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乙肝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1、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2、对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反应,接种人员无需紧张,一般1-3天内可恢复。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诊。

乙肝疫苗多久起效

乙肝疫苗注射全程需要6个月内打三针,接种第1针后1个月,大约30%的人出现抗体;接种第3针后1个月,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换句话说,乙肝疫苗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有30%的人开始起部分效果,第三针注射完成后1至2个月乙肝疫苗肯定会起效了,这个时候去医院检查效果,如果有乙肝表面抗体,就可长期获得保护不被传染乙肝。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小孩出生多久打乙肝疫苗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的接种内容,乙肝疫苗接种有三针,第一针在出生的时候,在三角肌注射,第二针是出生后一个月,第三针是出生后六个月,如果是乙肝母亲的新生儿,还会建议在出生的时候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老年人不要注射乙肝疫苗

老年人患乙肝,病情一般都比较重,还容易带来各种并发症,因而不少老年人希望能接种疫苗预防乙肝。医学专家认为,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七成以上已被乙肝病毒感染,产生相应抗体,有的甚至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些人就不需要接种疫苗了。但那些确实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又需要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的老人来说,也可酌情注射。但老年人接种疫苗后不易产生抗体,一般来说不支持接种。

除了老年人之外还有哪些人不宜接种乙肝疫苗呢?

1、对于患有急性或者慢性严重疾病,如: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肾脏疾病、严重心脏病,或者痊愈不足两周的患者,应推迟打乙肝疫苗的时间。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3、如果乙肝五项检查中仅第二项呈阳性,而且滴度值足够高,说明体内有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这时候不用乙肝疫苗接种,如果滴度值低,就还需要注射。

4、 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有效,而对肝脏内的乙肝病毒是没有作用的,因此,乙肝患者 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注射乙肝疫苗,即使注射了也不会产生效果。 5、怀孕的妇女、过敏性体质者不能打乙肝疫苗。

6、感冒发烧时,不易接种乙肝疫苗,因为有的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会有一些不良反应,而这些症状跟感冒的症状很像,如果这时候感冒发烧就会影响医生的判断,不利于治疗。 7、目前正在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麻疹疫苗者是不能同时注射乙肝疫苗的。

8、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9、乙肝疫苗注射时不能是空腹注射,一定要吃过饭后去注射。

10、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12、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13、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14、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1. 之前尚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种者,接种疫苗前需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应按0-1-6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完第一针乙肝疫苗间隔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间隔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对于新生儿,如果父母双方均无乙肝,应在该新生儿出生后尽快(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后打第三针。

2. 之前结果过乙肝疫苗者,乙肝疫苗的续种时间,则应参考机体乙肝保护性抗体的强弱程度(主要是因为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乙肝保护性抗体,并不会终身存在):如乙肝保护性抗体滴度≥10国际单位/毫升时则可不必接种;但如果乙肝保护性抗体滴度<10国际单位/毫升,特别是<5国际单位/毫升时则需及时补种乙肝疫苗,以增强抗体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注意事项

注:一般来讲,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3针1个月后97%的接种者都可测到表面抗体,且在第2年抗体滴度也不会明显减弱,仍会保持在这一较高水平,但到第3年乙肝保护性抗体维持率就会降到74%左右(且抗体滴度也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乙肝疫苗接种3年后抗体滴度已开始逐渐下降(但也有些人接种后可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乙肝疫苗接种者需定期复查乙肝抗体滴度,以判断是否需要及时补种,如抗体滴度较弱或无抗体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需及时补种乙肝疫苗以加强免疫,从而有效防止感染乙肝病毒。

打乙肝疫苗注意什么

不可同时接种多种乙肝疫苗

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发热时不可接种乙肝疫苗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禁忌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同时接种。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对乙肝疫苗成分过敏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妊娠期妇女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意外接触病毒者应该注意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肝炎检查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乙肝疫苗接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国可以说是一个乙肝大国,早在九几年这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事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对于乙肝的预防不加关心,这也是乙肝患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注射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注射乙肝疫苗需注意什么?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3、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4、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5、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同时接种。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对乙肝疫苗成分过敏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妊娠期妇女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得湿疹能打乙肝疫苗吗 打乙肝疫苗注意什么

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打乙肝疫苗有哪些禁忌人群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内脏疾病的患者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过敏体质的患者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

神经系统疾病、严重佝偻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及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

对于一些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如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常生理期的: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等,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可能易发生偶合事件,建议最好推迟接种乙肝疫苗。

相关推荐

乙肝预防针一般多久打一次

一般来讲,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3针1个月后97%的接种者都可测到表面抗体,且在第2年抗体滴度也不会明显减弱,仍会保持在这一较高水平,但到第3年乙肝保护性抗体维持率就会降到74%左右(且抗体滴度也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乙肝疫苗接种3年后抗体滴度已开始逐渐下降(但也有些人接种后可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乙肝疫苗接种者需定期复查乙肝抗体滴度,以判断是否需要及时补种,如抗体滴度较弱或无抗体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需及时补种乙肝疫苗以加强免疫,从而有效防止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什么时候接种最好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越早越好。乙肝疫苗接种,现在公认最优的一种方案是0、1、6方案。0、1、6方案是指在第一次接种之后,第二针间隔一个月、第三针间隔六个月。三针都接种完后一个月,再进行检测,看有没有乙肝抗体。

乙肝抗体会消失吗

乙肝表面抗体为保护性的抗体,阳性就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在接种疫苗或者是自然感染痊愈之后,可以获得乙肝表面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它是不会终身受益的,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一般来讲,乙肝疫苗接种之后产生的抗体至少可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应该定期监测,而且要在滴度比较弱的时候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高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但是在临床上有一些人群的乙肝抗体,他是由于感染了乙肝病毒而自身产生的乙肝保护性抗体,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抗体多数可以终生存在。

如何预防肝癌 打疫苗

疫苗接种是最实际和有效的方法,主要接种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有研究显示,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可在10年后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0%降低至1.3%。并在16年后使肝癌发病率明显降低。

新生儿乙肝疫苗到底打不打

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携带者,小于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省疾控中心在调查带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者,96%以上都能达到阻断母婴传播。但是在24小时之后接种者仅80%能阻断,也就是在出生24小时以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儿不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比24小时内接种者高5倍。因此,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这不但是我

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了怎么办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可以生孩子的,但是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注射免疫球蛋白,防止宝宝感染乙肝病毒。 如果女方是乙肝,又是“大三阳”患者,在怀孕的第7、8、9月份,要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女方为乙肝“小三阳”或者男方是乙肝,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样做,可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怎么来的?

1.乙肝表面抗体可在感染乙肝后获得,也就是说有过乙肝感染,并且治愈了,身体就会获得这种抗体,而且在体内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有效期在10年以上。 2.接种乙肝疫苗成功,人体在接种乙肝疫苗成功之后体内的乙肝表面抗体也是显示阳性,现在小孩都会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成功者进行查定就会显示阳性。

打新冠疫苗打一针可以吗 身体里有乙肝抗体能打新冠疫苗吗

可以。 有乙肝抗体说明乙肝疫苗接种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后,身体里面产生的抗体可以用于抵抗乙肝病毒,乙肝疫苗和新冠疫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疫苗,为了预防新冠病毒,可以在之后接种新冠疫苗,而且身体里面都有乙肝抗体了,两种疫苗不会产生冲突的。

打新冠疫苗可以打乙肝疫苗

打新冠疫苗后可以打乙肝疫苗,但是接种新冠疫苗和乙肝疫苗之间要有两周的间隔期,这样会比较安全,新冠疫苗和乙肝疫苗都是比较重要的疫苗,如果要接种的话,可以有间隔期的进行接种,从而起到一个身体防护的作用。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接种要间隔至少两周以上,但是像遇到动物咬伤,或者出现外伤要接种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时,不建议按照两针的间隔要求进行接种。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考虑间隔,也可以优先接种狂犬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

甲肝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甲肝减毒活疫苗可以与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或乙肝疫苗联合使用。同时接种时,应在不同的部位注射。同时接种的疫苗间互不干扰,其安全性、免疫效果与单价疫苗接种无显著差异。进口灭活疫苗可与乙肝疫苗、霍乱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同时接种,但需在不同部位进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