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婴幼儿动作发育有何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育有何规律

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规律,由上到下:

2个月俯卧时能抬头;

3个月仰卧位能变侧卧位;

4个月扶着髋部能坐;

5个月扶腋下能站立;

6个月能翻身;

7个月会爬;

8个月会独坐;

9个月能扶站;

10~11个月能自己扶着站;

12个月以后会走等。

如小儿先会抬头,扶坐,后会翻身、爬、站及走、跑。由不协调到协调,新生儿运动无规律而且不协调,

3个月时只会用手模东西,

4~5个月会推玩具,

5个月后眼与手动作开始趋于协调。

由粗糙到精细:

5个月时用手掌一把抓住物体,

9~10个月时则可用拇指与食指捏取细小物体,

15个月会搭摆积木。

中医学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早就有记述,如唐“孙思邀《干金方》中就有:“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和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尻骨成,一百七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骸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民间谚语把婴儿的运动发育归纳为: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中国古代中医记载的发育标准与上述小儿的生长发育是相符的。

孩子学习游泳的好处有哪些?

【让幼儿更聪明】

因为儿童游泳的动作比较复杂,而这一系列的复杂的动作都是在大脑的支配和指挥下完成的,所以儿童游泳可以提高幼儿大脑的功能,可以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同时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除此之外,游泳还能激发幼儿的潜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提高睡眠质量】

在游泳时,水的按摩作用会让儿童觉得身心舒适和精神放松。这样就可以消除幼儿孤独、焦虑、恐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加上游泳会消耗一定的体力,所以,游泳后的幼儿会情绪稳定,睡眠质量较好。此外,适当的游泳锻炼也有利于帮助儿童们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形成活泼开朗、与人为善的性格。

【增强心肺功能】

水的浮力作用,以及水波和水压力对幼儿皮肤的拍打都对外儿童身体表层的血管起到按摩作用,加上全身肌肉的耗氧量增加,使儿童的心脏得到一定的刺激,有效促进了血液的循环。使心脏对于一定的压强产生抵抗力。此外,游泳时水对胸廓的压力也使得儿童的肺活量增加,对幼儿胸廓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预防伤风感冒】

经常参加游泳的婴幼儿,由于从小就在水的环境中活动,因此极少伤风感冒。日本儿童游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证实,不游泳的婴幼儿比起练游泳的婴幼儿发病率要高3-4倍。另外,游泳可兼收日光浴之益,有利于婴幼儿骨骼钙化,防止佝偻病。

婴幼儿动作发育有何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育有何规律?

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规律,由上到下:

2个月俯卧时能抬头;

3个月仰卧位能变侧卧位;

4个月扶着髋部能坐;

5个月扶腋下能站立;

6个月能翻身;

7个月会爬;

8个月会独坐;

9个月能扶站;

10~11个月能自己扶着站;

12个月以后会走等。

如小儿先会抬头,扶坐,后会翻身、爬、站及走、跑。由不协调到协调,新生儿运动无规律而且不协调,

3个月时只会用手模东西,

4~5个月会推玩具,

5个月后眼与手动作开始趋于协调。

由粗糙到精细:

5个月时用手掌一把抓住物体,

9~10个月时则可用拇指与食指捏取细小物体,

15个月会搭摆积木。

中医学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早就有记述,如唐“孙思邀《干金方》中就有:“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和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尻骨成,一百七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骸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民间谚语把婴儿的运动发育归纳为: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中国古代中医记载的发育标准与上述小儿的生长发育是相符的。

宝宝过早学坐有害无利

娃娃来到世界后,生长发育很快,一声啼哭开始了自主呼吸,2个月就能微笑,1周岁时就能站立行走,掌握各种运动的基本动作。

但有些性急的大人,还觉得太慢,总希望自己的宝宝动作发育快点,过早的开始了锻炼,3~4个月就让宝宝“学坐”,甚至“站立”。殊不知,这样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子宫空间的限制,以及为了日后顺利从产道娩出,全身的许多骨骼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变粗变长,演化成硬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22~25岁才最后完成。

因而,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过早学坐,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畸形,牵手向上走路,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还可能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有人听说患软骨病(佝偻病)的孩子走路迟,便认为早些让孩子走路就可以预防这种病。其实,软骨病是由于体内缺少维生素d和钙质所引起的,只要注意从饮食中补充钙、适当晒太阳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服用鱼肝油和钙片。患软骨病的孩子,骨质更加软,站立时负重,更容易引起畸形,尤其要避免勉强多坐、多站或行走。

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生后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撑住抬起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帮助孩子锻炼,要按此规律顺其自然。

还要指出的是,尽管年龄、月份相同,由于孩子所处的环境、抚养方式等不同,有的动作发育快些,有的则慢些。冬天出生的婴儿走路迟些,因为他们1周岁左右正值冬季,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活动不方便。对于智力、骨骼和肌肉发育正常的婴儿,只要经常户外活动,如果动作发育与正常婴儿相差太多的话,例如1周岁半还不会走,要注意是否发育有问题,可去医院检到一定年龄自然会坐、会走,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当然,如果动作发育与正常婴儿相差太多的话,例如1周岁半还不会走,要注意是否发育有问题,可去医院检查。

婴幼儿体重增长的规律

许多家长在婴幼儿生长的过程中,都是看宝宝的体重是否增长来判断孩子的健康。其实,体重增长是衡量婴幼儿营养状态和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过轻、 过重都不是健康的指标。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 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 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 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 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 体质瘦小有关。

摇晃宝宝睡觉会影响智力吗 摇晃宝宝会影响智力吗

经常摇晃宝宝入睡,特别是0-8个月大的婴儿,若动作剧烈,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可能会造成其脑部伤害,影响智力;导致宝宝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动作发育迟缓等危害。因为1岁以内宝宝颅脑还在发育期,婴幼儿的头部约占全身重量的25%,且婴颈部肌肉柔弱,无力控制头部,在被摇晃时,会造成孩子脆弱的脑组织不停地和颅壁发生碰撞,从而损伤大脑。


如何评价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能力判断

(一)动作发展;

(二)语言发展;

(三)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 婴幼儿期的心理训练——婴儿出生后,即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不断地形成条件反射,标志着心理活动的萌芽与发展。

1.给予婴儿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和训练;

2.有意识对婴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

3.促使婴儿的言语发育;

4.培养婴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家庭是婴儿第一个社交群体,它在情感上给予她安全感。家庭成员之间语言声调的情绪色彩、相互给予的挚爱和关怀会感染给婴儿。当婴幼儿表现出欢乐、幸福、热爱这类情感时,应该以积极的反应来鼓励她。对孩子哭闹的反应也该是积极的,如果婴儿哭闹时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会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父母是否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婴儿的负面情绪是很重要的。 如果从小培养积极的情绪,孩子的欢笑将多于忧愁、快乐多于痛苦、信心多于恐惧、幸福多于忧虑。

早产儿怎么训练抬头

不论是早产,还是足月儿,训练颈背部肌肉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趴着。趴着可刺激婴儿抬头,促进颈背部肌肉成熟;还会刺激全身肌肉的协调能力。早产儿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多趴着更为重要。若孩子趴着时,不喜欢抬头,可以用手刺激其颈背部肌肉,促使抬头。若趴着时抬头不稳,先不要竖抱孩子。

建议每天让宝宝趴在床上三至五分钟,帮助他练习抬头,这样有利于锻炼脊柱,有助于早竖头,每天练有三至五次就可以了。

儿科医生提醒,早产儿的体格训练也应该遵循小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如动作发育是由上而下的,先会抬头后抬胸,先学会坐、再会学站和走;肢体活动也是由近到远,如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而至手指取物;行为也是由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的;动作由粗到精细,先发展抬头、坐、站、走等大动作后才有手指摘物、脚尖走路等细动作;先有正面动作后再会反面动作:如先会抓东西才能放下东西,先会向前走后才会向后退,最后再协调平衡全身所有的动作。

早产儿的体格训练还要参照矫正月龄,尽管有许多理由给予孩子更多的训练,但还是应该根据早产儿的不同年龄,不同的发育情况,选择合适于自己孩子的运动。如当孩子到了矫正8个月的年龄但还不能支撑身体时,就不能强迫他去爬行。

儿童2岁半前尽量别接触电子产品

2岁半以前尽量不让儿童接触电子产品

专家谈到,他们发现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婴幼儿接触这些产品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一些不足1岁的孩子在医院候诊时小手也不停地在屏幕上点点戳戳。而这种单向视听输入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更影响孩子的动手能力。因此,专家建议,2岁半以前尽量不让儿童接触电子产品,而2岁半后,一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累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宜超过1个小时 。

早期教育不能适得其反

婴幼儿需要掌握的动作要和他的生长发育相适应,现在我们发现很多父母过早地锻炼孩子,让他们练习一些和年龄段不符的技能,结果适得其反。

很多家长都十分注重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训练他们爬行、站立、走路、说话等等,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但殊不知,婴幼儿有自己的自然成长规律,不同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等能力的发展节奏也不尽相同,如果太过急切地在太早的时候去培训宝宝并不能掌握的动作反而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不利。从大动作方面来说,6至8个月的宝宝需要掌握独坐的技能;15至18个月能步行自如;2至3岁能举手过肩抛球,会骑儿童三轮车;3至4岁能单脚独立站5秒;4至5岁能脚跟对着脚尖向前走4步或更多……在早期教育当中,宝宝能够达到这样的能力就是符合发育规律的。

相关推荐

宝宝夏天光着脚的好处

利于双脚的发育妈妈们该知道,对宝宝小脚发育最好的环境就是裸足。因为婴幼儿的脚生长非常快速,不让小脚受到鞋袜的束缚,才能更好的发育,长出漂亮脚型,也避免发育不良的情况。☆ 利于学习走路学步期间的宝宝需要多练习,而宝宝们在光脚走路时,需要用脚趾用力抓地来保持身体平衡,通过对地面的接触,可以感知不同温度、不同材质、不同软硬的变化,能增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助于学习掌握平衡,从而走得更平稳、更协

学前教育哪些原则

是对0岁至入小学前儿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

夏季婴儿游泳的好处哪些

1.建立亲子关系游泳是肢体运动,所以婴幼儿能够游泳是代表身体及肢体发育良好。另外,在婴幼儿游泳的过程中,他是会跟父母及教练进行沟通的,开心时是笑脸,不舒服可能会皱眉等。游泳不只是运动,还可以借此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当父母在旁陪伴时,孩子也会觉得心理上支持。2.提高学习能力当婴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游泳时,孩子的表现自然会好,而游泳的基本技巧可等到孩子6个月大时再学。当孩子了解个中技巧、努力学习,最后完

宝宝动作发育标准 坐

大约6个月的宝宝可扶着坐;7个月的宝宝可以用屁股独坐一阵子、手不用撑;8、9个月才能坐得稳。如果宝宝9个月仍不会坐,要请医师评估。多数宝宝会采双脚向前的环形坐姿,这是最正确的坐姿;又因为宝宝的筋骨较软,大腿向打外开、两腿分别弯向屁股后方的W形坐姿也很常见(W形坐姿与地面接触的底部面积大、坐得较稳,但是要从坐姿起身比较不方便),1岁前W形坐姿不算异常,通常只是暂时过渡期,父母不用刻意矫正坐姿,只要持

宝宝翻跟头哪些好处

1、能正确认识自己翻跟头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2、练习翻跟头,可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3、翻跟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4、翻跟头可以促进宝宝脑部发育,使宝宝更聪明。

小儿消化不良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1、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这个阶段的宝宝身体免疫系统较弱,轻微的干扰和变化就能引起身体的不适,而婴幼儿的消化道发育不完善,体内酶的活性低,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消化负担就显略重。此外,婴幼儿在体液分布方面和成人也着差异,细胞外液含量更高,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差,精神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也差,都易导致消化不良。2、婴幼儿的饮食不规律或选择不适当饮食不当往往是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的导火线。不

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身高吗

睡眠是一种生物本能,人在睡眠时,全身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反应减低,心跳、呼吸、排泄等活动减少,利于各种器官恢复机能。人体内的生物钟支配着内分泌系统,释放各种激素。其中一种生长激素,其作用是促进肌肉新陈代谢,恢复体力,促使骨骼成长。儿童时期,此激素分泌呈现夜多昼少的规律,晚上1点到凌晨5点之间释放的生长激素差不多是白天的3倍。显然,如果婴幼儿长期晚睡,必将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生理分泌,对生长发育

胡萝卜汁什么功效 促进生长发育

胡萝卜汁中含大量的胡萝卜素,可合成体内的维生素A,是体内骨骼和细胞生长发育的必须物质,为机体内的生长要素,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中药意义,十分适合哺乳期女性食用,可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婴儿会不会爬要紧吗

一般婴儿在8~9个月开始学习爬行,10~11个月能自由地爬行。但的婴儿,爬不好或没怎么爬就走路了。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会不会爬,对孩子的今后发育是很重要的,爬得越好,走得也越好,学说话也越快,认字和阅读能力也越强。在阅读困难的患儿中,大多数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爬的训练,不会爬就走或是爬得不好。爬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因为大脑的发育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接受并整合来自其他脑部(如小脑、脑干)的刺激而发育

吃蜂胶什么副作用 抑制生长发育

蜂胶和蜂蜜一样都不适合婴幼儿食用,主要是蜂胶成分复杂,很多物质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