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怎么办 亚硝酸盐中毒怎么办
食物中毒怎么办 亚硝酸盐中毒怎么办
误食亚硝酸盐的人通常会出现胸闷憋气,紫绀的现象。一旦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应立即抢救,迅速灌肠、洗胃、导泻,让中毒者大量饮水。切记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应将患者置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坏境中。
哪些食物不能吃新鲜的 新鲜腌菜
新鲜蔬菜中都含有一定的硝酸盐,在对其进行腌制的过程中,这类硝酸盐会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食用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导致缺氧等症状,还有可能与食物中的仲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
一般情况下,在腌制四小时以后,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的的数量开始增加。这会一直持续到十四天到二十天左右到达高峰期,然后开始逐渐下降。
因此,要吃腌制的蔬菜,要么就只吃当时腌制的,要么就过半个月以上再吃是最安全的。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1、砷食物中毒
元素砷不溶于水,无毒性。但其化合物一般都有毒,最常见的为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亦称白砒。不纯的三氧化二砷含有少量硫化砷,俗称红砒。三氧化二砷和一些砷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虫。由于保管不当,农村曾发生误食拌过农药的种子而引起中毒。三氧化二砷是白色粉状物质,无臭无味,也曾因误食而发生砷中毒。
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酸盐。某些地区的井水中含大量硝酸盐,用以烹调食物中,会引起中毒。特别是连续使用的蒸锅水,硝酸盐更加浓缩,用以烹调食物或调制奶粉则更易导致中毒。蔬菜腐烂变质时,亚硝酸盐含量迅速上升。不有以较稀的盐水腌菜(5%~10%以内),在腌后15天内食用,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烹调加工过的蔬菜,在高室温下存放,可使某些病原细菌急剧繁殖,使亚硝酸盐含量增高引起中毒,并可同时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此外,亚硝酸盐为白色不透明结晶,易溶于水,偶因管理不当,将之当作精盐或食用咸混入食品,误食中毒。
3、锌食物中毒
锌的中毒量为0、2~0、4克,氯化锌致死量为3克~5克,硫酸锌致死量为5克~15克。国内由锌引起的食物中毒,大都是由于用镀锌的白铁桶、白铁壶制作或存放清凉饮料(酸梅汤)及醋而引起,也有用镀锌器皿煮海棠、苹果、山楂而引起中毒的事例。用镀锌容器配制酸性饮料,即制即饮用无妨,但在容器中盛放一日后再饮用即可发生程度不等的中毒症状。
4、发芽马铃薯食物中毒
马铃薯的主要有毒成分是生物碱龙葵素,它不易溶于水,性质较稳定,烹调时不易去除或破坏,它在马铃薯中的正常含量为2~13毫克/100克鲜重;发绿部分可含80~100毫克/100克鲜重;马铃薯芽含量可达500毫克/100克鲜重。一般以每百克鲜马铃薯含20毫克龙葵素作为食用的安全界限,因此对已发绿或发芽部分应彻底削除,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怎么办
是否是亚硝酸盐要看症状。平常容易看到的症状以紫绀为主。皮肤粘膜、口唇、指甲下最明显,并有头痛、头晕、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
再就是到医院进一步确诊。一旦确诊,就要对症下药。
方法/步骤
认识亚硝酸盐及产生的情况。
中毒症状 平常容易看到的症状以紫绀为主。皮肤粘膜、口唇、指甲下最明显,并有头痛、头晕、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如果还不确定,可以到医院确诊。
治疗方法有,排出,冲淡,转化,其他辅助疗法。
排出,就是吸氧催吐,吃泻药排泄。
冲淡,大量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有必要的输入血液改善。
转化,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美蓝又叫亚甲蓝,通过改善补氧功能,使血液恢复正常输氧功能。
其他辅助治疗,营养补充等等。
牛皮菜有毒吗
牛皮菜小火焖煮、破损、潮湿堆放都可使所含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转变成亚硝酸盐而使猪中毒.故牛皮菜喂猪最好生喂,边剥边喂,在大量收割季节必须薄薄摊开储存,决不能长期堆放,以防止产生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 亚硝酸盐简介:因误食亚硝酸盐而引起的中毒。也可因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道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食入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则硝酸盐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称为肠原性青紫症,多见于儿童。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2~0.5克,致死量为3克。一些蔬菜,如菠菜、大白菜、甘蓝、韭菜、萝卜、芹菜、甜菜含有大量硝酸盐,若存放于温度较高处,在硝酸盐还原酶作用下,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蔬菜在腌制过程中 ,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高,在8~14天时有一高峰,以后又逐渐降低。煮熟的蔬菜存放于温度较高处,由于某些细菌的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也可产生亚硝酸盐。有的井水含硝酸盐较多,俗称“苦井”水,食物用此种水烹调,并在不卫生的条件下存放,也极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中毒的机理是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 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十分钟或1~3小时,症状以紫绀为主。皮肤粘膜、口唇、指甲下最明显,除紫绀外,并有头痛、头晕、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严重者有心律不齐、昏迷或惊厥,常死于呼吸衰竭。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美兰。
鸭脖子的副作用有哪些
地沟油事件余温未退,药水猪蹄让人心有余悸,而近日,卤鸭脖中毒事件再次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心吊胆。在广州梅花园地铁口,八人在食用流动小贩的卤鸭脖等食品后,心跳加速,舌头和嘴唇变紫发黑!其中一人病情严重,医生说晚送10分钟就没命了。医生表示,吃过鸭脖的八个人均为亚硝酸盐中毒。
3克亚硝酸盐足以致死
亚硝酸盐是一种发色剂,加在肉制品中不仅可使肉色鲜红、外观新鲜,还能起到防腐作用。但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使人体内的正常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从而引发一种叫做“肠原性青紫症”的疾病。同时,亚硝酸盐也会与食品本身固有的胺类化合物产生致癌物质。因此,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严格要求。
亚硝酸盐毒性较大,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一旦用量控制不准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摄入3克就可致人死亡。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之后,嘴唇会出现紫绀,全身皮肤及黏膜也会呈现不同程度的青紫色。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都属于中毒发病症状。严重者会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中毒较轻的患者应处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注意保暖。进食时间短者可催吐。用筷子或其它相似物品轻轻刺激咽喉部,诱发呕吐。或大量饮温水也能产生反射性的呕吐。而一旦出现严重中毒的状况就要高度怀疑食物中毒的可能,必须马上去医院处理。
6类食物暗藏亚硝酸盐
腌制品 在腌制蔬菜、鱼、肉、鸡等食品时,会产生亚硝酸盐,其中包括为使肉色好看、防止肉毒杆菌生长而主动加入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易与蛋白质降解时产生的二级胺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亚硝胺不仅可致人早衰,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肉类加工品 常吃的腊肉制品、熏烤类制品和西式肉类制品和肉类罐头等八类肉制品中是可以按照规定用量使用的。而在肉灌制品中超量使用淀粉和水是行业内通用的谋取高额利润的伎俩之一。但会使生产出来的肉制品色泽发白,容易被消费者发觉。于是,一些“黑心”厂家为使产品颜色鲜艳,在肉制品内加入过量亚硝酸盐,以达到蒙骗消费者的目的。
烧烤麻辣烫 这类型的店经常在烤串或肉类添加亚硝酸盐,主要是利用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发色、防腐、改善风味和抗氧化。
亚硝酸盐中毒是怎么回事
1.食入含大量亚硝酸盐蔬菜,一般是叶菜类,如小白菜、芹菜、韭菜、甜菜 抢救亚硝酸盐中毒病人叶、萝卜叶、莴苣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贮存时间长,一旦开始腐烂,亚硝酸盐含量就会明显增高。蔬菜腐烂越重,亚硝酸盐增高就更明显。
2.新掩制的蔬菜,在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增高,7~8天达到最高。同时与食盐浓度及掩制的温度也有一定关系。(如5%浓度的食盐在37℃左右时所产生亚硝酸盐浓度最高;如15%盐水则无明显变化)。因此腌制蔬菜在8天以内,食盐浓度在15%以下时,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变质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
3.烹调后的熟菜放在不洁的容器中,存放过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熟菜中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4.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吃大量叶菜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未腐败变质),但当消化功能紊乱,胃酸浓度低下时,大量食用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且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致使胃肠道内亚硝酸盐产生速度加快,体内又不能及时的将大量的亚硝酸盐分解成氨,这时亚硝酸盐大量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常称为肠原性青紫。
5.某些地区的井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一般称苦井水)。使用这些水煮饭(粥),存放不当,时间过久,也会引起中毒。其他如奶制品,腌制品加工过程处理不当,均能造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标准
1.诊断
(1)有误服亚硝酸盐或进食腐败变质蔬菜、饮用苦井水史。
(2)皮肤粘膜呈青紫色,不能用心、肺疾病解释的唇、甲发绀。
(3)静脉血呈紫黑色。
(4)血液定性分析证实血中有高铁血红蛋白存在,定量测定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
2.危重指标
(1)意识障碍,昏迷、抽搐、休克、肺水肿。
(2)血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30%。
【鉴别诊断】
(1)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有该类化合物的接触史、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外,可伴有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为硫化氢中毒所致,也可伴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的血液呈褐色,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用美蓝治疗无效。硫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助诊断。
(3)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系由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缺乏引起,出生后即有发绀、全身症状轻微,一般不需治疗。
(4)当毒物摄入史不明确时,需除外心,肺疾病所致发绀。尚需除外某些药物引起的发绀,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有醋酰苯胺、非那西汀,亚硝酸盐类、磺胺噻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