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高血脂的误区都有什么呢

治疗高血脂的误区都有什么呢

治疗高血脂的误区一:高血脂患者重视甘油三脂以及血黏度,但是却忽视胆固醇

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都是血液脂肪含量的一个指标,但是在个别的高血脂患者眼中,降低甘油三脂的指标似乎成为首选的降脂目标,这种只抓甘油三脂不抓胆固醇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胆固醇是血脂指标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是高危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指标需要降到比一般标准更低,高血脂患者应该注意。

而针对坊间有人害怕血黏度过高而去医院打点滴稀释黏度的做法,两位专家认为这也是大众对高血脂认识上的误区之一。血液黏度过高的危害被过分放大了,到目前为止,所谓降血黏度的药物并没有真正有效的。至于如何能降低血黏度,其实很简单,高血脂患者平时多喝点水稀释血液就可以做到。

治疗高血脂的误区二:过分害怕他汀类药副作用

很多人还记得,当年他汀类药在降脂领域出现过副作用,以致于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敢轻易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肝损伤副作用被过分渲染,因为这类病人临床中并不多见。另外,该类药物的另一种副作用横纹肌溶解,同样也并不多见。很多高血脂患者因为害怕这类副作用,就拒绝“持久战”,而降血他汀类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服用他汀类药物,只要定期观察血脂情况,尤其是在服用早期观察肝功能和肌肉情况,就能对副作用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遏止。他汀类药物应该是降胆固醇的一线药。

治疗高血脂的窍门:不吸烟、管好嘴、迈开腿、好心态

对症治疗高血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精神压力加大,据现代医学疾病监控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天因高血脂症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近3600人之多,我国每年因高血脂引起的高血压、心梗、脑梗、中风、偏瘫、致残、致死人数以每年递增12%的速度上升。

目前我国1/3的成年人血脂普遍偏高,每年导致中风的病人近350万人,更为严峻可怕的是,在我国高血脂异常的患者中有达80%的患者对高血脂症给人的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并不了解,在调查中发现50%的心梗患者未得到预防,在绝大部分心脏病患者中80%是无症状的安静者,86%的心脏病患者在发病前十年就有血脂、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存在。事实上高血脂症现已成为吞噬人类健康的第一隐形杀手。因对其认识不足,而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结果使病情发展到十分严重,直到不可挽救的后果。因此让人们早醒悟、早发现、早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高血脂严格的来说应该叫血脂异常。因为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由于血脂异常症有不同的类型,所以应针对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对症治疗,比如是胆固醇过高,还是甘油三酯过高,或是两者兼高。此外,还要排查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脂症等。

高血脂症不在于药物的使用,而在于如何阻断高脂血症的形成。使用药物治疗高血脂症有一定的规范,首先一定要先做到严格的饮食控制、戒酒、戒烟和运动与减肥,这需执行三到六个月,之后再复验,仍旧未改善,才会考虑使用降血脂药物。

如何自我判断高血脂

如何自我判断高血脂?如果出现以下症状的患者就要考虑是不是高血脂了:

一、常出现头昏脑胀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二、眼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在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三、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四、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五、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粘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人们对高血脂的三个常见误区

高血脂误区1、调脂药副作用大

调脂药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很少见,初次服药没有不良反应,便可以继续服用,不用过多担心副作用的问题,平时还要注意饮食与生活的调理,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脂误区2、只要是降血脂药就行

如果发现血脂升高,随意服用黄药物,会引发疾病,那么血脂高会形成动脉硬化及心脑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要及时的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调理。

高血脂误区3、血脂达标后可以停药

很多人在服药一段时间后,擅自停药,导致血脂反弹,治疗效果不好,所以在初期治疗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用小剂量的药物,保持血脂达标有很好的作用,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不应停药。

关于高血脂的误区的介绍就是这些,大家一定多了解有关的常识,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避免病情加重,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给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治疗高血脂的偏方

1、益肾降脂汤

组成为紫丹参18克,生山楂18克,何首乌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2克,枸杞子15克,水煎200毫升,逐日2次,早晚服。治疗老年高脂血症85例,总有作用率达90.6%。

2、参乌降脂汤

由何首乌、太子参、草决明、大黄、三七粉、山楂、路路通组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总有作用率为83.33%。

高血脂患者天热也要吃降脂药

其实我们正常人对于高血脂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的,对于这个病情的了解还存在着许多误区,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误区,才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做出应对。常见的高血脂误区有以下几种。

1、如果没出现症状就不必采取治疗措施

不少的高血脂患者并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所以他们就会把血脂异常视为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自认为在短期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于是放松警惕,不管不顾。

而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高血脂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了。如果你患有高脂血症,但是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很容易引发以下三类疾病。

第一类疾病就是人们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它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等等;而第二类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疾病,这个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硬化而导致的脑血栓、脑出血等;第三类疾病是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很容易引发尿毒症的出现。

总的来说,高血脂所带来的危险影响最常见的有:心梗、脑梗(它不会有任何前兆,会致突然死亡,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抢救过来的希望)。

在此提醒那些认为只有出现了症状才去医院检查和采取治疗措施的病人:等到出现症状才去检查治疗,就真的有点晚了,不要给自己留下健康的隐患。

此外,我们一定要重视降血脂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预防上述心、脑、肾疾病的出现。

2、在炎炎夏季只要保持饮食的清淡,就不用再吃降脂药了

有些高血脂患者认为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所以要吃得清淡,这样血脂就不会升高了,也就没必要再吃降脂药了。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降脂药是有两方面作用的:第一个作用能降低血脂;第二个作用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

通过动物实验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后发现,在长期使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后,能够让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体积出现缩小。

3、患者通常还没有保护肝脏的意识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患者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血脂出现异常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引起脂肪肝症状。但是我们知道肝脏是脂肪酸合成与氧化、胆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及清除异常脂蛋白的主要场所。

高血脂会导致人的肝功能出现损伤,长期的高脂血症会导致脂肪肝的出现,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简而言之,高血脂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影响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会降低脂类代谢能力,这更容易引发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从而形成脂肪肝,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

预防高血脂的3个常见误区

预防高血脂误区一、血脂在正常范围就可以了

采空腹血做血脂检查时,会检查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四项内容,如果前三项超过正常值,就可以确定是高血脂患者了,但并不是血脂在正常范围就一定不需要降脂。

“化验单上的血脂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为什么还要继续降脂呢?”很多做过支架手术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其实,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不代表治疗达标,还要依据病情进行具体分析。

降脂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发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便将未确诊冠心病,但总胆固醇 ≥8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8mmol/L的人群列为心血管危险极高的人群,应进入一级预防状态。

“有冠心病和心梗的患者,更应强化降脂治疗,以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孟教授强调。血浆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2%。降脂治疗应根据是否患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

预防高血脂误区二、胆固醇越低越好

胆固醇被很多中老年人视为洪水猛兽,总是希望它越低越好。事实却并非如此。

胆固醇就像一把双刃剑,过高确实会增加患心脑疾病的危险,但过低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因为,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用以支撑体内所有细胞的结构形状。胆固醇还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以及合成激素和胆汁的关键成分。胆固醇不足,人的情绪便会出现极不稳定的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40岁以下的人5年做一次血脂检查,45岁以上的人1年做一次血脂检查,而有冠心病易患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的人,应半年查一次血脂。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胆固醇不高不低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预防高血脂误区三、血脂高与瘦人无关

很多人都认为高血脂与瘦人无关,只是胖人的事。其实,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是高血脂的两个决定因素。胖人不一定血脂高,瘦人的血脂也不一定就正常。

有高血脂危险的人可以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法,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强烈建议所有吸烟者戒烟,并停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减少酒精的摄入量;饮食上减少总脂肪及饱和脂肪的摄入量;每日减少1/3的盐摄入量(每天尽可能在5g以内);总胆固醇≥8mmol/L的人,应该采取低脂饮食,并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每天至少做30分钟左右身体能够承受的中强度运动,快走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治疗高血脂偏方

每天吃半个洋葱

洋葱几乎不含脂肪,却含有前列腺素A、二稀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等成分。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可降低人体外周血管的阻力,具有降低血脂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我们根绝临床营养学的观察了解到,一般的冠心病患者每天食用50克左右的洋葱大约是半个,它的降血脂的作用要比药物降血脂更加的明显。

小贴士:醋泡洋葱降脂减肥。洗净一个洋葱,剥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大约两到三分钟,再将洋葱放到容器里,加入五大汤匙的食用醋,然后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晨食用。每天早餐用这种洋葱佐餐,可有效降低血糖。

高血脂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高血脂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高血脂患者一旦吃上药是不是得一直吃下去,能随时停药吗?这些问题虽然在门诊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始终还是有患者忘性太大,而不自觉又走进各种误区。

误区一:血脂化验单没显示异常即是合格

看着检验报告,以为自己的血脂水平达标了就自行停药,是很多就诊患者的误区。专家说,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属于极高危人群,其血脂水平比正常人要求更为苛刻,血脂水平只有降到2.1mmol/l以下才算达标。

而且,专家表示,在化验单中,血脂的正常范围是给医生参考使用的,我们自己是不能据此来判断自己是否合格达标的。

按照治疗原则,患有缺血性卒中的病人是不能自作主张参照验单上的指标擅自停药。专家称,患者如有以下任何一个危险因素: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未戒断吸烟、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那么当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大于2.1mmol/l时,必须进行降脂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于2.1mmol/l才算合格。

误区二:注意饮食就不用吃药

许多患人认为,只要平时注意饮食控制,少吃油腻的食物,就没有必要服用调脂药物。专家说,其实这也是市民的一个误区。

饮食控制、运动、减肥等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对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它的效果就不明显了。因为大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在人体内合成的,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时,除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该同时服用降血脂的药物。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缺血性卒中有"三大药物",分别是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药物,前两者为广大国内卒中患者所熟悉,如在他们的药箱中常常出现络活喜,阿司匹林等降压和抗血小板药物,但是他们对于他汀类药物认识不够,认为少吃油腻食物就可以控制血脂水平,往往过早地停用了他汀药物。

误区三:吃保健品可代替吃药

“降血脂的药物终归还是药,‘是药三分毒’,我吃保健品不也一样吗?不但没有副作用,也能降血脂。”

相关推荐

治疗高血脂的常用药物主要哪些

1、烟酸类药物治疗高血脂 主要作用是增强脂肪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使CAMP减少,脂肪酶活性减低,脂肪分解减少,血浆游离脂肪酸下降,肝脏合成TG及释放LDL随之减少。治疗高血脂常用的药物:烟酸、乐脂平、烟酸肌醇酯等。 2、胆酸螯合剂治疗高血脂 此类药物口服不易吸收,主要是通过在肠道内与胆汁酸结合,阻碍胆汁酸的重吸收,干扰胆汁酸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主要用于TC的治疗,如与其他调脂药物合用可用于混合型高血脂。该类药物的代表考来烯胺、考来替泊、降胆葡胺等。 3、纤维酸类药物治疗高血脂 又称苯氧芳酸类或贝

治疗高血脂最合理的方法都哪些

1.药物治疗高血脂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想要治疗高血脂必然离不开药物的治疗,尤其是一些比较重度的患者,更是要以药物配合治疗。药物治疗高血脂中,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他汀类和树脂类。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贝特类和烟酸类。 2.非药物治疗高血脂 对于部分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说,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那么通过简单的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均是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高血脂,调节血脂的效果的。基因治疗高血脂在未来可能攻克顽固性遗传性的血脂异常。 3.高血脂患者的体重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

高血脂怎么治疗才能所改善

一:药物治疗高血脂 大概发现自己的血脂过高后,采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是能够取得显著疗效的。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树脂类、贝特类、烟酸类药物等,其中他汀类和树脂类能够起到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的作用,而贝特类和烟酸类则能够起到降低血清三酰甘油的作用,在治高血脂的时候都是能够取得显著疗效的,患者朋友们可根据自身的病情进行选择。 二:运动治疗高血脂 除了坚持服用药物以外,患者朋友们如果希望尽快达到治高血脂的目的,适当的添加一些运动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运动可以达到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

如何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关。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偏方

1、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可用复方降脂颗粒 由绞股蓝提纯粉、丹参、茵陈、山楂、甘草组成,具显着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升高度脂蛋白(好脂蛋白)的疗效,且未见不好的反响。由山楂、何首乌、丹参、茯苓、陈皮、泽泻、鸡内金、炒莪术、法半夏、决明子、姜黄、三七末组方也不错的效果。治疗高脂血症60例,总作用率为95.0%。 2、每周一碗姜汤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家备生姜,小病不慌。”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和淀粉,具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等三大功效。中医认为,早、晚空腹喝1碗热姜汤,坚持每周1~2次,可收

吸脂瘦身 3大误区避免踏入

吸脂误区1:吸脂=减肥 其实,吸脂与减肥完全是两个概念。吸脂主要是改善体形。如果些人局部存在脂肪堆积,就可以做吸脂手术。而减肥是针对体重超重而言的,全身脂肪较多,需要通过运动等其他方式将体重减下来了之后,再选择吸脂手术将局部的脂肪吸取,塑造更好的体型。 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吸脂手术前要注意节食,局部抽脂后也不能大吃大喝,否则体重反而会加重。 吸脂误区2:吸脂后会反弹 在医学上,脂肪细胞的数目在成年之后会维持固定数量。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自身体积变大引起的。所以面部吸脂减少脂肪细胞后,就算脂肪细胞肥大成2倍

对于高血脂治疗的四大误区

1、高血脂治疗误区--血脂达标后可以停药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没坚持服用调脂药,使得血脂反弹,影响治疗效果。专家指出,初期治疗血脂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最小维持剂量,对血脂达标值的保持很好的作用。因此,只要没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停药。 2、高血脂治疗误区--调脂药副作用大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调脂药的耐受性都很好,只少数人对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还少部分人会出现肌病,比如肌肉疼痛或关节疼痛等,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治疗,但是只要初次服药没出现不良反应,就可以继续服

高血脂的常规用药哪些

1、降脂合剂:荷叶24克、首乌12克、山楂24克、草决明24克、桑寄生15克、郁金10克。为1日量。制成流浸膏,每日2次,每次15ml。治疗高血脂作用显著,对甘油三脂作用不稳定,副作用是轻度腹泻。 2、血通片:首乌茵陈红花川芎赤芍,按2:2:1:1:1的比例制成片剂,每片0.35克(相当于生药1.8克),每次5片,每日3次,疗程1~3个月,治疗高血脂降低作用。 3、脉安冲剂:每袋20克,内含生山楂、麦芽各15克,每日2次,每次1袋。治疗高血脂效,随疗程延长,疗效亦提高。副作用泛酸、胃内不适、轻度

高血脂病怎么治疗比较好

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之所以会出现高血脂的情况,是因为血液中的胆固醇还甘油三酯的含量不断的增高,而该病的发生和患者平时的饮食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治疗,患者都要在治疗的时候注意饮食。 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偏方1 【组成】 绿茶2 克、菊花10 克、山楂片25 克。 【用法】加水400 毫升煮沸5 分钟,分3 次温饮。加开水复泡续饮,日服1 剂。 【主治】 高脂血症。 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偏方2 【组成】 绿茶6 克、大黄2 克。 【用法】 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 高脂血症。 治疗高血脂的中

高血脂患者吃什么药

高血脂这种慢性疾病的代表,我们在对其治疗上是不能间断使用药物的。专家表示,高血脂患者在家中是应该自备一些控制病情的药物的。 一、高血脂患者吃西药最好: 1、烟酸类治疗高血脂: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同时存在者,开始0.1g,3次/d,以后根据血脂变化和耐受程度,增加至1~2g,3次/d,皮肤潮红、瘙痒、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血糖升高,血尿酸升高,消化性溃疡等副作用,长期高血脂患者应用要注意检查肝功能。 2、胆酸结合树脂治疗高血脂: 如考来烯胺,高血脂患者每次口服4~5g,3次/d,考来替泊(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