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法阻断男性更年期与糖尿病“认亲”
五方法阻断男性更年期与糖尿病“认亲”
在男性患者中,大约从50~60岁开始更年期。但由于男性的类固醇激素减少不如女性明显,因此,更年期症状较轻微,生理变化较缓慢,常被忽略。对于男性来讲,也会存在更年期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糖耐量降低,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等诱发糖尿病的情况。
虽然糖尿病与男性更年期不是“亲兄弟”,但他们很容易“勾结”并“认亲”,因此,为了阻断他们的关系,当男性步入更年期时,最好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及更年期症状的辅助方法,要保证全面的营养,宜清淡饮食。增加蛋白质类食品,如肉类、鱼虾、牛奶等;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少食多餐。并积极补充含维生素类食物。生活有规律,起居有时。
2.作好充分心理准备。安闲清静,无贪求杂念,不要有过高的妄想,不应计较得失,保持心情开朗。如遇到症状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及时赴医学心理咨询治疗。
3.注意更年期身体自我保健,合理营养,重视体育锻炼。
4.适当应用性激素和中草药治疗,帮助躯体病状改善。
5.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大检修,及时发现病状,及时治疗。
男性更年期是什么
男性更年期”不是一个新名词,至少在医学界不是。早在1939年,西方学者海勒就提出了男性更年期”的概念。当时,他首次采用男性更年期”一词来描述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的不适症状。在一些40-70岁的男性身上,同时或先后表现出精神紧张或抑郁、易于疲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阵发性潮热、出汗、性欲下降和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海勒把这一现象称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1944年,海勒根据自己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产生男性更年期”现象的主要是那些肩负重任的男性,他们需要更充沛的体力、更健康的体魄和更加良好的心态,而男性更年期”的现象打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因此受到困扰。
除了年龄因素以外,男性更年期还存在高发人群。他们常常有下列几种情况:工作生活压力大,如白领、经理等;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等;生活环境恶劣;缺乏体育运动;腹部肥胖等。
自测是否属于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又称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 P A D A M),是指男性雄激素分泌在青春期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昨天,中日友好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王传航告诉记者,尽管不是每个男性都会面临更年期的烦恼,但是55岁至65岁的男性如果出现以下四类症状中的部分或全部,就应考虑是否进入更年期。
这四种症状是:1.精神心理症状,如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缺乏自信。2.血管舒缩症状,如心悸、潮热、出汗。3.生理体能症状,可以出现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4.性方面的症状,表现为性欲、勃起及射精的障碍。
其中,性功能衰退是男性更年期最常见的症状。据国外统计,其发生率在90%以上,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淡漠或消失等。
男性更年期发生性功能减退首先是由男性更年期生理病理学改变所致,其次是由于受社会心理和性心理的影响。另外,男子进入更年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患病率明显增加,这些疾病及治疗药物亦易引起性功能衰退。
男性也有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其实不是一个新名词,至少在医学界不是。早在1939年,西方学者海勒就提出了“男性更年期”的概念。江苏省中医院男科主任医师周玉春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男性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过渡时期就是男性更年期,此时可以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症候群,对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并降低生活质量,同时可伴有或无血清睾酮水平减低,这一现象称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一般来说,大多数男性更年期从40—50岁以后开始。但并非所有男性步入更年期后都会出现临床症状,也就是说这个过渡时期可以是一个正常的老化过程,也可以是一个伴随着临床症状的疾病过程。
近年来,我国男性出现更年期症状的现象越来越多,年龄也呈提前趋势。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年龄因素以外,男性更年期还存在高发人群。他们常常有下列几种情况:工作生活压力大,如白领、经理等;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等;生活环境恶劣;缺乏体育运动;腹部肥胖等。
出现什么症状就属男性更年期范围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志超表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体力差,老失眠:随着年龄增长,处于更年期的男性会出现体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乏力;智力和空间技巧活动降低;容易失眠,甚至出现睡眠障碍;肌力和肌肉量减少,经常感到腰酸腿软等。
脾气大,易悲观:处于更年期的男性会出现记忆力、思考力和注意力减退的现象;易患上抑郁症,多有感情淡漠,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热情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精神紧张,性情急躁,多疑猜忌等。
出汗多,常心悸:由于心血管老化,血管弹性变差、变硬、动脉硬化等血管问题相继出现,导致血管调节失常,容易出现面部潮红、出汗、心悸、头痛等症状。
性能力下降:雄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出现性欲减退、性活动减少、阴茎勃起硬度下降、夜间勃起次数和质量下降、睾丸萎缩等情况。
消化不良,多腹胀:男性更年期患者会和女性更年期患者一样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口苦泛酸,便秘或腹泻的症状。▲
打打球、减腰围、戒烟酒
什么是男人更年期的表现
男性很容易得更年期综合征,尤其是一些50岁以上的男性,而且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会影响男性的生活,所以男性要及时诊断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年龄一般在55—60岁之间。
①精神与神经症状:如神经过敏,情绪不稳,易激动,急躁,易发脾气,倦怠,常有压抑感,记忆力、思维力和集中力减退,皮肤及肢端感觉异常、有麻木、刺痛感,常不安,有恐怖感、孤独感,缺乏自信心,易纠缠琐事。
②血管调节性失常:如烦热不安,头痛,心悸,眩晕,高血压,与情绪改变密切相关,有时会有自我暗示。
③性功能减退:大部分病人性欲减低,可有阳痿、早泄、梦遗、滑精等。有上述症状者,可诊断为本病。
更年期女性要警惕糖尿病
一、更年期女性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更年期妇女容易患糖尿病,这是由更年期糖代谢特点所决定的。胰岛素的分泌与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之间相互联系,妇女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糖耐量降低,使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使糖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状态,发生糖尿病。
目前,国际公认的女性更年期年龄是41岁~60岁,这一时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并由此带来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潮热多汗、水肿、腰酸腿软,甚至情绪失控等状况。处在这一时期的女性,由于体内务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率升高,原有的糖尿病控制也更为困难,甚至会有可能加重糖尿病的某些并发症。
二、更年期女性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内外原因:
正常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酮,除刺激女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外,在代谢方面,雌激素还有降低血脂与刺激骨质生成的作用,孕酮则可增加胰岛素分泌,从而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而在更年期,当卵巢内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减低后,容易发生糖、脂代谢改变。此外,处在这一阶段的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由此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因此,这些是导致更年期女性容易患糖尿病的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女性到了更年期往往事业有成、经济改善、生活富裕,加上子女长大成人,家务负担减轻。因而人也开始发胖,这些都是更年期女性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外部原因。据统计,女性在45岁以后,血糖平均水平高于男性,更年期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也高于男性。既往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进入更年期阶段后,由于上述原因,会使血糖控制更为困难。
此外,更年期孕激素及雌激素的进行性减少,有可能引起身体发生某些生理性变化,这些生理性变化又有可能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比如,雌激素有预防心血管病变发生的作用,当雌激素产生减少时,发生心血管病变及中风的危险性上升。
三、糖尿病会让更年期提前:
糖尿病会让女性的绝经期提前。据美国健康医学网报道,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年期提前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她们更年期来临的平均年龄为48.5岁,而非糖友更年期来临的平均年龄为50.1岁。这就意味着,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雌激素的天然供应比正常情况下耗尽得更早,从而增加了她们心脏病发作和罹患中风与骨骼疾病的风险。
研究团队询问了11个拉丁美洲国家的6000多名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女性的更年期、抑郁症和糖尿病的状况,并控制了体重、血压和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等因素。结果显示,45岁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年期提早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年龄在40~44岁之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近1/3的人已经出现了更年期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患有肥胖症的女性,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增加57%,另外,高血压也会增加她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男性是否有更年期呢
通常情况下,一提起更年期,人们往往认为那是女人的事,男人哪来的更年期?事实上,男性是否有更年期呢?其实一般男性在进入50岁之后,性腺结构和功能也会出现一个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也被称为更年期。
不过,女性更年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而男性更年期的个体差异则更大:相当一部分男性可能意识不到更年期,不知不觉已进入老年。虽然雄激素水平随年龄逐渐下降,但并非所有老年男性都会有更年期,并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睾丸功能减退。
如何判断男性更年期综合症呢?
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不及女性更年期典型和突出。并且,很多男性到了更年期之后,表现出疲劳、失眠等症状,误认为是与年龄有关,很容易被忽视。
为此,专家提醒,50~60岁年龄段的男性,若出现很强的疲劳感、厌世感、烦躁等抑郁症状,以及性机能低下时,应看作为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的主要标志或信号。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抑郁和性机能低下看做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两大标志,应该尽快咨询专业医生,或去医院就诊。
那么,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要怎样进行防治呢?专家提示,男性处在50岁后,应特别重视心理保健环节,力争保持自己精神上的振奋,情绪上的愉快,避免及减少各种负性情绪的影响,以防止形成抑郁状态并由此降低性机能。
专家提醒,对于男性是否有更年期的问题,没必要过于关注,只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整,一般就可以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如果男性更年期的症状较为明显的话,可通过咨询专科医生求助,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适当治疗,以减轻更年期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怎么判断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由睾丸功能退化所引起的。而睾丸的退化萎缩是缓慢渐进的,性激素分泌减少也是缓慢的,精子的生成在更年期也不完全消失,而男性更年期来得较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发病年龄一般在55-65岁左右,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甚至无所觉察,重者影响生活及工作,患者感到很痛苦。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机理主要由于睾丸的萎缩、睾丸酮的分泌减少,反馈刺激垂体的分泌功能增加,萎缩的睾丸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降低,使体内性激素的调节功能失衡。
自测是否属于男性更年期:
1、精神症状:主要是性情改变,如情绪低落、忧愁伤感、沉闷欲哭、或精神紧张、神经过敏、喜怒无常,或胡思乱想、捕风捉影,缺乏信任感等。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怔忡、心前区不适,或血压波动、头晕耳鸣、烘热汗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脘胀闷、大便时秘时泄;神经衰弱表现,如失眠、少寐多梦、易惊醒、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等。
3、性功能障碍:常见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精液量少等。
4、体态变化:全身肌肉开始松驰,皮下脂肪较以前丰富,身体变胖,显出“福态”。
正确的认识男性更年期
为什么会发生男性更年期
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衰老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现象的共同特征,表现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衰老的特征之一表现为机体雄激素水平的下降。从定义我们可以理解,男性更年期是雄激素缺乏引起的疾病。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男性随年龄的增长,睾丸功能会逐渐衰退,因此,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也会逐渐减少,具体表现为男性从中年开始雄激素水平以每年0.5%-2%的速度逐步下降。故此我们不难理解,40岁以上的男性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会发生雄激素缺乏并出现相应的症状,也就是受男性更年期的影响。当然,年龄相关的激素水平下降,以及这种下降与中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被完全搞清楚,相关领域的研究资料比较少见。
出现男性更年期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既可以继发于中枢性病变(如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也可能为睾丸本身的功能下降引起的。随年龄增长,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水平逐年下降,因此,促性腺激素是控制睾酮分泌的,前者分泌少了后者也必然会下降。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有些人血液的雄激素水平并不低,但是器官(通过雄激素受体起作用)对雄激素不敏感,这时尽管雄激素水平正常或者高一点,也会出现更年期症状。药物也是影响雄激素分泌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如糖皮质激素、螺内酯、阿片制剂、酮康唑等,均可引起雄激素水平下降。
为什么要重视男性更年期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男性更年期的出现不仅仅与年龄有关,也与个人的健康状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对雄激素与健康的相关性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一般来说,健康状况越好的人其雄激素水平也比较高。虽然从总体趋势而言,无论健康状况如何,中老年男性的雄激素水平呈现随增龄而下降的趋势;但是,健康状况良好的男性,其雄激素水平比健康状况差的男性高出10-15%,睾酮随年龄下降的速率也较小。因此,身体越是健康其出现男性更年期的几率也愈小。
在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例如患有肥胖、酗酒、药物的使用、前列腺疾病、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血液雄激素水平比正常人要低很多(低10-20%),因而这些人更容易受到男性更年期的困扰。代谢综合症是目前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疾病,有些学者对代谢综合症与雄激素之间相关性作了研究,发现如果雄激素水平低下,则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也会显著增加,有人甚至认为,雄激素水平低下,预示着将要发生代谢综合征。也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与雄激素水平低有关联,雄激素缺乏是缺血性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死亡的先兆。总之,患有男性更年期的人如果他同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或者肿瘤等等,其糖尿病和冠心病也更不太好控制,肿瘤的死亡率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