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训练宝宝抬头须注意四点
新妈妈训练宝宝抬头须注意四点
一是,宝宝所趴的地方一定要安全,宝宝的前方不能有任何障碍物,要不会影响宝宝呼吸,或者是宝宝在抬头过程中会碰到东西,这些都会伤害到宝宝。
二是,有的宝宝并不喜欢训练抬头,可能刚让宝宝趴着,宝宝就会哭,这时候新妈妈们不要宝宝一哭就立即把宝宝抱起来,这样宝宝会形成依赖的思想,那么以后你做的任何他不喜欢的训练都会通过哭来不了了之了。
三是,新妈妈训练宝宝抬头的时间不要太长,这样很容易造成宝宝疲惫,一般在10到30分钟之间比较合适,可以慢慢加长训练的时间。而且开始的时候,每天训练一次就可以了,以后可以增加训练的次数。
四是,新妈妈一定要注意给宝宝做背部按摩,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宝宝的抬头的疲劳而且还可以刺激背部发育。
4个月的宝宝不会抬头怎么办
每个宝宝的成长过程都不相同,运动功能发展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但要遵循普遍的规律的,一般来说,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是从头部开始逐步下降到手、躯干和腿的。
宝宝刚出生时颈部肌肉与四肢不同,没有收缩能力,如果将他的身体提起,他的头部抬不起来。宝宝满月以后,父母在每次喂奶前可以让宝宝俯卧练习抬头,每次半分钟,每天1~2次,以后逐渐延长,睡前或起床前给宝宝做被动操,锻炼他的颈部、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加肺活量,这不仅有利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而且对早期的视觉训练也会带来益处。
宝宝长到2个月左右已能将头抬起来,脖子变得有力了,当他仰卧时,如果有人把他抱起,他的头部不会后仰。
如果4个月的宝宝不会抬头怎么办呢?
4个月左右的宝宝俯卧时头已能从床上抬起45°~90°。用两只胳膊支撑着,能将前胸抬离床面。如果宝宝4个月时仍不能抬头,则应去找保健医生。运动功能的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骨骼、肌肉的成熟程度也是运动功能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异常,或末梢神经、肌肉、韧带、皮下组织有异常,就会影响运动功能的发育。
学抬头的必要性
脊柱是人体的主梁,上呈头部,下接骨盆,从侧面看这根主梁是呈S形的,具有一定的生理性弯曲,具有了这些生理性弯曲,孩子在做走跑跳等动作的时候,更具有弹性,更具有保护性。但是这些弯曲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婴儿动作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般当孩子3个月能抬头的时候,就形成了第一个弯曲- 颈曲。6~7个月能独坐的时候,形成了胸曲;1岁左右能跑能走的时候,就形成了第三个弯曲—腰曲。这些弯曲还未固定,仰卧时还可能消失。因此,对于初生婴儿来说,应该尽量多让宝宝趴着玩儿,让颈曲得以发育成型。
训练宝宝抬头的注意事项
抬头练习的准备
要挑选宝宝心情愉快的时候进行,避免宝宝吃完奶后立即进行,防止吐奶2.抬头练习的过程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两臂弯曲放在胸前,手心向下,支撑着身体,妈妈用一个色彩明亮、鲜艳带有声音的玩具,叫着他的名字逗引着他,让宝宝抬头寻找玩具。其实不管是用什么道具,目的就是让宝宝从各个角度把头抬起来,除了趴在床上逗他,还可以在抱着他时从上方制造声音逗他3.必要的放松和鼓励
宝宝每次训练的时间不需要太长,几分钟就好。宝宝情绪好时可以间隔锻炼几次,宝宝不想运动时就可以立即停止当宝宝完成了一次练习后,妈妈可以让宝宝侧身、抚摸一下他的后背,使其肌肉放松宝宝非常非常敏感,妈妈的爱抚和语言上的鼓励他都能感觉到,如果妈妈能够经常爱抚和夸奖宝宝,宝宝从小就能建立起自信心和稳定的情感
竖抱抬头训练及方法
家长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把宝宝竖抱起来,带孩子到室内或室外看看周围,如果这时,还有另一位家长在身边,可以用手指指点点引起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关注和兴趣。
这个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孩子颈部的支撑力,同时,这一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培养孩子的视觉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是由于此时孩子的骨骼发育还比较差,不可能长时间的把他竖抱着,因此这项活动持续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每次锻炼后要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放松背部肌肉,让宝宝感觉舒适和家长的爱抚。每次锻炼完后还可以让宝宝仰卧在床上休息片刻。
俯腹抬头训练及方法
小儿空腹时,将宝宝放在家长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在家长的腹部,用双手放在孩子的背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有时会抬头。
俯卧抬头训练及方法
妈妈先要宝宝俯卧在稍有硬度的床上,防止物品堵住鼻子,影响呼吸,再帮助宝宝将两手臂朝前放,不要压在身下。
父母可抚摸宝宝背部,用玩具吸引等方法鼓励其抬头。最好拿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在前面逗引,可以用“宝宝,漂亮的玩具在这里”等类似的话来诱使宝宝努力抬头。
家长可慢慢地将玩具从宝宝的眼前慢慢移动到头部的两侧,让孩子的头随着玩具的方向转,这个方法不仅锻炼了宝宝俯卧抬头的持久力,而且也锻炼了宝宝颈部转动的灵活性。
婴儿不会抬头怎么办
4个月左右的婴儿俯卧时头已能从床上抬起45~90度。用两只胳膊支撑着,能将前胸抬离床面。
如果婴儿4个月时仍不能抬头,则应去找保健医生。运动功能的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骨骼、肌肉的成熟程度也是运动功能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异常,或末梢神经、肌肉、韧带、皮下组织有异常,就会影响运动功能的发育。
训练宝宝学会坐的方法拉坐练
训练宝宝学会坐的方法拉坐练习
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跟宝宝相对而坐。妈妈伸出双手,让宝宝握住拇指,然后母亲轻轻握住宝宝的小手,手掌向内,与宝宝的肩同宽。然后轻轻向前拉起。若宝宝无屈肘用力的行为,那么停止练习,先进行俯卧练习以锻炼宝宝背部、颈部肌肉以及手臂力量。若宝宝屈肘试图坐起,妈妈可以先尝试使宝宝的头和肩部先离开床面,保持姿势5-6秒,然后躺下,再重复2-3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躁。
靠坐练习
将宝宝拉起之后,在宝宝背部垫上两个枕头或者被子,使宝宝能独自坐立。然后用玩具等吸引他多坐一会,以锻炼坐立能力。几次之后在等宝宝坐稳了,拿掉枕头或被子,直到宝宝能做到独坐为止。这种练习每日1-2次,每次2-3分钟。练习之后可以让宝宝平躺在床上,轻轻推动宝宝的身体,让其来回翻滚以舒缓筋骨,减轻疲劳。也可用手抚摸宝宝背部,放松背部肌肉,使其身心愉快。
学坐不宜太久
学坐的时间不宜太久,一般不超过3-5分钟。因为宝宝的脊椎骨发育尚不完全,长时间的久坐对脊柱发育不利。
不要让宝宝跪坐
把两腿放在屁股下面容易导致腿扭伤,所以最好的姿势是让宝宝的双腿以”V“字形状向前平坐。
不可让宝宝独坐
不可以让宝宝独坐,以免宝宝摔倒受伤。宝宝的周边不能放尖锐的、较硬的物体,以免宝宝不小心摔倒时磕到。
1岁宝宝发育的过程1-3个月:俯卧抬头练习
宝宝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但1个月内的婴儿俯卧还不能自己主动抬起头,只能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到两个月时能稍稍抬起头和前胸部,3个月时头能抬得很稳。
俯卧抬头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还能增加肺活量。宝宝在空腹清醒状态下,四肢自然舒展,匍伏在妈妈的胸腹前,妈妈一边向后仰,一边说“宝宝抬头”等,直至仰卧在床,宝宝在移动过程中就会自然地将头抬起。还可在移动过程中在宝宝头的两侧摇动带响的玩具,训练其抬头并转头。每天4~5次,每次1分钟~3分钟。在起初训练时,要将您的手放在宝宝头的两侧加以保护。
妈妈平时每次喂完奶后,还可扶着宝宝头部靠在自己肩上,轻拍背部几下,然后用手轻扶其头部,让其自然竖直片刻,以锻炼头颈部力量。
3-5个月:从仰卧翻到侧卧
建议妈妈从宝宝3个月时对宝宝的翻身进行准备与训练。翻滚训练可以促进宝宝全身肌肉的运动,对四肢的协调性也大有好处。宝宝睡着时,可以试着让他侧睡,这对翻身训练有好处。宝宝醒着开始侧躺时,便可以训练他翻身了,可让他躺在稍高的地方,这样要翻过去的地方相对稍低,有利于他的训练。在宝宝的一侧放一个带有声响或者颜色鲜艳的玩具,他会很自然伸出手去抓,这时你可将他的一条腿放到另一条腿上,再将其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间,轻托其肩膀,轻轻在背后向一侧推,一般多练习几次后,就不必再推他,只要把他的腿放搁好,宝宝就能自己翻过去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宝宝进食后1个小时内进行翻身训练,否则可能引起宝宝溢奶或呕吐。
4-7个月:从扶坐到独坐
正常宝宝出生后4个月,在成人扶持下可短时间维持坐的姿势;6个月时能抱坐于大人膝盖之上,如独立坐着,身体会向前倾,须用手支撑;大约7个月时,才能独立地坐一会儿。宝宝坐得过早过晚都不好。妈妈可以先与宝宝玩“引拉游戏”。即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面对孩子,一边和宝宝说:“妈妈帮你坐起来玩好吗?”一边慢慢用双手拉其胳膊,拉至坐姿后,将其扶直,稍坐片刻后,再帮助仰卧床上,反复进行3~6次。也可以让宝宝靠着沙发背坐或靠在妈妈胸前坐来进行靠坐练习,还可以在地毯上用几个大垫子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宝宝靠坐在其中。刚开始训练坐时,宝宝经常会左右摇摆或身子前倾,此时妈妈可教他用双手在前支撑一下。坐的训练在开始阶段一般每次几分钟即可,到宝宝6个月时逐渐可以延长至15~20分钟。如此训练一段时间,孩子便可独坐自如,但也不宜坐得太久。如果发现宝宝到了6个月尚不会靠坐,8个月不会独坐,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8-10个月:学爬训练
爬行不仅可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还能使动作灵敏、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学习能力较强。开始宝宝也许只能趴着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扭转及向后退,此时妈妈可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摆弄会响的玩具,比如会“汪汪”叫的玩具小狗,吸引他爬过去取,待他快拿到时,再往前放远点。这时,妈妈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脚掌,帮助他前进。开始爬行时宝宝可能很费力,腹部紧贴地面,妈妈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渐渐地他就会上下肢协调起来,可以用双手及双膝协调灵活地向前爬行。如果宝宝爬得有兴趣了,还可以让他爬楼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宝宝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强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这种联系对宝宝日后学习言语和阅读也会有良好的影响。
10-12个月:从站立到行走
10个月的宝宝手脚动作大多已能够很好协调,你可以让他扶着床沿或者沙发,先让他站起来,你在另一头用玩具吸引他,或者不停地重复:“宝宝勇敢,妈妈等你走过来。”或者让宝宝与你面对面,让宝宝的双脚分别站在你的双脚背上,握住他的双手,然后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迈步向前进,带动他左右交替向前迈步。宝宝走路有早晚,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太强求。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别让他走得时间太长。学习走路的宝宝会经常跌到,这时父母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鼓励他“再来一次”。并对每一次的独走成功立即给予表扬。
宝宝睡眠不足怎么办
1、布置舒适的睡眠环境
妈妈要事先为宝宝布置既舒适又温馨的婴儿床或睡房,并在宝宝入睡前及睡眠中随时了解宝宝的睡眠环境是否舒适、安全。
2、养成正常的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开始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通常在宝宝满6周大后,睡眠周期模式就会比较规律,此时正是妈妈训练宝宝养成良好睡眠周期的好时机。
什么叫宝宝抬头
宝宝抬头是宝宝最早学会的动作,也是宝宝运动发展规律中的第一个动作,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的宝宝就会开始抬头,这时候就形成了脊柱的第一个弯曲——颈曲,到了6-7个月宝宝开始学会可独坐,就形成了胸型,到1岁宝宝能走了就形成第三个弯曲——腰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去照X光线时,脊柱是呈S型的原因。
对于新生宝宝来说,颈曲要成型,就要训练宝宝会抬头、挺胸,尽量让宝宝趴着玩耍,这样才能让宝宝的颈曲得到发育。
如何让宝宝睡的好 养成正常的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开始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通常在宝宝满6周大后,睡眠周期模式就会比较规律,此时正是妈妈训练宝宝养成良好睡眠周期的好时机。
帮助宝宝翻身学会看3个信号
一、宝宝翻身的三个信号
趴着时能自如抬头
如果你的宝宝在趴着时,自己能够自觉并自如地抬起头,并且还能将头与胸部都抬起来,那么,这说明小不点的颈部和背部肌肉都已经很有力量了,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翻身运动啦。
我们知道,宝宝自出生之后一直是仰卧的,只能看到上面的世界,而当他能翻身趴起抬起头的时候,他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另一幅新鲜画面,这时他就能够用同大人一样的视线看这个世界,这不但会拓展宝宝的兴趣范围,还有利于他各方面能力的发育发展。
有妈妈告诉小编,如果这个时候把玩具慢慢举到比他的视线稍高一点的位置,宝宝也会跟着把头抬得更高。
喜欢侧身一方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发现,两三个月大的宝宝睡觉开始“不老实”了,总喜欢朝着一个方向侧躺,总是睡得东歪西倒的。其实,这个时候说明他已萌生了想翻身的意识,但不知道怎样才能翻动肢体,动作也不到位,想翻又翻不过来。
这时你可以轻轻牵着宝宝的胳膊,往他侧身的方向拉几下,并教他如何转动腰部和屁股;也可以在相对方向用玩具逗引他,促使小家伙勇敢地翻过去。
喜欢抬抬脚
当你发现,宝宝在仰卧睡的时候,总是将自己的小脚向上扬,或者抬起脚摇摇晃晃的,妈妈要意识到,这个小家伙想翻身了。这个时候的宝宝在一开始还不能很好地转动腰,所以只能把脚摇来摇去地,晃动身体。
而这时,有经验的妈妈通常会握着宝宝的双手,帮助宝宝抬起上半身,宝宝不仅可以坐起来,还可以与床面保持垂直,而且脑袋不会发生向后仰的现象。你还可以在他的小屁股下轻轻推一把,小家伙便能够体验到翻过去的乐趣。
二、帮宝宝翻身step by step
Step1:从仰躺转为侧卧
首先让宝宝脸朝上平躺着,您用一只手轻轻扶住他的肩膀,缓慢将他的肩膀抬高,帮宝宝做翻身的动作。当宝宝的身体转到一半时,让他重新恢复到平躺的姿势。
宝宝开始学侧卧时,能将脸、手等上半身转向另一边,但由于动作不协调,下半身因双脚拉后腿而翻不动。此时您帮助宝宝移动双腿,使双脚成交叉姿势,用下肢扭动带动上肢扭动,以方便宝宝将下半身也翻过去。
Step2:从侧卧回到仰卧
宝宝学会了从仰卧翻转为侧躺后,还不能从侧躺顺利地翻回到仰姿,这时,您从宝宝的身后用双手扶住他的肩膀和大腿,慢慢帮他把身体翻转过来。
Step3:从仰卧翻到俯卧
让宝宝仰卧在床上,您把他的双脚交叉,用下肢扭动来带动上肢扭动,然后用手托住宝宝一侧的胳膊和背部,慢慢地往另一侧方向轻轻推去。若宝宝一侧的手臂弯曲着被压在下面,您就帮宝宝往头顶方向拉直一下,这样便于他翻成俯卧的姿势,稍后再帮助宝宝翻回仰卧的姿势。您一边帮助他翻身,一边说“宝宝翻翻身”、“翻过去,翻回来”等话,有助宝宝的听觉训练和情绪激发。
Step4:训练宝宝来回打滚
能翻过去还翻得回来才是完整动作。当宝宝学会了从俯向仰翻后,就可以进行打滚训练。
您将玩具丢在离宝宝不远的地方,让他有意识地翻一下身就能拿到玩具。刚开始宝宝的动作不熟练也不协调,您可以在他翻身时帮助一下,由此进行多次的来回翻身训练,宝宝就会知道只要打滚过去,就能拿玩具了。
三、宝宝不会翻身的几个信号
上文提及的宝宝会翻身有三个信号,但是也有一些宝宝迟迟都不会翻身。妈妈们可以对照参考以下几种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胖宝宝:如果宝宝体重过重,块头过大,很可能会犯懒,不勤加练习,导致迟迟不会翻身。对于这种宝宝,妈妈要帮忙辅助宝宝多多练习。
缺钙宝宝:如果宝宝肌肉无力,骨骼缺钙,做起动作来就会显得有些吃力。妈妈要留心观察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及时调整饮食,并求助于保健医生。
灰心宝宝:一两次翻不过身的不愉快经历让一些宝宝失去了练习的积极性。这时候,妈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逗引宝宝开心,增加他探索“新世界”的渴望。
“厚”宝宝:宝宝衣服穿多了,想动起来变得比较困难。
训练婴儿翻回来的方法是什么
第一、婴儿翻身训练图示:训练宝宝双臂的力量
婴儿翻身训练第一步就是训练宝宝双臂的力量。
具体做法:
1、在宝宝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可让宝宝趴在床上,再用发声玩具或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在宝宝头顶上,吸引宝宝的注意。
2、让宝宝自己慢慢尝试抬头,并用双手支撑起身体,加强手臂的力量,为以后翻身打好基础。
第二、婴儿翻身训练图示:辅助宝宝学会翻身
婴儿翻身训练的第二步就是辅助宝宝学会翻身。
具体步骤:
1、在宝宝三个月之后,妈妈可把宝宝仰躺地放在床上;
2、然后轻轻握住宝宝的双腿,让宝宝的右腿叠在左腿上,给他一个作用力,让宝宝再借用自己的力量轻松翻身。
3、由于之前训练了双臂的力量,这个时候宝宝翻身并不吃力。
4、主要早晚各训练一次,半个月之后,妈妈就会发现宝宝可以勉强独自翻身了。
第三、婴儿翻身训练图示:引导宝宝独自翻身
婴儿翻身训练第三步是引导宝宝独自翻身。
具体步骤:
1、当宝宝可以勉强独自翻身之后,妈妈所要做的就是该如何引导宝宝加强翻身的力量。
2、这个时候妈妈可让宝宝躺在床上,然后自己站在宝宝的一边,通过声音或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宝宝翻成俯卧姿势。
第四、婴儿翻身训练图示:诱导宝宝完成整个翻身动作
婴儿翻身训练图示第三步就是有道宝宝完成整个翻身动作。
具体步骤:
1、当宝宝仰卧的时候,为了拿到身边的玩具,他会有欲望的想要翻身。
2、这个时候妈妈只需要把玩具稍微拿远一点,宝宝一用力就可以完成整个翻身动作了。
3、刚开始的时候宝宝做的还比较吃力,妈妈可适当地帮助宝宝一下。
4、要不了多久,宝宝就可以完成整个翻身动作了。
温馨提示:
1、宝宝学会翻身,不仅是在运动方面,还是对于宝宝的智力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这个过程需要爸爸妈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才可让宝宝更快地学会翻身哦。
亲子游戏——宝宝学抬头
将宝宝抱在妈妈的胸腹前(和妈妈面对面)。妈妈慢慢地斜躺或平躺在床上,此时宝宝便自然而然俯卧在妈妈的胸腹部,扶宝宝的头部至正中,并将宝宝的两手臂置于其头的两侧,轻轻和宝宝说话。因为宝宝想要看妈妈的脸,就会努力抬头看。最初我们一天做一次,每次1~2分钟。如果宝宝做这个游戏不哭闹的话,我们可适当增加游戏次数。最好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做这个游戏。如果宝宝哭闹,先暂停游戏。这组游戏在训练宝宝抬头的同时,妈妈与宝宝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对宝宝的早期发展也非常重要。增加妈妈和宝宝的亲密指数哦!
宝宝必需学会的六个本领
1.抬头
宝宝出生后几天就能俯卧,但能够俯卧后抬头一般要在宝宝2个月后。其实,俯卧抬头练习不仅能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对宝宝较早正面面对世界,接受较多的外部刺激也是非常有利的。
抬头训练
俯卧抬头:从宝宝半个月以后在两次喂奶期间进行练习。每天让宝宝俯卧一会儿,并用玩具逗引他抬头,注意床面要硬一些,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孩子太累。
竖抱抬头:两个左右把宝宝竖抱让他练习抬头。家长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把宝宝竖抱起来,带到室内或室外看看周围。这样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培养宝宝的视觉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在竖抱时可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放松背部肌肉,让宝宝感觉舒适和家长的爱抚。由于此时宝宝的骨骼发育还比较差,所以竖抱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5分钟左右即可。
俯腹抬头:宝宝空腹时,将宝宝放在家长胸腹前,并使宝宝自然地俯在家长的腹部,用双手放在孩子的背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有时会抬头。
小提醒:
在宝宝抬头练习的时候,可以用带响的玩具在他的头部晃动,试试他的听力和视觉跟踪能力。
2.翻身
一般,从宝宝3个月开始,就可以训练他翻身了。翻身主要是训练宝宝脊柱的肌肉和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宝宝身体的灵活性,同时,翻身也扩大了宝宝的视野,能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翻身训练
如果孩子有侧睡的习惯,学翻身比较容易,只要在他左侧放一个有响声的玩具,再把他的右腿放到左腿上,再将其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间,轻托其右边的肩膀,轻轻在背后向左推就会转向左侧,重点练习几次后,家长不必推动,只要把腿放好,用玩具逗引宝宝就会自己翻过去。以后光用玩具不必放腿就能作90度的侧翻。以后可用同样的方法可帮助小儿从俯卧位翻成仰卧位。
如果没有侧睡习惯,家长可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大人手拿宝宝感兴趣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分别在两侧逗引他,并亲切地对宝宝说:“宝宝,看多漂亮的玩具啊!”训练宝宝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
有的孩子向左翻得比较好,向右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与一定的力量帮助宝宝练习翻身。当向右翻的时候,妈妈用左手扶住他的左肩,右手扶住他的臀部,轻轻地给他一点力量,这样,宝宝就翻过来了。
宝宝一般先学会仰-俯翻身,再学会俯-仰翻身,一般每日2~3次,每次2~3分钟。注意在练习翻身的时候避免扭伤宝宝的手脚。
3.稳坐
训练宝宝坐稳主要是训练宝宝腰、背部肌肉和脊柱肌肉的力量,开阔视野,大人诱导宝宝活动的范围更大,使他探索的世界更宽广。5个多月的宝宝就可以练习坐了,刚开始坐的时候是向前倾着坐的,慢慢地他才能把腰直起来像大人一样坐着。刚开始练习坐着的时候3~5分钟就可以了,以免宝宝的脊柱受到过大的压力。
坐的训练
刚开始妈妈让宝宝练习坐的时候先让他仰卧,然后拉着宝宝的小手让他坐起来,然后再把他轻轻地放回来。
家长可以试着让宝宝靠在沙发或椅子上面练习坐。在宝宝练习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他,以免他受到伤害。
练习坐的时间不宜过长,练3~5分钟之后,就可以让宝宝躺下来休息一会儿。每次练习完,要给宝宝用手轻轻地抚摸背部,放松他的背部肌肉同时让他感觉到家长的爱抚。
4.爬行
对于宝宝来说,爬行可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不仅能训练宝宝的手眼身体腿等部位的协调能力,而且能够较早地让宝宝面对世界,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育。大多数宝宝在六七个月时就开始有爬的欲望,这个时候宝宝的爬行动作还非常笨拙,多是腹部贴着地面或床面,匍匐爬行,靠着腹部的蠕动和四肢不规则地划动,往往不是向前,而是向后退,或者在原地转动。随着每天坚持不懈的爬行训练,一般到八九个月时宝宝的爬行动作就优美多了,发展成为标准的四肢爬行,即用手和膝盖爬行。
爬行训练
宝宝刚开始学爬的时候,只能趴着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旋转及向后退,这时候,爸爸妈妈可有意识地教宝宝练习,将身体俯卧在床上,妈妈在宝宝前面放置一些好玩儿的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并不停地说:“宝宝,小鸭子叫了,快来拿啊!”爸爸在身后用手推着宝宝的双脚掌,让他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动身体,接触到玩具,以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试着自己爬。
刚开始训练时,如果宝宝哭闹或者是特别不愿意做的时候,不要强迫他。第二天在他情绪好的时候再进行训练。
一般在宝宝9个月大的时候,身体才能慢慢离开地面,双手前后交替,开始顺利地往前爬行。这时候,父母应一定要将爬行的环境准备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磨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可以在地板上放置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片、软垫或巧拼地板,给宝宝营造安全充分的爬行环境。
宝宝一岁之后,爸爸妈妈应继续对他进行爬行训练,母婴利用各种条件让宝宝练习爬,可以让他爬上床,也可以让他在床上爬,甚至爬楼梯。当宝宝努力爬到“终点”时,父母也别忘了及时给予鼓励。
5.站立
宝宝在经历了抬头、坐、翻身、爬行等运动发育的过程,慢慢过渡到要开始学习站立了。一般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能独自站立了。站立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
站立训练
两手扶站:训练婴宝宝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可用双手支持在宝宝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当宝宝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让宝宝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练习独站:成人可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宝宝独站。
起立练习: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6.走路
一般来说,在宝宝学独站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学扶着东西走了。这时候,家长可以在他前方放一玩具逗引他,让他学会挪步,移动身体。当孩子具备了独站、扶走的能力后,就离会走不远了。宝宝走路有早晚,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太强求。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别让他走得时间太长。学习走路的宝宝会经常跌到,这时父母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鼓励他“再来一次”。并对每一次的独走成功立即给予表扬。
独走训练:
让宝宝扶着床沿或者沙发站立,家长在另一头用玩具吸引他,或者不停地重复:“宝宝勇敢,妈妈等你走过来。”
让宝宝与你面对面,让宝宝的双脚分别站在你的双脚背上,握住他的双手,然后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迈步向前进,带动他左右交替向前迈步。
可以让宝宝牵着父母双手或单手走路。或者父母面面相对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内自己独立行走,然后父母再不断地加长距离。或者妈妈拿着宝宝平时最爱玩的玩具,在距他不远处逗引他走过来,等他快走近时再加长距离。
如何训练宝宝抬头
抬头训练要挑选宝宝心情愉快的时候进行,避免宝宝吃奶后立即进行,防止吐奶。每次抬头训练的时间不要太长,几分钟就好,训练过程也要用语言鼓励宝宝。如果家长能够经常夸奖和爱抚宝宝,宝宝从小就能建立起自信心和稳定的情感。
在宝宝能够很好地控制他的头部之前,尤其是在宝宝刚出生的三四个月内,家长要十分小心保护宝宝的头部。每次抱起宝宝时,家长都要注意托着宝宝的头和脖子。
婴儿抬头训练的方法:
1、俯卧抬头训练
让宝宝俯卧趴在床上,注意不要让被子或其他小物品堵住宝宝鼻子,影响呼吸,宝宝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家长在前面用玩具逗引,鼓励宝宝抬头看家长或者玩具。
家长可以拿色彩比较鲜艳、有响声的玩具,用温柔、愉快的话语,如“宝宝,妈妈这里有漂亮的玩具”等方式来吸引宝宝。同时,家长还可以变换玩具的方向,让宝宝的头跟着转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俯卧抬头的持久力,也可以锻炼宝宝颈部转动的灵活性。
新生儿就可以俯卧趴着,但未满3个月的宝宝不建议趴着睡觉,以免出现窒息。在宝宝俯卧趴着时,会自动调节运动和休息,不会累坏宝宝。趴对宝宝腰背部和运动协调都是很好的训练,有利于大运动发育,平时就喜欢趴着宝宝抬头较早。
2、竖抱抬头训练
宝宝3个月以后,让宝宝伏在家长肩上,将宝宝抱直,胸腹紧贴家长前胸,家长一手臂绕过宝宝背部抓住宝宝上肢,宝宝头部还不能竖稳时可用手掌托住宝宝头和颈,另一手托住宝宝臀部和双腿,撑住宝宝的全身重量,紧紧抱住宝宝。这样宝宝的头靠在家长的肩上,向后可以看见四周景物,同时也锻炼了头颈部肌肉,训练竖抱抬头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1~2个月的宝宝,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家长主要采用平抱或斜抱的方式。宝宝3个月以后,竖抱抬头训练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竖抱宝宝出现后仰的现象,说明宝宝的颈部肌肉还不能承受头部的重量,这时应该停止竖抱,采用俯卧抬头训练的方法,让宝宝尽可能多趴在床上。
宝宝每次抬头锻炼后,家长可以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帮助宝宝放松背部肌肉,让宝宝感觉舒服和家长的爱抚。
完美引导宝宝的翻身训练
宝宝3个月了,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不满足于整日盯着天花板的日子了,会开始出现摆动身体、翻转身躯的动作,这就是宝宝开始主动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宝宝学会独立翻身,不仅为了熟练水平,更为日后学爬打下基础。妈妈该如何引导宝宝拥有一个完美翻身呢?
读懂宝宝三大翻身讯号
一般说来,三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在学习翻身了。但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适合在这一阶段学习翻身。如果揠苗助长,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因此,在训练宝宝翻身前,妈妈应该细心观察宝宝的表现,看看他们有没有发出想要翻身的讯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想要翻身时会发出哪些讯号吧。
讯号一:
当宝宝俯卧的时候,他能够自觉并自如地抬起头,并且从头部到胸部都能够抬离地面。宝宝的颈部和背部肌肉都已经很有力量了。如果妈妈把玩具慢慢举到比宝宝视线更高一点的位置,宝宝也能够随之把头抬高。
讯号二:
宝宝喜欢朝一个方向侧躺。这时宝宝也许已经有了翻身的意识,只是还没有掌握翻身动作的基本要领。
讯号三:
当宝宝仰卧的时候,脚老向上扬,或者经常抬起脚来摇晃。妈妈如果握着宝宝的双手,让宝宝抬起上半身,宝宝不仅可以坐起来,还可以与地面保持垂直,而且头部也不会向后仰。
训练宝宝翻身两步走
虽然翻身只是一下子的动作,但对于宝宝而言,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当妈妈观察到宝宝想要翻身的讯号时,应当适时地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帮助宝宝掌握翻身的窍门,快快学会翻身。
第一步:从仰躺到侧卧
在宝宝平躺时,妈妈用一只手轻轻扶着宝宝的肩膀,慢慢将他的肩膀抬高,帮宝宝做翻身的动作。在宝宝的身体转到一半时,就让宝宝恢复平躺的姿势。这样左右交替地训练几次,宝宝就能比较顺利地从仰躺变成侧卧了。
当宝宝能够顺利地从仰躺变成侧卧,脸部、手部都可以顺利地转向另一侧时,最后拖后腿的往往是双脚,就像朵朵那样。这时候妈妈可以移动宝宝双腿,使其双脚成交叉姿势,以方便他把下半身翻过去。
第二步:从侧卧到俯卧/仰卧
如果宝宝已经学会从仰躺翻转为侧躺,但是仍无法顺利翻成翻回仰姿时,妈妈可以从宝宝的身后,扶住宝宝的肩膀和大腿,帮宝宝翻转身体。
如果宝宝无法翻成趴姿,妈妈同样可以从宝宝的身后,扶住宝宝的肩膀和大腿,帮宝宝翻转身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可能会出现其中一只手臂压在胸下动弹不得的情形,这种状况可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妈妈要帮宝宝挪好手臂的位置,以后再慢慢训练他自己把手臂抽出来。
由于此时宝宝的身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非常娇嫩柔弱,因此妈妈在训练宝宝翻身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注意不要扭伤宝宝的小手和小脚。开始训练的时候,次数也不要太多,注意控制宝宝练习的时间,以免宝宝的身体不能负荷,反而影响宝宝成长。
小贴士:
训练宝宝翻身,妈妈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1、大约在宝宝3个月时才能训练他翻身,6个月时才能较熟练从仰卧翻成俯卧,因此妈妈要耐心,让宝宝在愉快中进行训练。
2、妈妈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扭伤宝宝的小胳膊小腿。
3、开始训练时,练习时间和次数不要太长,要逐渐增加。
4、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后或身体不舒服时练习。
5、宝宝学会独立翻身后妈妈仍要继续让他们练习,不仅为了熟练水平,更为日后学爬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