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某种情况下血压不高了或反而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这种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低的情况,一般对患者来说不是好事,尤其对一些老年患者来说,是一种危险的征兆,且低血压可能造成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生命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导致危险。
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血压偏低,需要查明原因。最为常见的是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病变时,如脑梗塞,脑出血后,常导致血压偏低,原因可能与血管中枢的自我调节有关。另外,降压药物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大。某些疾病,如腹泻、失水、大量出汗等,也会引起血压降低。
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如为降压药物引起,且持续血压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可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减少降压药的使用,但不可停药。
脑血栓的发病症状都有什么
1、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2、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3、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4、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5、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6、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血压高为何会突然血压低呢
1、体位变动,如从座位上站起来或起床下地时。有的患者可能因为晚上起夜的时候突然感到头晕而摔倒。研究发现,平卧时的基础收缩压越高,其站立时收缩压下降幅度越大,出现低血压的概率越大。
2、服用某些降压药物,如具有中枢降压作用的药,扩张外周血管的药,减少静脉回流的利尿药等,都可引起低血压。当然,在使用任何一种降压药物时,剂量过大或用法不当都可能导致血压过低。例如,有些患者服用一种药物降压不理想时,为了尽快控制血压,经常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或者还没等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就过早加用其他降压药物,导致血压过度降低。有的患者还将本应整粒吞服的缓释剂型降压药掰开或碾碎,或者同时饮酒,这些都能加速药物吸收并增强降压效应。
3、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也可能导致低血压,尤其是与高血压药合用时更易出现低血压。
脑血管硬化的征兆有哪些怎么办
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脑血管梗塞
脑血管堵塞(脑血栓)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它的发展。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平时饮食要特别注意少盐,清淡,多吃青菜,少动物肉,多吃鱼。
如果不是太严重又处理得当是可治的。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1.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堵塞的前兆信号。
2.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3.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管堵塞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血压高为何会突然血压低呢
一般地说,高血压患者出现低血压常与下述因素有关:
1、体位变动,如从座位上站起来或起床下地时。有的患者可能因为晚上起夜的时候突然感到头晕而摔倒。研究发现,平卧时的基础收缩压越高,其站立时收缩压下降幅度越大,出现低血压的概率越大。
2、服用某些降压药物,如具有中枢降压作用的药,扩张外周血管的药,减少静脉回流的利尿药等,都可引起低血压。当然,在使用任何一种降压药物时,剂量过大或用法不当都可能导致血压过低。例如,有些患者服用一种药物降压不理想时,为了尽快控制血压,经常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或者还没等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就过早加用其他降压药物,导致血压过度降低。有的患者还将本应整粒吞服的缓释剂型降压药掰开或碾碎,或者同时饮酒,这些都能加速药物吸收并增强降压效应。
3、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也可能导致低血压,尤其是与高血压药合用时更易出现低血压。
脑血栓的症状及前兆是什么
一、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二、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三、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四、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五、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六、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血栓的前兆
一、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在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这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三、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四、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朋友们一定要多注意家里的老人平时的状态。
五、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高血压突然变低血压应该怎么办?
在治疗高血压期间,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防止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要定时定量用药,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如果持续低血压可能造成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生命器官供血不足,机会危险到生命。
此类病症的患者平时需要加强营养,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多喝水,时常注意自己的血压状况,出现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弄清楚原因,听从医嘱,防止更为严重的情况的发生。
患者在平常生活中的动作,如起立、坐下时,不要行动太快,本来是坐下要起来时,慢慢站起,站起后不慌忙开始行走,可以先站立一会,待身体适应后再走动。患者出现有大量出汗等使身体排出水分的情况时,最后马上补充身体中的水分,还可适量在水中加盐。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时常关注自己的血压,并将血压的变化情况告知医生,以便随时调整药物及药量,因为降压的药物种类较多,各有针对。千万不可听信其他人的药方,要知道每个人的病情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大家都是高血压。
高血压突然血压低头晕的原因是什么
1.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在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高,主要是由于餐后血液大量流入内脏器官及老年人衰退、反应迟钝、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压调节机制不敏感等综合原因所致。
2.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大于10毫米汞柱),并伴有头晕、视力模糊、乏力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压力反射减弱、心脏顺应性下降等原因,直立时不能作出迅速反应,大量血液流入腹腔及下肢,回心血量及心排血量减少,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3.综合因素导致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入院后,医生往往根据早、晚血压进行降压及调整治疗。不少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后,早、晚血压控制良好,但早餐后血压下降明显。这除了与餐后低血压有关外,可能还与降压药作用高峰相叠加有关。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除头晕外还可出现乏力、心悸、出汗、烦躁等症状。
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的人,要注意经常的量血压,发现自己的血压波动比较厉害的时候,就要及时的看医生,让医生对症来采取措施。人无论是血压高还是血压低都对身体健康不利。
低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药物:如患有高血压的人过量服用降压药就会引起低血压;
排尿:由于尿液的排出,腹内压突然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一过性低血压昏厥;
体质差:年老体弱者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减退,也易发生低血压;
体位改变:当长时间平卧或者坐位、蹲位的人突然站立起来时,容易发生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摔倒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血压突然升高时怎样急救
在血压突然升高的高血压患者中,有一部分的血压虽然剧烈升高,但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的症状和严重的心、脑、肾损害,临床上将这种现象叫做高血压紧急状态。还有一部分血压突然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后,可出现兴奋、口干、出汗、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将这种现象叫做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可引起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脑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无论出现高血压紧急状态还是高血压危象,也不管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只要血压超过180/100毫米汞柱,就应及时进行降压治疗,否则很可能危及生命。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后进行自救的方法是口服短效降压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短效降压药有四种,即可乐定、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柳胺苄心定。其中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的降压效果较快,一般在服用30.分钟内即可起效,在服用1~2个小时后可达到最大疗效。可乐定、柳胺苄心定一般在服用后1小时起效,在服用2个小时后可达到最大疗效。
因此,血压突然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可首选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此类患者如果平时常服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则可就爱你过这两种药物合用或先服用硝苯地平,1一小时后待血压无明显下降时再加服卡托普利(或可乐定)。伴有恶心呕吐的此类患者可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或可乐定进行治疗。不过,从未服用过硝苯地平的初发高血压患者应慎用此药,平时服用过多种降压药但从未服用过硝苯地平的高血压患者更应慎用此药,以免引起低血压。此类患者可改用可乐定、柳胺苄心定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血压突然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将血压降得太低,以免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患有缺血性中风或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此类患者应将血压降到140/85毫米汞柱左右,以防止因血压过低而引起再次中风或冠状动脉灌流不足。血压突然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平稳以后,应继续按照正常服药的习惯服用降压药。如在治疗的过程中无法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内甚至血压继续上升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发生危险。
脑血栓的症状及前兆是什么
脑血栓前兆
一、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二、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三、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四、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五、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六、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