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天竺黄的鉴别方法

天竺黄的鉴别方法

1.性状鉴别: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2.显微鉴别:子座横切面:表层为无色菌丝,其内侧为含有红色色素的菌丝层,并埋生单列或偶为2列的子囊壳。子囊壳椭圆形、类圆形或梨形,直径400-600μm,内有多数子囊和侧丝。子囊长250-350μm,直径20-30μm,顶端圆钝,基部具细长柄,含子囊孢子6-8个,单列。子囊孢子纺锤形,长30-60μm,直径13-25μm,两端略尖,有墙砖状的纵横分隔。侧丝线形,略长于子囊。红色菌丝层以内为由基部向四周放射排列的无色至浅红色菌丝。子座基部常见被菌丝包埋的竹枝竿,有时可见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形状与子囊孢子相似,长50-80μm,直径20-30μm.

粉末特征:粉红色。水装片可见菌丝多数粘结成团,直径4-7μm,横壁可见,分枝少,菌丝含细小油滴,遇苏丹Ⅲ试液显橙红色。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众多。

(1)本品遇碱变为翠绿色,滴加三氯化铁试液显紫红色。(检查竹红菌素A)

(2)子座切面在紫外灯下观察,红色菌丝显亮红色荧光,如滴加稀碱液,即转为翠绿色,荧光消失。

(3)本品乙醇浸出液呈鲜红色,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滴加FeCl3试液转为紫红色。

(4)取本品粗粉4g,加水2ml,温浸,滤壶,滤液作供试液;另取丙氨酸、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滤纸上,以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展开,喷以0.2%茚三酮忆醇液,加热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竹黄的药用价值

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

1、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2、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3、风湿痹病、四肢麻木:竹黄60g,用白酒250ml浸泡24小时后服用,每晚服一次,约50ml,或用药酒外擦。

4、小儿百日咳:竹黄6-9克,水煎服。

5、治胃气痛:竹黄一两,烧酒一斤,共浸泡三、五天。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一小酒盅。

天竺黄的营养价值 天竺黄的营养成分

天竺黄含有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还含头孢素和硬脂酸乙酯及氢氧化钾、硅质等。

吃中药会过敏吗 皮肤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多形红斑,湿疹样皮疹。常见的致敏中药为,煎服蒲公英,熟地黄,木香,砂仁,金钱草,瓦楞子,土鳖虫,天竺黄等。

天竺黄的营养价值 抑菌

天竺黄中竹红菌甲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培养的人癌细胞和小鼠移植性实体肿瘤有显著的光动力治疗作用。

新生儿惊厥可以吃什么中药

1、蒿柴薇丹汤

青蒿10g,银柴胡10g,白薇10g,丹皮10g,菊花6g,大青叶10g。水煎,每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高热不退者。

2、清热散

朱砂24g,琥珀15g,钩藤15g,薄荷10g,滑石45g,柿霜30g,豆蔻15g,甘草45g。共为细面。每服0、3g,日服3次。适用于新生儿惊厥惊叫不安者。

3、防惊汤

蝉衣6g,钩藤8g,甘草8g,珍珠母10g,炒枣仁10g,栀子4g,黄连3g,防风3g,杭白芍8g,青黛3g。水煎服。每疗程服4周,第1周每日1剂,以后隔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热退风止,善后调理。

4、天竺黄散

天竺黄、川郁金、山栀子、白僵蚕、蝉衣、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0.3g,以薄荷汤送服。适用于新生儿惊厥痰多者。

5、牛黄丸

牛黄0.3g,炒蝉蜕.3g,大黄15g,黄芩15g,龙齿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g,薄荷汤送服,日服2次。适用于新生儿高热惊厥。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注意事项】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孕妇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天竺黄配伍应用

配白僵蚕

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与痰热壅盛所致的抽搐惊痫等。

天竺黄清热化痰,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白僵蚕辛开,熄风止痉力强,天竺黄寒清,清热化痰力胜。

二药配伍,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配朱砂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朱砂秉寒降之气,天竺黄具清化之质。

二药配伍,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配半夏曲

天竺黄甘寒,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半夏曲性温,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天竺黄突出一个清字,半夏曲侧重一个燥字。

二药伍用,一清一燥,相互促进,清热除湿、化痰止咳的力量增强。

主治湿热内蕴,症见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者。

天竺黄、半夏曲伍用,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配胆星

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癫狂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证。

二药配伍,相须使用。

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证。

配石菖蒲

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等证。

二药配伍,天竺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

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证,疗效大增。

天竺黄功效 天竺黄的使用禁忌

1.天竺黄性味甘寒,故而脾胃虚寒者慎用。

2.天竺黄性寒,孕期服用寒性食材、药材都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竹黄的功效

功效

竹黄功能主治于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1、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2、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风湿痹病、四肢麻木: 竹黄60g,用白酒250ml浸泡24小时后服用,每晚服一次,约50ml,或用药酒外擦。

天竺黄功效 镇痛抗炎

天竺黄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其水煎液提取物被证明有镇痛作用,可显著提高痛阈,其作用优于吲哚美辛,与杜冷丁相似。

相关推荐

什么中药泡水治咳嗽 紫苏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子: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用于痰阻气机,咳嗽痰多等。 止咳应用: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细辛,麻黄,天竺黄,胆南星,陈皮,丹参,甘草等配伍应用,水煎服。治疗支气管哮喘。

治精神病的中药偏方

一、治疗精神病的中药常用方剂有新制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竹沥半夏,黄芩,桃仁,红花,丹参,香附,丹皮,赤芍,青陈皮,酒大黄,甘草),调气破瘀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虻虫,水蛭,地鳖虫,三棱,莪术,桃仁,红花,酒大黄,赤芍,香附,丹皮,桂枝,川芎,甘草)。 二、治疗精神病的中药常用方剂有涤痰开窍汤(胆南星,青皮,陈皮,广木香,竹沥半夏,煅礞石,天竺黄,石菖蒲,郁金,生大黄),解郁化痰汤(橘红,法半夏,柴胡,郁金,香附,远志,石菖蒲,瓜蒌,胆南星,竹茹),以及祛风除痰汤(白附子,天南星,天竺黄,法半夏,

初期脑血栓怎么治

1、方名:钩军汤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2、方名:固本复元汤 组成: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气虚血滞,瘀痰阻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

平肝的中药有哪些 代赭石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肝,心经。 功效主治:平肝强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呕吐,呃逆等症,本品重镇降逆,可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由于肝阳上亢而导致的头痛,眩晕,可用本品配菊花,蒺藜,钩藤,黄芩,天麻等同用;因肝火上冲或肝气郁滞,郁久化热而出现急躁易怒,头胀胸闷,不眠,甚或吵闹,骂人等症,可重用本品易重镇,平肝,清热,长配伍黄芩,黄连,天竺黄,胆南星,生香附,生牡蛎,生铁落等同用。

滋补肝肾祛风通络法治愈老年中风

聂女士,今年68岁,因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而后出现半身不遂,肢体拘急等就诊。患者诉关节酸痛,精神倦怠,终日卧床不起。证见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侵入,夹痰浊流窜经络,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络脉痹阻,气血循环不畅,故口眼歪邪,肢体拘急;肝肾阴虚,髓海不足,不能藏阴而以煦阳,内风炽盛,故而中风。开处方山茱萸、石斛、麦冬、白芍、赤芍、远志、天竺黄、当归、川穹、赤芍、甘草、防风、五味子、百合、三七粉,每日1剂,水煎取汁口服,7日后复诊。 二诊:服药后症状得到了控制,患

天竺葵与家居风格的搭配

天竺葵,别名洋绣球、石腊红、入腊红、日烂红、洋葵,属牻牛儿苗科,包括约230种多年生肉质、亚灌木或灌木植物。 天竺葵性喜冬暖夏凉,冬季室内每天保持I0—15℃,夜间温度8℃以上,即能正常开花。但最适温度为15一20℃。天竺葵喜燥恶湿,冬季浇水不宜过多,要见干见湿。土湿则茎质柔嫩,不利花枝的萌生和开放;长期过湿会引起植株徒长,花枝着生部位上移,叶子渐黄而脱落。 天竺葵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冬季必须把它放在向阳处。光照不足,茎叶徒长,花梗细软,花序发育不良;弱光下的花蕾往往花开不畅,提前枯萎。天竺葵不喜大

保婴丹的价格

保婴丹用于小儿感冒,风寒袭表,食滞化热所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饮食、夜啼易惊等症。特别适用于婴幼儿使用。那么,保婴丹的价格贵吗? 本品主要成分是川贝母、防风、钩藤、法半夏、琥珀、天竺黄、重楼、薄荷、胆南星、天然冰片、蝉蜕等。具有疏风清热、化痰定惊,用于小儿感冒,风寒袭表,食滞化热所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饮食、夜啼易惊等症。特别适用于婴幼儿使用。 市场价一般在170元左右,而网上药店只售160元左右。

吃什么中药安神助眠 龙骨平肝潜阳

性味:甘,涩。 功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涩精,外用可生肌敛疮,治疗惊癫狂,正常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血衄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等病症。 安神助眠治疗配伍: 本品具重镇之效,能镇摄心神,对于心神不安的各种病症都能适用,如与牡蛎,桂枝等配合,治疗心中烦躁不安,惊悸者,如痰热而致惊,癫狂者,可配合胆南星,天竺黄,琥珀等;如行气不足而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者,可与石菖蒲,远志,酸枣仁等配合。

毛诃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毛诃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治脉热病、扩散伤热、瘟热,毒热、新旧热病、痛风者,可配伍冰片、肉豆蔻、豆蔻、草果、天竺黄、红花、丁香、沉香等药同用。《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除烦,治水,调中,止泻痢,霍乱,奔豚肾气,肺气喘急,消食开胃,肠风泻血,崩中带下,五膈气。

支气管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支气管肺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风温犯肺”、“肺热咳喘”等证。小儿肺炎发病急、变化快,邪热容易由卫、气迅速转入营、血,进而引起心、肝两经证候,故按临床表现分为轻、重两大类型施治,患者要注意结合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1、普通型肺炎(邪在卫、气)的证治:患儿表现高热、有汗或无汗(一般早期少汗,邪达气分时则分汗、口渴)、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轻度喘憋鼻扇、面赤口渴、咽红、舌尖红、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治以宣肺清热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2g,杏仁9g,生石膏9g,甘草2g,银花9g,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