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的前期临产症状有哪些
分娩的前期临产症状有哪些
分娩前期症状表现为宫底下降,胀大的子宫开始下降,减轻了对横膈膜的压迫,孕妇会感到呼吸困难缓解,胃的压迫感消失,食欲增加。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该病患者的临产症状有哪些。
分娩的前期临产症状:
1、腹坠腰酸:胎头下降使骨盆受到的压力增加,腹坠腰酸的感觉会越来越明显。
2、小便次数增多:胎儿下降,压迫膀胱和直肠,使小便之后仍感有尿意,大便之后也不觉舒畅痛快。 自子宫颈口及阴道排出的分泌物增多。
3、胎动减少:胎动此时不那么明显,不要为此感到不安,这是由于胎位已相对固定的缘故。但如持续12小时仍然感觉不到胎动,应马上接受医生诊断。
4、体重增加停止:有时甚至有体重减轻现象,这标志着胎儿已发育成熟。
子宫发生频繁的、不规则阵痛:即假宫缩。从孕28周开始,腹部会时常出现假宫缩。如果孕妇较长时间的用同一个姿势站或坐,会感到腹部一阵阵的变硬,这就是假宫缩,其特点是出现的时间无规律,程度也时强时弱。临产前,由于子宫下段受胎头下降所致的牵拉刺激,假宫缩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见红:从阴道排出含有血液的黏液白带称为“见红”。
胎儿在肚子里多呆24小时
“让胎儿在肚子里多呆上几天,更好,何必着急让他出来呢。”面对这些父母,我们都会劝说道。
“可是,书上不是说,到了孕37周,胎儿就足月了吗,什么时候出生就都可以了。”有些孕妇振振有词的说。
的确,在妇产科临床上,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42周(260~293天)出生的胎儿。
在这时间段内出生的胎儿,体重基本上都在2.5kg以上。身长47cm以上,无任何畸形和疾病。身体各个器官都发育成熟了,完全可以生产了。
但是,足月并不一定表示胎儿马上就要降生。胎儿尽管已经足月,但是,距离分娩临产还有一段时间,还是顺其自然最好。
生小孩的前兆是什么
进入预产期,预示着宝宝随时可能出生。相信每个准妈妈的心情都会有些紧张,不知道宝宝究竟会什么时候到来。其实你的宝宝很懂事,当宝宝快要出世时,会给你一些暗示,提醒你宝宝就要和你见面了,这些暗示就是临产征兆,临产分娩前通常有三大征兆。
临产的三大征兆
规律性的宫缩
规律性的宫缩是临产最重要的标志。假宫缩时有时无,持续时间也较短,是在为真正的分娩做准备。而规律性的宫缩发生后,致使宫颈口持续不断的开大,预示着即将分娩。
宫缩的特征
子宫的收缩有规律,逐渐加强。宫缩初期大概间隔10分钟一次,且较轻微。
宫缩强度逐渐加深,宫缩频率加快,约每隔3~5分钟一次、每次宫缩持续时间变长,可持续50~60秒。
大部分出现在腹部下方,但是会扩散到背部下方。
宫缩会引起腹痛,腹痛一阵紧似一阵,就预示着快临产了。宫缩从不舒服的压力到绷紧、拉扯的痛。
有少数孕妇会出现腰酸症状。
宫缩发生时通常情况下会见红。
出现宫缩怎么办
走动可能会使腹痛更严重,你可以卧床躺着休息,深呼吸。
用垫子或椅子做支撑,找到一种最适合的姿势减轻疼痛。
不要做剧烈运动及要使用腹肌的运动,可以做散步这样轻微的活动。
最好有家人的陪伴,防止突然情况。
如果宫缩不规律或是形成规律但间隔很长,说明离分娩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在家休息,等阵痛达到至少10分钟一次的时候再入院待产。
需要注意的情况
临产前的宫缩是由不规律的假性宫缩逐渐成为规律性的宫缩的,准妈妈应该区分真假宫缩,根据阵痛的间隔时间做好不同的准备工作。
破水
临近分娩,包绕在胎儿周围的羊膜囊破裂而使囊内的羊水从阴道流出。
破水的特征
流出的羊水无色透明,可能含有胎脂等漂浮物。
感觉到热的液体从阴道流出。
孕妇无意识,不能像控制尿液一样控制羊水流出。
破水具有持续性。
破水后该怎么办
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应立即平躺,防止羊水流出。
破水后,可以垫些护垫,需要干净的内裤和干净的卫生护垫。
破水可能导致宫内感染,所以一旦发生破水都应立即去医院。
在临近分娩时不要做重活或是剧烈运动,尽量避免下蹲,防止外力对腹部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情况
破水导致羊水大量流出,脐带可能会随压力带动或因为重力作用而导致脱垂。一旦脐带脱垂就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组织器官坏死、甚至胎儿死亡。破水后如果6~12个小时内没有分娩迹象,为防止细菌感染,医生会使用催产素来帮助准妈妈进入产程,开始分娩。
见红
妊娠期间,会有粘稠带血迹的粘液栓子封堵住子宫颈。当分娩临近,子宫收缩扩张,宝宝的头开始下坠入盆,胎膜和子宫壁逐渐分离摩擦就会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粘液栓子脱落和这些血液一起排出,就是人们俗称的见红。
见红的特征
见红的颜色一般为茶褐色、粉红色、鲜红色。
出血量一般比月经的出血量少。
混合粘液流出,质地粘稠。
见红大多在分娩临近,阵痛发生前24小时出现。但个体是有差异的,也有孕妇在分娩1周前或更早就出现见红的情况。
出现见红怎么办
如果只是出现了淡淡的血丝,量也不多,准妈妈可以留在家里观察。
平时注意不要太过操劳,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见红后出现阵痛和破水就应该立即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一般不需要叫救护车。
需要注意的情况
胎盘剥离引起血管破裂也会造成出血,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需立即去医院。如果发现出血量超过月经流量,或者大量涌出,呈鲜红色就要立刻到医院就诊。
其他临产前征兆
胃部的压迫感消失,孕妇有胃部轻松感。
尿频,但没有尿急、尿痛。
腰酸、盆骨酸痛、大腿根部发胀。
阴道分泌物增多,为透明的或白色的黏性无臭分泌物。
胎动渐渐变得迟缓,但不会停止。
体重不再增加。
到医院待产什么时候最合适
临产症状
当出现以下临产症状时,准妈妈就要去医院待产了:
* 宫缩宫缩一开始往往不规则,当它发生得越来越规则时,就离分娩不远了。对于初产妇来说,时断时续的宫缩一般要持续8-10个小时。宫缩一旦频繁剧烈有规律,大约每5分钟左右发作一阵,且子宫一阵阵发硬,并感到疼痛或腰酸,就意味着分娩马上要开始了,应马上到医院待产。
* 见红妊娠后期的出血都要马上到医院检查,尤其是出血量较大时。
* 破水突然阴道流出像尿一样多的水,带点腥味,不能自己控制,这是破水。此时无论是否有宫缩都要及时去医院。在前往医院的在路上,孕妇应平卧,因羊水流出时可能脐带会随之脱出,脐带绕颈可导致胎儿死亡。如果流出的羊水不多,有的孕妇会误以为是白带增多。如果孕晚期有这种情况,应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是否已破水,千万不要大意。
没有妊娠并发症的准妈妈
对于没有妊娠并发症的准妈妈,如果在接近预产期的期间,虽还没有临产的征兆,我们建议她最好还是在预产期前后1-2天就到医院报到。
过早入院待产,在医院中吃住不习惯特别是睡眠不充足,反而会给待产的准妈妈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准妈妈如果用未有产兆出现而迟迟不入院,则可能会发生过期妊娠(妊娠超过预产期二周)。所以,在预产期前后1-2天入院是比较适合的。
临产征兆是什么
1、规律性的宫缩
是临产重要的标志。假宫缩时有时无,持续时间也较短,是在为真正的分娩做准备。而规律性的宫缩发生后,致使宫颈口持续不断的开大,预示着即将分娩。
2、破水
临近分娩,包绕在胎儿周围的羊膜囊破裂而使囊内的羊水从阴道流出。
3、见红
妊娠期间,会有粘稠带血迹的粘液栓子封堵住子宫颈。当分娩临近,子宫收缩扩张,宝宝的头开始下坠入盆,胎膜和子宫壁逐渐分离摩擦就会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粘液栓子脱落和这些血液一起排出,就是人们俗称的见红。
预产期准不准 不在预产期生产正常吗
如果产期和预产期稍有出入,也不必担心。因为就医学观点来看,预产期前2周或后2周内分娩,都属于适期分娩,为正常现象。临床上所说的足月胎儿是指孕龄在37周到42周之间;而怀孕未满36周分娩才称为早产;42周后分娩才成为晚产或过期产。如果在孕37周之前有临产症状,应立即到医院保胎,尽可能延长胎儿在子宫内的时间。超过预产期,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决定分娩时机。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2.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3.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4.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应注意主动医疗服务,掌握孕产妇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咨询技巧,提高服务技能和质量,要重视社区围生期孕产妇心理保健工作。
分娩患者的早期临产症状
分娩患者的早期临产症状:
规律性的宫缩: 规律性的宫缩是临产最重要的标志。假宫缩时有时无,持续时间也较短,是在为真正的分娩做准备。而规律性的宫缩发生后,致使宫颈口持续不断的开大,预示着即将分娩。
破水:临近分娩,包绕在胎儿周围的羊膜囊破裂而使囊内的羊水从阴道流出。
破水的特征为:流出的羊水无色透明,可能含有胎脂等漂浮物。感觉到热的液体从阴道流出。孕妇无意识,不能像控制尿液一样控制羊水流出。胃部的压迫感消失妊娠中随着胎儿的成长而变大的子宫的子宫底,在妊娠35~36周时最高,以后渐渐地降下来。这是因为随着分娩的临近,子宫口和产道变软,胎头下降到了骨盆里。由于一直压迫胃部和胸部的子宫下降,胃部的不舒畅感消除,消化不良、胃口难受等现象消失,所以吃饭也吃得痛快了,呼吸也舒畅了。
生二胎比生一胎容易些吗 生二胎孕妈妈需注意
1、产前做好相关产检,根据医生的判断来考虑生产方式,如有胎儿畸形、胎位不正、产妇患有其它疾病的一般建议剖腹产。
2、产前多了解分娩知识,熟悉医院,熟悉分娩的环境和分娩的过程,减少紧张和恐惧感。
3、产前备好待产包,如产妇用的护垫、BB纸尿裤、湿纸巾、奶瓶等。
4、产妇发现自己有临产症状,如宫缩阵痛、见红、破水,需让家人立即送医待产。
生小孩的前兆是什么
临产的三大征兆
规律性的宫缩
规律性的宫缩是临产最重要的标志。假宫缩时有时无,持续时间也较短,是在为真正的分娩做准备。而规律性的宫缩发生后,致使宫颈口持续不断的开大,预示着即将分娩。
宫缩的特征
子宫的收缩有规律,逐渐加强。宫缩初期大概间隔10分钟一次,且较轻微。
宫缩强度逐渐加深,宫缩频率加快,约每隔3~5分钟一次、每次宫缩持续时间变长,可持续50~60秒。
大部分出现在腹部下方,但是会扩散到背部下方。
宫缩会引起腹痛,腹痛一阵紧似一阵,就预示着快临产了。宫缩从不舒服的压力到绷紧、拉扯的痛。
有少数孕妇会出现腰酸症状。
宫缩发生时通常情况下会见红。
出现宫缩怎么办
走动可能会使腹痛更严重,你可以卧床躺着休息,深呼吸。
用垫子或椅子做支撑,找到一种最适合的姿势减轻疼痛。
不要做剧烈运动及要使用腹肌的运动,可以做散步这样轻微的活动。
最好有家人的陪伴,防止突然情况。
如果宫缩不规律或是形成规律但间隔很长,说明离分娩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在家休息,等阵痛达到至少10分钟一次的时候再入院待产。
需要注意的情况
临产前的宫缩是由不规律的假性宫缩逐渐成为规律性的宫缩的,准妈妈应该区分真假宫缩,根据阵痛的间隔时间做好不同的准备工作。
破水
临近分娩,包绕在胎儿周围的羊膜囊破裂而使囊内的羊水从阴道流出。
破水的特征
流出的羊水无色透明,可能含有胎脂等漂浮物。
感觉到热的液体从阴道流出。
孕妇无意识,不能像控制尿液一样控制羊水流出。
破水具有持续性。
破水后该怎么办
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应立即平躺,防止羊水流出。
破水后,可以垫些护垫,需要干净的内裤和干净的卫生护垫。
破水可能导致宫内感染,所以一旦发生破水都应立即去医院。
在临近分娩时不要做重活或是剧烈运动,尽量避免下蹲,防止外力对腹部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情况
破水导致羊水大量流出,脐带可能会随压力带动或因为重力作用而导致脱垂。一旦脐带脱垂就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组织器官坏死、甚至胎儿死亡。破水后如果6~12个小时内没有分娩迹象,为防止细菌感染,医生会使用催产素来帮助准妈妈进入产程,开始分娩。
见红
妊娠期间,会有粘稠带血迹的粘液栓子封堵住子宫颈。当分娩临近,子宫收缩扩张,宝宝的头开始下坠入盆,胎膜和子宫壁逐渐分离摩擦就会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粘液栓子脱落和这些血液一起排出,就是人们俗称的见红。
见红的特征
见红的颜色一般为茶褐色、粉红色、鲜红色。
出血量一般比月经的出血量少。
混合粘液流出,质地粘稠。
见红大多在分娩临近,阵痛发生前24小时出现。但个体是有差异的,也有孕妇在分娩1周前或更早就出现见红的情况。
出现见红怎么办
如果只是出现了淡淡的血丝,量也不多,准妈妈可以留在家里观察。
平时注意不要太过操劳,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见红后出现阵痛和破水就应该立即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一般不需要叫救护车。
需要注意的情况
胎盘剥离引起血管破裂也会造成出血,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需立即去医院。如果发现出血量超过月经流量,或者大量涌出,呈鲜红色就要立刻到医院就诊。
其他临产前征兆
胃部的压迫感消失,孕妇有胃部轻松感。
尿频,但没有尿急、尿痛。
腰酸、盆骨酸痛、大腿根部发胀。
阴道分泌物增多,为透明的或白色的黏性无臭分泌物。
胎动渐渐变得迟缓,但不会停止。
体重不再增加。
了解分娩临产前要排空大小便
子宫的位置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怀孕后子宫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而长大,足月孕妇子宫重量达1000~1200克,容积可达5000毫升。长大的子宫,势必挤压直肠和膀胱,使直肠张力降低,蠕动减弱。
分娩时,子宫强而有节律的收缩,以娩出胎儿;若周围挤压过紧,必然影响子宫收缩。因为子宫的正常收缩运动,要求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假如直肠充满粪便,膀胱充满尿液,子宫的收缩运动必然很费力,胎儿先露部受阻而难于下降,以致宫口迟迟不开;胎头在盆底较长时间的压迫膀胱和肛门括约肌,以致括约肌麻痹导致产后尿潴留和产后大便困难。排空二便,还可避免因腹压增加而造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将大便溢出,污染外阴。故此,排空二便可减少产道细菌感染的机会。
分娩前,产妇应做到定时小便,每隔2 ---4小时排尿1次,使膀胱随时呈现空虚状态。若产前有排尿困难情况,应及时去产科检查,必要时要导尿,或针灸通便。临产前应定时大便,养成晨起排便习惯。若大便困难,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柿子、西瓜)红苕、蜂蜜等。
生二胎会比预产期提前吗 生二胎预产期提前或延迟正常吗
二胎妈妈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分娩都属于正常的情况,临床上所说的足月胎儿是指孕龄在37周到42周之间,如果在孕37周之前有临产症状,应立即到医院保胎,尽可能延长胎儿在子宫内的时间,到了孕37周时应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但不要过于焦虑,如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征兆出现,孕妈妈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
临产分娩、临盆前待产注意事项
1)相机/摄像机:随时记录着准妈妈的状态,既可以长久保存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又方便让急不可耐的亲戚朋友们随时了解准妈妈待产的情况。
2)外套:多带一件外套,出院时保暖工作要做好。
3)棉拖鞋(旅游鞋):在分娩的过程中方便穿用,而且比较保暖。
4)纸内裤:在医院没办法洗衣服,纸内裤用后可丢掉,非常方便。
5)个人的洗漱用品和餐具。
6)哺乳内衣:宝宝出生后适用。
7)厚的袜子:帮助保暖。
8)浴巾(如果有条件):因为感觉很熟悉,所以会帮助你放松。
9)靠垫2~3个:孩子出生后,喂奶时使用,会让你感觉更舒服。
10)吸奶器:帮助吸奶。
11)乳垫:防止奶水溢出。
12)电话卡/硬币:很多医院不允许使用手机,可以事先观察好医院里的公共电话时投币的还是插卡,这样可以随时与家人保持联系。
13)大的卫生巾:产后有恶露排出,比平时的月经量稍多,因此要准备特殊的卫生巾或加长加大的。
14)睡衣:自己的可以感觉更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