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早知道 五检查三预防
孩子近视早知道 五检查三预防
在不久前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中,广州15岁青少年近视发生率达到73%,每年新增近视患儿近20万,而这些儿童,当他们成年时,绝大部分都将成为近视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儿童患有近视的原因,很多专家指出,孩子们近视高发率除与遗传相关外,与环境因素也密不可分。“有调查统计,学龄后到18岁前的青少年儿童每日平均‘视近’(看书、做作业、看电脑等)时间高达近10小时,近视不断发展与‘视近’有关。”专家分析,当近距离看东西时人的眼球调节、眼球集合及疲劳性充血,都可引起眼压增加,压迫眼球变长、近视加深。
孩子近视前有哪些征兆?
一是眼睛疲劳。表现为看书时感觉字迹有重影、浮动不稳。有些人在望远久后移向近处物体,或望近久后移向远处物体时,眼前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
二是知觉过敏。是指眼部感觉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不少人还会伴有眼睛干涩、灼热、发痒及眼部胀痛。有的人胀痛可扩散到眼眶的深部,甚至引起偏头痛,乃至颈项、肩背等部位酸痛。
三是全身神经失调。有些原来成绩好的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也有些迟钝,脾气变得急躁,对原来喜爱的东西也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晚上睡眠时多梦、多汗,身体容易倦怠,且有眩晕、食欲不振等症状。这是受眼疲劳影响所产生的中枢和植物神经失调的表现。
以上三点,眼科医生称之为“近视前驱症候群。”由此可见,近视发生之前是有先兆信号的,但首先出现的不是视力减退,而是神经系统方面失调而产生的症状。
近视是眼病,戴眼镜可替代治疗吗
“近视也是一种眼病?我没听说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近视实在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说这话的是晓琳妈妈,她女儿从小就戴着近视眼镜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看电视眯着眼,是孩子近视了?
孩子近视的早期症状和苗头包括:看物体时经常眯眼、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睛、经常歪着头看物体、经常皱眉、看东西时经常斜视、看东西时眼睛跟东西贴得很近,如果孩子有这类表现,应及时检查,了解是否有近视了。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郑振优告诉记者,少儿在近视形成过程中都会经历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直至真性近视的发展过程。当孩子存在视力问题时,应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眼科检查,首先排除白内障等器质性眼病,其次要散瞳验光。
有视力问题就得戴眼镜吗?
如果是12岁以下儿童,首次验光须用阿托品等强效散瞳剂散瞳,让睫状肌完全麻痹后再验光。13岁以上儿童可用托品酰胺等药物快速散瞳验光,根据验光结果,区分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郑振优说,如果是假性近视,只要通过散瞳就可使视力达到正常状态,不需佩戴眼镜,若假性近视佩戴眼镜,那么一定会转变为真性近视,且度数可能会因为眼镜的不合适而逐渐加深。而如果是混合型近视,通过散瞳后,在消除假性近视后,视力会明显提升,这时候所剩下的近视度数就是真性近视的度数。在确定孩子的确存在真性近视的前提下,才考虑是否应该验配眼镜的问题。
眼镜越戴越近视是真的吗?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的度数不高,最好还是别戴眼镜,生怕越戴越深。经常戴眼镜会不会让近视度数加深?
郑振优表示,这是一种误解。对于真性近视,佩戴合适的眼镜并不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真性近视,目前最好最安全的矫正方法,就是配戴合适的眼镜,以免给尚未发育好的眼睛带来不良影响。他说,戴了眼镜后也要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学习时身体要坐正,眼睛距离书本约30厘米;睡觉、走路、乘车不看书报;避免在强光下看书写字;一次用眼时间不要太长,每看半小时书左右,要远眺或闭目休息;自觉做眼保健操,消除眼肌部分疲劳;要注意眼睛的劳逸结合,增加户外活动。
有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3小时,有助于防治近视的加重。其次,近视者配戴眼镜,除为了清晰视物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造成眼睛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失去平衡。郑振优举了个例子,即使你是300度以下的轻度近视眼,只要已影响了眼睛调节与集合的平衡,特别是出现了隐性斜视状况的,都必须配戴眼镜,以免调节和集合进一步失却平衡,久而久之对眼睛的健康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配眼镜能代替治疗吗?
许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近视了就等于配眼镜,其实不然。孩子近视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不仅仅是配一副眼镜而已,需要找到孩子近视的真正原因,再对症下药,千万别把孩子近视等同于配眼镜。
郑振优说,每个孩子的“眼睛”体质都不同。比如,有的孩子眼聚合力不足,有的孩子眼调节不足或调节过度。如何通过对孩子双眼视功能的检查,找到孩子发生近视的真正原因,需要找眼科医生做检查;如果没有找到原因,而是随便为孩子配一副眼镜,是近视度数增长的最大元凶。
儿童的眼睛正处于发育期,对待儿童配镜一定要慎重。儿童配镜要求医生或验光师精准验光,给出合适的配镜处方,然后按处方准确配制,才能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儿童配镜还需注意有无弱视,如果矫正视力低于0.9时,说明有弱视,父母千万不要把弱视和近视、散光、远视混为一谈,弱视不但视力差,而且无立体视觉功能。
郑振优提醒家长,儿童弱视的最佳治疗期为学龄前,在6岁以内治疗弱视效果好,随着年龄增大治疗难度逐渐增加,超过了13岁的视觉发育可塑期,治疗恢复的机会就很小了,一旦发现有弱视,一定要早治疗,以防延误了最佳治疗期而遗憾终生。
饮食不当也会导致宝宝近视吗
宝宝近视是都知道的,现在也是有很多的宝宝从小就出现了近视的情况,能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也有的,可饮食不当也会导致宝宝近视吗?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三餐食物安排不当,也可导致近视。所以为避免孩子过早戴上眼镜,除了供给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外,以下几类食物是不可缺乏的:
一、含维生素A食物。如肝、胡萝卜、小油菜、韭菜等。维生素A参与视紫质的构成,维持正常视觉。
二、含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动物骨等;起调节眼球“液压”的作用。
三、含铬食物,如谷物、肉类、乳酪及蛋黄等,在眼球发育中的作用是使其渗透压保持平衡,否则可导致晶状体鼓出变凸,致使眼的屈光度增大,而成为近视眼。
上述就是对饮食不当也会导致宝宝近视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对孩子近视的预防,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
孩子缺少户外的运动容易得近视
在国外有一项研究是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的一些运动,原因是为了能减少孩子得近视眼的风险,孩子在户外的时间少,多数时候都是在室内学习生活,这容易导致早期的近视,如果当孩子已经近视,那么在冬天的时候度数会容易加深。
一项在澳大利亚进行的针对6岁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的试验结果显示:每日有累计3小时户外活动的孩子近视率仅0.8%,每日有累计1小时户外活动的孩子近视率仅3%。新加坡一项对学龄儿童进行的调查也证明,每天有累计半小时户外活动的孩子近视率为24%,每天如有3小时户外活动,可使学龄儿童几乎不近视。研究者指出,户外活动是指走出室外,不看近处(如电脑、电视、书本和作业等),尽量远眺,这对视力是保护因素,因为长时间看近处,会使眼轴长期处于拉长状态,累积效应可导致近视。
美国一项研究证实,看电视多、户外活动少的孩子更易患近视。专家认为,户外活动可以使孩子多看远处事物,这有助于阻止近视的形成;同时,户外阳光可使孩子瞳孔收缩,加大眼睛的聚焦力,看到的事物更清晰,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
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孩子近视率高与户外活动过少有必然的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时间呆在室内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多在室外活动、运动、晒太阳,可以减少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孩子近视了怎么办
孩子近视了怎么办?
昨天幼儿园检查视力和牙齿,下午去接孩子,看到孩子的视力测试表写着(近视倾向)。对于这个检查结果,我是早有预料的,因为假期的时候对孩子控制的少,看电视和电脑的时间比较多,我想这应该是孩子有近视倾向的原因。同班的另外一个孩子妈妈看到我,诉说孩子已经近视了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简单说几句。
不少儿童出现频繁眨眼、真性近视或近视加深等问题,这与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的兴起不无联系。视力形成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球外观几乎是正圆形的,眼球晶状体和睫状肌的调节能力较差,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表现为远视眼。大约在4岁的时候,儿童的视力正好处在正视化过程,逐渐从远视眼向正视眼发展。之后,儿童的视力发育趋向完善。如果发育期间,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就会让近视提前。
“所以说,儿童还处于发育期,生理结构尚未发育完全,控制眼睛闭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缩能力不如成年人,更容易比成年人产生视觉疲劳,而电子屏幕是直接发光体,画面色彩亮丽,不停闪烁的屏幕刺激性大,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近视。”
你必须知道预防孩子近视的食物有哪些
含钙食物
钙是我们较为熟悉也颇为重视的一种矿物元素,但大家对它的认识还是集中在增进骨骼发育、防止儿童佝偻病等方面,很少将它与眼睛的发育联系起来,然而医学专家们指出,钙的缺乏是造成视力发育不良乃至形成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科学依据是:眼球如同一个盛满清水的塑料小囊,如果钙元素缺乏,其液压就会忽高忽低,不能保持正常状态,这种状况就像一个正在亮着的灯泡,很容易被忽高忽低的电压烧坏一样。眼球如果缺少了钙,可使发育异常而形成近视。
含钙食物有:牛奶、豆制品、鱼虾、动物骨等,还要注意搭配动物的肝脏、蛋黄、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以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
含铬食物
铬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眼球发育中的作用是使其渗透压保持平衡,否则可导致晶状体鼓出变凸,致使眼的屈光度增大,而成为近视眼。根据专家的测算,儿童每天约需铬50-200微克。
含铬食物有:谷物、肉类、乳酪及蛋黄等,应多给孩子安排。
硬质食物
经常给孩子吃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增加咀吃力频率与力度,可促进小儿视力的发育,日本一位名叫船越的教授为此做了专门调查,资料显示,常吃细面条一类软食的孩子很少使用下巴部分的咬肌,这是造成视力异常的一个重要祸根。
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的岛田副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常吃不需咀吃力之柔软食物的学生中,视力差的人特别多;而常吃硬食者,视力差的人很少。这是因为咀吃力可增加面部肌肉包括眼肌的力量,使之具有调节晶状体的强大能力,避免近视眼的发生。
比较适合儿童的硬质食物有:胡萝卜、水果、甘蓝、动物骨、豆类等。这些食物既耐吃力又富含养分,特别值得推荐。
户外运动能治疗近视眼吗
户外运动有助改善视力
对于这些低龄的近视眼,专家并不建议他们立即配眼镜,而应该让孩子少玩或不玩电子产品,而花更多的时间在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既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又使他们有更多望远的机会,使疲劳的睫状肌得到更多休息的机会。
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专门做实验的猴房,小猴子们长期被关在实验室里,每天近距离对着墙壁和面前盛食物的盘子,没过半年,80只小猴子全部成了近视眼。这是由于小猴子的眼睛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长期得不到休息,很容易患上近视。后来科研人员又把这80只猴子放养在杭州千岛湖的“猴岛”上,半年后,小猴子们的视力居然恢复了。这是由于游船周而复始地往返着,猴子们也放眼迎送着一批批游客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它们的睫状肌始终做到收缩放松。
专家指出,发育成熟前的孩子近视后是极有可能恢复正常的。因为6到16岁的孩子,眼球发育未定型,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通常,年龄越小,近视时间越短,改善越早,视力恢复几率就越大。
孩子配镜要到医院散瞳
专家说,不建议孩子立即配镜,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孩子的近视其实是假性近视。
很多家长怀疑孩子近视了,为了方便便宜,往往会选择在眼镜店里验光,选择看清楚的度数配镜。其实孩子的近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假性近视,只要注意休息、注意眼睛保健,就可以恢复。如果这时配了眼镜,假性近视很快就会变成真性近视。他建议,家长若怀疑孩子近视,一定要到医院里检查视力,并散瞳验光,这样才能知道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更不要借别人的眼镜试戴。
发现孩子近视的时间越早,治疗的效果也越好,可怎样才能发现孩子近视了呢?能否等孩子主动说远处看不清楚了?有调查发现,孩子近视后有百分之九十五都不立即主动向家长和老师说,等孩子主动说的时候,近视的程度已经不是假性近视初期了。如果发现孩子看电视眯缝着眼睛,并且离电视越来越近,这说明孩子已经近视了。正常人连续看书两个小时候才会感到视力疲劳,如果你的孩子看书1小时就感到疲劳了,这也是开始近视的信号。如果有条件,定期带孩子去做视力检查也是不错的选择。
近视初期切勿急着给孩子配眼镜
眼镜只有光学矫正作用,没有预防、治疗作用。孩子由于眼睛调节力很强,用眼时间稍长也不觉得累,长此以往就很容易视疲劳,导致近视。在近视早期,通过治疗是可以恢复的。而那种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必须马上戴镜,不然视力会越来越差的观点有失偏颇,其实在孩子患近视初期,如果立即戴上眼镜,眼球将失去自我修复功能,孩子将一生都离不开眼镜。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下降的迹象后,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通过服用相关药物、保健品来预防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那么,怎样判断是否要给孩子配眼镜呢?首先要先判断孩子所患近视程度处于哪个阶段:是属于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阶段。要准确鉴别近视类别,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机构经过专家检测才行。
近视越来越深是戴眼镜惹的祸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业的加重,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和不正确的学习姿势,使不少家长很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其实,孩子近视问题不能只靠家长督促,也要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眼科知识,养成预防近视的好习惯。同时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视力检查中应注意辨别真假近视,尤其是孩子,散瞳验光检查很必要,很多情况都是孩子假性近视时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草草配镜,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区别真假性近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散瞳验光。
除此之外,孩子随年龄增长,眼球的发展概况、近视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和控制近视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同时很多家长也存在一些误区,我们需要及时纠正错误,养成正确的观念。
近视后不戴镜,度数就会慢慢变小?
“近视可以治疗,治疗仪可以矫正近视眼,近视后不要过早戴眼镜,眼镜越戴度数会越深,配眼镜时比实际度数配低点,只在上课时戴眼镜。”其实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近视是眼轴距(眼球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过长引起的,就像长高的个子一样不可逆转,只能控制。不少家长觉得戴眼镜很丑,不想让孩子戴。其实眼镜是控制孩子视力的主要手段,眼镜就像挑水的扁担,可以分担睫状肌的压力,大多数情况下应全天佩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眯眼、歪头看东西、看电视往前凑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眼科医院检查验光,并且在医生的嘱咐下散下,这样配出的眼镜才精确,才能够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
定期复查视力和度数,建力屈光发育档案
近视形成后,眼镜就成了孩子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眼镜在帮助孩子看清黑板的同时,也是需要被呵护和保养的。我们通常会在孩子配镜的三个月后通知其复查,询问孩子的用眼情况,视力变化情况,同时为孩子调整镜架和清洁镜片,保证孩子戴着一副清晰舒适的眼镜。再次强调爱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用眼习惯。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和户外运动“say hello”,跟电脑手机说“bye bye”
研究显示,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是近视眼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促进近视发展的原因却是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比如长时间读书看字,长时间的玩电脑手机,不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用眼习惯。而改善这些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户外。我们要求孩子每天至少应该保持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打乒乓球、羽毛球、放风筝都是放松眼睛的好办法。
哪些儿童最易得近视眼
1.睡觉时间少的孩子易患近视眼。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加速期,特别是7—9岁和12—14岁时,如果孩子睡眠时间减少,或人为剥夺睡眠时间(功课负担过重),会引起部分儿童发生近视眼。
2.低出生体重的孩子易患近视眼。凡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的小儿,其在青春期前容易发生近视眼。这主要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先天发育不良,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导致眼轴发育过长所致。
3.早产儿童易发生近视眼。早产2周或2周以上的小儿,其在儿童期常发生近视眼。这些儿童发生近视眼的机理,与低出生体重儿童发生近视眼的机理是一样的。
4.父母为近视眼,其子女易患近视眼。近视的遗传程度随度数的加深而增加。一般来说,300度以下的近视与遗传关系不大:300—600度的近视与遗传关系密切;600度以上的近视几乎都与遗传有关。
专家提示,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近视的预防,无论是否是以上情况,生活中要知道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用眼习惯等,给孩子准备一个家用验光仪,定期检测孩子视力,帮助孩子调节睫状肌,对于孩子预防近视也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双健康漂亮的大眼睛。
孩子患上近视后如何治疗呢
医生表示,首先要区分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区分的意义在于对症下药,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假性近视是真性近视眼之前的一种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缓解,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减少眼疲劳,消除痉挛状态.使跟睫状肌调节放松。比如:做眼保健操、定期远处眺望法、用家用验光仪放松睫状肌,缓解视疲劳。若孩子是患上真性近视,要及早带孩子配镜,配镜可以有效的减缓孩子的视力下降速度,避免孩子患上高度近视。
其次,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孩子近视大多是因为长期用眼不健康造成的。长时间用眼不健康会造成孩子睫状肌痉挛,造成视疲劳,久而久之变为近视。家长应该指导孩子用眼每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会儿,或进行远眺、闭闭眼或做眼保健操等。同时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躺着或者在较暗的灯光下看书,眼睛与书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以30厘米为最佳。
再次,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研究发现,无论市区或郊区小童,只要每周给予适量户外活动,可减慢近视增加的速度。所以,周末时间多带孩子去踢球、打羽毛球对于缓解孩子视力下降是很有帮助的。没有时间的家长应该给孩子配备一台家用验光仪,教会孩子锻炼睫状肌调节能力,帮助孩子缓解视疲劳,预防、减缓近视。
最后,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搭配。绝大多数近视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钙、缺锌,尤以缺钙为主,因此,缺钙可以被看作诱发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微量元素也能保持眼肌的正常生理及巩膜的牢固性和弹性,若缺乏,易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发展成近视。除了钙和微量元素外,维生素A、铬等元素对近视也是有影响的,所以家长要均衡孩子的营养,合理搭配膳食。
医生提醒家长,发现孩子近视一定不能置之不理,近视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便,还很容易引起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家长应对该病予以高度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有效防治近视健康用眼
辨别真假近视的小技巧
首先,不要以度数判定真假近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初次出现的低度近视一定是假性近视。其实,真假近视不是以度数来判定的。眼科专家指出,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模糊的现象,一定要带他到医院眼科检查,医师要通过散瞳检查,才能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眼科专家强调,目前,孩子们由假性近视过度到真性近视的时间越来越短,大多数发现当视力有问题时,已经发展为真性近视。
其次,对于儿童近视的治疗原则是早预防早治疗。
目前儿童近视眼的萌发在12岁以下非常迅速。“因为12岁以下的孩子眼球发育非常旺盛。近视加深的速度也相对较快。”而12~18这个年龄阶段眼球发育则相对稳定,视力加深的情况没12岁前严重,但是这个时期由于用眼较多,近视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您忽视了对于近视的提早预防,不仅使容貌受到影响,更重要的会给将来的升学、就业乃至后代带来深刻的影响。家长朋友们,为了您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您一定要早点行动起来。关注孩子的眼睛,预防近视,提高孩子的视力!
有效防治近视 健康用眼三招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睡眠,这与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的增高有很大关系。为了更有效地预防近视眼,中学生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5小时。
2、每天要保证有8~9小时的睡眠时间。
3、要坚持用眼卫生,每天做1~2次眼睛保健操。
坚持做到以上三点,就能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儿童轻度近视需要格外注意
近视眼是目前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一种眼科疾病,很多人都错误认为200度左右的近视不算什么,无需配镜和手术治疗,从而错过近视最佳矫正时机。专家提醒大家儿童轻度近视不可忽视。
医生介绍,孩子近视的预兆有很多,如眯眼、斜眼等都是孩子近视的预兆,有些家长在孩子视力下降之后就盲目的到眼镜店配眼镜,殊不知盲目配眼镜很有可能会使儿童轻度近视变成重度近视,如不采取任何措施矫正,任由其发展,近视度数每年都会升高,可能一年就会加深200、300度,因此近视眼应预防近视再加深。
专家提醒大家儿童轻度近视不容忽视,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检查验光,并且定期要到医院检查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