治过敏性鼻炎:
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添加1~2次。
迎香: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
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止境;
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揉鼻通和印堂穴可散鼻的部分郁热以通鼻窍。
另外,捏鼻、擦鼻翼可促进鼻部血液流通,改动部分血液循环,从而到达通鼻窍之效。
鼻炎按摩什么穴位 鼻炎按摩要点
鼻炎的按摩先以面部鼻旁穴位为重点,力量适中,局部有酸胀感为宜;配合全身取穴,辨证加减。慢性真鼻炎是鼻炎症状中常出现的一种,它主要是由于鼻腔强膜和膈膜下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目前治疗此种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来取按摩的方式来辅助治疗慢性鼻炎。慢性鼻炎不仅鼻塞、香臭不分,而且会因为呼吸不畅而引起头痛、头昏等,使人精神萎靡不振。针对慢性鼻炎所采用的按摩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使鼻腔通畅。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鼻炎按摩穴位的具体位置及按摩方法:
慢性胆囊炎的推拿按摩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多为慢性胆石性胆囊炎,少数为慢性非胆石性胆囊炎,属祖国医学中的胁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在于情志失调,或湿热内郁,或外伤久病,或阴血亏虚,以致肝络不和,疏泄不利或络脉失养。
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持续性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可加剧。
肝郁气滞者兼嗳气吞酸,肠鸣,矢气频多,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脾虚湿阻者兼形体肥胖,神疲气短,大便溏薄,每因嗜食肥甘厚味诱发或加重等;胃虚食滞者兼纳食无味,食后饱胀,嗳气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症状减轻,大便臭秽等。
按摩能疏肝理气,或健脾化湿、疏利气机,或消食导滞、疏理肝胆,治疗各型慢性胆囊炎。
肝郁气滞
(1)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擦法擦两胁肋2分钟;再用拇指指端按压章门、期门、胆囊穴、足三里穴各1分钟。
(2)取左侧卧位,左腿伸直,右腿屈曲,家人站其背后,用双手提拿右季肋2分钟。
(3)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肝俞、胆俞、膈俞及背部阿是穴各2分钟。
脾虚湿阻
(1)取仰卧位,家人用手掌快速推抚右胁肋部1分钟;再用双手掌相叠逆时针按上腹部30下;最后用拇指指端压梁门、章门、胆囊穴、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2)取左侧位,依肝郁气滞按摩疗法操作。
(3)取俯卧法,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肝俞、胆俞、脾俞、三焦俞及背部阿是穴各1分钟。
胃虚食滞
(1)取仰卧位,家人用手掌按揉腹部2分钟;再用拇指指端按压天枢、梁门、京门、期门、足三里、胆囊穴、手三里穴各1分钟。
(2)取左侧位,依肝郁气滞型按摩疗法操作。
(3)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膈俞及背部阿是穴各1分钟。
缓解胆囊疼痛的小妙招
胆囊炎发作时疼痛难忍,别急着吃药,按揉这些穴位快速止疼。按摩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的作用。
手法:滚法、按揉、点按、分推等
取穴: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膈腧、阴陵泉、太冲、内庭、三阴交等
做法:
(1)腹部:患者仰卧,按揉章门、期门、分推檀中各一分钟。
(2)背部:用滚法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2分钟,重点按揉肝俞、胆俞、各一分钟,擦右侧背部,以透热为度.
(3)下肢部:按揉双侧阴陵泉、太冲、三阴交各一分钟。
(4)胁肋部:患者取坐位,用掌根搓摩胁肋部20-30次,拿肩井结束手法。
选取耳部“胆囊穴”与“总胆管穴”,还可选取辅助穴“肝穴”有疏肝利胆作用。
操作方法:
1.酒精消毒耳部皮肤,脱去耳廓油脂,再用消毒干棉签擦干耳廓。
2.医用胶布剪成0.15cm*0.15cm大小,将1粒王不留行籽贴附于小方块胶布(可用绿豆代替)。
3.找准穴位,将小方块胶布贴于穴位上,用食指与拇指捻压王不留行籽至酸胀麻木或疼痛为止,只压不揉,以免移动胶布位置。
4.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60下。
每次取穴3-5个,每穴留置2-3天,至下次治疗,更换穴位,更换王不留行籽,两耳交替进行。一般连续贴压2周。坚持几个疗程,胆囊炎疼痛频率减少,疼痛程度减轻。
注意:此法孕妇慎用。
胆囊炎发作引起疼痛大多是因为胆囊、胆道平滑肌痉挛,采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可少许缓解疼痛,效果有限。
胆囊炎发作还会致时腹部长满疼痛,引起呕吐,可到医院在医生操作下插鼻胃管缓解胃部压力,减轻疼痛,有助于胆囊炎恢复。
胆囊炎发作常用解痉类药物舒张胆道平滑肌,缓解胆囊压力,再用止痛镇静药物,减缓疼痛,镇静安神。具体用药就医谨遵医嘱。
鼻炎按摩穴位集锦
鼻被称为脸部“厨房”的抽油烟机。它位于人面子部正中,不只是人嗅气息的重要器官,也是肺吸入空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窍道。它通不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康。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惹起鼻不通的罕见缘由之一。它又称变态反响性鼻炎,分终年性和时节性。起病缘由复杂,与很多要素有关,如内分泌失调、神经肉体要素、抗原-抗体反响以及遗传要素等。
过敏性鼻炎5大症状:鼻塞;打喷嚏;鼻痒;流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以上症状尤其在清晨和时节变换时期很分明,而且重复拖延难愈。
按摩医治过敏性鼻炎:
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添加1~2次。
迎香: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
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止境;
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揉鼻通和印堂穴可散鼻的部分郁热以通鼻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