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新生儿体重

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新生儿生长规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吃奶的量。我们的处理方式:告诉妈妈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增加得很快、增加的很慢、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

新生儿体重

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新生儿生长规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婴幼儿身高体重标准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婴幼儿体重测量与增长规律

体重测量

给宝宝称体重的方法有两种,很简单,可在家中进行。

(1)先用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婴儿体重。

(2)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

TIPS: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体重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体质瘦小有关。

婴儿身高体重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一个人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对于父母了解自家宝宝是否健康尤其重要。下面我们就将婴儿身高体重计算方法列出,供各位爸妈参考。

婴儿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婴儿身高增长规律:

足月的婴儿身长平均是50cm,此后一年内会增长大约25厘米,也就是说到了一岁的时候应该为75cm。刚出生的前三个月,平均每个月是增长3cm,4-6月时,平均每个月是增长2cm,此后平均每月是增长1cm。1岁以后另算。

凡身高体重超过标准的10%或是不足10%,都意味着爸妈要及时的给宝宝调整饮食了,借此改善宝宝的发育状况。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婴幼儿体重增长的规律

许多家长在婴幼儿生长的过程中,都是看宝宝的体重是否增长来判断孩子的健康。其实,体重增长是衡量婴幼儿营养状态和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过轻、 过重都不是健康的指标。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 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 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 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 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 体质瘦小有关。

婴儿预防肥胖有哪些方法

肥胖婴儿困体重增加,行动不便,不爱活动,越不爱活动就越胖,成为恶性循环。要知道肥胖会伴发多种疾病,将来可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预防肥胖的方法:

1.按生长发育需要供给食物,如果婴儿体重每天增长大于20克从减少奶量入手。不可超量喂养。必须控制饮食,

2.饮食要有规律,不可用食物逗哄孩子。

3.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奶油食物,少吃糖.就餐时要细嚼慢咽。

4.多做户外活动,及早锻炼身体,不要过多睡觉。

婴儿10个月后,如果特别胖,家长需10天绐孩子称一次体重,每天体重增长大于20克,则属于过胖。

细节提醒

你要掌握宝宝的肥胖度,1岁以内婴儿标准体重简易测量方法为:1-6个月婴儿体重(克)=足月数*0.6+3000克;7-12个月婴儿体重=足月数*0.5+3000克。婴儿的肥胖度=婴儿体重/标准体重*1000-100其中20以上可能为肥胖。

婴幼儿体重测量与增长规律

许多家长在婴幼儿生长的过程中,都是看宝宝的体重是否增长来判断宝宝的健康。其实,体重增长是衡量婴幼儿营养状态和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过轻、过重都不是健康的指标。

体重测量

给宝宝称体重的方法有两种,很简单,可在家中进行。

(1)先用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婴儿体重。

(2)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

TIPS: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体重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体质瘦小有关。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婴儿体重的计算标准

1~6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kg)=8+年龄×2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新生儿体重有什么增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现在的月份,吃奶的量。

我们的处理方式:

告诉妈妈现在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

---增加得很快

---增加的很慢

---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婴儿体重标准家长须知的常识

婴儿体重标准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会看看自己是否发育的正常,但其实衡量小儿生长发育的标志有很多,如体重、身长、坐高、头围、上臂围、胸围等,在众多项目中,体重和身高最具有代表性,均是反映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

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吃奶的量。我们的处理方式:告诉妈妈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增加得很快、增加的很慢、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

新生儿体重

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婴幼儿体重增长规律是怎样的

体重是婴幼儿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它是反映婴幼儿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婴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 3.3千克左右,出生前半年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尤其是头两个月体重每天增加20~30克。出生后第一年是小儿体重增长最快。

出生后的第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期内,体重增加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9个月的体重增加,并非一个匀速增长过程。

1岁以后孩子的体格发育速度有所减缓,但在1~ 2岁内,体重仍然呈稳步增长,一年平均增长 2.5千克左右。

婴幼儿乃至成人,体重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小,受营养、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疾病时体重会迅速下降,好转后又快速回升。对婴儿来说体重与喂养关系很大。

孩子体重的增长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而且增长速度不可能以“绝对增长克数”衡量,所以要使用生长发育曲线。如果体重偏离同龄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了,要寻找原因。在此提醒家长要定期给宝宝测量体重,按照体重曲线图分析宝宝体重增长的情况,这是监测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途径。孩子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要引起重视。

相关推荐

九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身体外观及成长 这个月宝宝的生长规律和上个月差不多。 体格标准:体重: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6.9~10.8千克;女婴体重6.3~10.1千克。 身长:男婴身长65.7~76.3厘米;女婴身长63.7~74.5厘米。 牙齿:长出2-4颗乳牙。 发育规律体重:本月宝宝体重有望增加0.22~0.37千克。 身高:这个月宝宝身高可增1.0~1.5厘米。 头围: 头围增长0.67厘米。 运动 坐卧自如:不需要倚靠任何物体,能很稳地坐比较长的时间。坐着时会自己趴下或躺下,而不再被动地倒下。 开始向前爬:但四肢运动还不

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一、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两年发育较快——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前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慢-快-慢);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先慢后快。其他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发育相平衡。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说运动发育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出

孩子的身高体重有啥讲究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培养婴儿1~3个月生活规律

一、大便、小便培养婴儿1~3个月生活规律 这个时期由于宝宝的肠道神经的支配功能尚未完善,肠壁肌肉不发达,肠管内容易充气,蛋白酶丰富,脂肪酶、淀粉酶的水平较低,调节功能和消化力都较差。随着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到3个月末每天大便1~2次。吃母乳的宝宝比吃牛奶的大便次数多,大便稀些,但宝宝生长发育正常,大便常规及培养都是正常,这与母乳的成分有关,又称[tag]生理性腹泻[/tag],这并不影响宝宝对营养的吸收,妈妈们不必担心。 有部分母乳或牛乳喂养的宝宝会出现便秘,2~3天大便一次,甚至更长,牛乳喂养

婴儿长牙的时间与规律

01宝宝一般都是门牙或者下面中间的两颗先长出来,但也有些宝宝不是,牙齿的生长次序其实不重要,只要孩子发育正常,长牙也只是早晚的问题,不必太过担心,觉得实在不对劲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 02宝宝在6、7个月大的时候,牙齿会相继长出来,但是人各有异,有些长得早一些的宝宝在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也有长的晚的在差不多1岁时才开始长牙。 03大多数宝宝在一岁后就已经长出了差不多6~8颗乳牙了,2岁到3岁基本都会长满20颗乳牙。 04宝宝的出牙顺序为5~10个月上下各长出两颗乳中切牙,1岁左右上下各长两颗乳侧切

婴儿体重超标危害

1.肥胖性疾病的产生。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认为孩子的身形胖一些,这样会比较好。可是从健康的角度分析,孩子的体重需要在相应年龄的标准范围内。要是体重超标,就容易产生高血压或者是心脏方面的疾病。肥胖的引发原因也包括食用太多含糖类食物,最终也可能引发糖尿病。 2.孩子容易自卑。对于过于肥胖的孩子,这些孩子会变得更自卑一些。当宝宝大一些的时候,和自己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渐渐的会发现自己和小伙伴的身材不一样,可能遭受嘲笑等情况。因此,孩子可能出现自卑感或者是有其他方面的焦虑。

两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宝宝身高标准是多少,是有计算公式的。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

新生儿为什么吐奶

婴儿易吐奶主要是与其胃部发育不成熟有关,此时胃呈水平位,呈不稳定状态。胃的入口(贲门部分),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奶汁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和口腔,而胃的出口幽门肌肉却发育较好,关闭较紧,食物通过缓慢,以上种种生理特点是引起婴儿易吐奶的原因。 如果婴儿体重生长良好,没有难受的表现,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这种情况考虑为生理性吐奶。如果吐奶频繁,而且量大,体重不增,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存在病理情况。较常见的有胃食管反流、感染、幽门痉挛,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应送医院做进

儿童体重生长发育的特点

体重是人体全身总重量的标签,它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或)检测当时婴儿受慢性和(或)急性因素影响其营养状况的程度。在正常喂养情况下,体重增加的速度与月龄关系密切。以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调研值为参考,以城区为例,生后第1个月男婴平均增重1780克、女婴增重1490克;在3个月龄末男女婴体重均较出生时分别增加1.15倍及1.03倍。 我国男婴前半年体重共增加5.42千克,前3个月增重3.84千克,占前半岁增值的70.8%;前半年月平均增加量为0.90千克。后半年共增重1.74千克(占全年增重值的24.3

两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