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和感冒对胎儿有何危害
风疹和感冒对胎儿有何危害
风疹对胎儿的影响较大,孕妇一旦染上风疹,会造成“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而出现视力、听力和心脏方面的缺陷,如先天性白内障、绿内障、聋哑、发育障碍和小头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黄疸、皮疹、弱智和低智等。
流行性感冒及其他病毒感染,有时也会引起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迟缓及智力缺陷等,因此,在冬春季较干燥的环境中,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孕妇及家人都应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地方,最好出门戴口罩,回家洗脸漱口等。
一旦诊断出是风疹、流行性感冒等疾病,除了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还要及时向妇产科医生反映情况,请医生帮忙考虑是否应中止妊娠或施行人工流产,以防将来生出畸形儿。
孕期感冒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在怀孕后常有免疫力的下降,因此容易感冒。而许多呼吸道感染是又各种病毒或细菌引起,其中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以通过母亲感染胎儿,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死胎,胎儿发育畸形,特别怀孕最初三个月内感染可以引起小儿心脏发育畸形而致先天性心脏病。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危害更大,除先天性心脏畸形外,还可引起新生儿眼睛的白内障,耳聋,小头畸形,发育迟缓而致出生体重,医学上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孕妇感冒发烧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如在孕晚期感染上细菌后新生儿出生后可以得败血症,表现为发烧,不吃奶,黄疸重,血中白血球增加或减低。如在孕中晚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后,胎儿出生时可以低体重,呼吸困难,肝脾大,黄疸,肺炎,脑膜脑炎等。 因此妇女怀孕后要尽量避免感冒发热,特别是怀孕的前三个月至关重要,要远离患感冒的人群,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影剧院等,得病后要及时去看医生,用药要在医生知道下使用一些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
孕期如何正确应对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1940年澳大利亚风疹流行,次年出生的新生儿发生白内障者明显增加。1964年美国发生一次风疹大流行,致使此后的两年中出生了三万多名畸形儿,教训是惨重的。
春夏之交,风疹病毒也在蠢蠢欲动,它会伴随人的咳嗽和喷嚏而漂浮在空气中。抵抗力较弱的人吸入风疹病毒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便开始出现症状。先是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细点状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耐或微痒,多在2~3天内消退,不留痕迹。由于风疹的症状和体征与感冒及荨麻疹相似,因而不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则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亡,应引起重视。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一部分人症状较轻微,但也有一些孕妇会出现典型症状。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畸形。而且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越早,致畸的可能性越大。血清学研究表明,感染过风疹病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是约有10%的育龄妇女属于风疹易感者,她们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如果是初次感染风疹病毒,胎儿致畸率高达80%以上。这是因为孕育3个有以内的胎儿尚不具备合成干扰素的能力,难以抵制风疹病毒的感染,以致风疹病毒大量繁殖,阻滞细胞分裂,妨碍组织的分化,从而形成畸形,如免唇、腭裂、小头、白内障、先天性聋哑、骨发育障碍等。 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5天内应注射大剂量的胎盘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如果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则需要考虑进行人工流产。风疹初愈的育龄妇女6个月内最好不要怀孕。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当孕妇发生类似感冒的症状或发烧、身上起皮疹时,要及时就医,以防不测。
孕妇患风疹会殃及胎儿吗
风疹,又称“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是一种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的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风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发病率较高。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成人也可感染此病。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开始,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初起时,先有发热、微咳、乏力、胃口不好、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是耳后、颈部、枕部淋巴结肿大,且伴轻度压痛。1~2日后,即出现特殊的皮疹,先见于面颊部,24小时内遍布全身。开始时,风疹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随后,互相融合成片。第2天起,变成针尖样红点。一般于3天内迅速消退,但会留下淡淡的色素沉着。
风疹虽然全身症状轻,皮疹消退快,但是如果受传染的是孕妇,并且是在妊娠早期,问题就严重了,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首先,妊娠早期胎盘初步形成,其防御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其次,孕3个月以前的胚胎,胎儿既无抵抗病毒的能力,各器官又正处于萌芽状态,故而易于受到风疹病毒的侵袭与危害。风疹病毒是最危险的致畸因素,可引起先天性的白内障、视网膜炎、耳聋、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及智力障碍。这些疾病出生时可不明显,但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可明显地表现出来。逐渐出现抽风、耳聋、视网膜病变;随着年龄增大,还会出现学习困难、行为异常、肌肉力量弱、活动平衡失调等症状,并可出现感觉障碍。畸形儿出生时即使足月,体重也较轻,其中有10%~20%生后一年左右死亡。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胎儿畸形发生率与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早晚有关,一般以妊娠初期初次感染的危险性大,随着胎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减。
为了生育健康的后代,妊娠早期的孕妇预防风疹至关重要。风疹在新生儿、乳儿期仍然有可能传染给正在孕期的妇女和女性医护人员,所以女性应该注意预防。如孕妇已接触风疹病人,宜立即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效果可达95%,或在接触后5日内注射胎盘球蛋白,预防风疹的发病,避免发生婴儿先天畸形。
怀孕用药 如何保证安全第一
目前怀孕用药分级可分为5级,安全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A、B、C、D、X。
依据美国食品药物检验局怀孕用药分级(FDAPregnancyCategoryDefinitions)如下:
A.研究显示此药物使用于第一产程的妇女,对胎儿无明显危害。
B.动物研究显示此药物不会危害胎儿,但却无使用于怀孕妇女之经验;或动物研究已显示药物对胎儿有副作用,但使用于怀孕妇女之研究却没有危害。
C.动物研究显示此药物会致畸胎或导致胎儿死亡,但并无针对使用于怀孕妇女的研究;或是此药物无使用于动物或人体上,对于胎儿影响之研究。
D.对人类胎儿有危害的机率,但若必要时(例生命危急或疾病严重却无其他有效治疗药物时),仍可考虑使用。
X在人体及动物研究皆显示有致畸胎的作用,或在人体使用经验上有危害胎儿的证据,其造成危害的程度明显高于其益处。
一般来说,多数药品怀孕用药分级属于C级,常见有镇静安眠药、心血管用药、精神科用药。这类药品对胎儿的危险性无法排除,应该要先询问医师。
孕妈妈感冒发烧要兼顾营养与休息
孕妇感冒发烧怎么办?提高警觉照护孕妇
1、兼顾营养与休息:
由于妈妈在孕期的新陈代谢速率较平日快,发烧会造成她更大的生理负担,因此需要适当的休息,并补充水分及营养,才可让妈妈免于脱水而影响胎儿的健康。
2、退烧药的使用:
常用来治疗疾病或退烧的药物,若在怀孕中使用,可能会伤害或危及胎儿的健康。
3、发烧病原要追踪:
某些造成孕妇发烧的病原,可能会危害胎儿的发育和健康,必须于孕期间特别追踪(如德国麻疹、水痘等病毒的感染)。
就如一般人,孕妇发烧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中暑(环境温度过高)、自体免疫疾病(如红般性狼疮)、肿瘤、药物……,对孕妇而言,感染仍是最常见的发烧原因,其中又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冒最为常见。
孕妇感冒发烧怎么办?孕妇用药要小心
孕妇若必须使用药物,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因此必须与妇产科医师充分讨论后再使用,医师依据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将药物分类为五大等级。
A 妇女对照研究未显示对胎儿有害,故对胎儿伤害机会极低,孕妇可安全使用,如:维生素。
B 动物研究显示对胎儿无害,但无孕妇对照研究证据;或动物研究对胎儿有危害,但无孕妇对照研究证据,如:抗生素盘林西林。
C 动物研究显示对胎儿有害,但无孕妇对照研究证据;或缺乏相关动物或人体研究证据,危险性无法排除。
D 研究证明对人类胎儿有危险性,只在必要时使用。如: 精神科用药。
E 禁止使用,危害明显大于好处,如:皮肤科用药翠提那因(A酸)。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孕妇在妊娠早期若患风疹,风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生的新生儿可为未成熟儿,可患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孕妇在怀孕期间,若感染上风疹病毒,风疹病毒就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这时,胎儿是很危险的。母体的风疹感染是否能传递给胎儿,这与母体发生感染的时间迟早有关。
孕妇感染风疹,在出疹前1周已有病毒血症;在胚胎的第2~6周时,感染对心脏和眼部的影响最大;在孕期的最初16周期间,尤其是第8~10周的风疹感染,胎儿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性最高;在妊娠中期,胎儿渐能产生免疫力,风疹感染已不像妊娠早期那样易构成慢性感染。
一般说来,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及青光眼往往由于孕期最初2~3月内的病毒感染,而失听及中枢神经的病变往往由于孕期较晚受感染。
孕期用药怎么才安全
当准妈妈们满心欢喜地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疾病却可能不期而至。准妈妈们最担心的是药物会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畸形。专家表示,给准妈妈选药,其实是一个权衡用药利和弊的过程。大多数药物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危险,但是也没有对胎儿绝对安全的药物。一般只要选择得当是不会影 响胎儿健康的。
专家表示,孕期用药是否安全,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一 怀孕周数
一般来说,孕周越小,胎儿受药物影响的可能性越大。在孕早期即怀孕12周以前,特别是怀孕8周以前,是胎儿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用药对胎儿影响最大。
影响因素二 患病种类
有些疾病如果不用药治疗,疾病本身给妈妈和胎儿带来的危险可能远远超过药物的副作用。比如严重的感染、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等疾病要毫不犹豫地治疗, 当然在治疗时,应该选择对宝宝影响尽可能小的药物。有些疾病称作“自限性疾病”,也就是不治疗自己也会逐渐痊愈的疾病,比如普通的感冒、腹泻等。往往采用 一些对症处理的措施,比如多饮水、注意休息等即可。这类疾病就不一定要用药了。
影响因素三 用药种类
197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针对药物对胎儿的可能影响,将药物分为5类,这个分类目前被全世界广泛接受和使用:
A类:在妇女中进行的对照研究,未发现该类药物对怀孕头3个月的胎儿有危险,也没有证据表明该类药物对以后几个月胎儿有危险,即该类药对胎儿产生危害的可能性极小。例如大多数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即属此类。
B类:在动物身上做过试验没有危害,但未在孕妇中进行对照性研究;或者动物试验有危害,但在怀孕头3个月作的对照研究未能加以证实。例如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
C类:动物和人类都没有足够的研究;或动物身上有不良影响,但是人类没有对照研究。大多数药物都属于这一类。
D类:对胎儿有危害,但是使用时利大于弊,如卡马西平。
X类:对胎儿具有明显的危害,不利影响超过有利作用。最著名的就是“反应停(沙利度胺)”。这类药物应禁止使用。
医生在用药时,首选A类和B类药物,C类和D类药物需要充分权衡利弊,X类药物一般不会使用。因此,孕妇在需要用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细说风疹的发病机制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病孩,病人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
一、风疹发病机制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孕龄是决定感染结果的主要因素。孕早期胎儿感染后3个胚层均受到病毒侵袭,受累组织因风疹病毒感染造成生长停滞的无性繁殖细胞系可遗传给子代细胞。
二、风疹病原学
风疹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属披盖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在电镜下形态多样,大小约50~70nm,不耐热,在室温及37℃时很快失去活力。此病毒能在人胚组织中缓慢繁殖,亦能在兔肾细胞生长,在宿主细胞可形成胞质包涵体。病毒存在于患者及隐匿型感染者鼻咽分泌物、血液、尿及粪便中。出疹前7天至疹退7~8天可在鼻咽部发现病毒;先天性感染患儿体内排毒可长达12~18个月,排毒患儿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
三、风疹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为主。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在托幼儿机构和小学校可有流行,—般每3~5年有一次大流行,多见5~9岁儿童。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都有风疹暴发流行的报导,发病率达100~200/10万人。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风疹感染率在95%左右。
温馨提示:患者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这点实在解决风疹团怎么治的疑问时应该注意的。
细说风疹的发病机制
一、风疹发病机制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孕龄是决定感染结果的主要因素。孕早期胎儿感染后3个胚层均受到病毒侵袭,受累组织因风疹病毒感染造成生长停滞的无性繁殖细胞系可遗传给子代细胞。
二、风疹病原学
风疹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属披盖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在电镜下形态多样,大小约50~70nm,不耐热,在室温及37℃时很快失去活力。此病毒能在人胚组织中缓慢繁殖,亦能在兔肾细胞生长,在宿主细胞可形成胞质包涵体。病毒存在于患者及隐匿型感染者鼻咽分泌物、血液、尿及粪便中。出疹前7天至疹退7~8天可在鼻咽部发现病毒;先天性感染患儿体内排毒可长达12~18个月,排毒患儿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
三、风疹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为主。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在托幼儿机构和小学校可有流行,—般每3~5年有一次大流行,多见5~9岁儿童。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都有风疹暴发流行的报导,发病率达100~200/10万人。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风疹感染率在95%左右。
怀孕吃药了小孩能要吗 孕期用药的种类对胎儿的影响
根据药物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危险和不良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掌握了五个分级,在用药时就可以根据情况用药了。
A级是已证实对人类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如抗甲状腺素的甲状腺片。
B级是对胎儿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可能对胎儿有害。如抗感染药物中的青霉素、头孢唑琳(先锋霉素V)、头孢曲松(头孢三嗪)、大观霉素(壮观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磺胺甲恶唑(新诺明)、乙胺丁醇、甲硝唑等;降压药中的硫酸镁;降糖药中的胰岛素;激素中的泼尼松;以及消炎痛等。
C级是不能排除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儿有害(致畸或致死),但并未在人类身上充分研究,或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如抗感染药物中的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螺旋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甲氧卞啶、异烟肼(雷米封)等;降压药中的心痛定、消普钠、尼莫地平等;解热的阿司匹林;治疗哮喘的氨茶碱、麻黄碱、舒喘灵;激素中的地塞米松;以及肝素、狂犬疫苗、鼠疫疫苗等。
D级是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治疗孕妇疾病的效益明显超过药物的危害,如孕妇病情严重,应用其它安全药物无效时可以应用。如抗感染药物中的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盐酸米诺环素(美满霉素);降压药中的卡托普利;神经系统药物中的鲁米那、安定;利尿的氢氯塞嗪;以及碘化钾、华法令和抗癌药物。
X级是对人类或动物的胎儿都有危害,妊娠期或即将妊娠的妇女应该禁用的药物。如抗感染药物中的病毒唑等、激素中的乙烯雌酚、米非司酮、氯米芬、达那唑;以及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牛痘疫苗、风疹病毒疫苗等。
孕妇感冒吃药的原则
产甚至造成胎儿畸形。为了确保孕妇用药的安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颁布了围产期使用各种药物对胎儿危险度分组法,共分为A、B、C、D和X五个等级。其中A级药物被认为对胚胎、胎儿无危害;B级药物对胚胎、胎儿基本无危害;C级药物用药前应确认利大于弊时方可应用;D级和X级对胚胎、胎儿有危害,尤其X级药物禁用于妊娠期。
所以,从安全角度来看,A、B级药物对孕妇是安全的。一般来说,治疗感冒的常规的中药材对胚胎、胎儿是无害的。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生产的治疗感冒的常用西药,大多数是复方药,包括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止咳药等,其分量和组合,如果是短期服用,也不会导致胎儿畸形。
孕妇感冒有什么后果
孕妇治疗感冒的原则是:控制感染,排除病毒,降体温。孕妇感冒的主要危害,在于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可能造成胎儿的先天性畸形,如胎儿小头颅、无脑、脑积水、先天性耳聋和智力障碍等。据研究,妊娠1 个月内病毒感染的致畸率为50 % , 2 个月为25 % , 3 个月为17 %,3 个月后则大大降低。由此可见,感冒对胎儿尤其是妊娠3 个月以内胎儿的致畸率最高,影响最大,应特别注意。
孕妇患感冒,对胎儿有两方面影响:
一是病毒直接影响,病毒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有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兔唇、脑积水、无脑和小头畸形等;
二是感冒造成的高热和代谢紊乱产生的毒素的间接影响,会刺激孕妇子宫收缩,造成流产和早产,新生儿的死亡率也会因此增高。因此,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即胎儿形成期,要注意预防感冒。
大多数药物可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部分可对胎儿造成损害,有致畸作用。所以,一般来讲,孕妇的用药原则是能不用则尽量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必须用时要权衡利弊,慎重用药。一般的感冒药物尤其是中药制剂,对孕妇还是比较安全的,如板蓝根冲剂等。另外,青霉素、磺胺、红霉素、洁霉素等,经动物实验及应用于人体,未证实对胎儿有危害,也可应用。而抗病毒类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则应避免应用。另外,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毒、氯霉素、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制剂等,均对胎儿有损害,有致畸作用,不能使用。
准妈妈过秋的注意事项
随着秋季的来临,早晚的温差变化增大,准妈妈们应注意自身的保健,以保证胎儿的健康生长。
预防感冒
秋天天气干燥,气温变化大,易于患感冒,而准妈妈们自身免疫力下降,患病的机会就更多一些。通常普通的感冒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会引起胎儿的畸形,但是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或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引起胎儿畸形的概率明显增加。
因此,在秋季孕妇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尽量少到人多嘈杂的地方去,居所要经常开窗通风。适当的做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如患上感冒症状轻微,可多饮水,服用一些维生素C、或中药如板兰根冲剂等,如症状明显,有发烧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治疗,在怀孕期间既要谨慎用药,也要防止有病拒绝用药的片面性,因为孕妇发烧、疾病等本身对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当感冒时出现躯干皮肤皮疹,要警惕是否风疹感染的可能,必要时可以到医院检查血清风疹病毒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