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时要注意预防腮腺炎
妊娠早期时要注意预防腮腺炎
妊娠3个月内是胎儿各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胚胎对外界因子最为敏感。孕妇如在此时感染腮腺炎,除出现上述症状外,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侵入胚胎,引起流产或胚胎死亡,另外,使出生婴儿发生先天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所以,处于妊娠早期的孕妇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减少受感染的机会。一旦接触此种病人,可用中药板兰根30克、双花9克水煎后服用,每日一剂,连服5~6天。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可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喷喉,以求预防。
腮腺炎免疫疫苗的应用
1疫苗的免疫原性自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以来,应用之初就使得免疫地区的病例报告处于低水平,经临床验证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疫苗[9]。随着疫苗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又相继开发了二联的腮腺炎疫苗以及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从对MMR的免疫效果监测来看,14~18月龄儿童的抗体阳转率为86%,1年后迅速下降至80%以下,随后则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抗体水平[10]。而对9、12、15月龄的儿童使用了MMR后,结果显示,12、15月龄儿童的抗体阳转率无明显差异,9月龄儿童的抗体阳转率则显著低于其它年龄组。有人还对曾经使用过的三株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了比较,估计Rubini株的保护率仅为6.3%;Urabe株的保护率为73.1%;JerrylLynn株的保护率为61.6%[11]。瑞士在回顾自1990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发病率时,估计腮腺炎疫苗的保护率为47%~77%,Rubini株的保护率水平界于13%~73%。
2应急接种效果在已经发生腮腺炎暴发的中学校园进行疫苗应急接种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中,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疫苗接种史、既往感染史、性别;而采用腮腺炎疫苗或与麻疹、风疹疫苗联合接种,以及接种者的年龄、接种时间、季节均不影响防制效果[12]。说明即使存在疾病的流行,疫苗的预防效果也是满意的。而腮腺炎流行时的保护效果与罹患率水平密切相关。在一个罹患率为5.3%的校园,疫苗的保护率是76%,罹患率为7.9%的年龄段却有87%的保护率,罹患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年龄组只有46%的保护率水平[13]。
对于很多免疫力比较差的孩子,一定要重视通过注射免疫疫苗来预防腮腺炎,通过腮腺炎疫苗的免疫以后,相对来说就会提高免疫力,得腮腺炎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对于很多小孩,通过接种腮腺炎疫苗,能更好地起到预防腮腺炎的一个很好的作用。
如何预防腮腺炎的发生
腮腺炎大家都熟悉,不陌生,很多人都得过这种病,这种病如果患过一次就会终身有免疫力,就不会再感染,这种腮腺炎的传染很快,传染率也很高,没有患过腮腺炎的朋友,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感染此疾病,那么我们在流行期间应该怎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1首先我们应该及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这三种传染性疾病的三联疫苗,一针可以预防这三种疾病,平时应该加强卫生宣传,鼓励亲朋好友做好预防措施,提前注射预防疫苗。
2如果身边有患腮腺炎的朋友,应该及时隔离,并且做好避免接触这些患者,腮腺炎患者应该等肿胀彻底消除,病情好了以后才可以解除隔离。
3平时我们要做好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家中干燥,应该做好消毒措施,可以用百分之二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经常屋内保持通风状态,减少病毒的存留。
4平时应该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生感染腮腺炎的机会。在流行期间应该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怎么防治儿童腮腺炎
每年的3月到6月之间都是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在小时候,或听说或得过腮腺炎这样一种疾病,其实不光是孩子,如果不注意,一些成人也有可能会感染到这种病,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怎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
腮腺炎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面下部一个弥漫性肿胀,病情重的话会并发性高烧,像合并脑炎、胰腺炎,男孩子会有合并的睾丸炎,这是属于较重的并发症。
12岁以后发病较少,但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是在加重,特别是15以后,得腮腺炎以后症状比3三到12岁要重得多,而且并发症也多。
不过腮腺炎每个人一生只得一次,腮腺炎并不可怕,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注射疫苗,平时尽量少接触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身习惯,一旦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腮腺炎属于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说话飞沫都可以传播,一般发病年龄在3到12岁之间,通常潜伏期在一到两个礼拜,由于潜伏期内不易发觉,所以传染的几率较大,尤其是很少感染腮腺炎的大人来说,更应该注意防护。
腮腺炎预防针真的管用吗
对于腮腺炎的预防来说,预防针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但也并非绝对,也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病因,因为腮腺炎疾病的发病病毒感染而引起,所以,避免病毒的感染是非常关键的,也可以说是预防腮腺炎的基础措施之一,另外,若是一旦引起腮腺炎疾病的话,要注意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并发症,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及时睾丸炎
腮腺炎疫苗什么时候打 打了疫苗为什么还得了腮腺炎
通常腮腺炎疫苗是采用两针的免疫程序,有的家长由于疏忽大意或者心怀侥幸,只给宝宝打了一针,那么免疫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因而不能达到预防腮腺炎的作用。
一般注射腮腺炎疫苗后,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那么如果在这期间接触了病毒携带量高的腮腺炎患者,仍可能感染上腮腺炎。
如果接种疫苗的时间已比较长了,疫苗的保护力下降,或者这时接触到一个腮腺炎患者的病毒量很高,那么即便注射了腮腺炎疫苗,孩子也有可能被传染。
如何预防腮腺炎
切断传播途径,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保护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用于预防。学校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管理传染源:已患病的学生需回家隔离治疗至腮肿消退为止,教育健康学生不得与患病学生密切接触。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严密观察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随时与当地卫生院保持密切联系,发现有发热、腮腺肿大的学生要立即上报并及时隔离治疗。
被动免疫预防,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如何预防腮腺炎
一、切断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左右。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末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具、食具仍需沸煮消毒。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 检疫 3周。
二、接种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有保护作用,自然感染保护作用达95%,保护性免疫至少持续6年。目前,我国已将流行性腮腺炎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在儿童1.5~2岁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一剂次。
三、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
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
细菌性腮腺炎怎么治疗
1、在民间的土方法中有用仙人掌贴敷这种办法治好的的例子。主要的用法是:用仙人掌适当,刮去上面的毛刺,切成小块,用白布包好,用力捶碎,将碎末敷贴在腮腺肿胀处,用消毒纱布或白布包好,一天换两次,通常3天就消肿。
2、发病前期可用比如理疗,还有热敷的方法,进行外敷如意金黄散进行治疗,引证酸性饮料或口含维生素C片或口服1%毛果芸香碱3-5滴(2-3mg),每天2-3次,添加唾液排泄。平常多用碳酸氢纳溶液漱口来控制炎症。
3、也可以用西医医治,在发病前期,能够选用有用抗生素,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或适当头孢霉素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性排泄无作细菌培育及药敏实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都可以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要预防腮腺炎一定要每天都保持口腔内的清洁,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平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使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腮腺炎传染人群有哪些
腮腺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致病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除此之外,一些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引发腮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发病时,患者的腮腺两侧会出现明显的肿胀,触摸时可感觉灼热,有弹性,肿胀部位有疼痛感。患上腮腺炎后,由于张口进食及咀嚼时疼痛感加剧,患者常感觉到食欲不振。
腮腺炎会传染给他人吗?答案是肯定的。腮腺炎患者是细菌携带者,可通过飞沫传播进行疾病传染。未患过腮腺炎的人在接触患者飞沫后2周左右便会发病。所以一旦发现腮腺炎患者,尤其是在幼儿园或学校区域内,一定要及时对患者采取隔离手段,防止疾病造成流行。
一旦患上腮腺炎,患者除了要立即隔离,还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并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应进行清淡的饮食,最好选用一些流质食物,不仅能减轻患者疼痛,也可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等,都适合腮腺炎患者使用。患者可以适当多吃绿豆、丝瓜、马齿苋等清热解毒的食物,可以促进腮腺炎康复。
未患腮腺炎的儿童可到医院接种麻腮疫苗或麻风腮疫苗,能有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腮腺炎多发季节应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换洗衣物,认真洗手,并且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到以上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感染腮腺炎。