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黑名单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黑名单
有的妈妈对宝宝辅食的添加操之过急,有的则因为自家口味比较重,把宝宝的辅食口味也加重了。什么类型的辅食是不宜给宝宝吃的呢?今天小编给妈妈们逐一点出辅食添加的黑名单。
一、太咸的米糊
危害程度:★☆☆
有些妈妈怕宝宝的米糊太淡不肯下口,于是就猛地给宝宝加盐,但是美国某医疗组织调查发现,宝宝吃罐头装的食品过多时,11%到了10-13岁的时候就患有高血压。这个数据似乎有点吓人,但是妈妈们不要轻视。
诚然,食盐是宝宝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也是辅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辅食中适当加点盐,可以让味道鲜美,促进宝宝的食欲。众所周知,盐中主要含有钠离子,但是由于宝宝的肾脏发育还没成熟、排钠能力弱,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排出大量的溶质。如果吃的食物太咸,就会使血液中盐含量增加,同时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也会导致身体脱水。
另外,如果宝宝长期吃过咸的食物,体内钠离子增多,就会引起心脏、肌肉衰弱。先不说宝宝,大人食盐过多,也有可能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此外,太咸的东西让人觉得口渴,宝宝也一样,食盐过多,会让宝宝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溶菌酶减少,病毒就有可能在口腔里面滋生了。宝宝患病的几率就会增加。
小编提醒:罐装食品因为含有大量的盐,不宜用来给宝宝添加辅食,即使自家多喜欢口味重的东西,也要另外制作口味清淡的辅食给宝宝吃;喂宝宝之前,可能先自己感觉一下味道的咸淡。
二、过甜的饮料果汁
危害程度:★☆☆
刚刚过去的夏天里,妈妈都喜欢给宝宝喝一些清凉甘甜的饮料,以解大暑天的闷热。但是对于刚刚从母乳向辅食过渡的宝宝来说,吃糖太多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副作用,例如诱糖尿病,促使锯齿的发生。
各种甜饮料或果汁中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天然果糖也很高,过多地喝这些饮料之后,血糖增高,宝宝的饥饿感下降,继而引起厌食、胃肠不适甚至是腹泻等等。另外,糖是不含钙的酸性食物,如果吸收糖类食品过多,体液就呈中性或弱酸性。身体要恢复正常的弱碱性,就必然要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钙,这就严重影响了宝宝骨骼的发育了。
小编提醒:宝宝吃一些饮料无可厚非,但现在市场上的饮料大多含大过多的糖分,如果怕宝宝喝了带糖的橘子汁对健康不利,最好还在家自制糖类饮料给宝宝喝,酸甜度还可以自己控制。
三、蛋清
危害程度:★☆☆
要给宝宝补充营养,很多妈妈首先想到的是鸡蛋,鸡蛋营养价值最高,价格也低。特别是农村地区,都喜欢在米糊中加上自家养的母鸡生下的鸡蛋,但是聪明的妈妈就会挑出蛋黄来加到宝宝的辅食当中,并且把蛋清慢慢撇走。
半岁前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这时不宜喂蛋清。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宝宝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疾病。因此,半岁前的宝宝不能喂蛋清,应该只吃蛋黄。另外,鲜鸡蛋存放时间太久,质量也会变化的,如果妈妈观察到有贴皮蛋、散黄蛋、霉蛋,最好还是扔掉不要给宝宝吃。
小编提醒:由于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剧烈震荡造成的蛋黄膜破裂而形成的散黄蛋,妈妈可以用鼻子凑近闻一下,没有异味的话,就可以给宝宝食用了,但是不能再去储藏。
四、海鲜类
危害程度:★★☆
COCO妈:今天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昨天不应该吃泥鳅,因为泥鳅是高蛋白质的食物,难怪宝宝昨天下午开始就湿疹严重了,一片一片的红,湿疹的地方温度还偏高。让宝宝难受死了。
荤类食物包括肉、鱼、虾及其他海鲜类食物,很多有过敏体质的大人吃了都会长红痱,更不要说免疫力系统尚未完善的宝宝了。荤类食物一般含有较高铁质和蛋白质,通常被认为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将肉炖至酥软或者掑成细丝,都有利于宝宝顺利吃进。但是荤食类食物要避开海鲜及汞含量高的鱼,汞含量较高的鱼包括鲨鱼、剑鱼、旗鱼、、吞拿鱼等,海鲜类包括螃蟹、虾等带壳类。
小编提醒:即使宝宝先天免疫力再好,不要让宝宝从小就养成了吃高档海鲜习惯。如果盲目地给宝宝吃上海珍海味,宝宝享受的不是非同一般的高级盛宴,而是受了更多的罪。
五、有毛的水果
危害程度:★☆☆
一般人的意识中认为水果都是好的,诚然,饭后一水果,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而且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酸甜可口,可能让宝宝开胃。但并非所有的水果都是有好处的,水果也有上火与不上火之分,更加有过敏不过敏之分,添加到宝宝的辅食里要十分谨慎。
芒果:不成熟的芒果含有醛酸,这些都对皮肤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发口唇部接触性皮炎。
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的皮肤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后很快出现皮肤瘪痒,四肢口舌麻木等。
有毛的水果:表面有绒毛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如水蜜桃、奇异果等。
小编提醒:给宝宝吃的水果最好是研磨成果汁,直接给宝宝饮用,另外还可以把水果切成小块地给宝宝喂,千万不能任由宝宝自己啃着像李子大小的水果,不然很容易发生食道阻塞。
这些辅食添加误区会伤害宝宝
误区1:尽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好
有些妈妈认识到辅食的重要性,认为越早添加辅食越好,以防宝宝营养不良。于是宝宝刚两三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
殊不知,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不完善,且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很多消化酶尚未形成,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能力。这样宝宝消化不了的辅食就会滞留在肠胃中发酵,造成宝宝腹胀、便秘、积食等,也可能因肠胃蠕动增加,使宝宝大便量和次数增加,从而导致腹泻。
只有宝宝开始对食物感兴趣了,一直盯着大人吃饭,抓着食物就想往嘴里送,或者每天喝大约1000毫升奶仍旧显得有些饿的样子,才意味着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添加辅食前,要确保宝宝近段时间没有肠胃异常,若有腹泻、便秘等情况,就要先缓一缓再添加辅食。
误区2:第一次添辅食要喂蛋黄
很多妈妈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就选择蛋黄,认为蛋黄营养全面,又含有丰富的铁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蛋黄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宝宝肠胃脆弱,摄入蛋黄很难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所以,建议妈妈最好在8个月以后给宝宝添加蛋黄,1岁以后添加全蛋。
宝宝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如果宝宝消化吸收好,对辅食早有需求,那么妈妈可以在宝宝满4个月后,给Ta添加辅食。对于那些能吃到质优量足的母乳的足月宝宝,只要身高体重都正常增加,那么6个月之前都可以一直吃母乳,满6个月再给Ta添加辅食,也为时不晚哦。
妈妈们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也不要太晚给宝宝添加辅食。如果早于4个月添加辅食,宝宝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晚于6个月添加辅食,宝宝不能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无法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咀嚼功能的发育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0到1岁宝宝的辅食黑名单
婴儿的消化系统稚嫩,对食物非常“挑剔”,无论是自制或者购买现成的辅食制品,有些食物是暂时不能出现在宝宝的辅食中的。小编分门别类,制作了一张专属婴儿的辅食“黑名单”,爸妈可要切记了。
主食类黑名单
主食,顾名思义,自然是主要的能量来源,用来填饱肚子的。半岁以前,母乳或配方奶粉是宝宝的主食;添加辅食后,谷物类、淀粉类食物就会逐步取代母乳的“主食”之位了。不过颗粒状的谷物难被消化,婴儿辅食首选米粉、米糊类,然后才到稀粥,最后才过渡到米饭。
目前的谷类食物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家长会偏向给宝宝吃精大米制品。实际上,谷物表层有丰富的维生素,精细加工会大量流失,尤其是B族维生素的缺乏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另外,铬元素的损失也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
小编建议,在给宝宝制作米粉米糊时,可以适当添加小麦、大麦、小米等粗粮混合大米中。不过粗粮本身较难消化,自制的粗粮米粉不太利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市面销售的婴儿米粉制品经过加工,会更容易消化吸收。
除了主食,当然还得有“菜”。小编所指的“菜”泛指主食以外的配食,包括肉食和素食,给宝宝提供全面丰富均衡的营养。
肉食类黑名单
肉食和素食的营养结构不同,可以说是“天生一对”、互补不足,婴儿的辅食中都不能少,但以下这些食材,0-1岁宝宝的餐单中暂时是不能有的。
1. 蛋清: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
禁:宝宝满一岁以后才能吃。
2. 含汞量较高的鱼类:鱼肉是非常好的婴儿辅食食材,鱼肉质地绵软容易消化、而且都是优质的完全蛋白,还是有助于大脑发育的DHA的优质来源。但是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积聚与鱼类体内,甲基汞会影响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禁: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含汞量特别高的鱼类,如鲨鱼、剑鱼、罗非鱼、鲶鱼,特别是吞拿鱼。
3. 海鲜: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最容易引发婴儿的过敏症。
禁:不要给1岁以下宝宝吃。
蔬果类黑名单
蔬菜水果中含较多碱性物质、维生素以及粗纤维,同样也是婴儿辅食中不可缺少的。果蔬不仅给宝宝补充肉食中缺乏的营养素,还能帮助消化。粗纤维虽然不是营养物质,也不能被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胃蠕动,增进消化和排泄功能。但有些果蔬,不宜过早地添加到辅食中。
1.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菠菜、苋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钙结合成大分子碳酸钙,影响宝宝的钙吸收,容易导致宝宝的骨骼、牙齿发育不良。
禁:最好在宝宝1岁以后适量添加,且不要和含钙量高的食物或钙制剂一同食入。
2. 豆类:有些豆类含有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而且豆类难煮熟,本身难以被消化,同时容易引起过敏和中毒反映。
3. 水果类:水果是维生素C的巨大资源库,而且补水开胃,容易消化,适合作为婴儿的辅食或零食。但有些水果含有致敏因子,容易引起过敏,3岁以前的宝宝最好都不要吃。
常见的易致过敏水果:芒果、菠萝、有毛的水果(如水蜜桃、奇异果)
饮料类黑名单
喝水对宝宝来说也需要很谨慎,矿泉水、纯净水等对于婴儿来说都不适合。
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滤过功能差,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渗透压增高,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长期饮用纯净水,容易令婴儿缺乏某种矿物质,而且纯净水净化加工中使用的工业原料,或会对婴儿身体有不良影响。
禁:功能性饮料、刺激性饮料
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婴儿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尚不足以承受这样的量,容易造成婴儿肝、肾功能损害。
可乐、咖啡、浓茶等高糖分、刺激性的银两,容易引起蛀牙,还会影响宝宝的味蕾发育,容易导致宝宝偏食挑食。
备注: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家庭都使用饮水机,但是饮水机很容易造成水的二次污染,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婴儿来说,最好是饮用经加热处理的白开水。
给宝宝辅食的喂养误区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一:宝宝辅食要适量加盐或调味品,不然宝宝不爱吃
这是很多爸爸妈妈容易犯错的问题之一。宝宝辅食究竟需不需要加调味品呢?其实,宝宝辅食真的不需要额外加盐了。因为在新鲜食材中已经存在了宝宝身体需要的“盐分”,再次添加调味品反而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另外,宝宝进食过多盐分,过宝宝未来的味蕾是有损害的。所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是不需要再添加盐分或者其他调味品的,最绿色、天然、健康的食品才是给宝宝最好的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二:成人食物煮的烂一些就可以给宝宝当辅食了
其实,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方面的禁忌是非常多的,除了我们刚刚在上文中说到的,宝宝辅食不需要再额外加盐分或调味品外,宝宝在添加辅食初期也是要根据宝宝发育进行辅食选择。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还未发育完全,因此在给宝宝添加辅食上要遵循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如果给0-1岁宝宝添加成人食物,虽然煮的烂一些,确实能够帮助消化,但是同样会给宝宝的肠胃功能造成负担,容易引起宝宝的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等情况。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三:宝宝辅食添加的不丰富会令宝宝长大后偏食
对于宝宝的营养需求方面,给予宝宝更多的辅食种类确实能够帮助宝宝满足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但是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在上文中说过,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根据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原则进行辅食添加。一味的追求品种多只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系统紊乱。爸爸妈妈可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从单一的米糊、菜汁、肉泥等食物开始添加,并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再进行酌情增加辅食种类。
宝宝拉肚子又吐是什么原因 过早添加辅食
妈妈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或者是没有按照要求来给宝宝添加辅食,同样容易引起宝宝吐奶拉肚子的情况,一般宝宝辅食添加的最佳时间是在6个月的时候,但是4个月的宝宝,可以为其添加一些果蔬汁作为辅食来补充生长所需的营养,若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宝的肠胃消化系统还不完全,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吐奶拉肚子的现象,所以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宜过早。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过早断奶宝宝易消化不良 或致营养缺乏
妈妈给宝宝断奶时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对宝宝的溺爱而迟迟不断奶。过早断奶,由于宝宝消化功能还不强,不能适应添加过多的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太晚断奶,母乳量及所含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最终会导致宝宝营养缺乏。陈护士长建议,在添加辅食的同时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持续到宝宝1岁或1岁以上。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既然要断奶,就需要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那么,“纯母乳喂养应在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呢”,6个月是婴儿出生后肠道比较完善的时候,适合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辅食添加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过渡,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给宝宝添加哪些辅食好呢?宝宝6个月之后可以添加泥状食物,例如米汤、米糊、蛋黄、鱼泥等食物;9个月后适合添加沫状食物,如粥、烂面、饼干碎碎等食物;等到宝宝10-12个月后,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添加如软饭、面条这样的碎状食物了。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1:加辅食早些便于培养习惯,先吃鸡蛋
家里老人催着给5个月大的宝宝加辅食,说这样能培养吃饭习惯,又主张可以先做鸡蛋羹,有营养又不会噎着宝宝。这种说法正确吗?
事实上,加辅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宝宝准备好的情况才能添加辅食,而且,半岁前最好不要加蛋清,以免造成过敏反应。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2:多种辅食搭配,认为营养更丰富
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微信里看了一些文章,发现不少“营养餐”,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好。为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避免过敏反应,那些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鸡蛋,要和其他食物分开。辅食种类最好是一样一样加,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对什么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