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与肥胖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与肥胖
有研究显示,超重与肥胖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增高,尤其是绝经后,没有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危险性可增加2-12倍。体重每增加5Kg,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增加8%,而BMI大于25的女性,其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正常体重的女性高出9倍。同时研究还发现,腰臀比大于0.77,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3倍,而腰臀比大于0.8,则相对危险性要比正常人高出6倍。所以中心性肥胖的女性,对乳腺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肥胖女性易患乳腺癌的机制,可能与脂肪组织是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有关,脂肪组织可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患乳腺癌,所以肥胖女性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可能导致发病风险增高。
肥胖妇女患乳腺癌后,易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美国研究人员表示,较瘦的女性患者中,有33%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而肥胖患者中则有66%发生转移的现象。也就是说肥胖女性在罹患乳腺癌后,手术效果相对差些,术后复发率也高于非肥胖者。
乳腺癌早期怎么才能准确的诊断
1.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乳腺癌的诊断方式很多,一般浆细胞性乳腺炎常与乳腺癌相混淆,需要广大女性患者多加注意,50% 以上的浆细胞性乳腺炎都是呈急性炎症的表现,肿块大时皮肤可呈橘皮样。40%的病人开始为慢性炎症,症状为乳晕旁肿块,边界不清,有皮肤粘连和乳头凹陷。
2.乳腺结核:怎么诊断乳腺癌?乳腺结核也是一种女性比较常见的乳腺疾病,常会与其他女性乳腺疾病相混淆,引起误判,这种疾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倒致乳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局部表现为乳房内肿块,肿块质硬偏韧。肿块边界有时不清楚,活动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无周期性。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
乳腺癌发生与六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家族史调查的临床资料表明,有家族史的乳腺癌发生率较无家族史的要高。特别是双侧乳腺癌患者和发病年龄较小者,这些妇女发生乳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可能与遗传因子有关,使其具有对乳腺癌的易感体质和病变内因。
2、哺乳
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而且第一胎生产后哺乳时间越长,发病危险性越低。
3、雌激素与避孕药物
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服用避孕药物及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病关系仍在研究中。
4、生育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初产年龄的推迟而增高,如20岁前足月生产第一胎乳腺癌发病率仅为初产年龄在30岁以后者的1/3。
5、饮食因素
高脂肪饮食与乳腺癌发生有一定关系,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增加,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与欧美国家持平了。
6、肥胖
绝经后的肥胖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所以老年妇女应适当控制体重,少食肉类、煎蛋、黄油、奶酪和动物脂肪。
五个不良习惯引发乳腺癌
1、遗传因素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5%~7%。
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发生乳腺癌总的相对危险度(RR)为1.7,而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在绝经前发病的RR增加3倍,若为双侧发病则RR更高。
2、癌个人史曾患乳腺癌的患者后续发生第二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增加。
乳腺增生病史普通的增生发生乳腺癌的机率并不高,病理学中中度的增生和硬化性腺病发生乳腺癌的机率仅轻微增加。非典型增生及小叶增生者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4.0~5.0。
3、月经和生育因素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和绝经年龄迟于55岁者发生乳腺癌机率增加。
30岁之前完整的妊娠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生育晚或未生育的女性乳腺癌发生危险增加。
4、激素应用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5、不良生活习惯肥胖和饮酒、高脂肪饮食的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率。
不可忽略的男性乳腺癌
在青春期前,两性乳腺组织是差不多的,只是到了青春期,女性在雌孕激素作用下,乳腺开始发育,而后与男性乳腺间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男性是有乳腺组织的,只是没有女性丰满。因此,男性也会得乳腺癌!男性也会得乳腺癌!男性也会得乳腺癌!!!男性乳腺癌以导管癌为主,小叶癌比例仅为2%。
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男性患上如此无法启齿的疾病,不过该疾病的一些高危因素倒是在两性没有差异。
1.年龄 随着年龄增加,乳腺癌风险增加。男性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68岁,不要觉得68岁很遥远,现在乳腺癌有年轻化的趋势,数据代表的是过去。
2.家族史
3. BRCA1、BRCA2突变BRCA1突变会是这辈子患乳腺癌的风险为1%。
4.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男性体内多了一条X染色体)
5.其他 肥胖、吸烟、饮酒过度、物理因素等,使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因素对男性也有同样效果。
男性也应该像女性一样重视自己的乳房。对于男性而言,最常见的乳腺癌体征是乳房或淋巴结区域肿胀或肿块、皮肤皱缩凹陷、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房皮肤发红等。值得一提的是,当男性出现乳腺发育时,也可以见到类似乳腺癌的体征。不管怎样,男性出现了乳腺或淋巴结区域的异常,均应立即就诊。随便说一下,常常自摸胸与腋窝,对异常情况可以做到早发现,从而早诊断、早治疗。
首先体格检查乳房和腋窝淋巴结的情况,有异常再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钼靶);在进行取活检之前也会行乳房超声会MRI进行定位。这一切都会让男性觉得异常尴尬。不过对于高危人群,如携带BRCA突变基因,应该进行乳腺癌筛查:35岁起,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的筛查;40岁后常规筛查应增加钼靶检查。
乳腺癌的治疗没有两性差异,以乳房切除术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之低,导致目前临床上缺乏对男性的专门研究,绝大部分数据来自对女性的研究,并且诊断、治疗也是基于女性的数据,不过有一项针对男性的研究提到过一个男性乳腺癌相关基因——RAD51B。对于女性来件,乳腺癌是一种严峻、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但这并不代表男性就可以忽略该疾病。男人们,同女人一起捍卫我们的乳房!
怎么摸乳房发现乳腺癌
诱发男性乳腺癌的原因与女性大致一样。乳腺癌发病比较重要的相关因素是精神压力。还有喝酒的因素,酒精可刺激雌激素分泌,而雌激素是通过血液循环,发挥其生理作用,并在肝脏灭活,从而完成它的代谢过程,保持血中雌激素稳定,但长期饮酒会使肝脏功能下降,雌激素灭活量减少,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诱发乳癌。肥胖也容易导致乳腺癌等。
定期触诊,站立,手指并拢平摸,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部,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部,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仔细全面地检查是否有肿块,并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触摸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触诊还需注意,触诊不能代替临床检查,所以要定期到专业医生哪里检查。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发生没有必然关系。乳腺增生会发生在大多数女性身上,它是女性乳腺在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状况,不是一种疾病。它对生活不会有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乳腺增生会减少甚至消失。
如何预防乳腺癌
一、养成运动好习惯
如何预防乳腺癌?据医学专家统计,经常运动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比不运动的女性低30%。多做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预防乳癌的发生。
二、多摄取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
如何预防乳腺癌?肥胖和体重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乳癌发生。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进而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癌的
雌激素,降低乳癌的发生率。
三、定期作乳房检查
1、年龄在40-49岁间的女性,除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检外,每年做一次专业性的乳房检查比较好。
2、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应定期做乳房自检,且每年须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摄影。
3、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应于每月例假过后一周内做一次乳房自检;每隔2年,由专业医师做一次临床检查或乳房摄影术。
警惕男人也会患上乳腺癌
男人也会患乳腺癌?对于这个问题,医生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医生提醒,男性的乳腺肿瘤因体积小、无痛感而更易被忽视,往往到就医时已为晚期。医生建议,60岁左右处于更年期的男性,也应定期检查乳腺组织。
理论上,乳腺癌的发生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肿瘤组织,由于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会得乳腺癌。
总的来说,男性乳腺癌还是较为罕见,与女性乳腺癌之比为1:100。男性乳腺癌的风险因素,除了遗传因素、放射线因素等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因素,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男性,雄性激素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衡,这时雌性激素若增高(ER阳性),就容易诱发乳腺癌。临床上,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测量都很高。此外,也要留意以下一些相关因素:
(1)年纪较大,60~70岁。
(2)高催乳素血症,如颅脑外伤、有催乳素细胞腺瘤、服用引起催乳素升高的药物。
(3)男性乳房异常增殖症。
(4)肥胖。
为什么会雌激素多呢
雌激素过高是诱发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知道,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脂肪、蛋白质摄入量过高,肥胖者也日益增多,而肥胖相应地会导致雌激素过高,这就增大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蔬菜中农药和化妆品中都含有类雌激素,咖啡和酒会刺激类乳素的增多,如果过多食用这些食品,很可能增大患乳腺癌的几率。他提醒说,对于女性而言,应当尽量减少食用油炸食品、酒和咖啡等食物,避免肥胖,坚持母乳喂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大杀手,且每年以3%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正日趋低龄化,前些年乳腺癌发病高峰大致在45-55岁之间,而这些年则出现了35-45岁和45-55岁的两个高峰。在欧美等高发地区,女性乳腺癌多发生在50岁以上,在我国则较为提前,而且近年来,发病者的年龄越来越小。据解放军304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朱建华介绍,据统计,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中40-45岁占50%左右,30-40岁占20%左右,30岁以下占10%-15%。目前,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中最小年龄的只有15岁,而且不排除在其他医院还有更小的患者。
总体来说,目前癌症发生的具体原因仍不是特别明确,只能推断大致和哪些因素相关,乳腺癌也是这样。
比如遗传,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癌症的几率往往比正常人高。据朱建华介绍,曾有过乳腺癌发病史的人,其后代患乳腺癌的几率就会比其他人增加1到2倍,甚至高达5倍。医学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生和体内雌激素过度刺激乳腺关系密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正常发育到异常增生,就会有癌变的可能。而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增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饮食、生活方式等的改变。据统计,月经来得过早或绝经过晚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现在很多小女孩都吃一些含有激素的食品或保健品,促使青春期来得过早,乳房就会过早地接受雌激素的刺激。
乳腺癌患者应遵守的用药准则
一、乳腺癌肥胖患者的用药须知:饮食热能的提高最直接地表现为体重的增加、体能脂肪的储积。体内过多的脂肪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类雌激素,使体内的激素水平失调,刺激女性乳腺组织增生。长时间过多的雌激素刺激,使正常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就可能出现癌变。研究显示,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导致超重与肥胖、经常吃油煎或油炸食品的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6倍。
二、乳腺癌患者如何选择镇痛药物
1、注意给药途径。晚期患者用药时间较长,应尽量安排以口服给药为主。但口服后药物作用到达高峰时间比注射给药慢,因为在疼痛剧烈时刻考虑肌注。而用作维持时应采用口服为主。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口服和肌注交替,或肌注减半加口服等方法。
2、科学安排用药时间。各种镇痛药物都有一定的作用时间,若患者已处于不可能去处病因的晚期,需合理地制定用药的时间,主动关心患者的疼痛感受。反对等到患者剧痛发生时再给药,此时给药的效果将明显受到影响,应该尽量让患者保持在平静、舒适的状态下。
3、合理计算药物用量和选择药物的品种。由于患者的病期、病情不同,存在疼痛耐受性的个体差异,所应用的药物剂量也应该不同。要求医护人员对每个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做详细的观察、计算,并调整每个患者的合理需要量;比较每个患者对各种药物的有效反应,从而选择最佳品种和剂量,确保麻醉药物作用得到最大发挥,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男人也会得乳腺癌
理论上,乳腺癌的发生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肿瘤组织,由于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会得乳腺癌。
总的来说,男性乳腺癌还是较为罕见,与女性乳腺癌之比为1:100。男性乳腺癌的风险因素,除了遗传因素、放射线因素等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因素,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男性,雄性激素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衡,这时雌性激素若增高(ER阳性),就容易诱发乳腺癌。临床上,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测量都很高。此外,也要留意以下一些相关因素:
(1)年纪较大,60~70岁。
(2)高催乳素血症,如颅脑外伤、有催乳素细胞腺瘤、服用引起催乳素升高的药物。
(3)男性乳房异常增殖症。
(4)肥胖。
男性乳晕出现无痛肿块要警惕
由于男性对乳腺疾病的自我检查意识差,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常被他们自己延误,“男性在60-70岁处于更年期,由于激素问题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这一时期是男性乳腺癌的高发期。”
如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1、乳晕下出现无痛性肿块,一般为单侧,左右发病均等,少有双侧,副乳亦可发生。
2、除了出现较小的及界限不清的无痛性肿块外,约半数病人可出现皮肤发红、瘙痒、乳头回缩及乳头湿疹等现象。
3、随着病变进展,肿物可以和皮肤粘连、固定,并出现“卫星”结节。
男性对乳房健康有怀疑,可去外科求医
男性乳腺癌仍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都是其转移的主要途径。“由于男性乳腺肿块有体积小、淋巴管较短的解剖学特点,54%~80%的病人较早期即出现淋巴结转移。而男性乳晕区距内乳区淋巴结较近,易累及内乳区淋巴结。此亦为男性腺癌预后要比女性乳腺癌差的原因之一。”
对于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上首选手术治疗,因男性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女性患者,手术时要清除内乳淋巴结。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及联合生物免疫治疗。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女性差,因此早发现早医治尤为关键。“很多男性羞于看乳腺科,于是将病情一拖再拖。其实若对乳房健康有怀疑,男同胞可以去普通外科门诊就医,再由医生根据病情分诊治疗。”
男性乳腺癌更难发现
男性也会患乳腺癌,虽然发病率较女性小很多,但是一旦发现则可能比女性患者奉为凶险,这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乳房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由于男性乳腺生理解剖特点,乳腺癌多表现为无痛性乳块,常常被忽略而延误就诊,等到出现肿块、僵硬或者触摸时有疼痛感基本已经到达晚期。
而一些男性由于肥胖或者饮酒等导致的雌激素产生增多或代谢减少等原因,也可能摸到乳房有无痛的硬块,因此,更需要注意区分和辨别。若发现无痛硬块就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乳腺肿块是男性乳腺癌早期症状的自发症状,病人可发现乳晕下有无痛性肿块。由于其易侵犯皮肤及乳头,并可出现溃疡。一般为单侧,左右发病均等,少有双侧,副乳亦可发生。最初在乳头及乳头下出现较小的及界限不清的无痛性肿块,约半数病人可出现皮肤发红、瘙痒、乳头回缩及乳头湿疹等现象。随着病变进展,肿物可以和皮肤粘连、固定,并出现“卫星”结节。
此外,由于男性乳腺癌体积小和其中淋巴管较短的解剖学特点,54%~80%的病人较早期即出现淋巴结转移。尤其男性乳晕区距内乳区淋巴结较近,易累及内乳区淋巴结。此亦为男性乳腺癌早期症状预后要比女性乳腺癌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