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习惯于将皮肤和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变统称为“外阴白斑”,甚至认为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因而主张早期予以手术切除;而有的病理学家则仅将其中有非典型细胞者诊断为“外阴白斑”。这种诊断标准的分歧,造成对本病的认识和处理上的混乱。为了统一认识,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决定取消“外阴白斑”病名,而将此类疾病改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chronic vulvardystrophy),并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不同,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在国内尚无统一命名前,我们也暂采用此分类法:

一、增生型营养不良

(一)无非典型增生

(二)非典型增生 又分为轻、中、重三度。

二、硬化苔癣型曹养不良

三、混合型营养不良 硬化苔癣型合并有局灶性上皮增生型病变。

(一)无非典型增生

(二)非典型增生 又分为轻、中、重三度。

上述分类法主要取决于外阴组织病理检查。虽然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作出类型鉴别,但无法确诊有无非典型增生,故在病检前一设可统称为外阴白色病。此外,还应注意外在外阴不同病区的组织病理可能有所不同,故必要时往往需行多点活检方能作出准确分类。

【病因】

外阴白色病的确切病因不明。曾有人将外阴病变皮肤与患者大腿上正常皮交换移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被移植的病皮转为正常,而被移植到外阴的正常皮肤却变为病皮,因而推论可能是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中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导致覆盖在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近年来发现在真皮中存在有某种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促进该处表皮代谢的刺激物,而在表皮中则有一种能抑制表皮细胞分裂与生长,仅作用于表皮局部的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称为抑素(chalone)。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则为两者间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当真皮中刺激物活跃,而表皮中抑素减少时,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以致表皮增厚,表现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当表皮中抑素产生过多,表皮生长受抑制,以致变薄时,即为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通过氚(H)标记胸腺嘧啶测定,表明在上述硬化苔癣型的表皮内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此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即为抑素。表皮代谢过程活跃而并未萎缩,故有人将以往称为硬化萎缩性“苔癣”的病名去掉“萎缩”两字而改称为“硬化苔癣型”。但病变时间较长后,炎性病变使真皮弹性组织消失而纤维化,则阴蒂、小阴唇萎缩。

【病理】

一、增生型营养不良 主要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层角化过度或伴有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真皮浅层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少数浆细胞浸润。

二、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 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或消失。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而出现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三、混合型营养不良 在同一患者的外阴不同部位取材,同时有上述两种类型病变存在时为混合型。有人认为,此两种类型病变不过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但大多数人认为可能是不同细胞系对同一病因刺激的不同反应形式,两者是不致互相转化的。

在增生型和混合型中,如出现棘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染色深,分裂相增多,但基底膜完整时为非典型增生。根据非典型增生的范围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非典型增生局限于表皮深部下古时为轻度,累及1/3~2/3为中度,超过2/3但未累及全层为重度。如上述异型细胞累及表皮全层且细胞失去极性为原位癌,穿透基底膜为浸润癌,两者均为在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基础上有继发癌变。目前一般多认为萎缩型营养不良病变很少出现非典型增生,故继发癌变也罕见,

外阴白色病变预防

1.注意经期卫生,行经期间勤换月经垫。

2.保持外阴清洁干爽,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

3.内裤须宽松,透气,并以棉制品为宜。

4.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吃海鲜等极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5.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

6.局部如有破损,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在温开水内加入微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呈淡红色即可,不可过浓)浸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7.就医检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虫,如有应夫妇双方同时治疗,而不要自己应用“止痒水”治疗。

8.久治不愈者应做血糖检查。

外阴白色病变的症状

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瘙痒时间从发病到治疗有2~3月之内,也有达20年之久。瘙痒剧烈程度不分季节与昼夜。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感觉瘙痒更严重。如伴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会更多,局部烧灼感、刺痛与瘙痒所致的皮肤黏膜破损或感染有关。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减退,常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

活检应在有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排除早期癌变。怀疑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时为做到取材适当,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病变区,待干燥后,再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凡不脱色区表示该处有裸核存在,在该处活检,发现非典型增生或甚至癌变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判断;确诊需做病理检查。取材时要做到在病变部位:溃疡、皲裂、硬结、隆起或粗糙处等多点取材,取材适当。疑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时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于病变区,待干燥后,再用1%醋酸液脱色,在不脱色区用活检钳垂直于皮肤,并深达真皮取材活检。凡不脱色区表示该区有裸核存在,在该区活检,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治外阴白色病变经验

经验方:苦参、蛇床子、连翘各30 克,银花、当归各20克,冰片6克(后下)。用法:每日1剂,水煎后取药液坐浴20-30分钟,每日2次。坐浴后患处涂千分之0.1。求偶素软膏。2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忌用肥皂擦洗,避免抓伤,勿食辛辣食物,衣服勤洗勤换。疗效:本方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75例,治愈66例,好转4例,无效5 例。

外阴白色病变治疗

以往多主张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通过对以往所谓外阴白斑进行长期随访,发现癌变率仅2%左右;即使已有上皮非典型增生者,也仅有一小部分可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且实践证明,为控制局部瘙痒,或恢复外阴皮肤正常形态,药物治疗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故目前大多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治疗后仍应继续随访,特别对增生型营养不良而有溃破、硬结者更应提高警惕,以防发生癌变。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一、一般治疗 经常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干燥,禁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药物擦洗,避免用手或器械搔抓,不食辛辣或过敏食物,衣着要宽大,不穿不透气的人造纤维内裤,以免湿热郁积而加重病变。

二、局部用药 l%氢化可的松软膏对控制增生型营养不良引起的瘙痒有良好疗效,且能同时改善局部病变。对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应采用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丙酸睾丸酮200rug加于20%鱼肝油软膏10g内),每日涂擦3、4次,直至皮肤软化,粘连松解和瘙痒解除为止。有严重瘙痒者可同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类软膏。患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的幼女不同于成年患者,至青春期时病变多自行好转或完全消失,一般仅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瘙痒,无效时可在短期内加用1%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对混合型营养不良患者,可采用上述两种药膏,交替或合并治疗。

三、内服药物 精神较紧张,搔痒症状明显以致失眠者,可内服镇静,安眠和脱敏药物。

四、激光 CO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虽有疗效,但与手术治疗相同 都有复发的可能

五、手术 凡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重度非典型增生,或局部出现溃疡,结节等病变者,均可行局部病灶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术,切除后标本送病检,观察切缘有无残留非典型增生病变,术后仍应定期随访。

竹红菌素软膏是什么

竹红菌素软膏,功能主治外阴白斑,皮肤白色病变以及瘢痕疙瘩,适应症为瘢痕疙瘩、外阴炎、整形科、妇产科,外用,涂于患处,并进行光照(光源可用照明用高压荧光汞灯、红外线灯、白炽灯或日光照晒)30分钟,一日1次。竹红菌素软膏具有调节肌体局部组织代谢机能,促进病灶肤色和细胞组织及特性的恢复。竹红菌素软膏用于外阴白色病变,疤痕疙瘩,外阴瘙痒及外阴炎等症。

外阴白斑病的症状有哪些

外阴白斑病变的症状有哪些?外阴瘙痒是外阴白色病变的主要症状,患者多难忍受。外阴白斑病变的症状有哪些,由于搔抓局部时刺激较大的神经纤维,可抑制瘙痒神经纤维反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瘙痒可暂时得到缓解,但搔抓又可导致皮肤进一步的损伤,从而触发新的瘙痒反应以致瘙痒更剧,形成恶性循环。

外阴白色病变的病损范围不一,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长呈对称性。早期病变较轻时,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皮肤颜色呈暗红色或粉红色,角化过度部位则呈白色。

外阴白斑病变的症状有哪些,由于长期的搔抓和摩擦,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皮肤增厚似皮革,色素增加,皮肤纹理明显突出,皮嵴隆起,呈多数小多角性扁平丘疹,并群集成片,出现苔癣样变,故临床上亦称此病为慢性单纯性苔癣。

外阴白斑病变的症状有哪些,由于局部潮湿、搔抓和摩擦的程度不同,以及对局部用药的反应不一,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不同部位的病损形态有差别,严重者可因搔抓引起表皮抓破、皲裂、溃疡。

阴毛变白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情况属于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色病变有多种类型,根据你提供的病情资料,以外阴白癜的可能性最大。外阴白癜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被破坏所致,由于毛囊间的黑色素细胞被破坏,致使病变部位的皮肤发白,毛发也可呈白色。

外阴白癜除外阴外,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皮肤发白的区域,但也可仅局限于外阴。病变区皮肤弹性正常,不会恶变,患者也无自觉不适。如果病变区域不大或没有增大的趋势可以暂不治疗。至于黑色素细胞为什么会被破坏,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病因解释。

此外,女性外阴白色病变还有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和混合型等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除了有阴部皮肤变白以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肤增厚或变薄,失去弹性。

在增生型和混合型病变中,有5%~10%会出现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是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有癌变的可能性,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局部的组织活体病理检查是唯一的诊断方法。

鉴于外阴白色病变的情况比较复杂,建议你去医院妇产科就诊,明确诊断,方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外阴白色病变怎么办

①针刺加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肾俞、横骨、三阴交、蠡沟、止痒穴。配穴:萎缩加脾俞、血海;瘙痒加阴廉、坐骨点。

止痒穴位置:阴阜处。

操作:每次取2~3穴,背部俞穴斜向脊柱椎体,止痒穴由阴阜向大阴唇方向斜刺。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

穴位注射分肾俞、阴廉组和脾俞、坐骨点组,两组交替注射,每次每穴注射丹参液1~2毫升。以上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期停治,疗程间休息7~10天。

疗效:共观察50例(其中针刺组27例,穴位注射组23例),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

②电热针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曲骨、会阴。

阿是穴位置:病损处。

操作:使用由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研制的电热针机,配用特制的针具,在病变局部从外向内以30度角斜刺,根据病变面积深度决定针数及斜度。每根针的电流量依每人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90~100mA,温度保持恒定,在37℃~40℃之间,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900例,治愈723例,好转177例,总有效率为100%。

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现就其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分别加以介绍。

【命名和分类】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习惯于将皮肤和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变统称为“外阴白斑”,甚至认为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因而主张早期予以手术切除;而有的病理学家则仅将其中有非典型细胞者诊断为“外阴白斑”。这种诊断标准的分歧,造成对本病的认识和处理上的混乱。为了统一认识,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决定取消“外阴白斑”病名,而将此类疾病改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chronic vulvardystrophy),并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不同,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在国内尚无统一命名前,我们也暂采用此分类法:

一、增生型营养不良

(一)无非典型增生

(二)非典型增生 又分为轻、中、重三度。

二、硬化苔癣型曹养不良

三、混合型营养不良 硬化苔癣型合并有局灶性上皮增生型病变。

(一)无非典型增生

(二)非典型增生 又分为轻、中、重三度。

上述分类法主要取决于外阴组织病理检查。虽然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作出类型鉴别,但无法确诊有无非典型增生,故在病检前一设可统称为外阴白色病。此外,还应注意外在外阴不同病区的组织病理可能有所不同,故必要时往往需行多点活检方能作出准确分类。

【病因】

外阴白色病的确切病因不明。曾有人将外阴病变皮肤与患者大腿上正常皮交换移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被移植的病皮转为正常,而被移植到外阴的正常皮肤却变为病皮,因而推论可能是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中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导致覆盖在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近年来发现在真皮中存在有某种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促进该处表皮代谢的刺激物,而在表皮中则有一种能抑制表皮细胞分裂与生长,仅作用于表皮局部的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称为抑素(chalone)。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则为两者间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当真皮中刺激物活跃,而表皮中抑素减少时,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以致表皮增厚,表现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当表皮中抑素产生过多,表皮生长受抑制,以致变薄时,即为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通过氚(H)标记胸腺嘧啶测定,表明在上述硬化苔癣型的表皮内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此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即为抑素。表皮代谢过程活跃而并未萎缩,故有人将以往称为硬化萎缩性“苔癣”的病名去掉“萎缩”两字而改称为“硬化苔癣型”。但病变时间较长后,炎性病变使真皮弹性组织消失而纤维化,则阴蒂、小阴唇萎缩。

【病理】

一、增生型营养不良 主要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层角化过度或伴有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真皮浅层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少数浆细胞浸润。

二、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 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或消失。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而出现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三、混合型营养不良 在同一患者的外阴不同部位取材,同时有上述两种类型病变存在时为混合型。有人认为,此两种类型病变不过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但大多数人认为可能是不同细胞系对同一病因刺激的不同反应形式,两者是不致互相转化的。

在增生型和混合型中,如出现棘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染色深,分裂相增多,但基底膜完整时为非典型增生。根据非典型增生的范围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非典型增生局限于表皮深部下古时为轻度,累及1/3~2/3为中度,超过2/3但未累及全层为重度。如上述异型细胞累及表皮全层且细胞失去极性为原位癌,穿透基底膜为浸润癌,两者均为在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基础上有继发癌变。目前一般多认为萎缩型营养不良病变很少出现非典型增生,故继发癌变也罕见,

​外阴白斑症状表现有哪些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既往认为是血管营养失调,但是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并未发现上述改变,而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病变。

外阴白斑是指出现在妇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可向两下肢内侧,会阴及肛门蔓延,但很少侵犯尿道口及前庭.症见阴部瘙痒,皮肤干燥,肥厚变白,失去弹性,甚至萎缩破溃,有疼痛及烧灼感.

临床检查有非典型细胞增生者属中医学“阴痒”,“阴疼”,“阴痛”范畴,多因肝经湿热下注侵渍外阴,或血虚肝旺,肝肾阴虚,肾阳虚衰等精血不能润养外阴所致.外阴瘙痒,有时可有灼热,疼痛感外阴白斑也叫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慢性女阴营养不良性疾病.它包括原发性外阴萎缩,萎缩性硬化苔藓,外阴白斑,白斑性阴道炎,外阴干枯,临床医生通常把皮肤和粘摸变白,变粗成萎缩的外阴病统称为外阴白斑.中医叫阴藓,阴疮,阴蚀,阴痛,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中医学根据不同本病的病变特点,临床症状,按“阴痒”,“阴疮”治疗.阴痒夹风,阴疮夹湿蕴热.

女性阴毛变白色是什么原因

你这种情况属于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色病变有多种类型,根据你提供的病情资料,以外阴白癜的可能性最大。外阴白癜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被破坏所致,由于毛囊间的黑色素细胞被破坏,致使病变部位的皮肤发白,毛发也可呈白色。

外阴白癜除外阴外,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皮肤发白的区域,但也可仅局限于外阴。病变区皮肤弹性正常,不会恶变,患者也无自觉不适。如果病变区域不大或没有增大的趋势可以暂不治疗。至于黑色素细胞为什么会被破坏,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病因解释。

此外,女性外阴白色病变还有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和混合型等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除了有阴部皮肤变白以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肤增厚或变薄,失去弹性。

在增生型和混合型病变中,有5%~10%会出现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是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有癌变的可能性,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局部的组织活体病理检查是唯一的诊断方法。

中医治疗外阴白斑的三个小偏方

药方一

[药物]

黄柏15克,苍术15克,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荆芥12克,赤芍6克,红花6克,黄芪20克。

[制法]

上药加水煎汤去渣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2-4次。若患者对蛇床子、苦参、赤芍过敏,可改用白鲜皮30克、地肤子20克、丹参6克;硬萎型可加莪术10克。另外须配外涂药,增生型用外阴药膏I号,硬萎型用外阴药膏Ⅱ号,混合型两药交替使用。中药坐浴后,涂于局部,每日2次。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瘀血阻滞的外阴白色病变。

[出处]

《陕西中医》。

药方二

[药物]

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连翘30克,当归20克,银花20克,冰片6克(后下)。

[制法]

上药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剂。坐浴后患处涂擦0.1‰求偶素软膏,2周为1疗程,用于女阴白色病变。

[出处]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

治疗外阴白斑的偏方 外阴白斑怎么治疗 治疗外阴白斑的小偏方

药方三

[药物]

鹿含草30克,仙灵脾30克,蝉蜕15克。

[制法]

上药水煎取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趁热熏洗患处,每日两次,用于治疗外阴白斑。

[出处]

《中草药外治法大全》。

外阴白斑症状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既往认为是血管营养失调,但是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并未发现上述改变,而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病变。由于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色病变,属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在不同年代由于对其临床、病理认识不同而几易其名,最早曾称为外阴白斑、白斑性外阴炎、外阴干枯症、增生性或萎缩性外阴炎,神经性皮炎、硬化萎缩性苔藓等。

相关推荐

​​患上外阴白斑需要治吗

对待孩子,尤其是女孩,我们不能只关心她的衣食住行,不能只操心她学习成绩的好坏,最重要的是还要关心她的身心健康,如果发现小女孩有外阴白斑病,但为时不晚,尽快治疗是不会受影响的,如果错过了孩子青春期外阴发育的时间,那将是一生的遗憾。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外阴白斑的治疗上,很多外阴白斑患者治疗了好多次,就是不见效果,导致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为什么外阴白斑治不好?对此,专家介绍说,很多患者都是在服用了很久的疗法物之后仍然没有好转,于是就开始怀疑治疗的正确性,有的还自行停了疗法,导致治疗半途而废。 其

外阴变白是怎么回事呢

外阴是女性们最重要的生殖器官组成部分之一,外阴是保护女性的阴道不受到外界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外阴的健康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于女性们来说可以通过外阴的状态来发现身体的某些问题,开入外阴变白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是女性们可以了解一下的,下面就来看看讲解吧。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既往认为是血管营养失调,但是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并未发现上述改变,而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病变。 由于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瘙痒当心诱发外阴白斑病

外阴白斑病(又叫外阴营养不良),是发生在外阴皮肤粘膜处的白色病变,以病变处皮肤增厚、粗糙、 萎缩、弹性减退、皮色脱失为特征,常见于大阴chun或小阴chun内侧及阴di,严重时可延至阴道、会阴及 肛门周围的一种慢性常见妇科疾病。外阴白斑常因外阴奇痒而被发现,表现外阴部出现白色斑块,皮肤较 周围皮肤变厚、变硬,表面比较粗糙,当病变严重时、或白斑处皮肤因搔抓而发生破损、裂纹时,不仅瘙 痒,而且外阴也感到疼痛,外阴白斑是外阴白色病变中属癌前变者,并非所有外阴皮肤变白都是外阴白斑 。外阴白斑的恶变率高达10-20

萎缩性外阴白斑的症状体现

外阴白斑的医学名称为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色病变或外阴营养不良。所谓外阴白斑实际上是指外阴局部神经与血管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与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上经常把外阴局部的皮肤与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性疾病,统称为外阴白斑。 萎缩性外阴白斑。皮损区为白色斑块,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光亮,典型者皮损区似卷烟纸样。病变分布在很多病例中是融合性的,少数呈散在性的。严峻者阴蒂萎缩消逝,包皮紧缩,皮皱变平,阴道开口形成窄缝。 病变早期可无症状或仅轻度瘙痒,困难症状较早出现。并伴有刺痛、瘙痒。局部体症:早期为外阴轻度萎缩变淡变白色,

了解外阴白斑的类型常识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所谓外阴白斑实际上是指外阴局部神经与血管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变性与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常常把外阴局部的皮肤与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性疾病,统称为“外阴白斑”。外阴白斑的治疗需要针对外阴白斑病因。 一、增生型外阴白斑病各期典型症状:Ⅰ期增生型:主要表现为外阴的瘙痒,尤其在夜晚瘙痒剧烈,常因骚抓可引起红肿和溃破,伴随有灼热的感觉。 Ⅱ期增生型:在此基础上,病变区皮肤出现角化增生,外阴皮肤局部出现轻度色素减退,成点状或白色小丘疹样,表面呈霜样白变。 Ⅲ期增生型:

外阴毛变白是怎么回事呢

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色病变有多种类型,根据你提供的病情资料,以外阴白癜的可能性最大.外阴白癜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被破坏所致,由于毛囊间的黑色素细胞被破坏,致使病变部位的皮肤发白,毛发也可呈白色.你可以用伊美阴白克组合进行治疗. 一般人到了40多岁,毛囊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逐渐减弱,毛干色素也逐渐减少,于是就出现了白发现象.白发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则可见到毛乳头和毛干中色素细胞极少.上了年纪的人毛发慢慢变白是一种生理现象,所以称为“生理性白发”. 阴毛变白常见的有营养,精神的因素,全身疾病及一些白化病等,发病

外阴瘙痒当心诱发外阴白斑病

充满希望的春天渐行渐远,烈日炎炎的夏天正渐渐向我们走来,这个季节是最容易滋生疾病的季节,给人带来痛苦.外阴白斑的专家为你详细介绍如下知识:外阴瘙痒当心诱发外阴白斑病,祝您早日治疗康复。 外阴白斑病 (又叫外阴营养不良),是发生在外阴皮肤粘膜处的白色病变,以病变处皮肤增厚、粗糙、 萎缩、弹性减退、皮色脱失为特征,常见于大阴chun或小阴chun内侧及阴di,严重时可延至阴道、会阴及 肛门周围的一种慢性常见妇科疾病。外阴白斑常因外阴奇痒而被发现,表现外阴部出现白色斑块,皮肤较 周围皮肤变厚、变硬,表面比较粗糙

女人外阴易患哪些疾病

1、霉菌性外阴炎 由一种类酵母菌感染而引起的外阴炎,常与霉菌性阴道炎并存。 2、急性外阴溃疡 多由各种原因的外阴炎引起,一般是外阴炎病变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3、假性湿疣 假性湿疣不是性传播疾病,在阴唇内侧可以看到有小米粒大小的淡红色疹子,两侧对称,分布均匀。 4、外阴损伤 外阴损伤是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原因多数为骑跨式跌伤,如骑男式自行车时意外的急刹车,或上下车时阴部遭到猛烈碰撞,外阴部位受到暴力打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外阴部有严重的挫伤,可有疼痛,能见到皮下淤血或血肿。 5、外阴肿瘤 女性外阴的良性

女性五大常见外阴病态症状

1、外阴损伤 外阴损伤是女性易见的特征之一。发作原因大多数为骑跨式跌伤,如骑男式单车时意外的急刹车,或上下车时阴部遭到猛烈碰撞,外阴部位受到暴力打击等等。在这种状况下,外阴部有较重的挫伤,可有痛楚,能见到皮下淤血或血肿。 2、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病态,通常与不洁性生活相关。发作时,外阴瘙痒,分泌体大增。前期外阴部的表皮、粘膜粗糙不平,随后可摸到小结节或肿块,样子为毛刺状,或者像大小不等的菜花状、鸡冠花状的灰白色肿物,多分布在小阴唇的内侧、大小阴唇之中的唇间沟、会阴和肛门。 3、假性湿疣 假性湿疣

外阴白斑瘙痒是什么原因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所谓外阴白斑实际上是指外阴局部神经与血管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变性与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常常把外阴局部的皮肤与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性疾病,统称为“外阴白斑”。 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搔痒时间从发病到治疗有2~3月之内,也有达20年之久,搔痒剧烈程度不分季节与昼夜,如伴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会更多,局部烧灼感,刺痛与搔痒所致的皮肤粘膜破损或感染有关,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色素减退,常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 一,增生型营养不良 一般发生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